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巴马地区候鸟人群体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扩展的临床视角

2021-05-05韩勇强

关键词:本地人巴马候鸟

韩勇强, 张 慧

(1.云南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2.云南民族大学 社会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广西巴马地区的迁移人口,被当地人称为“候鸟人”。所谓候鸟人,指为了谋取生存或居住的舒适性,仿效候鸟进行季节性迁徙的人群,不断迁徙、南来北往是候鸟人的特性。从候鸟人群体规模来看,根据2010 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巴马县常住人口为22.46 万人,而每年到巴马县的候鸟人多达10 多万人次,其中2009 年巴马的候鸟人已达到13.2 万人次,相当于半个巴马县的人口数量。这一规模在相关研究中得以体现,仅2013 年数据显示,巴马县本地人口为27 万人,每年候鸟人达20 万人次[1]。从现有的学术研究来看,通过中国知网不加任何其他限制条件检索“候鸟人”,仅检索出28 篇文献,能够作为学术文章参考的仅有4 篇。分别为周凯等探讨候鸟人群体的社会管理模式[2];张引等探讨乡村养老候鸟人客群特征和需求[3];潘才宝探讨候鸟人迁徙长寿乡造成的生态伦理困境及对策[4];赵胜利探讨返乡创业候鸟人[5]。其中,前三篇[2-4]文章为研究广西巴马地区候鸟人,后一篇则为其他地区的候鸟人现象。可以发现,广西巴马地区的候鸟人群体已经引起学术界一定的关注,但总体而言学术界关于候鸟人群体的研究和探讨还远远不足,仅停留在候鸟人群体自身特征、影响和管理层面,从专业服务和系统干预角度对候鸟人群体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使得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候鸟人群体具备学术研究价值。

候鸟人在该地既是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一种典型状态和结果:从特征来看,不断迁入的候鸟人大致包括“无候鸟人→有候鸟人”“有候鸟人→候鸟人聚集”两个阶段,而后一阶段为社会工作介入候鸟人群体,开展专业服务提供可能;从状态和结果来看,候鸟人迁入当地后,将会经历进入乡村环境、适应乡村生活方式、融入乡村文化氛围、发展本地人际网络,形成社会支持体系和顺利融入当地。即候鸟人群体在迁入、定居、适应和融合的整个过程都会遭遇一系列需求和困境,而这些需求和空间成为社会工作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专业服务的契机。

基于此,本文从广西巴马大规模候鸟人群体现象出发,对本地人和外地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生活情境参与观察,对政府人员、村委人员、社会组织和居民进行深度访谈,以此收集丰富的一手资料。依托实证资料,本文在社会工作扩展的临床视角的理论框架下,以候鸟人为研究对象,探讨候鸟人群体迁入后在生活、支持和发展层面的融合与碰撞以及对本地居民、政府和环境的多维影响,力图找到专业社会工作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介入候鸟人群体的可行策略。

一、理论基础:扩展的临床视角

(一)扩展的临床视角

扩展的临床视角是著名社会工作者巴尔廓帕尔(Pallassana·R·Balgopal)在文章《企业社会工作:一个扩展的临床视角》中首次提出,最初运用于企业社会工作领域,该理论最为重要的贡献之一在于突破传统的企业社会工作将个体与环境割裂开来进行干预,转而强调个体与环境的双重改变。在国内,该理论经历从企业社会工作领域应用拓展到其他领域的过程。郑广怀等以扩展的临床视角研究以新入厂农民工为目标群体的企业社会工作干预策略[6],赵万林以扩展的临床视角研究农村留守儿童个性需求、群体性需求和环境之间的关联,建构扩展临床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服务[7]。

以巴尔廓帕尔理论视角为基础,结合国内学者研究经验,本文认为扩展的临床视角亦能应用于以候鸟人群体为目标群体的干预和服务。巴尔廓帕尔扩展的临床视角强调对个体和环境进行双重干预,干预层次又从微观系统和宏观系统进行,形成微观的个体(p)、宏观的群体(P)、微观的环境(e)和宏观的环境(E),从而具备四个干预维度(如表1 所示)。巴尔廓帕尔认为,p−e维度应干预个体自身问题,P−e 维度应干预遭遇共性问题的群体,p−E 维度应干预个体所在具体环境和系统,P−E 维度应干预某一群体的宏观环境和系统[8]。

表1 巴尔廓帕尔扩展的临床视角

根据广西巴马候鸟人群体规模、特点,以及候鸟人与本地人、候鸟人与候鸟人、候鸟人与本地政府等多个层面的融合与碰撞,本文拟借鉴和延伸巴尔廓帕尔扩展的临床视角,将其干预维度及内涵进行部分调整和细化,使其更贴合广西巴马候鸟人群体的干预需求(表2)。

(二)扩展的临床视角的介入优势

1.扩展的临床视角对社会工作传统服务手法的深度推进

当今在人口迁移、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政府、学界和社会各界都在极力呼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和服务,候鸟人群体亦是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表现之一。一线实务领域,专业社工机构和社工积极投入到迁移人口、候鸟人群体提供专业服务,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社会工作提供的专业服务普遍以个案、小组和社区三种传统社会工作手法去审视服务对象的问题,具体服务层面则割裂运用三种手法,试图以单个手法解决多维问题,这样的服务视角显得单一,难以解决整体的问题。而扩展的临床视角关注个体与环境的双重改变,将个体与环境整合起来,服务手法也将个案、小组和社区重新整合后提供系统服务,以整合的多维手法回应实务领域需求,从而实现对社会工作传统服务手法的推进和发展。

表2 巴尔廓帕尔扩展的临床视角与本文应用的扩展的临床视角

2.扩展的临床视角对社会工作专业化和社会性的兼顾平衡

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社会正义和专业化两大事业,社会正义即“社会性”希望社工改变不公正的社会条件减少不平等,专业化则要求社工运用临床化、技术化的手法提供服务[9]。在实践中,一线社工更偏向于专业化事业,置社会正义事业于不顾。仅仅强调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方法,对倡导、社会行动和政策分析等方法则少有运用,即使诸如社区工作方法中也多运用社区照顾模式、社会策划模式,对社会行动模式避而不谈,使社工沦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技术社工。而扩展的临床视角,不仅解决个体自身问题及群体性需求,还注重对具体环境和系统、宏观环境和系统的干预,工作手法则要求将三大传统方法与倡导、社会行动和政策分析等方法整合运用,从而兼顾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社会性。

3.扩展的临床视角介入候鸟人群体的优势价值

候鸟人群体在迁入地将会面临个体和环境双重问题和需求,本文将其具体表现归纳为候鸟人与本地人生活层面、候鸟人与候鸟人支持层面和候鸟人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发展层面的问题和需求。结合扩展的临床视角,可进一步总结为个体在迁入地遭遇的生活、照料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群体在兴趣爱好、居住状况、休闲娱乐等共同需求;迁入地社会关系、公共设施、利益分配与维护等具体资源环境困境;迁入地政策法规、传统文化、治理体系等宏观制度环境安排。因此,候鸟人群体聚居地区的现状与扩展的临床视角的理论分析有着强关联,既能发挥理论视角的优势,也能紧密贴合实务领域的现状需求,具有独到的价值优势。

二、广西巴马地区候鸟人群体的现状:融合与碰撞

舒瓦尔认为,在迁移过程中会经历三种转变:生理转变,包括居住、气候、饮食等生活方式的转变;社会转变,包括经济身份、社会关系等转变;文化转变,包括制度规范、文化价值等转变[10]。舒瓦尔的三种转变对本文分析具有启示意义,本文认为,广西巴马地区候鸟人群体的转变表现为多个层面的融合与碰撞,具体包括:一是候鸟人与本地人生活层面的融合与碰撞;二是候鸟人与候鸟人支持层面的融合与碰撞;三是候鸟人与当地政府部门发展层面的融合与碰撞。本节从三个层面的融合与碰撞出发,结合笔者在广西巴马的实地调研和参与观察,论述候鸟人的具体困境及其带给本地居民、政府和环境的影响,进而挖掘出基于扩展的临床视角进行干预的着力点。

(一)候鸟人与本地人:生活层面的融合与碰撞

1.居住状况:物理空间的融合,房屋利益的博弈

居住是候鸟人迁入当地后的生活需求、定居乡村的客观物质基础、融入本地的第一步。调查数据显示,候鸟人在乡村的居住形式包括暂租酒店、租住房屋和共建共享房屋,54.89%本地人将多余的房屋进行出租,25.49%本地人与外地人共同建房,这与候鸟人迁入时长、候鸟人自身经济状况有密切关联。

首先,从时间维度看,较早迁入的候鸟人选择共建共享房屋,时间较长的候鸟人倾向选择租住房屋,而较晚或短期迁入的会选择暂租酒店。

其次,从经济状况看,经济条件较好的候鸟人倾向于共建共享房屋和长期租房,经济条件一般的候鸟人则会考虑短租,保持灵活性。

然而,候鸟人与本地人虽通过长期或短期居住在物理空间走向融合,但居住层面的碰撞也随之而来,主要体现在租房价格、房屋衍生利益和房屋维护,实质是候鸟人与本地人在房屋利益分配上的博弈。调查显示,有24%的候鸟人明确希望降低房租水平。

2.休闲娱乐:个体间的相融,群体间的碰撞

候鸟人多来自城市社区,习惯于茶余饭后进行休闲娱乐活动,比如运动、跳舞、唱歌等,形式丰富且以积极休闲娱乐为主。本地居民忙于生计或劳动时间的挤压等因素,普遍休闲娱乐时间较少,即使有时间也以聊天、看电视、睡觉等消极娱乐方式为主。在休闲娱乐上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导致候鸟人与本地人在生活习惯上也表现出融合和碰撞并存。

首先,候鸟人与本地人在休闲娱乐内容、形式、频率等方面相互融合。表现为本地人逐渐从消极休闲转向积极休闲,候鸟人休闲娱乐逐步借助本地资源和融合本地文化。

其次,候鸟人与本地人在休闲娱乐习惯、时间分配、场地分配等方面出现碰撞。

(二)候鸟人与候鸟人:支持层面的融合与碰撞

1.社会关系:封闭的个人网络,隔离的互动关系

移民社会关系是移民与迁出地居民和迁入地居民建立的人际关系的总和,包括依靠亲缘关系、地缘关系建立起来的先赋性网络,以及后致性的移民—居民网络两个组成部分[11]。调查资料显示,候鸟人在迁入地建立的移民—居民网络普遍较弱,社会关系网络的后致性特征不显著,换言之,候鸟人迁入本地后与本地居民并未建立良性的社会关系网络。

候鸟人社会网络的先赋性特征则非常明显,候鸟人并未因迁入新的社会生活场所而根本上改变以往的网络边界,相反依靠亲缘、地缘关系建立的社会网络反而得到加强。在调查问卷中“你平常都跟谁聊天”,48%的候鸟人选择家庭成员,32%的候鸟人选择住在这里的朋友。而另一道题“有困难你一般会找谁”,前三位选择依次为家庭成员、住在这里的人和有同样兴趣爱好的同龄人。而本地人问卷调查数据也印证这一情况,78.43%本地人认为自身关系网络没有变化。问卷调查数据与深度个案访谈数据具有一致性。

本地人和候鸟人虽然生活在同一个乡村社区,但彼此的社会关系网络具有封闭性,仍然处于相对隔离状态,类似于“井水”与“河水”的关系。

2.利益维护:次群体间的利益排斥,次群体内的利益再分配

候鸟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先赋性网络为主要特征,但这并非意味着候鸟人内部一片祥和。相反,候鸟人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维护冲突。

候鸟人迁入当地居住、生活和发展,打破和挤占当地生活空间和社会秩序,在与当地居民具备一定共识基础上,候鸟人群体内部则会进行利益再次分配和维护,表现为按兴趣对休闲娱乐空间的分配、按经济对生活空间的分配、按属性对次群体内部群体的分配和按权益对谈判协商权的分配。

(三)候鸟人与本地政府职能部门:发展层面的融合与碰撞

候鸟人与本地人、候鸟人层面的融合与碰撞尚属于个体与群体范畴,而候鸟人与本地政府部门的融合与碰撞则上升为个体与环境范畴。现阶段的候鸟人迁徙具有民间主导的特点,城乡迁徙人员更具理性,倾向于个人因素与客观形势相结合,尚属于“非政府行为”。换言之,现阶段的广西巴马地区,政府职能部门的准备尚未做好做足,客观上加剧候鸟人与本地政府职能部门间的碰撞。

1.配套设施:滞后的基础设施,欠缺的配套资源

水产科技系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成立“互联网党建工作委员会”,委员会分为领导小组(系总支成员)、网络设计组(各支部教师及骨干党员教师)、网络评论组(党员教师、优秀学生代表)、网络辅导员组(党员教师)、网络巡视组(党员教师、优秀学生)。各小组分工合作,相互协调。

候鸟人与政府部门的碰撞首先表现为政府在乡村配套的基础设施滞后,候鸟人希望能有接近“准城市”标准的配套设施,诸如公共活动空间、公共健身设施、公共文化活动室等。候鸟人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在配套设施方面进行长期交流和博弈,政府部门在村级的公共设施专项基金不足以满足候鸟人需求,而候鸟人依据城市生活经历和经验,认为政府应该承担配套设施的责任和义务。即使双方长期交流和博弈,进程依旧缓慢,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以巴马坡月村足拉屯文体活动广场为例,为缓解基础配套设施不足困境,足拉屯经过呼吁、协商、筹备领导小组、筹资等漫长过程才得以动工,从修建该广场的项目资金构成则能显性体现困境所在。该广场项目资金来源包括: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县文体局文化活动室专项基金、候鸟人捐款资金、县政府相关部门捐款资金、本村开发外商捐赠资金和本次村民捐赠资金。

2.政策规定和管理:低效率的政府管理,高标准的群体需求

候鸟人与本地政府部门的碰撞还体现在政策规定和管理上。总体而言,候鸟人以一种城市化管理思路和市场化运作思维来审视当地政府,认为政府有许多应该执行但没有执行的政策,或认为政府现有规定跟不上管理需要。而政府部门在被动接受大规模人口迁入进程中,政策和管理的更新和效率客观上严重滞后,即使候鸟人不以城市“高标准”来看待,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迁入群体,当地政策和管理依然不足以满足现实需求。现阶段集中体现在当地房屋的拆迁赔偿政策、垃圾 处理等环保政策和市集规范管理政策三方面。

三、扩展的临床视角架构下的干预策略

(一)p−e 维度:候鸟人个体问题处理

这一层面是对候鸟人个体面临的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建立个体社会支持网络等问题进行干预,实质解决候鸟人的个体性困扰,尤其是迁入当地时间较短的候鸟人需求更大。因此,可以运用社会工作个案手法进行针对性处理。

1.适应全新的生活环境,调试压力性的精神状态

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有“人在情境中”这一重要原则,卡姆顿将情境分为社会环境,如个人、家庭、社区等;物理环境,如气候、地域和住房等;临时的环境,如时间和空间;灵界的环境,如信仰[12]。候鸟人进入当地,个体层面将会面临社会环境、物理环境、临时的环境和灵界的环境四个方面的综合影响。因此,社工可以发挥使能者角色,使候鸟人有能力、有意识面对和解决问题;可以发挥资源链接者的角色,为候鸟人提供住房资源等服务;还可以为候鸟人提供一对一的社工咨询服务和深度面谈服务,有针对性解决候鸟人个体内在困境,调试和缓解候鸟人在新情境中的压力。

2.重新搭建个人社会支持网络

(二)P−e 维度:候鸟人共同性的群体问题干预

这一维度从候鸟人个体问题扩展到群体面临的共性问题,需要跳出个人具体情境,从更广意义上干预候鸟人群体在兴趣爱好、居住状况、休闲娱乐等方面共同需求。因此,可以运用小组工作手法来进行更广意义的干预。

1.面向候鸟人的多元化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强调通过小组过程及动力去影响服务对象的态度和行为,小组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透过成员间的分享、互动、相互分担和支持而得到发挥,通过发挥小组工作专业功能来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14]。针对候鸟人群体存在的多样需求,可以通过开设多元类型小组进行干预。社工可以开设兴趣小组,以正式小组的形式来发展候鸟人兴趣爱好和解决兴趣爱好面临的困境;可以开设社会行动小组,利用小组成员的共同资源和力量,寻求配套设施不足的改变可能。也可开设志愿服务小组,培育候鸟人参与公共服务的意识和潜能。本文调查发现,候鸟人群体已经具备兴趣小组雏形,如果辅以专业小组方法,将会发挥更大功能和作用。

2.建立候鸟人共同性问题的交流—协商—调解机制

小组工作手法的介入,能够解决候鸟人群体一部分共性需求,但不能解决远超过候鸟人自生能力的需求,比如改善整体居住条件、解决住房纠纷等。因此,需要分层分级处理候鸟人的共性需求,在多元化小组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候鸟人共同性问题的交流—协商—调解机制,这一机制聚焦于候鸟人群体内部互动,形成共性问题的共识基础。本文调查时发现,候鸟人群体具有一定的共性问题解决机制,社工作为中介者和关系协调者,可以承担起加强交流、协调关系、缓解矛盾和调解纠纷的任务,协助候鸟人群体探索、分析、体验和建立正式的共性问题交流—协商—调解机制,以机制处理更高层级的群体性需求。

(三)p−E 维度:候鸟人与迁入地具体情境的深度融合

这一维度也是从候鸟人个体层面出发进行的干预,重点是调整候鸟人个体与当地具体情境的关系,协助候鸟人与居民、政府建立联系,解决候鸟人在社会关系、公共设施、利益分配与维护等方面的需求。

1.发展先赋性、后致性并重的社会关系网络

本文在对巴马调查分析发现候鸟人仍以亲缘关系、地缘关系建立的先赋性社会网络为主,候鸟人建立移民—居民的后致性网络普遍较弱。换言之,候鸟人进入当地生活和发展,但却未与当地居民建立正向的社会关系网络,这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功能失调的关系状态。但候鸟人以先赋性网络解决个体的部分关系网络需求后,缺乏动力和意识去补充后致性网络。因此,社工需要把握候鸟人整体的社会关系网络状态,推动候鸟人个体层面逐步走出原有网络,发展先赋性、后致性并重的社会关系网络。笔者认为,社工可从提升候鸟人的自我认识和提供专业建议入手,借助当地民族节日、风俗等时机推动候鸟人的参与和互动。

2.搭建候鸟人与本地人、本地管理职责部门的双向沟通平台

管理学将沟通理解为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对方,并期望对方做出预期效果的反应的过程,包括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15]。调查发现,候鸟人、本地人和本地部门尚处于单向沟通的状态,过度站在自身角度传递出的信息和需求,忽视站在对方角度的理解和收集反馈。因此,社工可以通过建立信息互动展示墙,开展社区走访、主题活动、节假日互动等具体活动,举办当地发展研讨会、议题交流会等定期活动,以活动和服务促进交流,逐步将其固化为正式的、定期的交流形式,搭建候鸟人与本地人、本地部门间的双向沟通平台。

(四)P−E 维度:候鸟人迁入地宏观情境的逐步完善

在这一维度,社工需要跳出基于服务对象、服务情境具体现状,以宏观视角,运用倡导技巧、政策分析技巧等介入政策法规、治理体系、传统文化等宏观环境进行干预。

1.倡导完善政策法规和创新政府治理体系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模式还有倡导服务,包括个案倡导和社会倡导。个案倡导旨在提高服务对象资源获取能力,社会倡导旨在提供社会公平机会,强调社会层面的改变[13]。社工在为候鸟人提供基础服务时,也应该发挥倡导服务的功能。可以倡导当地政府部门加强关注候鸟人迁徙进程,掌握迁入和流动的规模、特征、形式等基本特征;可建议当地政府加强配置基层服务人员、提升基层服务人员能力,比如培育一批专业社会组织,引进一定数量的专业社工提供服务;还可以倡导当地政府创新治理体系,发挥社区治理的基础性作用,尤其是在基层社区发展、社区营造等方面。

2.提升候鸟人文化敏感意识

人们的生活场景是包含各种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特定社会场景,民族乡村地区所保留、延续和发展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则更加完整。候鸟人作为他地迁徙群体,也将迁出地所蕴含的文化习俗一并带入,无意中将全国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装入”乡村这一微小载体中,使当地充斥着多元文化类型。然而,社会场景中的个体习惯于站在内在文化角度观察问题,缺少必要的文化批判思维和文化自觉思维。因此,社工可以通过研讨班、交流会、兴趣团体、主题活动和情景体验等形式,促进候鸟人了解自身文化和当地文化,使候鸟人逐渐具备文化敏感意识;可以支持候鸟人分析文化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观察文化在个人生活中的呈现、理解个体在文化中的惯习,提升候鸟人在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交往能力。

四、结束语

候鸟人在迁入、定居、适应和融合整个过程的需求和困境,以及对本地人、政府和环境带来的影响呼吁着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本文在巴尔廓帕尔扩展的临床视角框架下专业干预策略,其既强调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要求系统的运用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传统社会工作方法,解决候鸟人群体面临的具体问题和需求;也强调社会工作的社会性,要求整合的运用倡导、社会行动和政策分析等方法,透过候鸟人群体的具体现象及需求,关注社会条件、社会制度和社会正义。可见,扩展的临床视角下的干预策略,不仅是实务层面的临床服务手法,还是研究层面的实证理论视角,更是兼顾社会工作专业性和社会性两大发展事业的可行路径。因此,扩展的临床视角下的干预策略,将会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专业使命在我国情境下有益的本土实践。

猜你喜欢

本地人巴马候鸟
本地人
本地人
本地人,外地人
致命的超速
我是一只小候鸟
皱眉人
“洋候鸟”回闽过年
“0”与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