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对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临床效果及视力指标分析
2021-05-07路伟波成伟
路伟波,成伟
淄博康明爱尔眼科医院小儿眼科,山东淄博 255000
微小度数斜视又称为单眼固视综合征, 在儿科是一种较为常见眼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 该疾病主要发生于黄斑中心的凹微小抑制区域, 会严重影响黄斑的中心融合能力,进而引起视觉障碍[2]。 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主要是指由微小度数斜视导致的弱视, 据相关调查表示,其发生率约为28%左右,若不及时接受有效干预,可严重影响患儿视力水平[3]。 目前,临床对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多采用单一疗法治疗,虽然具有一定治疗效果,可改善患儿视力,但治疗效果欠佳[4]。 近些年,临床逐渐将综合疗法应用于微小度数斜视治疗中, 通过采用仪器训练、精细目力训练、光学压抑法等提高其视力指标,改善其生活质量[5]。 该研究对2016 年1 月—2020 年1 月该院收治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60 例因采用不同治疗方案予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经医学伦理批准, 选取该院诊治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60 例患儿资料,纳入标准:资料完整者,家属签署知情相关同意书;排除标准:资料不完整者,精神心理障碍者,其他眼科疾病者,中途退出者;按随机数表分成两组。对照组为30 例,女性15 例,男性15 例;年龄8~16 岁,平均年龄为(10.35±2.82)岁;弱视度:11 例轻度,9 例中度,10 例重度,注视的性质:16 例中心,14 例旁中心。 研究组为30 例, 女性16 例, 男性14 例; 年龄6~15 岁, 平均年龄(10.71±2.53)岁;弱视度:9 例轻度,11 例中度,10 例重度,注视性质:15 例中心,15 例旁中心。 两组注视的性质、弱视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遮盖法:采用单眼遮盖,当年龄<6 岁,遮盖打开时间需要结合年龄、遮盖的开始时间确定;年龄>7 岁,双眼的视力差>2 行者,需要连续遮盖处理;后期需定期检查视力情况,当年龄>7 岁需要每月检查1 次,结合实际情况调整遮盖时间。同视机法:单手持筒柄,双眼集中镜筒,进行进出法、捕捉法等训练处理,10min/次,2 次/d,1 周是1 个疗程。药物:选择左旋多巴,结合患儿年龄进行药物剂量调整,4~6 岁是0.125 g/次,2 次/d, 早晚口服,服用1 周;>7 岁患儿服用0.25 g/次,2 次/d, 分早晚口服,疗程7 d。 研究组选择综合疗法进行精细目力训练:结合穿针、穿珠子、绘画、捡豆子等训练,进行视觉刺激处理。 仪器训练干预:结合CAM 视力相关刺激仪训练,20 min/次,2 次/d。 旁中心的注视者,红光闪烁处理,转为中心注视行CAM 视力相关刺激仪干预,并给予光刷、后像等系统治疗干预。 光学压抑疗法干预:如果内斜视与遮盖法临床依从性较低,给予其欠矫、过矫镜、阿托品眼膏等治疗,并压制优势眼;两组均连续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分析两组效果: 矫正视力的恢复≥0.9 表示治愈;矫正视力的视力表提高≥2 行,未达0.9 表示好转;视力无任何改变,提高不到1 行甚至退步表示无效;对比两组视力水平;采用(SF-36)生活质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包括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力等分项,分值0~100 分,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佳[6-7]。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研究组治愈率43.33%,对照组治愈率33.33%,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比对照组7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两组患者视力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视力(0.83±0.03)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视力水平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visual acuity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2 两组患者视力水平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visual acuity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0)研究组(n=30)t 值P 值0.48±0.12 0.47±0.14 0.297>0.05 0.70±0.20 0.83±0.03 3.521<0.05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理机能(86.29±10.36)分、社会功能(87.36±8.6)分、情感职能(88.36±5.63)分及精力(87.31±8.69)分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points]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points]
注:组内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时间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 精力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t 值aP 值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t 值aP 值t 值bP 值51.95±12.49(86.29±10.36)ab 11.591<0.05 52.46±11.81(73.62±8.36)a 8.010<0.05 5.213<0.05 53.80±11.93(87.36±8.63)ab 12.484<0.05 52.37±12.29(72.36±7.63)a 7.569<0.05 7.132<0.05 52.63±10.96(88.36±5.63)ab 15.883<0.05 53.16±11.63(73.36±6.39)a 8.338<0.05 9.647<0.05 51.29±11.23(87.31±8.69)ab 13.894<0.05 52.61±12.39(73.26±6.85)a 7.989<0.05 6.955<0.05
3 讨论
微小度数斜视在临床上又称为单眼固视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小儿眼科疾病,其发病率高。 一旦发生微小度数斜视,患儿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不仅会影响其视力水平,还会降低其生活质量[8]。 目前,临床多采用单一疗法治疗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 该治疗方法虽然能改善患儿视力水平,但临床效果不大理想[9]。 而有相关临床研究表示, 临床对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逐渐使用综合疗法治疗,不仅能提高患儿视力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还能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10]。 为探讨综合疗法对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临床效果及视力指标分析, 该研究针对该院收治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60 例临床资料予以分析。
该研究显示研究组治愈43.33%, 对照组治愈33.33%,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明显比对照组高70.00%(P<0.05);研究组视力水平为(0.83±0.03)高于对照组(0.70±0.20)(P<0.05),,临床结果与付琳[11]研究结果[观察组视力水平(0.81±0.01)高于对照组(P<0.05)]相符。 表明临床对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使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 其治疗效果显著,能改善患儿视力水平,还能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 分析原因考虑是:临床多采用单一疗法治疗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视力水平,但治疗效果仍不大理想[12]。 在该次研究中,临床对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给予综合疗法治疗,而综合疗法主要包括精细目力训练、仪器训练、光学压抑疗法等。 临床通过对患儿进行精细目力训练,能促使患儿视力及视觉发育不断增强。 光学压抑疗法中选择阿托品,可提升视力指标,降低患儿健眼视力,刺激其弱视眼的发育,因药物可模糊健眼,导致弱视眼;仪器训练可有效促使抑制视功能、视网膜黄斑区的视细胞改善,提升视力[13-15]。此外, 有相关研究表示, 轻度的弱视临床总有效比重度高,可能和患儿的弱视度,中枢神经抑制强度相关,所以,对中度、重度患儿者,预后相对差;中心注视总有效比旁中心注视者高,可能和视锥细胞比黄斑中心凹处更集中,利于中心视力的敏感度提高相关,所以,临床旁中心注视者需积极采用综合疗法干预,有效改善其视力指标[16-17]。同时,该研究还分析两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显示为,研究组治疗后生理机能(86.29±10.36)分、社会功能(87.36±8.6)分、情感职能(88.36±5.63)分及精力(87.31±8.69)分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具统计意义,表明综合疗法治疗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 能有效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利于预后康复。 受外部环境与样本例数等因素,综合疗法治疗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对依从性的影响,有待临床研究补充[18]。
综上所述, 临床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可改善患儿视力水平,还能进一步提升其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