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汉唐墓志商补举隅

2021-05-06杨继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墓志铭墓志标点

杨继光,鞠 雪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河南散存散见及新获汉唐碑志整理研究》共收录了河南省境内出土的汉唐时期18通碑碣及157方墓志。据该书《绪言》介绍,书中录文及拓本资料有相当部分是首次刊布,所选碑志都经过编者的认真释读,拓片也经过专门托裱,使用专业相机拍照或高倍扫描,力求将这些资料更加清晰、完美地展示给读者[1]4。总体而言,该书对碑志铭文的移录与考释基本精准。我们运用拓片仔细研读,受益良多,但同时也发现该书尚有多处录文及标点可商,影响到研究者对材料的使用和进一步研究。今不揣谫陋,选取部分在文字隶定及标点方面存在问题的墓志,敷衍成文,以就教于方家。

一、文字误认

2.《魏故宁远将军洛州刺史元公(广)之墓志》:“春秋五十,熙平元年岁次丙申八月乙未朔廿二日丙辰薨于第。皇上悼怀,僚及叹惜。”(第142页)

3.《魏故平南将军使持节豫州刺史兰陵郡开国公裴君(谭)墓志》:“龙辀俨乘,素慔寒虚。”(第153页)

4.《魏故持节都督秦州诸军事平西将军秦州刺史孝王(宝月)墓志并铭》:“骥局未遐,长途已蹙。为山非止,如何箦覆。”(第157页)

5.《魏故始平王(元子正)墓志铭》:“器字渊凝,风神颖发。”(第176页)

6.《齐哀世子(元德)之墓志》:“方尝简在帝心,式縻好爵,岂谓福善无验,祸仁忽微。”(第198页)

7.《唐故尚书左丞相燕国公赠太师张公(说)墓志铭》:“宜其詡戴圣后,师范百寮。”(第280页)

8.《唐故朝议郎河间郡束城县令李府君(崇默)墓志铭》:“斯为亢宗,贻阙洪蔓。”(第311页)

9.《唐故清河张府君杨氏夫人墓志铭》:“嗣子三人,长曰庆武,五常为性,孝治成家,不惑之年,奄从蒿里。次子楚,次子琮,乃习己兄之风,存孝悌之志,在家竭包养之敬,军门秉忠谨之道。”(第441页)

10.《唐故清河张府君杨氏夫人墓志铭》:“府君讳怀让,字德谦,祖崇,父春,本临汝人也,后徙居成皋,皆累棄不仕,利为商估,优游自乐。”(第441页)

11.《崔氏范阳卢夫人墓志之铭》:“夫人倾岁以协丁外艰,哀疚奉礼过性,侵尽妇道,遂构疾亟甚,医药不切。未逾月,偕与协先妣太君同权事河中府临晋县北上王村。”(第474页)

二、文字失校

本书《凡例》申明:“碑志名、释录文及拓片图题采用通行繁体字,其中异体字(人名除外)、碑别字均改为通行正字,通假字及现在仍通行的简体字照录原文;对于碑志中的误字或遗漏字,整理时仍按原拓录文,其中订正字、增补完善字填写在()内。”[1]2不过事实上还是有一些碑别字和不属于通假字的音同、音近误字未加以订正。

2.《北魏韩小文造像碑》:“巍巍神宇,寂寂零区,南面屈岗,北背双沟,中有韩堤。”(第105页)

3.《魏故使持节假车骑将军都督晋建南汾三州诸军事镇西将军晋州刺史大都督节度诸军事兼尚书左仆射西北道大行台平阳县开国子元君(恭)墓志》:“蚣斯之福已繁,驎趾之庆弥远。”(第185页)

“蚣斯”不辞,当作“螽斯”,“蚣”为“螽”的假借字,当出校。《诗·周南·螽斯序》:“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妬忌,则子孙众多也。”后用为多子之典实,如《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夫阳以博施为德,阴以不专为义,螽斯则百,福之所由兴也。”[12]958

4.《北齐道明墓志铭》:“于□嵩山,居乾之和。灵养八龙,莫适与过。询询善诱,等以四科。猷猷君子,闺门有则。”(第196页)

询询,当校作“循循”。历代文献中,“询询善诱”仅此一见,可知为讹文。

5.《齐哀世子(元德)之墓志》:“其基绪所由来,即与魏氏同出,王功帝德,固以鄣于前史矣。”(第198页)

鄣,当校作“彰”,义为“彰显”。

6.《唐夏官郎中慕容君唐故夫人费氏(婉)墓志铭》:“春入剪刀,每裁鸡而怗燕。”(第237页)

怗,当校作“帖”。唐代俗写巾、忄二旁相混不别[5]66。

7.《唐故沧州东光县令段府君(嗣基)墓志铭》:“夫人荥阳郑氏,相州滏阳今行感之女也。”(第283页)

今,当校作“令”,碑别字。

8.《大燕圣武观故汝道士马凌虚墓志铭》:“吴妹心愧,韩娥色沮。”(第335页)

9.《唐故朝散大夫監察御史里行上柱国赐鱼袋卢公(湘)墓志铭》:“双旐翩翩,一车憧憧。”(第380页)

憧憧,当校作“幢幢”,唐代俗写巾、忄二旁相混不别[5]66。翩翩、幢幢对文同义,皆指回旋貌、晃动貌。《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有飘风高三尺余,从申上来,在庭中幢幢回转,息以复起,良久乃止。”唐鲍溶《途中旅思》诗:“天光见地色,上路车幢幢。”[13]762

三、标点失当

1.《风穴七祖千峰白云禅院记》:“百谷来归,上善服沧溟(冥)之量;众星含曜中秋,推皎月之光。”(第130页)

“中秋”当属下而误属上。上下两个分句对偶,正确标点为:“百谷来归,上善服沧溟(冥)之量;众星含曜,中秋推皎月之光。”

2.《唐故曹州离狐县丞盖府君(蕃)墓志铭》:“乘驲赴官,先兄而至,躬率人力,渡碛东迎。德昭每言及天下友,于即引府君为称首。”(第224页)

“于”当属上而误属下。《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后即以“友于”为兄弟友爱之义。《后汉书·史弼传》:“陛下隆于友于,不忍遏絶。”《魏书·良吏传·宋世景》:“世景友于之性,过绝于人,及道玙死,哭之哀切。”

3.《大唐故中大夫使持节鄂州诸军事鄂州刺史上柱国范阳卢府君(正道)墓志铭》:“夫垌牧垂耳耶,竟有过都邑,效千里之实;岷山滥觞耶,终见吼雷电,流九派之疾。何则其源长,其流远?才俊势激,使之然也。”(第288页)

多处标点不当,尤其“何则”当独立成句。“何则”即为什么,多用于自问自答。《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唐书·沈既济传》:“所以黎人重困,杼轴空虚。何则?四方形势,兵未可去,资费虽广,不获已为之。”故上揭墓志正确的标点为:“夫垌牧垂耳耶?竟有过都邑,效千里之实。岷山滥觞耶?终见吼雷电,流九派之疾。何则?其源长,其流远,才俊势激,使之然也。”

4.《唐故试许州许昌县尉清河孙府君(和)墓志铭》:“长子颂、仲子灵台、次子师师、小子软奴皆幼稚,相过衔悲,孺泣擢忝同故里,莫不感其盛德。”(第373页)

“孺泣”的主语是墓主儿女,故应属上。“擢”指的是墓志撰者姚擢,故应另起一句。正确的标点当为:“长子颂、仲子灵台、次子师师、小子软奴皆幼稚,相过衔悲孺泣。擢忝同故里,莫不感其盛德。”

5. 《唐故中散大夫守太子宾客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工部尚书河东薛府君(祐丹)夫人陇西县君李氏(饶)墓志铭》:“敬公娶东都留守兼河南尹裴公迥之女,实生女子,子是为夫人。”(第392页)

第二个“子”当属上。女子子,指女儿,如《仪礼·丧服》:“女子子在室为父。”东汉郑玄注:“女子子者,女子也,别于男子也。”《礼记·曲礼上》:“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

6.《唐故金紫光禄大夫守司空致仕赠司徒相国赵公(宗儒)墓志铭》:“德宗文皇帝察纳素尚雅,多其诫慎隐约,擢吏部侍郎。”(第404页)

“雅”当属下,程度副词,甚、颇;多,动词,称赞、重视;素尚,指朴素高尚的情操。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或功铭鼎彝,或德标素尚。”《南史·王昙首传》:“幼有素尚,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7]734正确标点当为:“德宗文皇帝察纳素尚,雅多其诫慎隐约,擢吏部侍郎。”

7.《唐故光禄大夫太子太保赠司徒弘农杨公(元卿)墓志铭》:“命以余俸多与之而殁,无他所属服。名教者闻之,为之酸涕。”(第407页)

“服”字当属下。“服名教者”指学习、信奉封建礼教的人,如唐权德舆《送从舅泳入京序》:“青纯被体,桂枝在手,服名教者相贺,况吾之心耶?”宋杨亿《殇子述》:“服名教者得无罪我乎?”正确的标点为:“命以余俸多与之而殁,无他所属。服名教者闻之,为之酸涕。”

8.《唐林存古墓志铭》:“余从事河东,日尝授职于衙庭。洎分务洛中,时亦列名于曹署。”(第458页)

“日”“时”二字当属上。正确的标点为:“余从事河东日,尝授职于衙庭。洎分务洛中时,亦列名于曹署。”二句对偶。

9.《唐故银青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兼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判国子监事上柱国清河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赠尚书右仆射追封开国公谥恭靖崔公(协)墓志铭》:“而犹想非熊而获,英佐思上。帝以赖良弼,式示旁求,乃膺爰立。”(第472页)

多处标点不当。“想非熊而获英佐,思上帝以赖良弼”两句对偶。正确的标点为:“而犹想非熊而获英佐,思上帝以赖良弼。式示旁求,乃膺爰立。”

10.《大周故礼部尚书致仕卢公(价)墓志铭》:“其少也,谨敬以事其长长者,于是称之曰孝悌;其长也,仁惠以绥其少少者,于是称之曰慈爱。”(第479页)

“长者”“少者”分别为小句主语,当属下。正确的标点为:“其少也,谨敬以事其长,长者于是称之曰孝悌;其长也,仁惠以绥其少,少者于是称之曰慈爱。”二句对偶。

猜你喜欢

墓志铭墓志标点
标点可有可无吗
金代张楠墓志考释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辽史》标点辨误四则
小小标点真厉害
辽代《韩德让墓志》疏解
充满自嘲与幽默的西方墓志铭
墓志铭漫话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