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诊断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2021-12-04陈巧珠杨福健
陈巧珠,郑 楠,杨福健
(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广东 东莞 523000)
乳腺肿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乳腺肿块、腋窝淋巴结肿大、乳头糜烂、乳头溢液、乳头凹陷等。近年来,乳腺肿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乳腺肿瘤患者发病的部位较为敏感,故其较易出现绝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降低其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及时对乳腺肿瘤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可为临床医生对其进行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控制其病情的发展[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X 线片检查、磁共振检查等均是临床上对乳腺肿瘤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常用方法。临床实践证实,采用影像学检查对乳腺肿瘤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较易出现误诊或漏诊。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属于有创性检查。该检查方法具有创伤性小、安全性高、定位精准等特点。本文主要是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诊断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7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80 例乳腺肿瘤患者。本研究经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这80 例患者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这80 例患者的年龄为34 ~54 岁,平均年龄为(41.35±4.35)岁;其中,良性肿瘤患者有35 例(占47.35%),乳腺癌患者有45 例(占52.65%)。
1.2 方法
对这80 例患者均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方法是:1)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其乳房。2)对患者进行二维超声检查,明确其肿瘤的位置,并观察其肿瘤的特征。3)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乳房进行全方位的扫查,将超声诊断仪探头的频率设置为7.5 ~10 MHz,观察其肿瘤的形态、大小、内部血流的情况、内部回声的强度、后方回声的特点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等。4)根据对患者乳房进行扫查的结果,为其选择最合适的穿刺路径。5)对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后,使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生产企业为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59049)对其进行局部麻醉。6)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为Aplio500)的辅助下,使用全自动活检枪(型号为MG-15-22)将18 G 穿刺针刺入患者的肿瘤内,然后按动活检枪的扳机。在对患者的肿瘤进行穿刺的过程中,施术者要尽量避开其肿瘤周围的血管,并密切观察其肿瘤内部血流变化的情况。7)退出穿刺针,使用纱布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8)使用浓度为10%的福尔马林(生产企业为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43020198)对获取的组织进行固定,并将获取的组织及时送检[2]。
1.3 观察指标
观察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这80 例患者肿瘤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的结果、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及良恶性肿瘤患者病灶的超声影像特征。超声影像特征包括肿瘤的形态、肿瘤的质地、肿瘤边缘的情况、肿瘤是否存在包膜、肿瘤内部血流的情况、肿瘤内部回声的情况及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影响等[3]。
2 结果
2.1 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这80 例患者肿瘤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的结果
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这80 例患者肿瘤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的结果显示,在这80 例患者中,良性肿瘤患者有36 例(占45%),恶性肿瘤患者有44 例(占55%)。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这80 例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98.75%。
2.2 良恶性肿瘤患者病灶的超声影像特征
良性肿瘤患者病灶的超声影像特征为:其肿瘤病灶呈椭圆形或圆形,质地均匀,边缘光滑,且存在包膜;其肿瘤内部无回声或存在低回声;其肿瘤后方存在回声,回声正常或回声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其肿瘤内部无血流或存在少量的血流;其肿瘤周围的组织出现受压的情况。恶性肿瘤患者病灶的超声影像特征为:其肿瘤病灶呈叶状或不规则状,质地不均匀,边缘模糊,且不存在包膜;其肿瘤内部存在混合回声(包括低回声、中回声和高回声);其肿瘤的后方存在回声,且呈现逐渐衰减的趋势;其肿瘤内部存在丰富的血流;其肿瘤周围的组织出现弯曲变形、浸润等情况。
3 讨论
乳腺肿瘤患者发病的原因较为复杂。有学者指出,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感染HIV、不良的生活习惯、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缺乏运动等均可诱发乳腺肿瘤。按照肿瘤的性质,可将乳腺肿瘤分为乳腺良性肿瘤和乳腺恶性肿瘤。乳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4]。乳腺肿瘤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乳腺肿块、乳头糜烂、乳头溢液及乳头凹陷等。乳腺肿瘤较易发生的部位为乳房外上象限的区域,其次为乳头区域、乳晕区域及乳房内上象限的区域。乳腺肿瘤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大多数乳腺肿瘤患者在更衣、沐浴时发现其乳房内存在肿块,仅有少数的乳腺肿瘤患者会出现乳头溢液的情况[5]。临床实践证实,乳腺肿瘤患者乳房内肿瘤生长的速度较快,其乳房内的肿瘤一旦侵袭周围的组织,可导致其乳房的外形发生变化(如肿瘤表面的皮肤出现凹陷、乳头凹陷、乳头靠向肿瘤的方向等)。乳腺肿瘤患者的病情若较为严重,其乳房可发生收缩,其乳房的皮肤甚至可形成橘皮样改变。健康女性一旦发现乳房存在疼痛感或乳房内存在肿块等情况,需及早前往医院就诊,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检查。由此可见,寻找一种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的检查方法对乳腺肿瘤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尤为重要。
以往,临床上常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X 线片检查等对乳腺肿瘤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有研究表明,采用上述两种检查方法对乳腺肿瘤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较易出现误诊或漏诊。此外,对乳腺肿瘤患者进行上述两种检查,无法对其肿瘤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采用穿刺活检术对乳腺肿瘤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6]。采用传统的穿刺活检术对乳腺肿瘤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时,施术者需要反复地对其乳房内的肿瘤进行穿刺,可使其出现较强烈的疼痛感[7]。采用高频彩超穿刺活检术对乳腺肿瘤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时,由于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恶性肿瘤的超声图像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故较易发生误诊。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中[8]。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检查方法。该检查方法将病理组织学检查技术和超声学检查技术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有研究表明,对乳腺肿瘤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时,施术者可通过使用全自动活检枪充分获取其乳腺内的肿瘤组织,从而显著提高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9]。在对乳腺肿瘤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过程中,施术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辅助下可清晰地观察到其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病灶的范围等,从而为其选择最适合的穿刺路径。此外,在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过程中,施术者还可对穿刺取材的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清楚地观察到穿刺针针尖的位置,通过对进针的深度进行计算,避免发生过度穿刺的情况。临床实践证实,在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过程中,施术者能够更直观地观察到患者肿瘤的情况,分析其肿瘤血流变化的情况,从而可避免使患者的大血管受损。此外,对乳腺肿瘤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可有效地避免其发生气胸等并发症[10]。大量的研究表明,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乳腺肿瘤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可以获取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从而为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11-12]。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这80 例患者中,良性肿瘤患者有36例(占45%),恶性肿瘤患者有44 例(占55%)。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这80 例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98.75%。这说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诊断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