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康胶囊在结肠息肉电切术中及术后的临床应用分析

2021-05-08刘文新杨姣姣王朝晖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9期
关键词:结肠镜息肉结肠

刘文新,杨姣姣,王朝晖

(大连市中心医院 消化内一科,辽宁 大连 116033)

0 引言

结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部分结肠息肉存在恶变可能。结肠镜检查通过早期发现和切除结肠息肉、癌前病变或癌早期病变,已被证明能使结直肠癌死亡率降低53%[1-2]。内镜下切除术是目前首选一线治疗方法,相比于开腹手术,内镜下息肉电切术具有显著的低成本、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优势。然而,结肠镜检查中切除息肉的风险包括息肉切除术后出血(PPB)、息肉切除术后综合征和穿孔,其中出血,特别是延迟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致康胶囊具有独特的去腐、化瘀、活血、生津、止血作用,起到修复黏膜、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本研究应用致康胶囊作为术中及术后用药,进一步验证致康胶囊对结肠息肉电切术后延迟性出血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81例发现结肠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于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结肠息肉同时完善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根据患者接受肠镜下治疗的日期,单号日期为对照组,双号日期患者为治疗组。其中治疗组247例,其中男130例,女117例;年龄(49.5±16.3)岁。对照组234例,其中男性131例,女性103例;年龄(47.1±15.3)岁。治疗组共发现息肉例290枚。对照组共发现息肉27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息肉形态、数目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结肠镜检查证实为结肠息肉,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此项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家族遗传性腺瘤病变、多发性腺瘤、息肉边缘模糊不清或者疑有恶性变者。有其他严重基础病变者,如肝、肾、心脑血管系统系统性病变、凝血功能障碍者;1周内应用过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终止标准:电切后穿孔、病理回报为恶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①术前准备: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完善血常规及血型、出凝血、肝肾功、传染病化验、心电图等常规检查,排除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的禁忌症,手术前的一天,嘱患者进食半流质食物,术前6~8 h禁食,术前6~8 h让患者清洁肠道,和爽137.15 g加温水配置成2000 mL的溶液,以每小时1000 mL的速度口服,直到排出液为透明液体为止,术前口服二甲硅油15 mL。②术中操作过程:术中进行全面细致的结肠镜检查,当视野中出现息肉时,充分暴露,依据息肉大小、创面情况及内镜医师经验给予氩气刀烧灼法、热活检钳钳除术及圈套器高频电切术。所有创面根据即时情况及内镜医师经验给予即时止血和或预防出血穿孔的处理措施。针对术中出血,对照组患者依据创面大小及出血情况给予出血点电凝灼烧、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冲洗、钛夹夹闭血管残端等处置,出血创面止血后观察2 min,停止出血方可退镜。治疗组在对照组处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致康胶囊溶液(致康胶囊6粒+生理盐水15 mL混合均匀)喷洒息肉切除后的创面。③术后治疗:次日晨常规复查血常规,术后复查便常规。卧床休息,术后48 h内禁食,术后第三日为全流质饮食,术后第四日调整为半流质饮食,此后一周内保持少渣饮食,并注意保持排便通畅。术后两周内避免体力劳动。对照组术后给予补液、预防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口服致康胶囊(西安千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Z20025043)一次4粒,一日3次。期间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发生及出血具体情况。

1.2.2 延迟出血的诊断标准:①轻度:便潜血阳性(出血量大于5 mL);②中度:便潜血阳性,黑便(出血量大于50 mL);③重度:便潜血阳性,鲜红色血便出血量大于100 mL;④极重度:两次以上鲜血便,出血量大于200 mL。出血发生率=出血患者数/总患者数×100%。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均以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研究中,根据息肉病理回报共检出恶性肿瘤8例,其中对照组3例,治疗组5例。无穿孔病例。实际观察到的总人数为473例,其中对照组231例,治疗组242例。

患者出血情况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出血病例共13例。轻度出血病例8例,占所有出血病例数的61.54%。中度出血病例4例,占所有出血病例数的30.76%。重度出血病例1例,占所有出血病例数的7.69%。由表2可以看出,对照组共231例患者,其中发生出血患者10例,出血发生率为4.33%。治疗组242例患者,其中发生出血病例3例,出血发生率为1.23%。治疗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

表1 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出血率对比

3 讨论

有文献表明,腺瘤癌的增殖是结肠癌的发展模式,几乎所有的结肠癌都遵循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癌的转变过程[3]。结直肠癌(CRC)是全世界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4]。因此,结肠息肉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治疗后随访显得尤为重要。Cappell等[5]的研究认为摘除腺瘤可使结直肠癌的发生减少76%~90%。出血是内镜下切除息肉最常见的并发症。出血可以是立即的(在手术过程中)或延迟的(术后),研究报道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发生率为0.3%~6.1%[6-7]。在没有凝血障碍的情况下,对于小于10毫米的小息肉切除术,延迟性息肉切除出血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反,DPB的发生率随着息肉的大小而增加[8-10]。在息肉切除的术中,并注意查看切除部位是否有肌肉组织(深部)损伤、穿孔、残留息肉或出血。内镜医师及时在术中给予处置。预防性夹闭缺损可减少黏膜下组织暴露于结肠管腔环境,进而降低延迟性出血和其他不良事件的风险,包括腹痛和息肉切除术后综合征[11]。在肠息肉内窥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中,有研究提出男性患者、长蒂息肉、位于乙状结肠部位的息肉、直径大的息肉以及创面垂直夹闭方式等因素可能会增加术后患者的出血风险[12]。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出血发生率4.33%,治疗组出血率1.23%,与各个研究数据基本一致。延迟性出血病例共13例。轻度出血病例8例,占所有延迟性出血病例数的61.54%。中度出血病例4例,占所有延迟性出血病例数的30.76%。轻中度出血多表现为粪便潜血阳性、黑便及少量便血等,给予注射用蛇毒血凝酶和生长抑素等止血治疗2~3 d后患者出血症状均缓解。本研究中对照组出现重度延迟性出血1例,发生在术后当日,患者术后未严格卧床休息,排鲜血便两次,量大于100 mL,给予药物止血等对症治疗后出血仍不能停止,急诊行结肠镜下止血治疗。责任病灶为位于乙状结肠部位直径约0.5 cm的息肉创面,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长期血压控制欠佳。考虑患者此次延迟性出血与患者过早活动、息肉部位及高血压有关。乙状结肠的息肉多位于结肠转弯处,在肠蠕动过程中容易与周围组织摩擦影响创面愈合。高血压导致创面愈合欠佳的机制可能为:炎症反应调节过程和过度氧自由基反应损伤了血管内皮功能[13]。

致康胶囊不仅能修复黏膜上皮细胞,更注重黏膜下组织结构的修复重建,不仅黏膜上皮细胞修复,提高黏膜愈合质量。致康胶囊中作为君药的大黄、黄连,能够起到清热凉血止血,化瘀散结行滞的作用。三七、龙血竭、茜草、没药、阿胶、白芷等作为臣药,能够助君药活血化瘀止血、消肿排脓止痛。白及、海螵蛸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致康胶囊也是因其深度黏膜修复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反流性食管炎及溃疡性结肠炎等的治疗上体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在本研究中,治疗组在病例组所有的基础治疗之上联合使用致康胶囊,包括术中于结肠息肉切除后的创面喷洒致康胶囊溶液和术后口服致康胶囊7 d。对照组出血发生率4.33%,治疗组出血率1.23%,治疗组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康胶囊在降低结肠息肉电切术后出血的发生率上有可靠的疗效。本研究中对照组发生出血量大于100 mL的出血1例,而联合使用致康胶囊的治疗组则无,致康胶囊或许在减少结肠息肉电切术后大量出血方面亦有显著的疗效,有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致康胶囊有着独特的深度黏膜愈合以及止血疗效,应用于结肠息肉电切的术中及术后,显著降低了患者术后延迟性出血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结肠镜息肉结肠
新生儿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相关病因与影像表现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心理行为干预和技术配合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意义评价
是否做结肠镜可以挽救生命?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憩室炎,藏在肚子里的神秘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