社区活动:儿童道德养成的实践向度
2021-05-08顾润生沈宁
顾润生 沈宁
【关键词】活动育人;德育资源整合;道德实践平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4-0028-02
【作者简介】1.顾润生,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南京,210013)德育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政治特级教师;2.沈宁,江苏省徐州市湖滨中心小学(江苏徐州,221006)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科学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入库专家,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徐州市首批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
顾润生:“‘小做大为儿童社区行道德实践平台的构建与实施”项目的最大价值是什么?项目的内涵包括哪些?
沈宁: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道德认知发展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知行不一,即“我知道这样做是对的,可是我就是不去做,也不知道如何做”。“‘小做大为儿童社区行道德实践平台的构建与实施”项目(以下简称“社区行”项目)的开展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儿童社区行道德实践平台”的最大价值就是,为儿童搭建一个“角色体验”的道德实践平台,让儿童在课程和实践活动中体验不同的角色和道德情境,丰富儿童的道德实践经验,帮助他们在面对需要进行道德选择的情境时,做出符合道德认知的行为。
社区是儿童学习与生活的空间,是儿童道德实践的重要场域,对儿童品格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做大为儿童社区行道德实践平台的构建与实施”项目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小做大为”指向从小做起、长大有为的时间维度,从小社区走向大社会的空间维度,从做一件件小事到指向儿童生命发展的生命维度。其次,“儿童社区行道德实践平台”是一个具有认识、实践、反馈、评价等多种功能的综合育人平台。它将儿童的学校生活与社区生活链接,让儿童置身于社区的真实环境中,通过“行社区、知社区、爱社区”的道德实践活动与课程的设计、实施,让儿童在社区场域中自主体验、亲历活动、激发情感、明理导行。
顾润生:“儿童社区行道德实践平台”的建设内容是什么?
沈宁:“儿童社區行道德实践平台”的建设内容包括四项,分别是:社区行特色课程的实施、社区行特色活动的设计、社区行特色基地建设、社区行行为激励系统构建。
社区行特色课程,是将“社区行”活动目标体系与国家课程相融合的特色课程。课程建设目的是为了解决儿童在社区行活动中知识能力、思维方法不足的问题。社区行特色课程分为三个主题板块,即社区行公民教育课程、社区行公益服务课程和社区行实践体验课程,每个主题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分级目标,指向不同的社区实践场域。
社区行特色活动,是为了给儿童提供更加广阔的道德实践场域,使儿童有更多的机会运用课程当中习得的知识、能力和方法进行真实情境下的实践体验活动。我们将社区行特色活动分为“行社区、知社区、爱社区”三类:“行社区”是引导儿童参与社区活动,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心公益、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知社区”是鼓励儿童全面了解社区的状况,做关注社区发展的有心人,培养儿童关爱社区的情怀,提高儿童实践探索的能力;“爱社区”是儿童把社区当作自己的家,指导他们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社区的热爱,激发儿童从小爱社区、爱家乡的情感。
社区行特色基地建设,是为了实现儿童的全员参与和道德实践日常化而拓展的活动空间。我们将社区行基地分成“行社区”基地和“融社区”基地两类。“行社区”基地就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儿童提供道德实践的空间,学校已经与徐州音乐厅、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博物馆、万通酿造微生物博物馆、协鑫新能源馆等社区内的场馆建立了长期馆校合作关系,定期带领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拓展学生道德实践的场域。“融社区”基地是学校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如图书馆、广播站等在校内建设模拟社区场域,积极开展系列模拟社区体验活动,为“社区行”实践活动常态化、日常化提供了保证。
社区行行为激励系统由线上“小做大为道德银行”和线下“儿童社区行成长足迹”记录册两个评价工具组成。我们通过线上和线下评价的有机结合,对儿童的道德实践行为进行及时鼓励,激发儿童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顾润生: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预期分别是什么?
沈宁:目前项目实施中有两个最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如何将育人目标融入国家课程,形成有鲜明“学科育人”特色的课程方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鼓励教师将学生在社区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品格上的不足记录下来,然后开展跨学科教研,将适合的教学内容提炼出来。二是如何实现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全员参与和全过程指导。我们在实施学校“社区行”活动周的基础上,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资源,利用线上和线下的道德行为评价工具,让每一位教师、家长和社区场馆志愿者都成为学生“社区行”道德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和评价者。
项目的发展预期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探索并总结出可供借鉴的“儿童社区行道德实践平台”构建与实施的具体方案、路径和实践范式;二是形成“社区行”项目资源库,包括“社区行”教学案例、“社区行”活动方案、“社区行”探馆手册等;三是建立校内、校外“社区行”活动基地,为学生的品格提升打造合适的德育场域;四是形成以成全儿童生命发展、实现儿童道德品质提升为目标的“社区行”道德行为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