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游戏:助力学生“绿色”成长的有效举措

2021-05-06毛彬玲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7期
关键词:有效举措成长绿色

毛彬玲

[摘要] 心理游戏与其他游戏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除了有游戏环节,之后的分享交流环节也非常重要。心理游戏更注重让孩子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并把自己的感悟分享给同伴,最终让孩子在与同伴的分享和感悟中得到成长。因此在心理活动课中心理游戏是应用最多的教学方式之一。本文主要就如何通过心理游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心理游戏;学生“绿色”成长;有效举措

心理游戏不仅可以应用于团体心理活动课中,当它应用在班主任工作中时,也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以心理游戏这种活动方式展开,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促进自我认知、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既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学生的接受程度也是较高的。

一、提升自我认识

小D是个遗腹子,母亲又早早另嫁他乡,虽然成绩还不错,但高高大大的男孩子做事却从来缩手缩脚;小C的母亲是本地人,父亲是外地人,父母离异,一直跟外公外婆生活,虽然成绩不好,但很乖巧,一学期相处下来,我很少能听到她的说话声。而这样胆子很小的孩子在班里还有好几个。

孩子们每天都在教室吃午餐,也会有餐后水果,于是我就利用这个餐后水果设计了“我的苹果”心理游戏。我先介绍了游戏规则:按照座位把班级分成四大组,以大组为单位,每个组员自由挑选事先准备好的苹果,挑好之后观察自己的苹果有什么特点,但不能在苹果上做任何记号。观察完后,与其他组员互相介绍自己苹果的特点,比如苹果的大小、某个特殊的小印记等。

当每个孩子都和同伴分享完了自己苹果的特点后,我要求以组为单位把苹果收起来,并打乱位置后放回大组中,请孩子们再次找回属于自己的苹果。

当我讲到要拿回那只刚刚还属于自己的苹果时,孩子们很兴奋,就只等我一声令下,然后会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牢牢盯住的那只苹果拿回来。

等孩子们都拿好了苹果后,我开始引导:“你们都拿回自己的苹果了吗?”“每个苹果长得都很像啊,你为什么能找到自己的那个苹果呢?”

我要求每个孩子在大组里都要说一说是怎么找到苹果的。等孩子们分享完后,我再请顺利找到苹果的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也请差点找错苹果的孩子和最后一个找到苹果的孩子说一说当时的感受。

最后,我告诉孩子们:“每个苹果都是特别的创造,每个人也是独一无二的创造!”

“我的苹果”是自我认知类的心理游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树立自信心。这个心理游戏就是让孩子能够“看见”自己。

二、提高小团队凝聚力

有段时间,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不在状态,就把孩子们分成了9个学习互助组,希望组员们能够在组长的带领下提高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成绩。可是分完组后,各个组的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并不是很积极,没有多少凝聚力。于是我设计了“萝卜蹲”心理游戏。

这个游戏是在室外展开的,我先介绍游戏规则:每个小组各自取一个名字,比如红萝卜、白萝卜。以组为单位,小组成员手拉手,9个组形成一个大圆,但组与组之间分开来。指到哪一组,全组一起下蹲,并同时大声念口诀:“红萝卜蹲,红萝卜蹲,红萝卜蹲完白萝卜(组长念)蹲。”被念到的一组必须马上开始下蹲并同时念口诀。“最后胜出的小组会奖励糖果哦!”这句话让孩子们都跃跃欲试起来。

第一轮游戏时,因为大家还不熟悉规则,所以总会有小组因为配合不默契而被淘汰,被淘汰之后,有的小组就一直看着剩下的小组比赛,也有的小組却偷偷努力地在练习。到了第二轮游戏,孩子们都集中注意力努力不让自己组被淘汰。游戏越接近尾声,每个孩子的动作就越发整齐,口令越发响亮,最后我只能更加严格要求才选出了胜出的小组。

回到教室后,我依照之前的约定,给胜利者们发了糖果,并采访了几位胜利者。胜利者们带着兴奋的心情与同伴们分享了自己当时紧张的心情和胜利的诀窍,连平时很少说话的孩子也露出了喜悦的光芒。

如果游戏分享到此结束了,那么心理游戏就失去了意义。我并没有忘记坐在台下的这群“失败者”们,我请孩子们都讲讲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及当时的感受。当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分享自己的感受时,有好几个平时比较安静的孩子都积极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当然,也有几个实在不善言谈的小朋友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也发了言,即便这个孩子只说了一句话,也都得到了糖果。

“萝卜蹲”是合作竞争类的心理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培养了孩子的集体意识,让他们有小组归属感。

三、调试考前焦虑情绪

期末考试快到了,孩子们的学习越来越紧张,每天会有很多的复习作业,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也多了很多。看着孩子们在努力地学习,我想让孩子们缓解一下学习的压力,于是设计了“书本的重量”心理游戏。我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书本有多重吗?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书本的重量吧!”游戏规则:每个同学端正地坐在座位上,背部挺直,伸直双手,掌心向下,然后请同学相互帮忙把语文书、数学书、英语书、科学书等放在手背上,老师喊“开始”,就坚持这个动作5分钟,如果坚持不了,可以放下。

我把放在教室后面的钟放到了讲台上,让他们能知道自己坚持了多少时间。

第一轮游戏结束,有的孩子很早就放弃了,有的孩子坚持到了最后。我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当时的想法。然后我告诉孩子们:很多时候,书就像是我们的压力,压在身上可并不轻松,可是,当你想着还可能再坚持一会儿,那么没准你就能坚持下来,游戏结束后你会觉得自己特别棒!甚至你会觉得你能做得更棒!如果你没有成功,那么你可以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游戏的失败,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能比之前做得更好吗?

“书本的重量”是考量意志的游戏,良好的意志力是孩子们学习及将来事业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意志力是能够通过训练得以加强的,通过游戏锻炼意志力,能够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坚强和有韧性。

四、写在最后:心理游戏的魅力

心理游戏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每个心理游戏都会有主题,我会在游戏中着重关注和培养与主题相关的能力。在设计心理游戏时,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成长需要,确定游戏的目标与重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游戏方案;在游戏过程中关注孩子的表现,并适时介入和指导;在交流和分享环节中,引导和小结也更有目的性。

心理游戏更注重孩子的个体感受。心理游戏不仅仅是让孩子玩,更是让孩子在游戏中通过观察、体验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与同伴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学会人际沟通能力。

班主任工作需要教师用心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再抓住时机,精心设计恰当的心理游戏,关注每一个孩子,让孩子在游戏中实现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郑聪明.主题内容下的小学心理游戏课程探究[J].课程与教学,2015(10):54-55.

[2]顾文琴.变、创、懂——班级游戏环境创设三部曲[J].新课程,2019(10):237.

[3]王慧萍.游戏在小学心理活动课中的应用研究[D].鲁东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有效举措成长绿色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