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接钢板联合空心螺钉治疗复杂型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5-08王寅午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9期
关键词:桥接断端髓内

王寅午

(云南省镇雄县人民医院,云南 昭通 657200)

0 引言

股骨粗隆下骨折指的是骨折线在小粗隆远端五厘米内的股骨近端骨折,复杂型指的是伴有粉碎性骨折块、闭合复位困难的一种股骨粗隆下骨折类型。复杂型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受伤群体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高能量创伤者,一类是低能力创伤患者,伴随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人数逐渐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1]。临床主要以固定方式对股骨粗隆下骨折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欠佳,仍有骨不愈合的现象存在[2],为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为复杂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使用桥接钢板联合空心螺钉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具体结果见下文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纳入的88例复杂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44例,研究组44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2例;年龄区间是31~89岁,平均(60.44±1.3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8天,平均(1.21±1.26)天;受伤原因:交通事故、高处掉落、跌倒、重物砸伤,例数分别为10例、11例、12例、11例;骨折分型:A1、A2、A3、B1、B2、B3、C1、C2、C3型,例数分别为5例、4例、6例、3例、7例、2例、4例、7例、6例。研究组中,男女人数分别为23例、21例;年龄区间是30~90岁,平均(59.98±2.0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9天,平均(2.56±0.47)天;受伤原因:交通事故、高处掉落、跌倒、重物砸伤,例数分别为12例、12例、11例、9例;骨折分型:A1、A2、A3、B1、B2、B3、C1、C2、C3型,例数分别为6例、5例、4例、6例、4例、3例、3例、5例、8例。所有患者和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内容和意图,并同意进行该项研究;本研究已经通过我院相关医学伦理组织审批。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大致相似,可以进行对比,即P>0.05。

1.2 方法。对照组:为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防酸髓内钉结合钢丝环扎进行治疗,患者受伤后三至五天进行手术,麻醉完成后,采取仰卧姿势,为患者进行闭合复位操作。在骨折移位位置做一切口,大小为5~6厘米,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后,对股外侧肌进行钝性分离操作,将骨折端展现之后,进行复位,通过复位钳对骨折端闭合进行维持。复位时,通过一至两根钢丝按顺序环扎骨折端,但不能对髓内钉入钉造成影响。在股骨大转子近端切口,大小5厘米,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后,进行钝性分离操作,直至抵达股骨大转子顶端,在大转子尖端靠前内部进针,开椎开口,插入髓腔导针,通过C臂机确定导针位置。骨折复位完成后,进行扩髓,插入大小适当的防酸髓内钉,在瞄准器辅助下进行钻孔、测深,将股骨颈内导针打入,并通过C臂机确定导针位置,之后拧入拉力螺钉,在远端瞄准器辅助下实施钻孔、测深操作,拧入股骨干锁钉和主钉尾帽,通过C臂机检查骨折对位对线情况,直至髓内钉、螺钉长度和位置满意为止。研究组:为患者使用桥接钢板联合空心螺钉进行治疗,为患者进行全麻或硬膜外麻醉,麻醉起效后,将牵引床连接,对患肢进行适当牵引,保持其张力,并进行消毒和铺巾操作。在患者大腿外侧做纵向切口,从大粗隆顶点开始,做大小为15厘米的切口,现将骨折断端展现出来,清理血肿嵌插组织,对骨折块进行复位,按照骨折块数量和长度分别进行空心螺钉固定操作,最大限度解剖复位。对大骨折块先不做骨膜剥离,对B3型、C型骨折断端严重粉碎者,不做较多剥离,且不强求解剖复位,通过空心螺钉对大骨折块进行固定,断端处理结束后通过适当长度的桥接钢板放置在股骨外侧,近端靠近大粗隆后方,调节牵引角度和力度,保持复位状态,待透视检查复位合适后,分别通过锁定螺钉对远近两端进行固定。关闭伤口时进行常规放置引流操作。术后处理:术后为患者使用抗生素,并在24小时内停药,若患者发热、血象升高,则延期使用抗生素。术后24~36小时将引流管拔除,并指导麻醉清醒患者卧床下肢肌肉活动,术后两天进行功能锻炼,由专人为其翻身、半坐活动作进行指导。术后六至八周根据患者肌力恢复状况逐步下地锻炼,患肢早期不能完全负重,术后定时复查。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观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术后康复情况包括优、良、中、差四方面,通过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定,满分为100分,超过或等于9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少于70分为差。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五方面。并发症包括感染、内固定失败、血栓栓塞、骨折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五方面。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88例复杂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相关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中,研究组与对照组观察指标实施t检验形式校准,对比表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两组术后康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通过χ2检验形式校准,表述方式为(n%)表示。P<0.05作为本研究统计学校准基线。

2 效果

2.1 术后康复优良率相比。两组术后康复优良率相比,差别明显,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如表1所示。

表1 术后康复优良率相比[n(%)]

2.2 观察指标相比。两组观察指标相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如表2所示。

表2 观察指标的比较

表2 观察指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骨折愈合时间(d) 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 术后3个月髋关节评分对照组 44 110.37±25.26 613.34±203.36 120.54±23.23 1.86±0.53 72.34±2.47研究组 44 70.26±10.15 300.11±120.76 87.32±13.01 1.14±0.22 77.56±2.34 t-9.7733 8.7848 8.2762 8.3226 10.1767 P-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别明显,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如表3所示。

表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n(%)]

3 讨论

股骨粗隆下骨折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因此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认为,纠正旋转畸形和骨折断端加压是粗隆下骨折的治疗关键,而相关研究表明,钢板螺钉固定效果优于髓内固定效果,经相关研究证实,骨折块间拉力螺钉固定钢板桥接对于复杂型粗隆下骨折具有了好的固定效果,且治疗效率较高,骨愈合率、内固定有效率均较高,成为股骨粗隆下骨折的首选治疗方式[3]。对于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治疗而言,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哪种方式更具优势,仍无统一定论。髓内固定的优势在于对稳定性股骨粗隆下骨折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髓外固定的优势在于通过空心螺钉对复杂骨折块进行复位,更适用于复杂型股骨粗隆下骨折。本文为复杂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使用桥接钢板联合空心螺钉进行治疗,桥接钢板联合空心螺钉固定,可以确保骨折断端存在一定的微动,对骨折愈合更加有利。桥接钢板结合空心螺钉技术可以让粉碎的骨折断端尽可能恢复解剖复位,从而恢复骨折后内侧稳定性,利于骨折愈合。空心螺钉能够固定大块骨片,起到局部粉碎骨折块的作用,达到恢复解剖复位的目的。另外,桥接钢板联合空心螺钉治疗复杂型股骨粗隆下骨折,能够在直视环境下进行,透视少、易掌握,更加简易化,治疗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复杂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使用桥接钢板联合空心螺钉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促进骨折愈合,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利于病情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桥接断端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双侧肱骨近端骨折伴肱二头肌肌腱断裂1例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后再骨折1例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FPGA互连测试中的反馈桥接故障覆盖问题
Microchip推出首款车载以太网音视频桥接(AVB)全集成解决方案
分析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锁定加压钢板与顺行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