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2021-05-08董少权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互联网

董少权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各种文化信息海量涌现,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对此还缺乏较高的鉴别力和判断力。新课标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一方面注意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批判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互联网 语文教学 批判继承 中华传统文化

新课标有关“文化”“传统文化”的词语频繁出现,它体现了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导向,要求通过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怀,自觉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课标对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丰富多样的人类文化,汲取人类思想精华,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发展批判性思维,增强文化理解力”。就笔者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接下来以《窦娥冤》为例来说明。

首先,结合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对剧中人物的影响。就《窦娥冤》而言,我们在教学时一般都要分析和概括窦娥这个人物的形象。她是一个温柔、善良、孝顺、勇敢、坚强,恪守封建礼教,同时又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女子形象,从小受到父亲窦天章的封建道德伦理教育,后天的成长又离不开中国封建社会这个大环境。在窦娥看来,做人就应该遵守传统道德,要孝敬公婆和父母,要从一而终,同时她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始终认为善恶终有报,所以在现实中丈夫死后她不改嫁,表示自己必須侍养婆婆。在衙门里,贪官桃杌不察实情,对窦娥动用毒刑,窦娥临死不屈。桃杌欲对蔡婆动刑,窦娥为救婆婆,只好认罪。这既表现了她的善良,也表现了她对传统道德的恪守。

窦娥的骨子里又充满了叛逆,而这种叛逆是根植于窦娥骨子里“孝”与“礼”的观念。蔡婆婆让她接受张驴儿无理的招亲要求时,她宁死不从。拒绝了婆婆就意味着“不孝”,而顺从了婆婆则意味着“不贞”,在两难中,窦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可见封建贞洁观在其内心已扎根。那么作为今天的中学生,我们该如何看待窦娥对“孝”与“礼”的遵守呢?通过讨论明确,一味否定或肯定都是不足取的。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等中华传统美德永远都不会过时,传统文化中的“礼”注重人的修身养性,规范人的基本行为,且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今天仍然有其现实意义。但孝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顺从,反对封建贞洁观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放纵。辨明“孝”与“礼”的概念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读窦娥立下的三桩誓愿,思考这三桩誓愿的文化内涵并对此进行评价。这三桩誓愿分别是人证、天证和地证,窦娥立下这三桩誓愿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冤屈。按说前两桩誓愿已经足以证明她的清白,但她仍不满足,因为这两桩誓愿出现的异象会转瞬即逝,人们很快就会忘记,只有第三桩誓愿才能让每个人无法置身事外,才能深切地体会到她的痛苦。窦娥为了证明自己的冤屈而不惜牵连无辜。这还不算完,窦娥死后,魂魄和父亲相见,她哭诉冤屈,坚持让她父亲窦天章重判此案,最终张驴儿被判凌迟,剐一百二十刀处死,昏官桃杌以及他手下的吏典,各杖一百,永不叙用,赛卢医也被发配充军,一个都不宽恕,而且毫不留情。看到窦娥,我们极容易想起繁漪。这两个女人,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都有化不开的复仇情绪,甚至为了复仇,愿意和世界一起毁灭。中国文化崇尚复仇,“有仇不报非君子”等俗语就是这种文化观念的体现。将“报仇”与“君子”联系在一起,显得理所当然且正气凛然。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念,我们的读者并没有认为这有什么不妥,相反觉得大快人心,因为坏人得到了惩治。当然也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窦娥怨天时将自己比为颜渊,但她并没有做到“不迁怒”,对比学过的《哈姆雷特》,认为哈姆雷特的复仇从情结到方式都要温和很多。显然这也正是我们要对此进行反思的地方。如果窦娥不是三岁就死了母亲,如果不是很早就死了丈夫,如果不是遇到了张驴儿,如果遇到了一位清官,也许她的命运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但是假设不是现实,所以也可以说窦娥的悲剧是命运悲剧。那么窦娥面对不公的命运到底应该怎么做呢?选择隐忍、默认那就不是窦娥了,窦娥的形象和作品的主旨决定了她必然会反抗,但是窦娥对自己和社会都缺乏明确的认知,她看到的只是张驴儿、桃杌这些具体的对她施加伤害的对象,但她对他们又无可奈何。因此,她一方面以颜渊为例来诅咒上天的不公(并非自比颜渊),另一方面通过立誓、托梦来证明自己的冤屈、惩戒自己的敌人。她没有想到处死了张驴儿,还会有更多的张驴儿,罢免了桃杌,还会有更多的桃杌。她更没有想到她的悲剧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从这点上说,窦娥的复仇意义不大。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她的复仇又是有意义的,她的坚强、她的反抗精神会永远激励我们反抗压迫、追求公平正义。从以上的分析中可知,对仇人是否应当宽容,应该区分不同情况。我们知道,鲁迅在《死》中说过一句话“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确实,鲁迅在和一些文人论战时睚眦必报,显得缺少气度,甚至在去世前说“一个都不宽恕”,不免让人觉得他心胸不够宽广。但当我们看到他和真正的敌人战斗时,那种“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又让我们由衷敬佩!尽管我们说“有仇不报非君子”,但选择宽容甚至以德报怨也大有人在,蔺相如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再看看哈姆雷特,尽管他最后用毒剑刺死了他的仇人,但在他遇到最好的复仇机会时,却彷徨再三,最终选择放弃,因为他觉得复仇应该光明正大,偷袭等非正义手段不是君子所为。要不要复仇,怎么复仇,看起来简单,实则不然,并非所有仇恨都要报,也并非所有仇人都应该宽容。何时复仇,用什么手段复仇,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学中应列举中西方一些典型的复仇事例,结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文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复仇文化。

最后,拓展比较,引导学生理解《窦娥冤》的大团圆结局。引导学生联系中国古典悲剧作横向比较,《牡丹亭》的返魂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等几乎都是大团圆的结局。再联系《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悲剧可知,西方悲剧少有大团圆结局。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明白中国悲剧这样结局的原因。首先,中国的古典悲剧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国传统文化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对立矛盾之间的相互渗透、弥补、转化,以保持整个机体、结构的动态平衡和稳定。这种文化,讲求中庸之道,反对矛盾冲突,缺乏质疑和批判精神,作者将残酷的人生悲剧转化为圆满团圆的太平结局就是这种文化的典型表现。其次,悲剧的大团圆结局满足了中国受众的审美心理,中国人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相信善恶终有报。大团圆式结局虽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但不可否认,这种结局的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大团圆的结局几乎都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让超自然的力量介入,使戏剧的真实性受到严重损害,大大削弱了艺术对现实的批判力量。其次,大团圆结局,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悲剧的感染力,弱化了悲剧带给接受主体的痛苦感和崇高感,悲剧撼人心魄的力量自然就大打折扣了。当然大团圆结局的形成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剧作家的戏剧观念和中国读者的审美心理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式结局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辩证地去看待,要引导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刘涵.论中国古典悲剧的民族性——以《赵氏孤儿》和《窦娥冤》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214.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互联网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