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民间艺术符号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研究1

2021-05-06蔡春明

惠州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竹编闽南民间艺术

蔡春明

(闽南科技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福建 泉州362300)

闽南民间艺术符号与艺术创作实践的研究,是在顺应现当代艺术创作发展的语境且热爱民间艺术文化的基础之上,经过科学合理的创作实践,对闽南民间艺术符号进行元素解构重组,突出闽南民间艺术的文化韵味,使其在创新发展的同时又保留其本质的精神属性。将闽南民间艺术融入艺术创作既是对闽南民间艺术文化的系统保护,又是对艺术创作方向的创新探索,也是闽南民间艺术活态发展的最好选择。

一、闽南民间艺术符号的认识与界定

(一)闽南民间艺术的认识

闽南民间艺术是由闽南地区人民群众为满足自身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产生的艺术,有闽南民间绘画、闽南民俗风情、闽南手工艺品、闽南民风民俗、闽南民间雕塑等艺术形式。其中每一门类里又有许多艺术品种,如闽南民风民俗包括:惠安服饰、拍胸舞、车鼓、梨园戏、偶戏、歌仔戏、闽南红砖建筑等;闽南手工艺品包括:泉州绣庄、彩扎、竹编、泉州木偶和漳浦剪纸等;闽南民间雕塑包括:德化瓷塑、惠安石雕、木雕、皮雕等。由此可见,闽南民间艺术是一件光彩熠熠的文化瑰宝。

(二)闽南民间艺术符号的界定

对闽南民间艺术符号的界定之前,需要先认识下符号的定义,符号它是人们表达思想的一种符号,它可以是事物形象本身,也可以是物象的“替代物”。所谓的替代物是人们主观世界对特定的事物内在经验的总结,比如,泉州本土卡通“惠女阿芳”符号就是对闽南文化、泉州海丝文化、惠安女精神的一种主观寓意。闽南民间艺术符号是具有闽南特色的民间绘画、民俗风情、手工艺品、民风民俗、民间雕塑的艺术形式,或者受广大人民认可的艺术“替代物”。

因此,在艺术创作实践中对闽南民间艺术符号地应用,能为艺术创作者提供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灵感,驱使创作者更加注重主观意象的表达,更加深度地挖掘闽南民间艺术的创作理念、意象表现与表达方式,突出作品的闽南民间艺术的文化精神,从而给观者在欣赏中获得美的视觉体验与美的创造享受。

二、闽南民间艺术符号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本土运用

当下艺术创作环境处于本土热的文化阶段,艺术创作者对于本土民间艺术的创作转化方面表现十分活跃,想借助本土“符号”作为创作基石,以个人主观情感为创作导向,从而创作出具有“本土”精神内涵的艺术作品。闽南民间艺术符号的创作运用可以从微观、宏观的角度去扩散乡土气息。

(一)邱志杰对闽南民间艺术竹编符号的运用

竹编是闽南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之一,人们常用竹编制成各种农用器具与日常生活用品。邱志杰在装置作品《我曾经七十二变》《细胞》《蘑菇云》《南京长江大桥自杀干预计划》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闽南竹编工艺,创作了各种不同物象竹编作品,有蘑菇云、柱子、骷髅、足尖、水母、生活瓶罐等物象,致力于闽南竹编“编织”,意在“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从而把闽南民间艺术文化推向世界。创作是经过人为主观加工与自然、人造形态“编织”在一起,强调造型的天人合一,运用“锻造式”的思维方式,让编织朝着模具的方向前进,这是顺理成章的转化。竹编符号的创作转化是邱志杰对艺术方式的主观选择,也是对农耕文化生活的诉说,更是对闽南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与保存。在日益数字化的生活环境下,这种充满质感的“竹编”已被信息生活方式所抛弃,邱志杰重拾竹编艺术正是依顺当代问题,由内而外的创作表现。闽南民间艺术竹编符号的创新转变,是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加入艺术的精神内涵进行渲染,加入锻造式的手法,进一步改良竹编工艺的编制方法,从而创作出具有地域风味特色的艺术品。从艺术的角度去宣扬闽南传统民间技艺,这既能传承发展闽南传统竹编艺术,又能彰显闽南地域特色的艺术风格,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继承与创新起到带动的作用。

(二)黄永砯对闽南民间艺术木偶符号的运用

木偶戏分提线木偶、掌中木偶两种表演形式。其中提线木偶戏别称“悬丝傀儡”,闽南人又称它为“嘉礼”。每逢民间婚嫁、佛生日、寿辰、迎神会等重大节日,都会出现木偶戏以示大礼。从提线木偶造型来看,其的雕刻与粉彩技艺,是闽南民间艺术文化的一个大特色。黄永砯的装置艺术《马戏团》(图1)作品就是借用提线木偶的符号。

图1 黄永砯《马戏团》装置艺术(2012年)

作品由巨大的木偶手和竹编的鸟笼两个部分组成,而在鸟笼内的物象由十几只无头野兽动物标本,聚集在掉落手掌附近,在掉落手掌上方有一具身着长袍的骷髅正在操纵着手中的小木偶,仿佛动物们在观看木偶戏表演。整件作品蕴含着控制与失控的关系,无头的野兽标本颈部切口被红色织物覆盖,血液虽已凝结但生命依旧在行走的失控,巨手的断线的失控,创作者与巨手的控制、长袍骷髅与小木偶之间控制关系层次复杂,整件作品强调了控制与失控在同一时空的对比,总体而言,这是一件富有哲学意味的艺术作品。

因此,在杂语共生的艺术创作背景下,寻回自我文化的骨骼血脉,能让作品在中西对话中走向辉煌。闽南传统民间艺术题材在艺术创作中图式符号与精神内涵的开发运用,将是艺术创作者保持文化身份差异性的有效路径,使其作品保持其特有的独创性[1]。

三、闽南民间艺术符号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思路探寻

“文学创作应该吸取优良的传统,而不能反叛旧有之传统[2]”。对于文学创作是如此,同理艺术创作也是如此。创作者应从闽南民间艺术文化中获取优质因子,如民间技艺、艺术形式和特色素材等闽南民间文化因子,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以达到推陈出新,这种改造则是在保留闽南民间艺术特有的艺术属性的框架内进行。从闽南民间艺术资源中获取特色素材,并将这种独特的形式、技艺、内容、材料、内涵等艺术语言进行再创作,吸收其艺术精神和造型语言,并将其运用到高校艺术创作中,以达到古为今用谱华章。

(一)民间艺术符号的借用

民间艺术符号的借用指的是对现有民间艺术形象在不加以改变的情况下,运用到艺术作品语境中,深化某个主题。民间艺术符号往往具有某种象征功能,传达创作观念,以达到直观独特的创作效果。如:魏光庆的《红墙》(图2)系列运用非逻辑性的借用,将现有的古代民间版刻图像与当代流行物品并置结合在一起,使作品的传统文化语境得以突显。

图2 魏光庆《红墙》146cm×278cm(布面油画1993年)

因此,民间艺术符号的借用成了许多当代艺术家创作选择的语言策略。对闽南民间艺术符号的借用是不能忽视它本身所持有的神性因素。须将其独有的符号秩序,扣入具有当代内在逻辑的意境之中,照出天人的神秘,如同一首反映时代交融的壮丽交响曲。它所持有的闽韵气质,在艺术家笔底下如流水般显示出来,线条在节奏运动中流淌,时间的冲突,文化的碰撞,在神圣光芒中与生活对话,创作出具神秘又生活的作品,其带有人的性灵,又超越人的文化语境,在某种程度上是强化了闽南民间艺术符号在绘画中的生命崇高感。

(二)民间艺术符号的置换

置换不是对原有符号的简单借用,而是在借用的基础上对原有图像符号进行物象、设色、材料、形式组合等因素进行置换,使新图像既保留原图像的部分特征,又让原有图像发生变异,从而产生具有当代艺味的语言特征。如:刘大鸿作品《门神》将民间艺术图像门神头像置换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思想者[3],让民间艺术图像“门神”发生变异,并产生出一种特定的社会政治语境。刘大鸿放弃原有门神的物象特征,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人文图像,保留门神原有的内涵因素,对这一选择,可见他在对民间艺术符号的创新应用上有着深入而系统的思考。对于闽南民间艺术符号的置换,在艺术创作上是求神似,作品与原图像在形式、色彩、形态、技法、材料、肌理等因素中,寻求某一点的意蕴契合,可以超越原有物象之形似,但要保留其根本的神性,既非像,又非不像。从心灵自由的角度上看,是可以改变其原有符号属性的任何一环,这是有趣的探索,创作出的图像既要有闽南韵味的真实,却又没有闽南气质的真实,这是一种全新的创造方式,这样的创造是对真实闽南民间艺术符号的悖逆,是一种借住符号寄托心灵的创造方式。

(三)民间艺术符号的解构重组

解构重组是打破原有符号秩序,打破物象之间的语境关系,然后按照自身的理解更为合理的计划重新组合,从而获得新图像、新面貌、新生命[4]。在吕鹏《声色江湖》作品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地域元素,民间戏曲人物、时代青年、民间纹样、地域红墙、民族服饰、机械武器、动物等元素,混搅在同一个时空里。对艺术符号进行零件重组,以创作出求新、求变的视觉快感,在创作意图表达上,尽可能运用人们熟知的“民间艺术符号”以致通俗易懂。着力创造一种“共成一天”的境界,多的是在创作过程中的直接感受,以闽南民间地域符号与当下生活图像为素材,以玩物的心态来进行创作,打破一切常规的组合形式,以近物的情怀、会心的意趣和即兴的感受来解构建构图像,以此来体会闽南民间艺术文化的生命真意。这种创作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主观式”的表达,无固定的程式,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自由组合图像,重在个性心性的传达,这是一种个体生命感觉的视觉创作。

(四)民间艺术符号的转化再造

转化再造是在掌握民间艺术图像的基础后,创造性地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在形式语言与观念语言上有一定的创新转换,能自由转化民间艺术符号与创作观念的艺术表现方式。以顾黎明教授对“民间木版年画”的图像语言所做的探索创新为例,转化创作出《五子登科》《富贵吉祥》《福、禄、寿之三》(图3)等具有传统与当代的视觉审美图式[5]。

图3 顾黎明《福、禄、寿之三》195cm×130cm(布面油画2020年)

顾黎明教授在创作作品之初,先是以轻松而随意的起稿手法将正确与错误的线条反复杂合在一起,在设色方面,则是将色块与图形的分离错位处理,让画面出现似线非线、色块错位的艺术图式,正是这种错位的不确定性,使得整个创作语境出现一种开放性的面貌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讲,其核心内在动力为传统民间符号,其艺术创作追求的是现实与传统纠缠的矛盾关系,利用写生的绘画的痕迹将传统符号呈现出来,以此来触发现实感受与传统秩序的矛盾纠结,从而生成随意切换的意象空间。对于闽南民间艺术资源图式的当代性转换,可以从形、色、笔三个方面来进行语言探索,借用一定绘画的方式,重新构建一种属于当代人的绘画语言。再通过对创作形式、表现手法和艺术观念的融合,利用不同材料上进行意写实验,尝试点与线与面的变化,探寻平面结构的运动关系[6],让传统的图像意趣活现了出来,并给予观者展现出不同的视觉体验,让观者从中获得一定的画面秩序。

综上所述,闽南民间艺术符号的创作思路可以从艺术符号的借用、置换、解构重组和转化再造四个方向进行当代转化。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创作转化,那么,还可以从闽南民间艺术符号的语言本身出发,选取一个擅长的角度进行适当的当代转化(如,色彩、形式、形态、技法、材料、肌理等因素),这样的创作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转化的难度,减少转化失控的机率。但如果想要避免失控,就必须不断积累创作经验和创作素材。在创作中体悟闽南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表达出自我的创作追求,探寻出自有的艺术构思与意像物化。在不断修正、提高的创作过程中,不断扩大创作视野,领略艺术家的创作思路,为构造有机的艺术整体而努力,以此来提升闽南民间艺术符号的艺术转化。

作为个体艺术家而言,创作者应以自身审美经验与闽南民间知识结构为出发点,提取相应的民间艺术符号,有助于艺术观念和形式语言的融合,从而促进艺术家去探索新的表现形式、新的内容风格、新的发展方向。因此,作为当代艺术创作者应不断从闽南民间艺术中获取创新养分,努力将优秀的闽南民间艺术文化的“基因”融入创作之中,让闽南精神之船能够在时代的激流中扬帆前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闽南民间艺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竹编闽南民间艺术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闽南文化传承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民间艺术篇
闽南,闽南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