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上前牙龈下牙折行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效果分析
2021-05-07宋嘉鑫
宋嘉鑫
济宁口腔医院正畸科,山东济宁 272000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是一类常见的牙科疾病, 其发病率非常高,受伤部位较深,多发于牙龈下2~5 mm 处,会累及牙髓组织和牙周组织[1-2]。 该病的危害性较大,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临床中治疗该病的方法一般是先将剩余牙体组织清除后再对其进行修复,疗效一般,还会使修复牙体与其他牙体组织间无法结合,并引起牙龈炎、牙周炎等并发症,延缓患者康复时间[3]。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 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技术在该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其疗效得到许多患者的肯定,且治疗安全性很高,此治疗方法正逐步取代常规修复治疗,临床应用率正不断提升[4]。 该次试验选取该院在2018 年7 月—2019 年7 月期间收治的90 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就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效果进行具体分析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为该院收治的90 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45 例。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26 例、19 例;年龄18~65 岁,平均(36.8±3.4)岁;侧切牙折断者12 例,中切牙折断者33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 例,高中及以上25 例。 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23 例、22 例;年龄18~68 岁,平均(47.8±3.7)岁;侧切牙折断者15 例,中切牙折断者30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3 例,高中及以上22 例。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影像学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符合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诊断标准,均为单发行折断,牙根发育完整,有健康的牙周组织和根尖周, 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了试验知情通知书,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了该次研究,排除牙根先天畸形、牙周组织感染、认知功能差、治疗配合度差、病历资料不全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修复治疗,首先要对患牙牙周组织和断端周围消毒,并显露牙槽骨,以烤瓷牙修复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取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 根管治疗两周内如无不良症状便可进行正畸牵引治疗, 首先以0.8 mm 的不锈钢丝制作牵引钩,顶端以光固化粘接树脂将顶端钩,标志牙选为手术出处的正常牙周后和邻牙,所用钢丝直径为0.6~0.8 mm, 钢丝弯度需与牙唇面相贴合,之后给予沾固处理。唇弓为0.45 mm 的钢丝,以患牙长轴为基准,以50 g 的力量牵引,以橡皮筋牵拉。 在牵引力达标后以结扎丝固定八周以上, 在对牙折外形及牙龈部位修复后进行永久固定。
1.3 观察指标
1.3.1 就2 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显效:患者牙根尖无炎症存在,患牙松动、叩击痛现象消失,X 线检查显示修复体整齐;有效:患者牙根尖无炎症存在,患牙松动、叩击痛现象消失,切牙缘与同名切牙缘比短至1~2 mm,X 线检查显示修复体比较齐整;无效:患者牙根尖存在病变情况,患者存在明显的松动和叩击痛, 甚至出现并发症,X 线检查显示修复体不齐整[5]。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就2 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以VAS 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 得分越低则表示疼痛越轻微, 得分0 分代表无疼痛,1~3 分为存在轻微痛感,得分4~7 分为存在明显疼痛,得分8~10 分为剧烈疼痛[6]。
1.3.3 就2 组患者并发症进行比较并发症包括进行 (牙龈炎、牙周炎、牙龈充血等)并以此为依据判定治疗安全性。
1.3.4 就2 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估患者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 满分为100 分,得分≥80 分为 “非常满意”, 得分在60~79 分为 “比较满意”,得分低于60 分为“不满意”。 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病例总数×1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
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n(%)]
2.2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 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3 d 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疼痛程度更轻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s),points]
表2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s),point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3 d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 值P 值7.0±1.1 7.2±1.3 0.788 0.433 2.2±0.4 3.8±0.6 14.884<0.001
2.3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17.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n(%)]
2.4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相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7.8%、82.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相比[n(%)]Table 4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satisfaction betwee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n(%)]
3 讨论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多因外在暴力引起,会给患者咀嚼功能和面部美观造成很大的影响,还会诱发牙龈损伤、牙周炎等诸多并发症,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其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很大的不良影响,会降低其生活质量,因而在确诊后要第一时间进行治疗[7-8]。 不过常规修复治疗的效果一般,且美观度较低,患者认可度不高,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的治疗还是一个难题,何种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更佳目前尚有争议, 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是临床中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新型方法,近些年来已广泛应用[9-10]。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可最大限度保留断端组织和牙周组织, 及时矫正牵引弓和牵引桩位置,提升矫正效果,在正畸过程中还能维持压根的高度,并延长牙折,减少对牙体组织的损伤,同时还能改善患者面部美观度,保障其身心健康[11-12]。 不过在对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实行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时有几个注意事项: ①整个治疗的关键点在于最大限度保留牙根和桩冠的固定力,以提升正畸效果;②在进行牵引保持的过程中需确保牵引力和牙长轴之间方向一致,后续治疗时还需调整牵引弓和牵引桩的角度; ③牙根牵引力度需控制好,切记不可过度牵拉,若牙根牵引过度会引起牙龈不可逆损伤,因此需维持正常的压根高度,并延长牙冠; ④牵引距离由断齿处于牙龈水平下的距离所决定,以防止出现牙周组织增生,需将断缘与龈缘的距离适度延长,宜延长1 mm 左右,牵引力需提升至30~40 g 左右[13-14]。 施斌[15]的研究认为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相比于常规修复治疗更具优势, 其试验中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5%,接近于该次试验结果(97.8%),其临床疗效是值得肯定的,患者治疗后患牙松动、叩击痛等各项症状均明显改善, 影像学检查也显示患者康复效果较好,这一治疗方案得到患者一致肯定,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该试验中患者在接受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VAS 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证实这一治疗方法的效果是可靠的,能有效缓解患者痛苦,而且还只能在治疗后无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安全性有保障, 远期效果也非常理想,能做到一次性治愈、无后顾之忧。 本次试验结果显示,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其总有效率高达97.8%, 患者治疗后3 d 的VAS 评分明显降低,牙龈炎、牙周炎、牙龈充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仅为4.4%,患者治疗满意度高达97.8%,且上述指标均优于采取常规修复治疗的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魏媛媛等学者[16]的试验结果与此相似。 由此可见,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 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安全、有效,深受患者认可,建议将此治疗方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