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时代说唱综艺的“出圈”之路

2021-05-04路琦

传媒 2021年7期
关键词:出圈音乐节目

路琦

摘要:媒体深度融合时代,音乐文化传播的生态语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以青年亚文化为内核的小众化、去中心化传播成为主流,其中说唱综艺的崛起就是典型。但面对主流文化的治理吸纳、亚文化传播的自身局限,以及市场、受众、渠道等因素的影响,国内说唱综艺面临着较大困境,如何在审思现状的基础上,找准突破点,积极寻求市场、传播、文化等层面的“出圈”之路,成为当前需要深入思考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融合时代 说唱综艺 亚文化传播 音乐节目

2017年,随着《中国有嘻哈》的走红,说唱这一亚文化开始得到广泛关注,随后诞生了一批极具市场影响力的说唱综艺,如《中国新说唱》《说唱听我的》《说唱新世代》等,不仅为国内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而且为音乐文化传播创造了新契机。但作为典型的亚文化形态,说唱综艺在进行媒体镜像“再现”时,必然要重塑主流社群对说唱文化的情感态度,不同程度地对其进行文化挤压,最终影响其现实生存空间。本质上来讲,说唱综艺是说唱音乐受众与媒体之间动态的、灵活的关系产物,媒体的镜像“再现”直接关系到说唱音乐文化的传播效果。因此,有必要从媒体生产与传播角度入手,探讨说唱综艺的传播特征、发展困境和出圈路径。

一、融合时代说唱综艺的传播特征

融合时代,说唱综艺在生产流程、运营机制、传播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突破,进一步打破了传统综艺节目制播的局限,并形成了全新的传播特征。

1.去中心化传播。融合时代,说唱综艺受小众化定位的影响,在传播过程中基本采取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进行多向、立体的输出性传播,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拓展说唱文化的主流传播渠道。最为重要的是,作为圈层文化的小众综艺,说唱综艺会刻意消解内容生产中心化,借助弹幕讨论、话题讨论、节目评论等方式,将粉丝用户转化为节目制播参与者、主导者和引导者。具体来讲,在说唱综艺的制播中,粉丝用户通过参与讨论,传播说唱相关的专业知识,解释普及专业术语,全面参与到节目的原始分割与整合中,进而真正实现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去中心化。

2.泛娱乐化传播。融合时代,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面对主流文化的消解与收编,亚文化开始在规范内进行自我满足和温和抵抗。就说唱综艺来讲,以说唱文化为内核的亚文化摒除了以往正面冲突的话语模式,采用委婉手段将表达诉求整合到娱乐符号中,通过调侃、谐谑等方式进行温和“抵抗”。如在《说唱听我的》中,说唱歌手Kozay、望江晴通过反传统的温和唱词,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以及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这种故事型的说唱并非对主流文化的“妥协”,而是一种泛娱乐化的“抵抗”,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对话与理解。

3.情感社会化传播。说唱综艺善于情感式破圈,在呈现竞技真人秀娱乐表达元素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说唱文化,并借此塑造个性强、真性情的说唱歌手,然后通过常态化的话题引流手段,打破主流文化圈的成见,进而实现亚文化的小众圈层壁垒。通过对《中国有嘻哈》《中国新说唱》等说唱综艺的观察研究,在竞技的过程中,节目非常注重歌手心理需求的真实呈现,并通过曲目、心境的巧妙整合,让不了解说唱文化的受众也能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实现更为深远的传播破圈。

二、融合时代说唱综艺的传播困境

近年来,虽然说唱综艺持续火爆,但相比于其他主流音乐综艺节目,其传播还面临着许多困境,更多处于“破圈”而未“出圈”的状态,这其中既有节目自身的局限,也有传播主体、外在环境等的影响,需要进行综合审视与考量。

1.如何突破亚文化壁垒。融合时代,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小众文化传播开始呈现蓬勃态势,并为垂直化、小众化综艺节目的发展创造了机遇,说唱综艺的崛起就是如此。但客观来讲,受说唱音乐文化边缘群体的特性影响,其传播内容不可避免地带有负面的、反主流的色彩,受到了主流文化普遍质疑。再加上说唱文化更多面向的是年轻受众,他们更多追求的是本真的、没有被主流收编的说唱音乐,这就很容易造成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冲突,而传播主体的妥协必然会带来说唱综艺的“不完整性”,最终影响传播效果。

2.如何彰显主流价值引领。赫伯迪格指出,被主流文化收编是亚文化的普遍宿命,虽然亚文化会进行不同程度的“抵抗”,但也会在妥协中进行资本攫取,最终在利益驱动下走向媚俗化。尤其是亚文化自身的抵抗性,使得说唱综艺传播很容易陷入价值引领缺位的不利境地。如个别选手原创歌词中充斥着吸毒、性格歧视等负面信息,对青少年思想造成侵蚀荼毒,影响十分恶劣。可以说,因价值引领缺位所带来的“品格劣迹”,是当前说唱综艺“出圈”的一大障碍。

3.如何体现创意特色。以传播学观点来讲,同一题材节目的重复制作与播放,会造成受众审美疲劳,如果创意不足,就会使其快速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并破坏整体连贯性,而这也是当前说唱综艺面临的一大困境。《中国有嘻哈》走红后,大量资金纷纷注入说唱市场,为了快速实现流量变现,大多节目直接套用剧情式真人秀模式,导致同题材节目出现无意义扩张,丧失了本土特色,加大了资本市场与艺术创作的冲突,使得说唱综艺平庸化、媚俗化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其健康传播。

三、融合时代说唱综艺的突围路径

融合时代,说唱综艺在传播音乐文化、丰富受众娱乐体验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面对上述传播困境,不管是基于媒介技术的创新创意,还是依托媒体矩阵的广泛传播,都离不开内容的创新生产,这也是说唱综艺“出圈”的根本立足点。

1.提高原创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内容创新,虽然是既定范围的精细化创作,但最根本的是要达成精神层面的广泛共鸣。就说唱综艺制作来讲,创作的根本要围绕大众情绪和需求来展开,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公约数,生产优质内容。为了充分满足受众对说唱综艺的创新期待,制作主體必须开阔思路,全面挖掘国内外相关资源,打造个性化创造资源库,通过知己、知受众的标准不断融入新的元素,确保节目的持续创新。哔哩哔哩推出的《说唱新世代》,通过“万物皆可说唱”、B站、生存等全新元素的加入,让受众眼前一亮,取得豆瓣评分8.9分的良好成绩,成为继《中国有嘻哈》后的又一爆款说唱综艺。当然,在加强内容创新的同时,还要借助技术创新促进内容升级,以不断培育提高说唱综艺的核心竞争力。

2.注重跨界生成,寻求文化出圈。面对大众文化的消解和收编,说唱综艺在“抵抗”以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还要注重跨界生成,包容多元主流文化,吸引不同圈层受众的关注参与,以寻求文化出圈。多元素的融合,能够激发节目的生机与活力,通过二次元、国风、摇滚等音乐文化的碰撞,可有效拓展小众文化的大众化生成空间,进而为实现说唱综艺的文化出圈夯实基础。融合时代,受众对文化产品的期待越来越强调基于个性立场的独特性探索,这就要求说唱综艺在寻求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坚持自身小众化的文化个性,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化话语体系,在小众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和谐共振中,确保说唱综艺兼具小众品味和大众效果,进而为打破圈层受众局限夯实基础,成功实现文化“出圈”。

3.立足现实批判,传递主流价值。以伯明翰学派的理论观点来讲,说唱属于典型的“经典亚文化”,而其内在抵抗性、边缘性会随着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延续,并成为说唱综艺的独特标签符号。虽然后亚文化时代,这种抵抗与边缘正在逐渐弱化,表面上的反主流姿态有可能与主流价值观发生悖逆,但若是这种抵抗发生在批判黑暗和不公时,就会实现价值升华,最终实现柔性的、间性的主流价值传达。因此,对于说唱综艺来说,在保持抵抗性姿态和标签的同时,更要注重具有正向价值输出的内容选取和引导。如《中国有嘻哈》《中国新说唱》在承袭嘻哈亚文化精神的基础上,以密集的、煽动性的说唱歌词对虚伪、拜金等进行了现实批判,不满与不屑姿态的背后更多是正确价值观的倡导,以及对社会更好、更善、更美发展的期望,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引领性。为此,在后续发展中,说唱综艺要借助自身标签优势,更多进行生态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主题的价值表达,以充分释放亚文化传播的潜在势能,助推其向泛亚文化、大众文化的“出圈”。

在以收视率和流量热度为衡量标准的泛娱乐时代,综艺节目在满足受众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必须具备丰厚的文化意蕴,在正向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驱动下,释放更多的创造力、传播力、生命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小众化新生节目类型,说唱综艺必须意识到说唱文化及节目本身的传播特征,全面审视与思考融合时代所面临的传播困境,明确融合时代的改革重点和发展方向,既要提高原创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又要注重跨界生成,寻求文化出圈,同时丰富文化内涵,提高创作层次。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娱乐与文化价值的平衡,在保持市场流量与影响的基础上提高文化深度,充分满足受众娱乐需求和文化诉求,助推说唱文化的本土创新传播。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宋凯,赵鑫磊.音乐类综艺节目中的听觉审美现状及创新路径[J].当代电视,2020(10).

[2]李梓源.说唱文化的“重新定义”与“应然”建构:基于中国内地新闻媒体对说唱文化的“再现”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20(05).

[3]刘韬,郑海昊.《中国新说唱2019》:释放文化基因[J].当代电視,2019(10).

[4]张宁,唐嘉仪.商业逻辑与青年亚文化生产:网综节目的批判话语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2).

【编辑:孙航】

猜你喜欢

出圈音乐节目
2012-2021年间关于音乐节目主持人的研究综述
萌囧动物出圈记
探索品牌出圈的底层逻辑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与创新
“出圈”的故事
首创数娱:一次令人期待的“出圈”
纪检新手“出圈”记
网剧“出圈”
消费文化下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研究
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传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