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核心价值观融入班级建设

2021-05-06高飞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7期
关键词:班级建设核心价值观

高飞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初中学生日益受到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给他们带来了许多价值困惑。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和精神家园,需要担负起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身心健康发展的责任。班主任要在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凝聚班级共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班级核心价值观,作为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本文通过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探寻在班级建设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核心价值观;班级建设

一、问题探缘:引导核心价值观融入班级建设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很多新的经济形态,如电竞、短视频制作传播、网上直播带货等,给人们带来了多样化的选择和新的视野;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階段,他们渴望独立,渴望了解社会、参与成人世界,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多方面的信息。这其中良莠不齐,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乃至有害的一面。所以,很多班主任在感叹:“现在的初中生越来越难教了,和老师、家长没有共同语言,一言不合就闹脾气。”这生动地反映出三观不合的负面影响。因此,班级建设中加强价值观教育,以正确、先进的价值观促进班级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和德性素养的提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成长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使之“落小、落实、落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我校地处上海老城厢地区,前身是明德中学,具有近百年历史,“明德臻理,创新务实”的校训流传至今。从组建班级开始,我组织同学们开展了班级精神大讨论。同学们集思广益,经过反复思考、讨论,一致定名为“钻石中队”,以钻石的典雅、坚硬寓意“高尚的灵魂和坚强的意志是我们飞翔的两翼”。个人和集体,都要培养高雅的情趣、高尚的品质,有顽强的精神,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各个小队也在队员们的努力下,制定了小队队名。如“海鸥小队”,寓意为“团结、活力、自由”。在班级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大家形成一个共同的信念:“我们一定行!”但如何培养高尚的灵魂和坚强的意志呢?我们提炼中华传统美德,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求,并融入班级建设全过程,引导学生践行班级核心价值观,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理性认知:明晰传统美德核心价值的育人取向

开展“价值导德”,班主任自身要具备较强的育德意识,能够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1.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规律

初中学生与小学、高中段学生相比,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不仅受到家庭、学校的影响,更多地受到来自同伴、社会的影响。这与其生活圈子的扩大、信息源的拓展联系紧密。他们不再一味地接受来自师长的教导,学会了思考、质疑,而价值观尚未定型,此时是进行价值引领的关键时期。价值观教育要区别于灌输式、带有强制性的教育,后者只会激起成长中的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导致教育效果低下甚至起到反作用。即使是在同一学段,学生年级不同,开展价值引领的方式也应不同。例如,六年级的学生是初中预备年级,心智还不够成熟,对于形象、直观的东西更感兴趣,班主任可以通过故事、动画、音乐等素材开展价值观方面的引导。而到了八九年级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价值观教育中要注重思维的深度,避免“小儿科”的感觉。在这个阶段,可以多运用情景演绎、两难案例、辩论等方法,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明晰道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美德的理解

在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可见,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截然分开的关系。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和精髓,传承着人们的美好期待和对自身品格修养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与创新发展,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特点与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可以以生动有效的方式深入推进面向初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优选策略:传统美德核心价值观的多元实践

1.分层实施,重点落实

中华传统美德一般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一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包含个人美德、家庭美德、处世美德等,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也是我国人民数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结晶。

初中阶段是人一生成长的关键期,但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可以预见,把博大精深的美德在四年里全部传递给学生是不现实的,非常容易走到灌输、形式化的歧路上。因此,对传统美德在初中的落实重点要进行甄选,针对不同年龄、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策略。在六年级,学生处于初中入学的预备期,此时应强化“孝悌”美德,培养感恩意识,这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美德形成的基石。在七年级,以“立志勤学”为重点,培育敬业的价值观,成为有志向、有毅力、有能力的学生。在八年级,以“修身冶情”为重点,培育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在九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及职业选择,此时以“爱国奉献”为重点,培育爱国的价值取向。通过初中四年的价值引领,帮助学生首先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要求,树立个人成长中必备的个人美德,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为今后的个体发展,为未来建设家庭、建设美好社会打下基础。

2.以身示范,融入引领

教育部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在班级落实中华传统美德、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作为班级建设的指导者,同时也应是传统美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班主任自己的每一项教育活动,必然带有一定的教育目标。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会通过观察到的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来体会老师的教育意图。如果班主任只是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学生感受到的是隔阂、表里不一,即使口头上赞同,行动上也很难做到。只有当学生感受到班主任言行一致、以身示范,对学生个体、对班级产生积极影响时,才能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并自觉去模仿。

这种示范,不但体现在班级工作中,也体现在班主任自身任教学科中。如我们在进行敬业价值观教育时,会让学生领会学习是他们当前的主业,需要认真的态度和执着的毅力。在班主任开展此类教育时,学生其实在内心里会反观,你作为老师,你敬业吗?你是否认真准备了每节课?你是否及时批改了我的作业?你是否有错批的情况?因此,要提高价值引领的效果,班主任要明确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等的地位,和他们一起学习、思考、成长。我常常问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是否首先做到了?学生要具备的美德,是否我已经具备并可以作为他们的表率?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敢懈怠,努力让自己负责、认真、高效的行为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友善教育时,我更多反思自己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是否有不科学、不友善的地方,从而克服急躁情绪,发自内心地关爱和帮助每一位同学。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我没有脱离集体,而是主动与学生一起参与日常值日,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劳动”的承诺。正是由于自身的融入和示范得到了班级同学的认同,大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共同践行“高尚的灵魂和坚强的意志是我们飞翔的两翼”班级核心价值观,使得班級凝心聚力,不断发展,成为校、区、市的优秀集体。

3.抓牢阵地,主题谈话

推进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促进班级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班主任利用好教育的主阵地。当前,在不少地方存在着机械完成班会课甚至挪作他用的情况,弱化了班会课的教育功能。应当认识到,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价值引领的主阵地。每周一节,除了进行日常事务的讨论及处理外,我们更应该进行学年或学期规划,有效进行价值引领。

在实践中,我以主题谈话课为主要形式,充分利用好班会课这个德育主阵地。主题谈话课是班主任针对班级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或为满足其未来成长需求,围绕某一个教育主题,以“课”的形式,通过情景创设、设疑提问、互动交流等教学策略,开展情景化道德认知教育,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和思想对话中进行道德交往,激发道德反应,获得道德体验,促进道德发展的集体教育活动。主题谈话课是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性教育活动,是在班主任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积极性相互协作下进行的。谈话是课堂上最常态的一种方法。它不需要学生进行事先过多的准备和排练,对学生繁忙的课业没有冲击。同时,避免了原有学生主持型班会流程事先预设并固定,而留给学生自主交流、思考的空间很少的问题。

在初一“立志勤学”教育中,我把此主题设计为系列活动,先后开设了“‘志行车”“我的志向我做主”“一勤天下无难事”等数堂主题谈话课,每月进行一次主题教育,在课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反思。在交流“为何立志”“如何立志”以及“立什么样的志”的问题,并深入探讨“勤学”内涵的基础上,学生在认识上已经有了一定提高,在树立近期、远期目标和改善自己学习行为方面采取了一些具体行动。但结合平时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通过课前调查,我发现,对学生而言,最有针对性的问题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反映出意志力不足、难以坚持。有的同学给自己制定了奋斗目标,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目标渐渐丢弃;有的同学一回家先玩游戏,把作业置之脑后;有的同学在做功课时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时间用去很多,效率却较低。其实,学生也明白勤奋学习的必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由于毅力不足而难以坚持。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前面所开展的教育都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我把这个问题作为“勤学”系列最后一课的讨论主题,课题就叫“有一种精神叫坚持”。学生对此有切身感受,有话可讲,而且有可行的方法去实践。

4.激发兴趣,主动践行

任何价值观教育,最终都离不开实践。在推进班级核心价值观落地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创设各种情境,促进学生兴趣的激发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各种班级生活情境,引领学生感悟践行美德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和幸福感,从而能够更持久地化为自身的自觉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践行。

在班级核心价值观的讨论过程中,我们通过班报发表学生的建议,每个学生的观点都得到尊重,进而开展讨论和评选,最终形成共识,这是生动践行“民主”价值观。在班级法语学习的过程中,科任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法语小报的制作和评比,内容有法国地理位置、美食、文化等。我乘势而为,引导学生进行中法文化的对比,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中华传统节日、舌尖上的美食、孔子学院等话题,在对比中继承传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学们分组研讨,并利用班级“动感20分”活动舞台进行分享展示,这就是生动的爱国价值观教育。在上海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我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知识的学习,并带动家长不怕麻烦、细心分类,逐步养成好习惯,在环境保护实践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友善”。

5.多方协同,共同成长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要求注重协同育人,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时,更需要开展家班共育,以良好的师风、家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培育中华传统美德、落实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班级各项主题活动,避免“5+2=0”的情况发生。家班携手,借助社会资源,积极开展课后的各项实践活动,多方参与共同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大家都是活动的主人,在活动中收获成功和快乐,在活动中树立榜样、传递精神力量。如在“我爱中国节”主题活动中,我们在食堂的帮助下,采购糯米、芝麻馅等原料,邀请家长和学生、老师一起包汤圆,既学习掌握了一项劳动技能,又在随后的汤圆分享中收获了同伴的赞扬,体验了成功的快乐,这种评价课堂上是得不到的。在美德培植过程中,老师、学生、家长三方不是相互制约、单向教育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四、展望未来:弘扬传统美德核心价值观的深层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班级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落实更需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因此,班主任从接班初期就要深入思考要形成什么样的班级价值共识、未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并规划好每学年、每学期的计划。

重视新媒体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现在抖音、微博及各种交友软件大行其道,新媒体对学生的影响日益加深,不可避免地对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影响。有的学生错误认为网红拍了几个短视频就出名了,梦想着不劳而获,却没有看到其背后的努力付出和文化意蕴。对于这些,班主任要加强分析和引导,使新媒体在学生成长中更多地发挥积极作用。

进一步思考价值引领的横向与纵向问题。从横向上来讲,设立了分年级的价值引领主题及目标,但每一个价值取向不是在本年度完成后就结束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思维的成熟,必然需要进一步拓展或深化,这也是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

[参考文献]

[1]赵福江.价值引领: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J].教学与管理,2010(28).

[2]布书格,田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河北教育(综合版),2020(12).

[3]陈露施.浅谈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弘扬和现代转化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及有效途径[J].长江丛刊,2020(35).

[4]梁丹丹,李春华.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的三重维度[J].学术论坛,2020(04).

[5]李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文化产业,2021(05).

猜你喜欢

班级建设核心价值观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研究生团组织与班级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探讨
弘扬“核心价值观”及文化馆惠民工作的真实案例
谈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试论班级建设中的群体特征建设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