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1-05-08刘丁吉
刘丁吉
[摘 要] 关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材上关注理论堆砌、忽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二是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方法不科学;三是教师关注自我研究与行政事务,课程教学关注度不高、教学方式方法老旧。文章根据问题所在相应提出在教材上应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学生应该调整学习态度,变革思维模式、合理运用学习方法;教师应加强对课程教学的关注度,更新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方式等措施策略。
[关键词]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4-0086-03
“教育学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专业名称,即“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一级学科类别下设的非常重要的二级学科之一的专业名称,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该专业是属于为学术型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二是指课程名称,即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相关专业学生和想要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学生开设且必修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程。本文探讨的“教育学原理”是作为一门课程名称而进行的相关研究。“教育学原理”课程在教育学科门类下开设的所有课程中具有基础性、理论性、指导性等重要特征。旨在帮助学生学习了解教育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原理、规律、问题、对象、视野、主体、功能、内容、历史演进、实践前沿等相关知识,为未来深入学习研究教育问题奠定理论知识基础。此前对“教育学原理”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很多学者专家对此都提出过很多深入的探讨,如沈有禄提出“教育学原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教材、教师、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的问题。林佳则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问题维度来进行阐述。笔者认为上述的这些问题依然是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将从教材、学生、教师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教材则是学生与教师沟通互动的主要载体,学生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教师是教学引导的主体。但是本文绝不是对老旧问题的简单重复分析,而是站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研究内容上呈现出的新特征及新问题进行研究,呈现出如信息化、综合性、多元化、跨学科、国际化等新特征,新问题呈现出如:教材编排过度重视理论内容的知识堆砌,忽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忽视新生代学生学习兴趣及思维发展;学生学习方式及学习态度的新变化问题;教师重视自我研究领域的深入,缺乏对课程教学的深入思考等。对现实存在的新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将能够厘清源头,促进教育教学的深化、可持续、充满活力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探讨十分必须仍有必要,并结合自身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与观察,尝试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問题
(一)教材方面问题
一是教材关注理论堆砌。“教育学原理”课程教材内容建设应当是探讨教学改革的基本着力点。教材作为教育教学老师和学生进行学习互动的基本书面资料,其内容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教育学原理的教材种类繁多,版本更新频繁,教材内容及编排形式各有侧重,质量水平高低不齐,但是真正的经典教材数量不多。教材普遍存在着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堆砌问题,始终保持着就知识论知识、进行内容理论的复制粘贴的老旧模式,简单机械地引入国内外相关教育研究的理论体系。教材内容视角单一,为遵循学科逻辑而进行知识铺陈,忽视学生学习的心理逻辑,使学生感到内容烦琐、枯燥、乏味。
二是教材忽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材忽视将教育实践界的鲜活案例作用于教育学原理知识的内容补充,教育理论界与教育实践界相分离的“两张皮”现象依旧严重,教育理论界为教育实践界提供的相关研究智力成果可谓数量丰富,有理有据,但是教育理论界的高谈阔论对解决教育实践界的现实难题的帮助有限,给教育实践界提供的智力方案与现代社会、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薄弱。教育实践界对于教育理论界提供的解决方案期待不够明显,转而日益加深对各地的“教育改革成功经验”盲目复制,或加快“推陈出新、自我创新”的改革步调,当然也有维持不变的老旧模式,让教学改革停滞不前,教学效果日益下降。
(二)学生方面问题
现代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兴趣下降。处在信息化时代下的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场所之中,受来自家庭、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深。因而,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不容忽视。升学压力在当前中小学学习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表现得特别突出。“唯分数论”让很多学生苦不堪言,使学习兴趣一再下降,所有的学习谈不上兴趣使然,而是追求分数而为之。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其他知识的兴趣,变成“考试考什么,学习学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变态学习模式。在大学学习阶段及以上,学生受困与自我实现的压力,则又出现另一种极端,变成“喜欢什么学什么”。学校开设的众多通识课程,在学生眼里变成了“无用课程”“睡觉课”,未能充分发挥通识课程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反而招致学生厌学反感。究其原因,则是这类课程在学生看来无法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耽误自己学习“考证”、未来就业、晋升学习的时间。同样,在教育学研究生学习阶段,迫于发表论文或毕业的强大压力,即使教育学原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却因为本科或者备考阶段已经进行深入学习,再次学习的兴趣同样下降。因关注点的聚焦,学生们更多地选择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学习内容。当然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学习兴趣下降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如情感压力、经济压力、心理压力等,因受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详细分析,留作后期深入研究。
同时,学生学习方法不科学。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不够关注学习方法的系统性、科学性。很多学生因为考试等原因采取考前临时突击集中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等学习方式以达到通过课程考试的目的。课前,预习阅读学习有待进一步提升,忽视阅读的作用,课程中疲于保证学习内容的完整性而采取“拍摄课件,课后抄录课件”的学习模式进行学习,使其在上课的过程中没有深入思考的时间,缺少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少地发现并反思学习内容存在的问题。课后时间用于摘录学习内容,完善学习笔记,以精致的态度完成学习痕迹工作,较少地关注练习及评价等学习方法的运用。学生无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未能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度探究学习等方法的作用。上述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运用与衔接等问题可谓是日益突出、愈演愈烈。
(三)教师方面问题
一是教师关注自我研究与行政事务,课程教学关注度不高。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教授教育学原理课程的教师大多数都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其中很多教师在学术界研究领域成果丰硕、权威声望突出,学术造诣深厚,研究能力强悍。同时,教师们有的也担任行政领导职务,具备行政领导和学术研究型教师的双重身份。教师们在授课的同时还需要因为自身课题研究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参加国内外各型学术会议(论坛)、外出调研、行政会议、教学管理等活动而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即使学术研究型教师对教育学原理课程的原理方法、架构框架、规律前沿十分熟悉,也免不了事务繁多、时间有限这一局限性。教师们对于课题和行政事务所关注的时间增多,必然导致关注课程教学的时间减少。教育学原理的课程教学存在着如过于熟悉课程内容而保守,忽视教学创新,课程关注度不高,课件更新速度停滞或缓慢等问题。
二是教学方式方法老旧。高校教师群体是一个不同于中小学教师群体的特别群体,特别之处就在于大学教师基本上是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直接上岗,没有接受过有关于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的培训,教师只能依靠在教学时间的延长而慢慢形成或者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这种教学风格的形成以摸索出来的适用于自身满意及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为基础。而这种特定模式的弊端是教师们只能依托于提供的教学方法里面进行选择,较少考虑去创新教学方法。所以我国目前的教学方法使用上基本上是较少引进新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们教学方法呈现出老旧、过时、迟滞等特点,跟不上新时代学生学习的新模式。另外上述提到的教师在时间问题上的冲突,其解决方案直接体现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师为完成学期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的更多的是“一言堂”、形式,以高速度、快节奏去完成内容极多的课时任务。特别是教育学原理这门课程的内容量、涉及面都极其巨大,剩下大量的内容需要学生课下进行完善补充,较少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较少在课上给学生留下交流、讨论、思考的时间。启发式、体验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中销声匿迹,无从体现。类似上述的教师在授课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呈现出来的问题是惯例、具有普遍性。
三是课程评价方式问题突出。课程评价设计的目的之一应该是帮助分析学生是否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学生是否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或者观点有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在思维、格局、视野上的进一步发展。教师课程结业评价形式以考勤、课程作业、考试、结业论文为重要载体。但是,目前的课程评价方式被极大简化。多以“课程作业+结业论文”或“开卷考试”等单一形式完成课程评价。通过论文质量水平的高低衡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现状,但是这种形式也同样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形式主义问题,评价指标不清晰等问题。
二、改革探讨
(一)教材编写注重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教育学原理教材内容应该达到学生在掌握教育学基本知识与技能、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教育发展趋势,关注教育前沿问题,关注教育问题与实践的目标,在教材内容的编排过程中注重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深度结合中以激发学生包括知、情、意三方面的思考创新潜力,使学生在教育实践行动的锻炼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思考与反思,促进教育学原理课程跨学科的知识重构与整合,改变传统教材过于注重理论堆砌的过时模式,注重在教材内容的设计方面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将教育实践界的鲜活案例作用于教育学原理知识的内容补充,以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实践思考。将教育理论界的研究问题同教育实践界的实践活动有机融合,以提高教育学原理教材内容的质量水平。同时教材设计应该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注重学科逻辑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逻辑和问题解决逻辑。作为一门理论课程,教材编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理论体系建构完整性、内容设计全面性、教师和学生的适应性三者之间相结合,切不可局限于单一维度进行教材内容设计。
(二)帮助学生调整思维模式、优化学习方法
一方面,学生应该调整思维模式和学习态度。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说“态度决定成败”,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在教师、家长的引领下和合理地进行学习与自我监控,树立远大的目标志向。同时通过与家长、教师、朋友之间的沟通去缓解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广泛阅讀以找到自己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应该合理地运用学习方法。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提高对学习方法系统性、科学性、适用性的关注,可以通过阅读去搜集有利于自己学习的学习方法,通过合理的时间运用去挑战学习状态。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等学习方法,在上课的过程中主动积极深入思考,加强与师生之间沟通交流,以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的作用。
(三)教师应强化教学能力
首先是教师在关注自身研究领域的同时,要注重将研究与课程进行适当的结合。在课程中可以引入或介绍教育学研究中的理论视角、课题前沿信息分享,这对学生在学习教育学原理课程的过程中重构思维方式、变革学习方法、激发探索主动学习意识、拓宽视野大有裨益,可以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
其次是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围绕“以学生为本”的目标着手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别敦荣认为教学方法是影响我国大学教育质量的根本因素,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导致大学教育质量不高。我国目前的教学方法依旧沿用过去的教学方法—班级授课制,即老师课堂上讲,学生坐着听,可以认为始终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为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思考能力,可以综合运用包括案例教学法在内的诸多教学方法,注重激活学生的自主性与参与性,让学生更多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之一,必须对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有前瞻性的深入思考与意识。使教学方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注重问题设计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如2019年底至今为抗击新型冠状肺炎,教育系统所出台的“停课不停学”教学模式,可以从中窥见教学方法的变革。教师们面对的不再是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学生们面对的也不是站在讲台上的教师,这种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模式,让教师不得不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不得不去研究课程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所起的作用,不得不去思考网络授课怎么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研讨学习,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之中,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也必须对教学方法的变化更新有清晰明确的认识。
(四)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机制构建
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性运用包括测试、论文、小组作业、课堂展示等在内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写作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文案撰写等多维度、深层次的能力。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可以将学员整体的学习情况评价与学生个体的发展状态进行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沈有禄,石连海.“教育学原理”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2]林佳.“教育学原理”三维一体的改革探讨[J].北方文学,2011(3).
[3]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4).
(责任编辑: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