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药温针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研究

2021-05-06陈利芳李茹金晓飞詹明洁胡汉通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盆腔证候针刺

陈利芳 ,李茹 ,金晓飞 ,詹明洁 ,胡汉通

(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杭州 310005;2.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城市人民医院,晋城 048026;3.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医院,杭州 311100)

女性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 CPP)一般指病程大于6个月,位于盆腔、脐以下的前腹壁、腰骶、臀部的非周期性疼痛。CPP并非特指一种疾病,可由其他妇科疾病引起,其中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后遗 CPP 是最常见的[1]。有调查显示,我国育龄期妇女CPP的发病率高达40%,且复发率可达 25%,由于病情迁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生活,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2]。目前西医学尚缺乏一种理想的方法治疗 PID后遗症 CPP[3-4],中医学疗法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且具有明显的优势[5-7]。中医学疗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法和外治法(灌肠、针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在缓解疼痛、防止复发方面有一定疗效[8-11]。隔药温针灸疗法将隔药灸与温针融为一体,具备温针灸效应、中药外治效应和经络腧穴效应等多重功效,疗效显著,尤其对寒湿凝滞型具有较好的疗效,现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纳入的70例PID所致的CPP患者均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科和妇科门诊,并由指定人员进行随机分组。采用SPSS19.0软件将70个数字按照 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用棕色不透光信封进行隐藏,患者抽取信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针刺组,每组35例。治疗过程中试验组脱落2例(1例因无法按时就诊而退出治疗;1例因对艾灸过敏,治疗时出现皮肤瘙痒,偶见红色斑片状皮疹,中途退出治疗),针刺组脱落1例(因病情严重转为手术治疗)。最后统计分析时,试验组33例、针刺组34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 1。本研究通过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伦理批号ZSLL-KY-2017- 038)。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12]中相关诊断标准。①既往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非周期性盆腔痛持续6个月以上,口服阿片类药物效果欠佳;②腰骶部酸痛,下腹疼痛、坠胀感,劳累、性交后或排便时加重;③在子宫左右侧可触及条索状物并有轻度压痛,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可触及片状增厚或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包块;④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⑤血常规可有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升高,有炎性包块时血沉增快,B超检查可见子宫直肠窝积液、盆腔炎性包块、输卵管增粗和积液,阴道或子宫颈分泌物可有异常或检出病原菌。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3]中寒湿凝滞型相关诊断标准。主症为下腹胀痛有冷感,腰骶胀痛或冷痛不适,带下量多且色白质稀。次症为形寒肢冷,疲乏无力,性交、劳累或经期腹痛加重。舌淡暗、苔厚白或滑腻,脉沉弦或弦紧。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诊断标准;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3分;④育龄期女性,年龄 18~50岁;⑤月经周期规律(推迟或提早少于7 d),在本研究治疗周期内(6个月内)无怀孕计划;⑥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②近 3个月内接受过针灸治疗者;③瘢痕体质,或浅感觉障碍,或皮肤易过敏,或无法耐受艾灸烟味者;④合并其他妇科严重疾病而无法配合治疗者;⑤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静脉瘀血等疾病引起相似症状者;⑥同时参加影响本研究结果的其他临床试验者。

2 治疗方法

2.1 试验组

将附子、肉桂、乳香、没药、五灵脂、蒲黄、三棱、莪术和细辛打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80目筛,用 20%乙醇溶液进行调制,最后塑形成直径 3 cm,厚1.5 cm的药饼,药饼现做现用。取天枢(双)、气海、关元、子宫(双)、合谷(双)、足三里(双)、地机(双)、三阴交(双)和太溪(双)。以上穴位处皮肤常规消毒后,用华佗牌0.25 mm×40 mm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进行针刺,进针得气后,留针 30 min。留针期间在关元、子宫(双)处加用隔药温针灸。采用特制的隔药温针灸装置(专利号ZL 2017 2 1408672.1),将制备好的药饼从中心穿过穴位处的针灸针并放置于皮肤上,将艾炷放置于药饼之上,点燃艾炷,每穴灸2壮。艾灸的热量既可以通过针体透到皮下,又可以通过药饼传达到穴位皮表。

2.2 针刺组

取穴和针具均同试验组。进针后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

两组均每次治疗30 min,第1个月每周治疗3次,第2~3个月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3个月。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VAS评分[14]

在纸片上划出一条10 cm长的横线,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最痛,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在相应的疼痛程度处做记号。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不影响睡眠;4~6分为中度疼痛,影响睡眠;7~10分为重度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和睡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的均值,数值越低说明疼痛程度越轻。

3.1.2 盆腔痛客观体征(McCormack)评分[15]

共有4个方面,包括腹部压痛或反跳痛(共4个象限)、宫颈举摆痛、子宫压痛和左或右附件区压痛。0分为无痛;1分为有疼痛主诉,但无面部表情变化及肌紧张;2分为疼痛伴面部表情变化及肌紧张;3分为疼痛表现非常痛苦。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时4个方面的总评分,数值越低,说明程度越轻。该项检查由妇产科专科医生进行操作。

3.1.3 中医证候评分[13]

主要症状:下腹胀痛有冷感(0分为无;2分为下腹微胀痛有冷感,时作时止;4分为下腹明显胀痛伴冷感,频繁发作;6分为下腹胀痛持续发作);腰骶胀痛或冷痛不适(0分为无;2分为腰骶轻微胀痛伴冷感,时作时止;4分为腰骶明显胀痛伴冷感,频繁发作;6分为腰骶胀痛持续发作);带下量多,色白质稀(0分为无;2分为带下量稍多;4分为带下量增多;6分为带下量明显增多)。

次要症状:形寒肢冷(0分为无;2分为稍形寒肢冷;4分为形寒肢冷较严重;6分为明显形寒肢冷);疲乏无力(0分为无;2分为轻微疲乏无力;4分为明显疲乏无力;6分为疲乏无力且影响工作生活);性交、劳累或经期腹痛加重(0分为无;2分为腹痛轻微加重;4分为腹痛明显加重;6分为腹痛加重且影响工作生活)。

以上各项评分均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3个月后)以及随访时(治疗结束后3个月)各评价1次,共评价3次。

3.1.4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

3.2 疗效标准[13]

痊愈:症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率≥90%。

显效:症状改善明显,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率≥70%且<90%。

有效:症状好转,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率≥30%且<70%。

无效:症状基本无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率<30%。

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临床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 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和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和随访时的VAS评分均低于针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隔药温针灸和针刺疗法均可缓解患者疼痛,且隔药温针灸治疗优于针刺治疗。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随访时试验组 33 8.18±1.01 2.55±1.001) 1.27±0.941)针刺组 34 7.88±1.30 3.26±1.161) 2.00±1.151)t值 - 1.051 -2.708 -2.817 P值 - 0.297 0.009 0.006

3.4.2 两组治疗前后McCormack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 McCormack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和随访时McCormack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和随访时的McCormack评分均低于针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隔药温针灸和针刺疗法均可改善盆腔痛客观体征,且隔药温针灸治疗优于针刺治疗。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McCormack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McCormack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随访时试验组 33 29.03±4.28 12.91±3.151) 5.61±2.251)针刺组 34 29.29±4.80 19.12±2.661) 13.79±2.951)t值 - -2.237 -8.732 -12.743 P值 - 0.813 <0.001 <0.001

3.4.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主要症状评分、次要症状评分和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和随访时主要症状评分、次要症状评分和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和随访时的主要症状评分、次要症状评分和总评分均低于针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隔药温针灸和针刺疗法均可改善患者症状,且隔药温针灸治疗优于针刺治疗。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s,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1)P<0.05;与针刺组比较 2)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主要症状评分 次要症状评分 总评分治疗前 15.06±1.39 15.06±1.30 30.12±1.98试验组 33针刺组 34治疗后 6.30±1.331)2) 5.61±1.691)2) 11.91±2.191)2)随访时 2.94±1.301)2) 3.06±1.141)2) 6.00±1.681)2)治疗前 14.65±1.41 15.44±1.13 30.09±1.78治疗后 9.82±1.591) 9.68±1.451) 19.50±2.191)随访时 6.44±1.501) 6.15±1.761) 12.59±2.081)

3.4.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随访时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试验组为 100.0%,明显高于针刺组的 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5。

表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5 安全性评价

在本试验过程中出现 2例意外情况,均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入睡,艾炷不慎掉落烫伤皮肤。其余无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

4 讨论

慢性盆腔痛发病比较隐匿,病因较复杂,诊断多困难。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的慢性盆腔痛发生率约为55.56%[15],在中医学中可归属于“妇人腹痛”“带下病”“癥瘕”“痛经”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于经期或产后,胞宫空虚,外邪乘虚内侵,与气血搏结,致经络气血受阻,冲任带脉失调所致;病理因素主要包括寒湿、热毒、瘀血等。寒湿凝滞型患者多达46%,属于较常见的临床证型,也是较容易复发的证型[16]。多项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17-21]中采用的干预手段有隔药饼灸、中药穴位热敷、药艾条温和灸和穴位注射。温针灸作为艾灸与针刺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性后遗慢性盆腔痛较为理想的方法[22-25]。临床发现单纯进行隔药饼灸或者单纯温针灸,其刺激量稍显薄弱,温通力度欠缺。隔药饼灸的热量渗透力不够,而下腹部温针灸存在较多的烫伤隐患,并且部分患者腹壁薄,进针深度不够,难以进行温针灸操作。因此,笔者采用隔药温针灸疗法,可以将隔药灸和温针灸两种疗法融为一体,既加大了刺激量,又可以避免温针灸疗法的一些弊端。

附子气性雄悍,走而不守,能温经通络,祛除经络寒湿外邪,故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对寒湿所致盆腔痛具有较好的疗效,用为主药。肉桂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原的作用,选为臣药,但肉桂用量不宜过大,因肉桂属于香料,具有一定的致敏性,反复多次使用容易导致局部皮肤的迟发性变态反应。乳香、没药等活血化瘀药可改善盆腔微循环,促进血肿、包块的吸收,抑制组织异常增生,防止粘连,具有抗炎、镇痛、消水肿等作用[26-28]。五灵脂、蒲黄可以增加子宫收缩力,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肿块吸收,而且蒲黄所含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发挥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29-32]。三棱、莪术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加快血液流动,活血化瘀,缓解盆腔痛。细辛性温,有小毒,归心、肺、肾经,有祛风、散寒、温肺、行水、开窍的作用,细辛属于马兜铃科草本,内服有肾毒性,外用散寒除湿止痛之力强,较为安全。本方中的附子、肉桂、细辛温经通络、驱寒除湿,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配伍五灵脂、蒲黄、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止痛,全方共用能达到温经通络、散寒除湿、活血行气止痛的功用。

位于盆腔局部的关元、子宫(双)三穴作为主要穴位,施以隔药温针灸疗法。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神阙下3寸,乃足三阴经和任脉之气交会之处,小肠之募穴,“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备急千金要方》:“绝子侐血在内不下,小腹满,石水痛,刺关元入二分,灸七壮。在脐下三寸,又主引胁下胀,奔豚寒,小便数泄不止。”关元可大补元气,温里止痛,调理下焦,为治疗男女一切生殖泌尿系疾病之要穴。若针感直达会阴部,疗效最佳。子宫穴位于神阙下 4寸,前正中线旁开 3寸,为经外奇穴。从解剖角度来看,子宫穴为双侧附件在体表的投影区,专治胞宫诸疾患。现代研究显示,子宫穴能够直接刺激患者的盆腔组织,加速盆腔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疼痛[33]。以上二穴位于盆腔区域,又为主穴,故采用隔药温针灸疗法,其余穴位采用针刺疗法。其中天枢穴行气通腹、活血化瘀,气海穴温养冲任、化湿理气,合谷穴行气止痛,地机穴健脾利湿止痛,足三里和三阴交补气活血,太溪穴补肾。以上诸穴共用,以奏温肾祛寒、健脾利湿之功效。

本研究以寒湿凝滞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大部分患者病程较长,且接受过抗生素、中药口服或中药灌肠等治疗,短期疗效较好,但容易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已经难以忍受长期口服中药之苦。本研究采用隔药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患者,将温阳散寒、通络止痛的中药外用,并与针灸相结合,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毫针的针体和药饼传递到穴位表面和内部,从而发挥中药、艾灸、针刺的多重功效。

综上,隔药温针灸疗法与单纯针刺比较,在缓解盆腔疼痛和改善症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研究中所使用的隔药温针灸装置已经获得新型实用专利,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盆腔证候针刺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清明的雨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盆腔积液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