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价元素分选原理”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

2021-05-08马玉文李栋祥刘晓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马玉文 李栋祥 刘晓

[摘 要] “有价元素分选原理”课程通过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途径将专业教育、德育教育、专业伦理、创新方法、唯物辩证法等内容巧妙融入课程教学及管理,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及资源循环利用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生态思维,自主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升。

[关键词] 课程思政;创新思维;教学改革;无人监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4-0064-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要求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要深入挖掘拓展高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能够深入学生的心灵,引领他们思想和精神攀升,其重要责任在于价值引领,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2-3]。

专业课程思政需要结合专业背景、课程的目标、内容和特点,将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效挖掘并巧妙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有价元素分选原理”作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阐述了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方法和原理。对该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挖掘,并对融入过程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 “有价元素分选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及途径

(一)融入专业教育

为学生分析当前部分資源的利用现状,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资源环境领域的相关政策,利用课前时间播放部分企业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视频,丰富线上学习资源,其内容包括废旧塑料的再生、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电子垃圾的再利用等,通过学习这些资料,引发学生思考,并动手写一篇自己的感想。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实地学习企业如何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比如有的企业通过回收废弃的塑料包装材料,对其进行优质再生,生产塑料仿木及框类产品,降低“白色污染”,减少木材的砍伐;有的企业利用废旧陶瓷制备透水砖等,通过实地学习过程来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4],培养资源循环利用意识和生态思维。

(二)融入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找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结合点,改革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按照讲授-内化吸收-讨论等过程进行,内化吸收环节给学生独立思考和知识建构的时间,在课堂讨论环节,组内成员对于自己课下独立学习期间遇到或想到的问题展开组内讨论,组内成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形成组内问题清单,进行组间讨论,组间讨论遗留的问题,可以由教师进行启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生生、师生互动过程中,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及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在回答问题时,要尊重先后顺序,规范语言表达的方式,营造了良好的讨论氛围[5]。通过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思政内容的融入效果。

对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评分规则进行改革,增加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将诚信、守时、认真、严谨、自律、团队协作等良好品质融入考核过程中,从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实验、课程论文等方面设置一定的思政分数,出现迟到、早退、不专心听讲以及作业出现雷同、抄袭、书写不规范等情况,除了按考核标准扣掉相应的考核分数之外,还要扣掉一部分思政分数。对作业提交的形式进行了创新,可以提交视频形式的作业,通过视频讲解可以深层次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锻炼学生口头表达专业知识的能力,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课堂授课时,扫码签到完成之后,学生主动把手机关机或静音并放到前面的手机袋中,讨论环节需要用到手机查阅资料时,会让学生使用手机完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把手机作为课程学习的辅助工具,培养学生自律的好品质。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从文献检索、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分析、结果讨论以及报告书写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对于创新性好的方案,指导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在实验操作规范以及实验报告的书写规范方面赋予了一定的分值,对于实验操作不规范或书写格式不规范的,会被扣本次实验报告总分的10%左右的分数,比如单位书写错误,应该是以g为单位,写成了kg,百分号重复使用,小数点点错位置,甚至报告书写潦草等。通过指出、修改这些细节,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

学生选择某一种资源的利用或某种元素的分选作为课程论文的主题,由组长进行任务分配,各组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论文,同时组长根据组内成员任务完成情况和其他组的汇报情况,完成组内、组间评价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强化学生学习课程的主体意识,设置回顾组,第一次课结束之后,第二次上课时,由第一组的代表带领着大家花几分钟时间回顾第一次课的内容,第三次上课时由第二组的代表带领大家花几分钟时间回顾第二次课的内容,同时可以提问问题,按照课程的进度,每个小组依次进行知识回顾,通过此方式每组同学都会主动记好笔记,以防止出现课堂提问答不出来的情况,如果组内同学回答不出来,组内的其他同学会主动帮助回答,表现了较好的团队合作和互帮互助的品德,学生参与该活动的热情高涨,每次小组代表上台回顾时,下面的学生都会主动鼓掌,这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课程学习的兴趣。教师则观察记录学生的问答情况。

期末考试前,该授课班级全体学生主动签名诚信考试承诺书,积极申请“无人监考”考试,根据任课教师、辅导员等对该班级班风、学风等多方面的考察以及班内学生平时表现的反馈,获得了“无人监考”考试资格,并获得了成功,在全校引发了热烈的反响,体现了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和集体荣誉感,为其他班级学生做出了表率。

(三)融入专业伦理

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观点,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等巧妙融入教学内容中,在资源利用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产品的价值,更要考虑到该分选方法产生的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即让学生从经济、技术、环境、社会等多角度去考虑分选方法的选择,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比如,物理分选和化学分选均是比较重要的有价元素分选方法,虽然化学分选方法在处理贫、杂、细等难选物料及二次资源等方面具有技术上的优势,但化学分选过程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涉及“三废”的排放问题。因此,仅在物理分选方法无法处理或得不到满意的技术指标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化学分选,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尽可能采用物理分选和化学分选联合流程,最后才会考虑单独使用化学分选方法或其他分选方法,采用化学分选流程时,焙烧作业过程中要考虑如何降低能耗、减轻焙烧烟气对环境的污染,在浸出过程中,如何合理选择和使用浸出药剂,降低浸出渣、废液等对环境的污染,在设计工艺流程时,尽量实现副产物或废弃物在流程内循环或外循环利用,最大程度降低分选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

(四)融入创新方法

由于资源的种类多樣化,成分复杂化,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需要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借助一些创新方法,比如,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提供的40个发明原理为资源利用提供指导,选择比较好的资源利用案例,再结合相关发明原理,启发学生如何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TRIZ介绍的第22个发明原理为例,该原理是利用有害的因素(特别是环境中的有害效应),得到有益的结果。比如有色金属的尾矿,大量堆存的尾矿不但污染环境,增加尾矿库的维护成本,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随着资源加工技术的进步,尾矿的利用方式更加多样化,以铜尾矿为例,可以做采空区充填,制砖,还可以回收其中的有价元素,比如铜、铁、硫、金等,有时还含有镁,可以生产各种镁制品,实现变废为宝,消除对环境的有害作用。

(五)融入唯物辩证法

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该规律认为事物性质的变化,总是由微小的变化(即量变)慢慢积累开始,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事物性质的变化(即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一个班级内的学生入学时成绩差异不是很大,但经过四年的学习,却有了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收获满满,获得了多项奖励证书或资格证书,考上了研究生或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而有的学生却不能顺利毕业,甚至被劝退。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个人的努力程度不同或者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同,对于学习积极性不高或挂科较多的学生要多鼓励,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业上遇到的困难。在课程考核中,过程性考核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仅靠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很难考出好成绩,更难说提高专业素养,课程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需要平时的自主学习、实践和思考,通过实验、实习以及创新项目等环节不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了平时的积累才能有更多的收获,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结语

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资源循环利用意识得到增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生态思维,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Z].新华社,2016-12-08.

[2]王光彦.充分发挥高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国大学教学,2017(10):4-7.

[3]刘承功.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8(6)62-67.

[4]马玉文,李栋祥,李明,等.专业课教师提升大学生学习内生动力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4):82-83.

[5]马玉文,任京成,刘家弟,等.对分课堂模式下的资源加工学课堂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3):32-33.

(责任编辑: 张宏玉)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