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1年间关于音乐节目主持人的研究综述
2022-04-28赵雪
〔关键词〕2012-2021年间;音乐节目主持人;研究综述
一、音乐节目主持人的研究缘由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视频、音频技术快速发展,全国各级电视、广播系统相继开设“音乐类”视听栏目,不论是电视音乐节目还是广播音乐栏目均需要音乐节目主持人。全国范围内关于节目主持人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诸如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艺术院校,部分综合类院校(重庆大学、上海大学等)、部分师范类院校(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除此以外,近些年部分专业体育院校相继开设针对体育赛事节目主持人才的培养专业,诸如武汉体育学院的节目主持与策划专业、成都体育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等。
近年来,播音与主持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为了积极响应人才需求,国内部分高等院校陆续增设播音与主持专业。不过,根据国内现有高等院校开设的音乐节目主持专业数据分析,目前专门开设音乐节目主持人专业的院校非常之少。
由此,笔者通过运用文献检索、综述分析的研究方法,对2012-2021年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音乐节目主持人的学术论文展开综述研究。
本文通过CNKI文献数据库检索2012年至2021年期间关于音乐节目主持人学术论文,检索出学术论文105篇,学位论文5篇。依据已检索到的学术论文主题与内容分别是:人才培养(2篇)、专业素养(29篇)、主持风格与定位(13篇)、主持语言与技巧(16篇)、发展现状与创新(18篇)、文化内涵与审美(3篇)、节目访谈(3篇)、互动交流(3篇)、串联词(2篇)、民族音乐(2篇)等10个类别。除此之外,另有14篇学术论文尚未找到合适的分类依据,暂且划分为“其他类”。
限于篇幅与个人学术基础,本文仅对人才培养、专业素养、主持风格与定位、民族音乐节目以及文化內涵与审美等五个分类累计49篇学术论文展开综述研究,其他内容拟在“2012-2021年音乐节目主持人研究综述(续)”中详细梳理。
二、音乐节目主持人研究综述
(一)人才培养研究
2014年舍志鹏在《中国广播》发表《浅析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的培养》一文中,以一名主持人在一线工作的实践提炼出“提升语言个性魅力”“丰富知识提升品位”“眼前受众心里有爱”以及“节目创编的节奏韵律”等四个方面对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的技能与素养的培养。①
2017年侯伟华在《西部广播电视》发表《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音乐节目主持艺术”教学的思考》文中,主要以一名高等院校教师在广播节目播音主持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有效探索了广播音乐节目主持艺术专业如何让学习者更快地掌握广播音乐节目的主持技能。同时,文中提出:提高收听率的关键在于彰显主持人的个人魅力,这与舍志鹏在《浅析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的培养》文中提出的“提升语言个性魅力”不谋而合。②
音乐节目主持人人才培养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仅有2篇,是本文研究对象中最少的一种类型。其中一篇是以主持人一线工作实践展开论述,另一篇则以高等院校教师关于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展开论述。虽然两位研究者的工作岗位、研究视角各不相同,但是他们论述的观点却极其相同——主持人的个人魅力是提升收听率的核心关键。
(二)专业素养研究
音乐节目主持人专业素养研究方面共计29篇学术论文,是本文研究对象中最多的一种类型。依据学者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新时代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的政治素养、音乐专业素养提升方面的有:肖坚清的《新时代下广播节目主持人的音乐素养》、杨松的《新时期提高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素养途径》、李睿的《提高音乐节目主持人专业素养的若干建议》、王丹的《音乐节目主持人的素养》、田丽丽的《浅谈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等。
2.强调语言能力方面的有:赵从容的《音乐节目主持人的素养》、万丽华的《音乐节目主持人要加强艺术修养》、陈沨韵的《音乐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及语言情感研究》、吴紫荩的《广播主持音乐素养分析》等。
3.关于新农村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方面的有:2018年李菲的《主持人的知性素养对农民听众音乐鉴赏与审美的影响——以天津农村广播〈音乐心情〉节目为例》。
4.关于融媒体时代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方面的有:李兆阳的《融媒时代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一文中主要从多样的音乐采编能力、细腻的音乐感知能力、专业的音乐语言能力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时代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的新素质。③
5.关于流行音乐广播节目主持人方面的有:罗兆安的《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文中论述了流行音乐节目特有的专业DJ知识。除此以外,作为一名音乐类节目主持人还得回归到专业素养上,诸如积累丰富音乐数量、娴熟的广播电台实操技能以及丰富的人生阅历。
从以上五个方面来看,关于政治素养、音乐专业素养研究方面的论文最多,但是观点基本相似,主要论述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专业的音乐素养。关于强调语言能力方面的论文数量较多,从不仅要求具备一定音乐素质,还需要更加提升和把握音乐语言能力方面进行了论述。关于新农村音乐节目、融媒体音乐节目以及独具特色的DJ流行音乐节目分别只有1篇论文,随着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全面升级,有关新农村音乐节目应该在保留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同时有效结合融媒体平台积极创新发展。
(三)主持风格与定位研究
主持风格与定位研究方面有13篇学术论文,是本文研究对象中发表学术论文较多的一种类型。
依据学者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音乐节目主持人的风格与塑造方面的有:李春升的《广播音乐节目主持风格的形成》,霍小红、李丽群、李鹏冲的《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的风格》,丁璨的《音乐广播大轮盘(板块)节目中主持人的个性塑造》,罗毅的《基于广播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塑造》,李斐的《音乐类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塑造策略》。
以上5篇学术论文的研究视角主要涉及语言风格的形成与艺术修养的塑造,同时,少量论述了音乐主持人需要掌握专业的音乐编辑技术。
2.关于音乐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扮演与定位方面的有:刘颖的《浅析电台音乐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的特点和多样化”部分从身份多样化、能力多样化展开论述,在“节目中的角色扮演与思考”部分从不同时段主持人的角色扮演与定位、主持人角色扮演中的定位、采访实践中的角色扮演三个点进行论述,其中又从旅行者角色、信息收集者角色、媒体人角色等视角论述了主持人作为信息传递者传递真善美的作用。④
王可的《“点”与“线”——广播音乐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转换和节目把控探讨》文中提出较为新颖的研究观点,即“点”与“线”。把音乐节目的日常提供比作“线”,节目过程中抓住听众的突出点比作“点”,做到以点带线、点线结合是探索音乐节目主持人创新实践的有效路径。⑤
王麒闰的《少儿音乐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以〈中国新声代〉为例》是目前唯一一篇关于论述少儿音乐节目主持人的学术论文,文中从“知心姐姐”型、“孩子王”型、“拉拉队长”型论述了少儿音乐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又从角色定位塑造语言风格、角色定位应用行为动作以及角色定位把握情感表达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少儿音乐节目主持人如何把握角色定位。⑥
叶小欢的《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的定位》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的特点、分类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应该具备的素质,将音乐节目主持人分为欣赏型、情感型、乐评型、访谈型等四种类型。其论述的音乐节目主持人存在的问题和应该具备的素质与其他研究者基本相同,主要集中在主持风格与艺术修养方面。⑦
3.关于音乐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方面的有:李雨颖在《浅谈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中将语言风格类型分为活泼型、温柔型、幽默型、文学型等四种类型;梁东灵在《浅谈音乐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及修炼》中将语言风格类型分为幽默型、活泼型;巴银燕在《试析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中將语言风格类型分为温柔婉约型、幽默搞怪型、文学型。由此看来,幽默型、活泼型的语言风格较为受观众的喜爱。
(四)民族音乐节目研究
2013年杨斌在《新闻传播》发表的《县(区)级电台如何做好民族音乐节目》一文主要对民族音乐节目边缘化、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缺乏民族音乐底蕴、缺乏传承民族音乐的氛围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提出要做好民族音乐节目就要加强对节目主持人民族音乐知识培训、注重民族音乐节目内容和形式创新、注重多样化吸引听众关注等建议,同时要力争做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⑧
2017年赵从容在《视听界》发表的《广播民族音乐节目的困境与创新》一文中,分别对四个困境和四个创新进行论述。文中提出的“频率专业化趋势下,民族音乐节目逐渐被边缘化”观点与杨斌的“民族音乐节目边缘化”偶遇,而且论述内容极其相似。这也说明“民族音乐节目边缘化”趋势明显,发展面临的窘况属实。不过,文中在“增加互动方式,吸引更多受众”部分提出采用新媒体运营民族传统音乐节目起到了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五)文化内涵与审美研究
高佳桢《浅谈如何在广播音乐节目中体现文化内涵》文中主要从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对节目文化内涵的塑造、对听众文化意识的引导以及对音乐文化本质的叙述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保持广播音乐节目高雅的文化内涵是给听众更加完美、更加精致、更高品位的享受,也是传播音乐文化正能量的有效途径。
韩明《浅谈广播音乐节目主持审美》一文中从节目选材、语言表达、节目编排等方面出发,论述了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的对音乐文化的审美观念可以有效影响听众的审美。
那么,音乐节目主持人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如何通过音乐节目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与弘扬中国文化?王春柳通过音乐节目如何传递正能量、音乐节目主持人价值观决定节目魅力与生命力以及好的音乐节目可以起到认识自我感悟人生的作用等三方面详实地论述了音乐节目主持人的使命。⑨
三、结语
从以上49篇关于音乐节目主持人的“人才培养”“专业素养”“主持风格与定位”“民族音乐节目”“文化内涵与审美”等方面研究综述来看,“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学术研究的支撑严重不足,“文化内涵与审美”方面的研究论述较为匮乏,“民族音乐节目”方面的研究则严重滞后,“主持风格与定位”方面的研究不够丰富,唯独“专业素养”方面的研究较为扎实。依据专业素养方面研究数据表明,虽然研究数量较多,反馈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对音乐专业理论知识的提升方面,这个数据有利于给开设播音与主持专业的院校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如今,传承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民族音乐节目研究反馈的数据可以给部分开设有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院校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纵观以上的学术研究视角与观点,大部分研究学者更多地关注专业素养与专业风格的研究。而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一名音乐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一定的数字化音乐编辑能力,这也是目前音乐节目主持人在专业技能方面较为薄弱的一点。
参考文献
①舍志鹏:《浅析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的培养》,《中国广播》,2014年,第5期,第87-89页。
②侯伟华:《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音乐节目主持艺术”教学的思考》,《西部广播电视》,2017年,第5期,第61-62页。
③李兆阳:《融媒时代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西部广播电视》,2019年,第2期,第138-139页。
④刘颖:《浅析电台音乐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扮演》,《新闻前哨》,2020年,第10期,第93-94页。
⑤王可:《“点”与“线”——广播音乐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转换和节目把控探讨》,《西部广播电视》,2019年,第1期,第105-106页。
⑥王麒闰:《少儿音乐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以〈中国新声代〉为例》,《视听》,2020年,第11期,第133-134页。
⑦叶小欢:《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的定位》,《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8期,第134页。
⑧杨斌:《县(区)级电台如何做好民族音乐节目》,《新闻传播》,2013年,第11期,第72页。
⑨王春柳:《音乐节目主持人的使命》,《新闻传播》,2016年,第4期,第90-92页。
作者简介
赵雪,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为播音与主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