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献导读模式在作物育种学 “课程思政” 中的应用

2021-05-05赵自仙郭华春

关键词:作物文献课程思政

唐 然, 周 平, 赵自仙, 郭华春

(云南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纲要》将“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列为“十大”育人体系之首[1],要求课堂教学全过程要充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课程思政”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以“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为方法论基础,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问题导向,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旨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举措,也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的重要体现[3]。

一、农学类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高等农业教育对农业生产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4]。但相关研究表明,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困境重重,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涉农专业学生投身农业的热情不高,毕业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轻农、弃农、离农”现象较为突出[5−6]。这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在农业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注重“专业教育”而忽略“情怀教育”造成的。2019 年国家全面启动的“新农科”建设赋予高等农业教育新的时代内涵[7],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为也为高等农业教育注入了强大活力。“课程思政”作为开展农学专业学生“情怀教育”的重要手段,是保证“新农科”建设有效度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内在需求[8]。

二、在文献导读模式下开展作物育种学“课程思政”的意义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作物优良品种选育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型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9]。该课程以遗传学等理论课程为基础,与作物栽培学实践性课程相呼应,内容涵盖研究作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发掘、研究和利用相关种质资源、选育适于该地区生产发展需要的优良品种以及新作物,研究作物育种方法和技术,建立优质高效的种子生产等方面,它对于构建农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0]。

(一)文献导读利于多样化的思政元素融入,能更好地发挥协同育人效应

文献导读是一种“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其宗旨是通过让学生阅读、理解、讲解、讨论优秀的代表性科研文献,达到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引入教学中的目的[11]。作物育种学课程囊括丰富多样的思政元素,例如育种家们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赤心报国的爱国精神、不计回报的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育种理论及方法中蕴含着的“联系观”“运动观”“矛盾观”和“否定观”等辩证思想;抗病虫品种选育中引申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品种保护中映射出的“个人、集体与国家”三位一体价值观及农业科技人员职业素养等。这些思政元素都能通过文献导读的模式挖掘出来,为作物育种学的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使专业课能更好地和各类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发力,发挥协同育人效果[12]。

(二)文献导读有利于隐性化的思政元素融入,能更好地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课程思政是“大思政”理念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和呈现,不同于传统的显性思政课程,但目前的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着“显性化”的问题,表现为专业课上出“思政味”,这种做法违背了“课程设置的显性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隐性化”的初衷,效果不佳[13]。通过文献导读,不仅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形式转变、教学内容动态更新,还有利于促进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避免牵强附会,是启发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选择。学生们可以在文献的阅读和理解过程中消化育种学专业知识,在讲解和讨论文献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认识国家国情,培养家国情怀,了解我国“三农”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了解育种学领域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展望,学习作者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领会辩证看待问题的科学态度,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

(三)文献导读有利于特色化的思政元素融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服务“三农”的情怀

在进行作物育种学课程思政建设时,可适当结合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发展、学校办学定位、学科和专业特色等特点,突出特色思维[14]。云南农业大学作物育种学教学团队以文献导读的教学模式,收集整理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的文献资料,针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需求,结合云南省农业生产实际,以水稻、玉米、麦类、马铃薯的育种方法和理论为主,适当增加了云南高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相关内容。例如:在介绍种质资源时,引入云南元阳梯田种植了1300 年历史的优良水稻品种“ACUCE”的相关文献资料,让同学们意识到种质资源重要性的同时,了解云南传统稻作文化,激发文化自信;在介绍抗病虫育种时,引入时代楷模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院士“遗传多样性与植物抗病”的研究成果,同时播放朱有勇院士“时代楷模”的相关影像资料,激发学生们投身“三农”事业的热情,也传达给同学们农业科技人员“躬耕天地,福泽人类”的职业精神;此外,在文献的选择整理过程中,有一定比例的文献出自本校研究团队。一些代表性特色研究成果,如李铮友教授团队的“滇型杂交水稻研究”,郭华春教授团队的“滇紫甘薯品种选育”与“马铃薯‘青薯9 号’的引进和推广”,杨生超教授团队的“药用植物种质创新与品种保护”等。通过文献导读,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爱校情怀,增强专业认同,为培养“一懂两爱”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学专门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三、文献导读在作物育种学“课程思政”中的应用

(一)应用模式

文献导读教学模式遵循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式”教学理念,将教书过程和育人过程相统一,是使思政元素深度融入专业课程的方法创新[15]。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搜集文献,建立文献库,定期更新;其次,要充分挖掘和梳理文献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根据类型分类,与各章节知识点建立联系;最后,文献的使用要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学情分析、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同时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图1)。

(二)文献资料的搜集

文献的来源渠道主要包括知网、维普、万方三大数据平台以及其他一些网络资源。在文献的收集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文献的类型上没有明确限制,以中文文献为主,可以是学术研究型论文,也可以是热点科学问题的评述和新闻报道,但是注意篇幅的把握,5000 字左右为宜,以保证学习质量;二是在文献的内容上要和专业知识紧密相关,重点突出,可以是作物育种学家的生平事迹、教材引用的参考文献、与知识点最相关的原始文献、本领域热点研究内容等,但不生硬地将一些思政类论文囊括进来,避免违背“隐性教育”的初衷;三是在文献的时效上不一味求新。随着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前沿文献了解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固然重要,但是一些经典的文献不能舍弃,因为经典文献往往阐述了重要理论的发现过程,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以及求真务实的素养;四是在文献的层次上注意难易搭配,由易到难,逐步递进,避免学生在适应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因无法读懂文献而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三)文献资料的整理

通过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作物育种学教学大纲的分析和梳理,将收集好的文献按照思政元素的类型分类,建立三个文献库,分别是“人文素养类”文献库,“科学素养类”文献库和“职业素养类”文献库。“人文素养类”文献应以唤醒学生“心灵成长”为导向,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的辩证统一,让学生感悟崇德修身的人生准则、追求理想的崇高信念以及超越功利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精神成人”(表1)。“科学素养”类文献回归科学研究本身,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前提下,扩宽科学视野,掌握辩证看待问题和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领会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吐故纳新的创新精神,激发求知本能,培养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表2)。“职业素养”类文献作为学生了解农业、走进农村、贴近农民的重要窗口,是增强学生专业认同和“学农、爱农、服务三农”使命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关键途径,为培养造就一支“一懂两爱”农学专门人才 队伍的创造有利条件(表3)。

表1 “人文素养类”文献库示例

表2 “科学素养类”文献库示例

表3 “职业素养类”文献库示例

(四)文献导读模式下“课程思政”的实现方式

1.学情分析

文献导读模式下的学情分析采用“线上阅读文献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在开课前2~3 周,从文献库中挑选1~2 篇文献上传至班级公共邮箱或网盘,学生下载阅读后回答3~5 个问题,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同时了解学生对文献导读模式的适应程度。根据分析结果,充分梳理授课章节的知识脉络,提炼重点和难点内容,关联思政元素,并在文献库中匹配相应文献。紧接着对学生进行分组,7~8 人为一组,分组时要充分照顾学生个体差异,合理搭配组员。

2.课前预习

在开课前1 周,精选1 篇文献发给学生独立阅读,阅读完成后进行线上小组讨论,每个学习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围绕知识点和兴趣点提出1~2 个问题备用。线上讨论环节可安排助教和研究生参与,为他们答疑并提供相应指导。

3.课中学习

根据预习内容,小组间相互提问并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小组间的提问和回答情况串联关键知识点,形成授课提纲并进入讲授环节,同时注意潜移默化地引入思政元素。在讲授环节完成后,要求各小组回顾文献,将文献内容和教材知识点联系起来,通过组内和组间讨论加深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4.课后复习

要求各小组根据授课内容再查找一篇文献,找出与课堂学习文献的异同,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剪贴报”,在两篇文献内找到重要或感兴趣的文字、表格和图片等内容并裁剪下来,粘贴制作成“剪贴报”,配上文字描述,将知识点融会贯通。此外,要求各小组在“剪贴报”上写下不少于200 字的学习心得,以达到“在传业中授道”的目的,充分发挥文献导读教学模式在《作物育种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

(五)文献导读模式下“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建立

德育效果的评价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复杂性,与智育效果评价不同,不能通过考试分数客观而完整地体现出来[16]。因此,文献导读模式下的德育效果评价方式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为主,通过将三者有机结合,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德育效果,源源不断地为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注入灵感。诊断性评价通过学情分析实现,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方面情况,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挑选文献,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要聚焦在教学全过程,通过文献阅读、提问、讨论、“剪贴报”制作等环节,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进行全方位评价,同时可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文献类别,控制教学节奏,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终结性评价则通过问卷调查和期末考试实现,可以将文献中与课本相关的重点知识点和思政元素融入考试的综合题中,匹配相应分值。最后,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果结合起来,以诊断性评价结果为基础,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果比较,即可较为客观的反映课程思政的德育效果。

猜你喜欢

作物文献课程思政
覆盖作物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揭示大塑料和微塑料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健康的潜在影响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地下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