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课外”多元阅读模式探索与应用研究
2021-05-06马晓霞
马晓霞
内容摘要:阅读兴趣是小学生在成长期间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获取相应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提倡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对提高小学生学习素养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基于“课内+课外”的多元阅读模式下,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工作,通过对平台教学的方式营造出全新的阅读氛围,并建立相应评价机制,以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继而将农村学生课余生活丰富起来。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课内+课外 多元阅读模式 兴趣
农村小学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在隔代看护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都是被溺爱而成长的,老人并不知道怎样才可以教会学生去看书,因此,在家期间学生都是想做什么做什么。而如何引导农村小学生学会课外阅读,是目前语文教师最迫切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师可以将家长邀请到学校之内,向其说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要求家长每天抽出一些时间陪孩子聊一聊有关课外阅读的内容,以提升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继而营造出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一.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小学在教学方面仍存在落后趋势,主要是由于农村教学环境较为落后,在师资力量与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农村经济在发展期间其发展程度并不高,农村学生接受的思维水平比较低,教师只是依据课本进行知识的传授,并没有创新别的教学方法[1]。同时由于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课堂都较为死板,并没有随着时代进步,而提升自身教学模式,这就致使整个教学环境中无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阅读能力无法提升,因此,在农村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且有价值的阅读理解能够极大程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在促使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可以提升小学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农村小学“课内+课外”多元阅读模式内容
2.1课内指导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就是通过举例子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教材的帮助下将其他书库开启,因此,整个语文教学中就是通过阅读大量课本与教材,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首先农村小学阅读教学期间,应做好学生的课内指导工作,针对学生不懂得问题可以利用网络或者工具书的方式进行查询,其次在阅读教学中应告知学生哪些内容可以精读,哪些内容则可以略读,最后在整个阅读期间学生应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将自己现象成整个阅读书里的主人公,随着主人公的故事而发展,以不断提升自己对整个内容的理解程度[2]。农村阅读教学课内指导期间应要求学生不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将自己觉得重要的地方在整个课本里圈出来并加上自己的感悟,这样能够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能力,丰富其文化底蕴。
2.2课外安排
农村小学在阅读教学期间,由于学生知识面受限,要想自己进行看书及选书是极其困难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将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本进行罗列,在校园图书室内做好记号,指导学生自行进行借读,而没有的书本可以要求学生去买,或者几个学生买一本进行传阅,这样可以保证一些经典名著学生可以有效阅读。同时由于农村小学的学生在年龄差异影响下,对学习知识层面也有所不同,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推荐不同的书本进行阅读,首先在阅读中应了解到书本想表述的基本知识,并了解作者背景与写作意义,其次在看过作品简介之后,需要对主要人物与故事有个初步了解,最后在阅读期间,将自己的情感与主人公情感进行对照,这样能够在自己情感下了解整个故事,并进行归纳总结等。
2.3多平台营造氛围
农村小学教学期间教师应充分给予阅读教学充分活力,通过一些校内资源的利用,可以给学生多元化学习模式,例如可以通过图书室的作用,学生可以在查阅中阅读四大名著等有意义的书籍,同时学生图书室应该随时向学生进行开放,学生可以任何时间进行借阅,并在每周选取两个下午成为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3]。通过开创手抄报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精美且有意义的内容进行摘录,并为学生介绍好的阅读书本,在讲解该阅读书本有意义部分的时候停下来,学生就会在自身想知道后续的心理影响下去阅读新书,并获取新的知识内容,最后可以通过建立书本录的模式,在阅读角内写上自己认为好的书本名称,大家进行交换式阅读。
2.4建立教学评价机制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其存在价值及意义均有不同之处,而且每一个都想让自己的价值观得到别人的认同,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将自己的意义表现出来,而且每一次成功之后都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心,将它们的阅读激情完全激发出来。因此,在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理解整个学生的思维模式,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角阅读模式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激情,首先在每周五的下午举行一次阅读小结,由学生讲述自己看到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并由学生及教师进行评选,选出学生们认为最好看的书,并在整个教师上粘贴对学生的表扬。
三.農村小学“课内+课外”多元阅读模式意义
3.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农村小学“课内+课外”多元阅读模式主要就是通过阅读,帮助学生形成全面化阅读的能力。首先由于小学课本是丰富多彩的,在视觉体验上可以给予学生更为丰富的感觉,其次由于课本也是属于声情并茂的模式,可以更好地符合小学生心理情绪认知,最后在教学角度而言,教师可以将部分文章作为教学案例,通过朗读示范的模式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表述出来。例如在《少年闰土》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材料的收集,并对其中的人物角色进行设定,在此背景下由一名学生作为鲁迅阅读相关段落,另一名学生作为闰土阅读相关段落,这种人物表达的模式与单纯书本阅读相比,更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时性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也会紧紧跟随教师的思维模式,从而促使整个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4]。
3.2开拓学生学习视野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整个周围环境充满着好奇心理,但是却没有形成一定的判断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农村小学生认知理解能力基础上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书本,减少学生盲目阅读的情况发生。如果学生阅读自身无法理解的书本,就会加重学生的困惑能力,让学生抗拒进行阅读,从而无法将阅读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应的书本阅读,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力,还可以将小学生阅读知识面扩宽,丰富其想象力。
3.3丰富学生阅读方式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对农村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也投入了较多国家经费以丰富其教学资源,主要表现在,农村小学课堂也有了较多的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学生接受知识的媒介。例如在学习古诗文教学中,由于古文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其较为抽象化,因此,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收集相关视频资源,在课上进行播放,这种将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视频的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帮助下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学习。同时教师可以根据现代社会的热点话题,举办一些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需要阅读大量书籍,从而办出像样的报纸。
3.4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农村小学阅读学习中应该让学生学会有目的性的学习模式,并向学生推荐符合其年龄与认知能力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可以向学生推荐《雷锋日记》进行自主阅读,从而切实了解雷锋的一些想法;在学完《丑小鸭》一课时,可以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进行自主阅读,以丰富学生童话知识;在学完《爱迪生救妈妈》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名人成长足迹》进行自主阅读,从而达到课内与课外合作的学习模式[5]。但是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化差异特点,因此在推荐阅读物的时候,应该因人而因,在提升学生阅读内部动力基础上,逐渐培养其阅读的持久性特点,继而不断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3.5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与课内教学不同的是,课外学生主要依据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首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读物阅读期间,可以不断加大对知识的迁移力度,继而促使学生阅读视野能够不断拓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风》一诗之后,就可以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基础上开展自身想象力,基于“当我——,我就知道——。”进行举例,教师可以先开始进行表达:“当我看到蒲公英被吹起来后,我就知道是风来了”,而学生则可以在这之后不断将自己认为的内容进行表述“当我看到树叶被吹落了,我就知道是风来了”“当我看到教室窗帘鼓起来了,我就知道是风来了”......在此状态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当风过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从而适当引发学生将自己说的内容,以诗的模式进行表达,基于现在而言,农村小学生几乎都可以不断坚持每天写日记,并通过阅读课外书本的方式进行小诗的仿写[6]。
农村小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如果只是依靠书本进行教学,那么所获得的效果是不佳的。儿童在小学时期的阅读对其生活起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在童年期间读的书本甚至可以记住一辈子,这也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农村小学教学期间,无论是基于人生观、世界观还是价值观而言,加强对学生阅读指导工作,将学生阅读面拓宽,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李义梅.探究农村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4):144-149.
[2]陈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推进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报告[J].新课程(小学版),2018,11(009):22-29.
[3]韩永洁.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策略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9,06(004):7-12.
[4]刘小明.开展高效课外阅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论农村小学中年段课外阅读的指导[J].语文课内外,2019,261(011):248-304.
[5]李海玲.农村小学生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128(022):196-199.
[6]鄭红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研究[J].教育进展,2020,010(003):330-338.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卧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