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

2021-05-08曹春雪

文学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报刊杂志郭老麦穗

曹春雪

内容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的解读有着不同的途径和角度,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篇课文,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教师教学习惯于从作者的角度和教师的角度去解读分析文本,往往不能忽视从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政策文本。其实,童言无忌,孩子们有着我们所无法具备的坦诚和直率,有着让我们所羡慕的童真和童趣。通过孩子们的眼睛去解读文本,往往会演绎出另一番风采。

关键词:童趣 童真 文本解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的解读有着不同的途径和角度,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篇课文,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教师教学习惯于从作者的角度和教师的角度去解读分析文本,往往不能忽视从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政策文本。下面就从我实际教学过程的几个具体事例来谈一谈。

一.《最大的麦穗》中的最大破绽

《最大的麦穗》是一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明白自己应该善于抓住机会,而不是环顾四周,错过机会。事实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使弟子到麦地那挑这个东西出来的最大的小麦之一。教这一课时,我先和学生们一起对苏格拉底给弟子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审题。苏格拉底的主题要求不外乎两个,一是要求弟子挑麦是最大的,仅次于必须事先没有退路。

分析完题目后,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从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几个方面去欣赏苏格拉底的弟子们的精彩表演。刚看完一遍,我一个聪明的学生马上举手向我发表他的见解:“苏格拉底的门徒非常愚蠢。”我有点奇怪,问:“你从哪里看出他们笨啊?”“老师,刚才我们不是分析了苏格拉底的题目要求了吗?他只是要求摘最大的麦穗和不许后退,又没限制摘的次数,这些傻弟子为什么要把先摘的麦穗扔掉啊?拿在手里跟后面的一比较,比它大的就摘下来,比它小的就别动,这样还怕摘不到最大的麦穗?”“精彩!真够精彩!你的智慧足以和上一课《螳螂捕蝉》中的那个少年相媲美。”我和其他学生都情不自禁地为这名聪明的学生鼓掌。掌声平息下来,其他的学生就议论起来,“苏格拉底的学生不可能这么笨,柏拉图也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这篇课文肯定是假的,是谁瞎编的。”……我也意识到这里的确有破绽,但课还是要上下去。我突然灵机一动,语调猛地一转,对那位得意洋洋的学生说:“说你聪明,你的确很聪明,大多数人发现,不能发现这个问题。但我说你笨,你也是真够笨的。”那学生一听,很不服气地问:“为什么?”“如果苏格拉底的学生都像你这么聪明,都按照你所说的方法去做,这篇文章还能告诉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不要错失良机这个道理吗?”全班学生都会心的哄堂大笑。接着我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我们以学过《揠苗助长》、《掩耳盗铃》、《守株待兔》这些故事,你说真有人会傻到帮禾苗拔着长高?傻到捂着耳朵偷铃铛、守着树桩等兔子撞死?”学生们哈哈大笑,我接着说:“文章都是人写出来的,这些事情是作者用来说明一定道理的,有时是未必真有其事。就拿《最大的麦穗》这个故事来说,就有好几个版本。它们所要告訴我们的道理也各不相同,中学语文课本里也有与这差不多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摘取最大的麦穗》,重点讲的是选择与放弃的道理,比这篇文章深奥多了,你们以后可能会学到。”

二.“悄悄地一声不响”错了吗

我在教季羡林先生的《夹竹桃》一课时,在分析课文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文第四段说一开始“不过,内门隔开一堵墙,夹竹桃静静悄悄地在那里,花败......”这里的“悄然”和“悄悄地”重复,是个病句。听到学生的这个问题,我仔细想了想,一时还真不知如何回答才好。课上我只好实事求是地说出了我的观点:这有两种可能,一是季羡林先生用错了,但以季先生那样的学识和身份,出现这类简单的语法错误,可能性不大。加上又有教材编辑们的严格把关,可能性更小。第二,这里可能是一种修辞手法,相当于重复强调。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们课后再查一查。

事后我认真地查阅了不少的资料。先是上网搜索了一下,我在百度网页搜索中键入关键词“悄悄地一声不响”,结果出现了许多的结果,有的出现在小说中,如“她走了,一声不响悄悄地消失,不辞而别,这让我的天空一下子黯淡了下来……”有的出现在散文中,如“什么是聪明的壁虎,就是那种一声不响悄悄地自断尾巴的那种……”有的出现在讲话稿上,“我应该一声不响地悄悄地富有起来……”等等,当然也包括季先生的《夹竹桃》。这至少说明这是一个非常常用的说法,错的可能不大了。至于这究竟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我当时真是不知道。这几天正好看了《语文建设》增刊——第二届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参考资料及试题,其中有叶秋生所著的《怎样区分积极的重复和消极的重复》一文,这才明白,原来这种修辞叫做“羡余”。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我还知道了与此相对的还有一种“赘余”,即消极的重复。

我把作者的观点努力地解释给学生听,许多学生是似懂非懂的点头了,其中一个学生的一句话让我噎了半天,“老师,是不是著名的作家、学者重复了就是积极的重复,而我们写作时使用了重复的词语就是赘余呢?”我仔细回味一下,学生的话还是颇有道理的。叶秋生文章中所列举的“报刊杂志”、“大约十岁左右”、“至少三名以上”等这些赘余的例子,我们在平时的口语中不早就习以为常了,它们与“悄悄地一声不响”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拿“报刊杂志”这个词为例,我上网一搜索,答案是不计其数,有的甚至是网站的名字,原来大家都是这么说的,这么写的,也没有见过谁纠正说:“‘刊就是杂志的意思,你说‘报刊杂志重复了啰嗦了。”这也就是说“报刊杂志”这种说法事实上已经成为语言使用的习惯,唯一所缺少的是它却没经过专家、学者的通过,那它就是“赘余”,是消极的重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合法的身份。我认为这个区分的标准也太模糊了,太落后了,语言是在不断创新发展的,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区分一个词是“羡余”还是“赘余”的标准也应该与时俱进。或许“报刊杂志”这种说法,在刚开始出现时是的确有问题的,我们可以认为它是“赘余”。但这个词发展到今天,它顽强地在人们的嘴边和笔尖上生存了下来,甚至蔓延开来,达到了普及的程度,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以上这些观点,我当然不能讲给学生听,学生们毕竟是要面对考试的。那作为教师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去准确地区分把握哪些是验证过的,那些是刚出现的不合法的呢?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学生课余多看点书,多积累一些感性材料,培养自己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凭自己的语感去区分吧!

三.白鹭不怎么美

我在教学研究郭沫若的《白鹭》一课时,为了突出郭老所要着重表现的:“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教学重点,紧紧抓住“适宜”这一字眼,不遗余力地从“颜色的配合”和“身段的大小”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欣賞白鹭外形那种恰到好处的美,体会白鹭如诗的意境。

为了解读好这段文本,我甚至从郭老写作的角度,搬出了郭老这段描写的出处,然后又把这段话的意思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们听……正当我自认为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这段文字,指名让一名学生带着欣赏和赞美之情把这段文字在美美地朗读一遍的时候,谁知这位兄台竟直言不讳地说:“老师,我觉得白鹭并没有书中所描绘得那么美。”听了他的话我一愣,心里暗暗地责怪他有点故意破坏课堂气氛。没等我开口,他又接着说:“前些日子我们全年级去海边实践基地的时候,大家都见到了白鹭,瘦瘦的、高高的,我看了只觉得好玩,一点也没有想到诗。”他说的是实话,我也立刻意识到郭老笔下的白鹭和我眼中的白鹭以及学生眼里的白鹭有着不小的差距。当然,我不会傻到继续将我脑海中的白鹭再强加给学生。灵机一动,我立刻调转马头,顺着学生的思路走了下去。“为什么我们看了并不觉得特别美的白鹭,郭沫若却把它描绘得那么美呢?”……“因为他喜欢白鹭。”“对,正因为喜欢,所以觉得美,又因为觉得美,从而更喜欢……郭老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这种情感,读一读,你从那些词语感受到了这种感情?”

《语文教育课程设计标准》明确地提出了自己阅读课堂教学的三维结构——“阅读进行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多年的教学实践给我的切身体会是: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加之教师的引领,不失为解读文本的一条好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

[2]张延敏.《例谈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以部编教材<中国美食>为例》.《教育革新》.2020年05期.

[3]符庆.《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备课研究》.《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018.03.

本文为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语教学中“非指导性教学策略”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775。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回民小学)

猜你喜欢

报刊杂志郭老麦穗
信仰是历史洪流中闪光的金子
彩虹色的雨
75年的党龄 一生的信仰
园废年深竹不生
忆郭启儒
我的忘年之交郭布罗·润麒先生
新闻中的隐喻分析
最大的麦穗
博士小城堡特邀主持人简介
最大的麦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