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程序化急救护理效果分析

2021-05-06李旭峰

医药前沿 2021年2期
关键词:程序化降糖药低血糖

徐 昕,李旭峰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院前科 广东 深圳 518052)

低血糖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正常成年人空腹血糖水平<2.80 mmol/L(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值≤3.9 mmol/L)的现象[1]。急诊低血糖昏迷发生危险因素较多,在全面分析患者危险因素基础上,制定有效急救护理措施,在保证救治效果、挽救患者生命中发挥重要作用[2]。但目前临床就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危险因素及急救护理措施选择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选取80 例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在全面调查其危险因素基础上,着重探讨常规急救护理、程序化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以探寻有效急救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2018 年4 月—2020 年5 月本院80 例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低血糖昏迷到本院进行急诊救治,临床表现包括面色发白、意识障碍、四肢湿冷等;(2)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 Ⅱ)[3]评分≥15 分;(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外伤;(2)入院急救前死亡;(3)年龄<18 岁;(4)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18 年4 月—2019 年4月40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4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对照组中,男27 例,女13 例;年龄45 ~75 岁,平均(61.25±5.24)岁;昏迷时间:25例为1 ~3 h,10 例为3 ~6 h,5 例为>6 h。研究组中,男28 例,女12 例;年龄44 ~75 岁,平均(61.22±5.21)岁;昏迷时间:24 例为1 ~3 h,12 例为3 ~6 h,4 例为>6 h。两组基线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

1.2 方法

1.2.1 危险因素调查

对两组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低血糖昏迷发生危险因素。两组均根据危险因素开展急救护理。

1.2.2 急救护理措施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包括急诊接诊后快速以血糖仪测量指尖血糖,保持呼吸道通畅,创建静脉通道;确诊后遵医嘱给予葡萄糖溶液静脉输注,维持血糖>10 mmol/L,动态监测血糖变化等。研究组则实施程序化急救护理,内容包括。

(1)成立护理小组:成立专业的程序化急救护理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均具有扎实急救知识及技能,定期组织进行低血糖昏迷患者急救护理培训、程序化急救护理内容及流程培训等,要求熟练掌握。开展组内讨论,根据科室、低血糖昏迷患者特点等,制定程序化急救护理方案,要求严格认真落实。

(2)危险期急救护理:急诊接诊后快速准备好急救器械、药品等,加强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监测;观察面色、瞳孔变化;协助保持去枕平卧位,头部稍偏一侧,预防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询问患者病史,以血糖仪测量指尖血糖诊断,以免误诊为脑梗死,及早明确发病危险因素。血糖情况未明时,快速创建静脉通道,以保证后续抢救需要;确诊后立即遵医嘱以50%葡萄糖注射液40 ~60 m L 静注,随后以1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维持;每隔30 m i n 监测1 次血糖,维持血糖>10 mmol/L;患者苏醒后给予适量高糖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以氢化可的松静滴,以保证安全度过危险期。

(3)恢复期急救护理:观察血糖恢复、病情稳定后,指导充分卧床休息,及时补充食物、水分,促进体力恢复;针对不良降糖药物使用史所致低血糖昏迷者,向其严格介绍降糖药物服用方法,指导自小剂量开始,晚间用药剂量宜小,并指导正确换算胰岛素剂量,预防低血糖昏迷;针对糖尿病所致低血糖昏迷者,指导其养成科学饮食习惯,外出时随身携带高糖食物,一旦出现头晕等低血糖症状,立即食用,并形成定时监测血糖习惯,尤其是胰岛素注射治疗者,加强夜间血糖自我监测;针对营养不良所致低血糖昏迷者,指导形成定时定量饮食习惯,确保每日摄入营养充足,根据患者个人口味、经济条件等,制定个体化食谱;针对低蛋白血症血脂低血糖昏迷者,除遵医嘱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还指导合理饮食、运动锻炼等。

1.3 观察指标

(1)分析80 例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及两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2)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成功标准为经急救护理后意识恢复,血糖恢复正常水平,生命体征稳定,可顺利出院;反之为失败;(3)统计两组救治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口腔感染、肺部感染等。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0.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急诊低血糖昏迷的危险因素

80 例患者发生危险因素包括2 型糖尿病、不良降糖药物应用史、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且两组各危险因素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主要危险因素所占比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救治效果的比较

研究组救治成功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77.50%(31/40)(χ2=5.164,P=0.023)。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25.00%(P<0.05),且无一例并发症类型≥2 种。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讨论

急诊低血糖昏迷是一种常见症状类型,主要是指机体出现的严重意识障碍,可致使患者主观意识、语言及运动功能丧失[4]。临床采取积极措施探寻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发生危险因素,在指导急救护理方案制定及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5]。本研究选取80 例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重点分析其危险因素,发现包括2 型糖尿病、不良降糖药物应用史、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与姜翠凤等[6]结果相符。其中,患有2 型糖尿病可增加低血糖昏迷发生风险。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波动较大,一旦空腹血糖生理指标测定值低于一定标准,可导致脑细胞无法获取充分能量物质,影响代谢供能生理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脑细胞生理活性,引发主观意识障碍,出现低血糖昏迷现象。而不良降糖药物应用如胰岛素剂量换算错误等可能引发低血糖事件,增加昏迷发生风险。低蛋白血症可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蛋白质消耗增多,引发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增加低血糖昏迷发生风险。人体主要经过饮食摄入糖分,营养不良会致使糖分摄入严重减少,引发低血糖,若同时进行剧烈运动,更易造成低血糖昏迷。此外,两组各危险因素所占比差异不显著,说明两组具有一定可比性,可按照各自危险因素开展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对比。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救治成功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7.50%,原因在于:程序化急救护理重视立足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完善危险期、恢复期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各项积极护理细节,提升急救护理程序化、标准化及个体化,改善护理质量,确保各项急救工作有序进行,最大限度缩短急救各环节所需时间,保障救治效果。此外,程序化急救护理的实施,可确保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并加强各危险因素处理,恢复期针对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等工作,能帮助患者正确认识低血糖昏迷病机、危险因素、自身防范要点等,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操作,自觉规范行为,改善依从性,也利于保证救治效果。

综上所述,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危险因素包括2 型糖尿病、有降糖药物应用史、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等,而根据危险因素实施程序化急救护理可提升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猜你喜欢

程序化降糖药低血糖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两味鲜为人知的降糖药
服降糖药要选对“时辰”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
程序化护理操作管理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