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英习语中的文化空缺及其补偿

2021-05-04胡炜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习语

【摘要】语言,特别是习语,是一种文化的精华,而这种独特的元素对其他民族来说是难以理解的,这也就成为文化空缺的根源。如果我们无法解决交际过程中的文化空缺,就很有可能导致误解甚至文化冲突的产生。先前的空缺研究主要集中于数字、动物、饮食习惯及人体部位等,而有关人体内脏的研究却少有成就。因此,本文将以此视角出发解决文化空缺。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先介绍了文化空缺的三种类型,即全空缺、部分空缺及零空缺。最后,本文提出了两种补偿文化空缺的方法,相信这些方法将会给从事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的人们提供些许指导。

【关键词】习语;文化空缺;补偿策略

【作者简介】胡炜(1991-),男,汉族,甘肃武威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国社会与文化、翻译。

【基金项目】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校级课题“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空缺及弥补策略研究”(编号:X19027)。

一、文化空缺

刘宇红(2000:129)认为,由于以前人体生理解剖学发展的滞后,人的内脏在主观上被赋予了与其生理功能不同的隐喻和象征意义,这为人们在使用这些成语时提供了指导,人类内脏词汇之所以能以多维的方式表达各种意义,是因为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事物。胡晋波(2012:157)在分析“胆”及其在中英文的形象时,认为应该考虑两个方面:中文注重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而英文则倾向于重视个性分析思维。这一观点对于分析文化空缺的范畴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因此,当不同国家的人进行思想交流时,他们会发现文化空缺阻碍了他们交流的每一步,因为文化空缺可以简单地分为各种类别,简单地说,是类型。刘越莲(2008:132)认为文化空缺应分为三个部分,即语言空缺、交际文化空缺和话语空缺。这种分类法是从垂直的角度出发的,主要集中在词汇上。相比之下,本文从横向,也就是从文化空缺的程度进行比较,即全空缺、部分空缺、零空缺。

二、完全空缺状态下的相关习语及内涵

毫无疑问,心脏是我们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由于人类心脏的功能是一样的,所以与“心”有关的成语有很多。然而,心仍然可以代表一种文化所能理解的内涵。在中文里面,心脏是思想和思想的器官:“心者,君子之官也,神明出焉”,“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都说明或解释了这个概念。因此,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文当中所谓的“心”可以是思想、能量或感觉的源泉。但是,英文中的“心”有着中文所没有的内涵。比如,“心”可以表示勇气,因此,take heart可以用来代替“鼓起勇气”,但在汉语中“心”一词并不指勇气。而且,在英文中,心仍然可以是誓言的象征,比如“cross my heart(我发誓)”这样的表达。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首先,由于人体器官的功能,“心”在习语的使用上所体现出的缺失并不明显。第二,当“心”承载着思想、能量、勇气和誓言的形象时,绝对的空缺就会产生。

在中文当中,包含胆(胡晋波, 2012: 155)的单词或短语多达235个。此外,和胆搭配的习语相对恒定,胆只和部分词语形成固定搭配,这意味着“胆”这个词及其位置是不能改变的。比如,“肝胆相照”不能说成“胆肝相照”或者“心肝相照”。在说到一些积极意味的习语时,我们经常会用到“忠肝义胆”“侠肝义胆”“赤胆忠心”等等;而在表达消极意味的感情时,我们经常会用到“贼胆包天”“胆大妄为”或者 “胆小怕事”这一类的词语。但是,“胆”在英语中可以用不同的名称来表达,如bile and gall,不同的名稱可能会导致完全空缺。因为旧时期西医认为,当人体产生大量胆汁时,会引起愤怒和狂乱。因此,当使用“胆”这个词时,它只指“愤怒或憎恨”,比如:The critic's review of the play was just a paragraph of bile。当使用胆时,它只有负面意味。例如,no gall, no glory(没有勇气,就没有荣耀)。因此,胆的不同名称会对习语的应用范围产生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完全空缺。

肝是人类最重要的脏腑之一。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它所代表的意味是不同的。在中文当中,“肝”一般有六个基本含义(满欣, 2007: 6),即器官本身、痛苦、内心、感觉、生命和稀缺的东西。根据这几层含义,我们可以把常见的、包含“肝”的习语分为以下几类:“肝胆俱裂、摧心剖肝、剖肝泣血”等代表的痛苦;“心肝宝贝、锦绣肝肠、感人肺腑”等代表人心内的感受;“大动肝火、肝胆欲碎”等代表人的愤怒;“肝脑涂地”等代表人的生命。而在英语中,“肝”反映了勇气。例如,“white-livered”可以用来描述畏缩的人、没有精气神的人。从这个比较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注意到,中、英语境中没有一个共同的关于“肝”的形象。所以,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完全的空缺。

肠是人类另一重要器官。然而,这个器官所体现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相比较而言,肠在中文当中至少有三层含义。首先,它可以代表人的性格,比如:“荡气回肠、木石心肠、刚肠嫉恶、冰肌雪肠”等;第二,它可以代表人的感觉、感受,比如:“饥肠辘辘、肝肠寸断、泪迸肠绝、回肠荡气、九回肠”等。最后,它还可以表达人的思想,比如:“熬肠刮肚、搜肠润吻”等;而在英语中,直觉可以反映在gut的用法上。例如,美国大学里最简单的考试叫作“gut course(直觉课)”。更重要的是,肠具有勇气的特质,如“gut it out”,意思是不屈不挠,而“bust a gut”则意味着要努力实现目标。

“胃”在中英文中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在中文里面,胃有着特殊的意义,可以表达本质的概念。例如,“洗肠涤胃”或“刮肠洗胃”表示完全改正错误,而“不伤脾胃”表示精髓或重要部分不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也就是无关痛痒。然而,英文中的“胃”非常强调它的生理功能,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因此,英语习语中的胃与消化及其引申义容忍度有关。Cast-iron stomach(铁打的胃)表明人有较强的消化能力。但是,如果“胃”与其他词搭配,它的意义就不同了,比如:“butterflies in the stomach”就表示一种心里七上八下的感觉。当然,这样的例子也比较少。

肺在中文中可以被视为感情的出处之一,所以我们经常会用到“发自肺腑、感人肺腑、肺腑之言、没心没肺、撕心裂肺、别有肺肠”等。而在英语中,肺在习语中只具有直接的特征,即肺活量,例如美国俚语中的“air one's lung”是指某人花大量时间与他人交谈,而having good lungs则表示能发出洪亮的声音。

三、部分空缺状态下的相关习语及内涵

器官具有相似的功能,因此,一般来说在双方交流的过程中,尤其在习语中使用时,它们具有相似的含义。

关于部分空缺的一个比较简单和常见的例子是汉语中的“全心全意”或英文中的“heart and soul”。我们很容易注意到心和heart在意义上基本上是相等的,但是“意”和“灵魂”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三心二意”。然而,当它被翻译成英语时,却变成了“be of two minds”。

在中文中,“脾”被认为是气血存在的地方,因此当气血由于某些因素而不能顺畅流动时,就会产生愤怒、痛苦等消极情绪,因此我们经常会用到类似于“痛入心脾、直筒子脾气、炮捻儿脾气”等;当气血能顺畅流动时,就会产生愉悦的感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经常会用到“沁人心脾、感人心脾”等。

四、零空缺状态下的相关习语及内涵

由于人的脏腑功能相似,与人体脏腑相关的成语也有很大一部分具有相似的意义。例如,当一个人要表达他的谢意时,他可以用“heartfelt”或“衷心的/地”这个词。钱钟书(2002:79)在《围城》中写道:“他只等机会向她声明并不爱她,恨自己心肠太软,没有快刀斩乱麻的勇气。”而在英文版中,“心肠太软”被翻译成“so tender hearted”(Jeanne Kelly, Mao, Nathan K, 2003: 81)。可见,这两种表达在意义上、情感上都是非常接近的。

肠,或“gut”, 从某个角度来说有着相同的意义,那就是感觉。例如,用“愁肠百结”来形容一个人压抑的情绪,用“柔肠百转”来描绘深情。在英文中, “hate somebody's guts”(直译:恨某人的肠子)意味着讨厌某人,或恨到骨子里。简言之,当用“肠”或“guts”来表达感情时,它们表达的韵味基本一致。此外,如前文所述,在中文中,“脾”代表性情,所以汉语中有“发脾气”等成语。在英语中,“vent one's spleen”也意味着发脾气。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交流双方观念的不同,完全意义上的“零空缺”很少存在。

五、文化空缺现象下的补偿措施

由于文化空缺导致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出现障碍,那么在翻译过程中就要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补偿。最常见的方法则是直译。当然这里所言的直译不是点对点的机械直译,而是保证语法、语义正确基础上的直译。虽然在某些场合直译会显得生硬,但在直译的过程中,外方人员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可以看到中国的隐喻文化。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英文中也有相似的说法,叫作“once bitten, twice shy”。或許这个英文版达到了神似,但还是在某种程度上省略了典故中“蛇”和“绳”有什么关系才会导致人们害怕,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而言,直译并非一无是处。反而,恰当地直译甚至会促进双方的理解。其次,可以利用意译的方法进行补充。意译有两种用法:增加或减少习语中的词语。如果源语言比较简洁或不易理解,我们可以在其上添加一些单词,以便目标听众能够理解。例如,悼心失图由两部分组成,a mournful heart和plan。一颗悲伤的心似乎与计划无关,但我们可以把这句成语翻译成这样:心中的悲伤导致了计划的失败。至于减少信息量,则应在源语言相对冗长且易于理解的情况下使用。例如,“人心不足蛇吞象”可以简单地翻译为excessively greedy。当然,意译应该建立在对某种文化及其习语的理解基础上进行,否则会导致冲突空缺甚至文化休克现象。

六、结语

在交流的过程中,人们经常使用习语来辅助说明自己的观点,使其形象化,这样一来为我们的语言增添了趣味。然而,如果人们不能理解习语背后的文化,尤其是空缺,就会导致误解甚至冲突。因此,面对文化空缺时,我们不能简单予以解决或者直接将其省略,而要想办法弥补它。只要我们使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如直译和意译相配合,就能把文化空缺降到最低。只有这样,后续的沟通才能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宇红.五脏六腑寓真情——英汉内脏器官词汇文化内涵比较[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02):129-131.

[2]胡晋波.汉语“胆”族词的英汉比较研究[J].现代语文,2012(09): 155-158.

[3]刘越莲.空缺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J].外语学刊,2008(02): 131-134.

[4]满欣.汉语内脏器官词语意义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5]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6]Jeanne, Kelly & Mao, Nathan K. Fortress Besieged[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3.

猜你喜欢

习语
习语金句
表示疯狂的学习
这些习语的地道表达
习语金句
习语金句
英语里的“天气习语”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