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时出现体位摆放误差原因的分析

2021-04-29罗海锋李晶晶赵瑞娟宋文立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8期
关键词:靶区体位体重

李 超,蔡 君,胡 艳,罗海锋,李晶晶,赵瑞娟,宋文立

(1. 长江大学医学部,湖北 荆州 434000 ;2.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诊疗中心,湖北 荆州 434000)

进行术后放疗是临床上预防手术后乳腺癌转移、复发的主要手段[1]。有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在进行术后放疗时,其体位的摆放一旦出现误差,就会影响放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进行放疗时出现体位摆放误差的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1 月期间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后接受放疗的87 例乳腺癌患者。这87 例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女性;2)经病理学检查被确诊患有乳腺癌;3)符合进行手术治疗的条件,并在本院进行了手术治疗;4)符合进行放疗的条件,并进行了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2];5)进行放疗的次数在25 ~30 次之间,进行放疗时靶区的处方剂量在50 ~60 Gy 之间;6)在进行第一次放疗时的卡式( 百分法) 评分>70 分。这87 例患者的年龄在28 ~62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3±1.1)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在17.1 ~25.5 之间,平均BMI 为(20.6±0.5);身高为156 ~175 cm,平均身高为(162.5±0.8)cm;体重为44 ~81 kg,平均体重为(57.4±0.9)kg。将BMI >24 的患者作为BMI 较大组(47例),将BMI ≤24 的患者作为BMI 较小组(40 例);将年龄>46 岁的患者作为年龄较高祖(31 例),将年龄≤46 岁的患者作为年龄较低组(56 例);将体重>61 kg 的患者作为体重较大组(39 例),将体重≤61 kg 的患者作为体重较小组(48 例);将身高>160 cm 的患者作为身高较高组(36例),将身高≤160 cm 的患者作为身高较低组(51 例)。这8 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进行放疗靶区模拟设计 患者取仰卧位,躺在一体化的碳素板上,将双手抱肘,充分暴露需要放疗的靶区。使用飞利浦牌16 排螺旋CT 扫描仪对患者的下颌骨至上腹部进行扫描,根据两侧和墙壁激光灯的位置,画出标记线,然后贴上铅点。将扫描得到的图像传入Eclipse 计划系统。影像科医生使用X 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 技术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画出放疗的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和危急器官(organ at risk,OAR),并将靶区外扩5 mm的位置作为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

1.2.2 体位摆放误差的获得 在患者进行前三次放疗时,每次使用Varian 医疗系统自带的CBCT 图像系统对其放疗时的体位进行拍照,然后每个星期对其进行一次放疗时的体位拍照。由于患者需要进行25 ~30 次的放疗,因此每个患者可以获得7 ~9 幅放疗时体位的CBCT 图像。将得到的CBCT 图像与提前设计出的靶区图像进行对比,得出患者在进行放疗时身体的左右轴(X 轴)、头脚轴(Y 轴)和前后轴(Z 轴)出现摆放误差的数据。患者的体位摆放误差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SE),另一部分为随机误差(random error,RE)。其中,系统误差是进行放疗靶区模拟设计时患者位移产生的偏差,随机误差是患者进行放疗时每次体位摆放出现的偏差。本次研究的87 例患者共出现了635 次体位摆放误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version 25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MI 较大组患者和BMI 较小组患者体位摆放误差的比较

BMI 较大组患者的Y 轴摆放误差大于BMI 较小组患者,P<0.05。BMI 较大组患者与BMI 较小组患者X 轴和Z 轴的摆放误差大体相当,P>0.05。详见表1。

表1 BMI 较大组患者和BMI 较小组患者体位摆放误差的比较(cm,± s)

表1 BMI 较大组患者和BMI 较小组患者体位摆放误差的比较(cm,± s)

组别 X 轴 Y 轴 Z 轴BMI 较小组≤24(n=40)-0.020±0.257 -0.038±0.279 -0.022±0.229 BMI 较大组(n=47) -0.025±0.291 -0.096±0.296 -0.015±0.199 t 值 0.214 2.527 -0.450 P 值 0.830 0.012 0.653

2.2 年龄较高组患者和年龄较低组患者体位摆放误差的比较

年龄较高组患者的X 轴摆放误差大于年龄较低组患者,P<0.05。年龄较高组患者和年龄较低组患者Y 轴和Z 轴的摆放误差大体相当,P>0.05。详见表2。

表2 年龄较高组患者和年龄较低组患者体位摆放误差的比较(cm,± s)

表2 年龄较高组患者和年龄较低组患者体位摆放误差的比较(cm,± s)

组别 X 轴 Y 轴 Z 轴年龄较低组(n=56) 0.021±0.275 -0.067±0.279 -0.024±0.209年龄较高组(n=31) -0.068±0.268 -0.067±0.300 -0.013±0.220 t 值 4.095 0.004 -0.682 P 值 0.000 0.997 0.495

2.3 体重较大组患者和体重较小组患者体位摆放误差的比较

体重较大组患者和体重较小组患者X 轴、Y 轴和Z 轴的摆放误差大体相当,P>0.05。详见表3。

表3 体重较大组患者和体重较小组患者体位摆放误差的比较(cm,± s)

表3 体重较大组患者和体重较小组患者体位摆放误差的比较(cm,± s)

组别 X 轴 Y 轴 Z 轴体重较小组(n=48) -0.011±0.261 -0.0484±0.274 -0.217±0.221体重较大组(n=39) -0.034±0.2287 -0.0866±0.303 -0.015±0.208 t 值 1.090 1.665 -0.373 P 值 0.276 0.096 0.709

2.4 身高较高组患者和身高较低组体位摆放误差的比较

身高较低组患者的Z 轴摆放误差大于身高较高组患者,P<0.05。身高较低组患者和身高较高组患者X 轴和Y 轴的摆放误差大体相当,P>0.05。详见表4。

表4 身高较高组患者和身高较低组体位摆放误差的比较(cm,± s)

表4 身高较高组患者和身高较低组体位摆放误差的比较(cm,± s)

组别 X 轴 Y 轴 Z 轴身高较低组(n=51) -0.141±0.293 -0.062±0.289 -0.035±0.218身高较高组(n=36) -0.031±0.251 -0.073±0.289 0.001±0.140 t 值 0.791 0.467 -2.045 P 值 0.429 0.641 0.041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关于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时体位摆放误差的研究较少。Zhao 等[3]根据乳腺癌患者的BMI 将其分为偏瘦组、正常组、偏胖组和肥胖组。结果发现,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时体位摆放的误差值与其BMI 呈正比。这与本次研究的结果相似。陈凤珊[4]的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时体位摆放出现的误差与其年龄有关,年轻患者X轴、Z 轴的摆位误差要大于老年患者,其Y 轴的摆位误差要小于老年患者。这与本次研究的结果明显不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本次研究将年龄≤46 岁的患者作为年轻患者,而陈凤珊的研究中是将年龄≤54 岁的患者作为年轻患者。Lai 等[5]在研究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放疗时的体位摆放误差时,将患者年龄、体重的平均值作为分隔点,结果发现,体重越高、年龄越大的患者其在化疗时体位摆放的误差越大。Yu 等[6]在研究食管癌患者进行放疗时的体位摆放误差时发现,BMI ≥25 的患者其体位摆放的误差值明显大于BMI <25 的患者。郁欢欢[7]在研究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放疗时体位摆放的误差时发现,患者体位摆放误差的发生情况与其体重无关。

本研究的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大体相同。本次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患者在进行放疗的过程中,其BMI、体重等情况会发生改变,这会对本次研究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2)本次研究中纳入患者的数量只有87 例,因此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片面性。3)本次研究的分组较少,数据比较单一。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BMI 较大、年龄较大和身高较低是导致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进行放疗时出现体位摆放误差的主要原因。

猜你喜欢

靶区体位体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MRI影像与CT影像勾画宫颈癌三维腔内后装放疗靶区体积的比较
称体重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你的体重超标吗
鼻咽癌三维适型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