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文化特征研究

2021-04-28郑传鹏

青年文学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

摘  要:中国文学理论是指当代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内容,由于时代的发展,其本身已经不同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内容,总体来说,意味着内容的高度现代化。我国的文化内容再也不仅仅局限于少部分人,而是普罗大众的文化,所以文化内容的高度也就开始下降,大众文化成为主流,其中融入了更多的西方理论内容,多数的文学解释都是基于西方的启蒙思想,因而,中国文学理论和民族文化特征的脱节比较严重,也导致了中国文学理论的根源开始脱节,为了更好地解决相应的问题,目前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展寻根运动。本文将从中国文学理论与民族文化脱离的问题所在入手,全面展开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文化特征研究。

关键词:中国文学理论;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特征

作者简介:郑传鹏(1966-),男,汉族,海南临高人,学士,琼台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6-0-02

一、引言

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内容,其主要反映的是各个民族的核心思想内容,包括了民族的特性、民族的传统等,一直以来,我国各个王朝都是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深入研究,来总结出相应的中华文化内容,也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但随着我国对外通商的开启,西方文化快速涌入中国,同时,基于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发展等,都对我国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了中国文学理论开始西化,和民族文化的内容相分离,也导致了民族文化的没落。但随着各国的融合不断的加深,各个国家都开始强调自身的基础文化内容,民族文化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主要特色内容,中国文学理论开启了又一轮的溯源活动。

二、中國文学理论与民族文化脱离的问题所在

1.西方理论过多

目前来看,中国文学理论中,西方理论内容偏多,主要是我国近代一直处于被侵略的状态,于是中国接连掀起了学习西方的运动,许多文学大家的另一个身份也是翻译家,所以,在文学理论的演变中,始终将西方文学理论内容作为核心内容。同时,近些年的西方理论内容发展迅速,而中国始终文学动荡的年代,文学思想反复的发生变化,而西方的文学理论却是稳步向前,总体来说,对中国的文学理论实现了弯道超车,但是,西方的文学理论仅仅是在现代化的内容上,更加符合现代写作的需求,如文学批评的引入等,总体来说,意味着西方文学理论的内容,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中可以借鉴的内容,因此,现代的中国文学理论中,充分地借鉴了西方文学理论的内容,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

2.文化体系改变

对中国文学理论而言,文化体系的改变也成为了一个核心的内容。中国古典文化中,讲究的是儒家思想,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思想内容曾经被认为是错误的思想,导致中国儒家文化在现代文学体系中的占比越来越少,尤其是其中以维系封建王朝存在为核心的思想内容,更是一度被删减的一丝不剩。民国时期,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基础,创造了近现代的中国文学理论,而科学与民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曾出现的内容,或者是不属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因此,全新的中国文学理论建设完成后,从自身的体系上来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3.时代发展特性

在中国文学理论中,时代发展的特性也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民族文化的内容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内容,由于中国古代的交通不方便,很多地方与世隔绝,没有全新的内容传入,所以只能自由发展,最终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完全不同的民族文化内容,每个民族的文化内容也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在现代,我国的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无论是交通还是通信,都非常的方便,所以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性大大的增加,各地区的文化内容也可以快速的传统,于是,形成了一个统一大发展的局面,民族文化的内容,过于具有地方特色,而且内容复杂,不符合当前时代的需求,所以现代的中国文学理论中,与民族文化彻底脱离。

4.地方特色消失

对中国文学理论而言,其诞生的基础就是基于人民的思想而产生的,但是因为全球化发展的局面开始进行,中国的一些地方特色开始逐渐消失,各地的人民接受的教育都是西式教育,而没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导致各个地方的文化特色也开始逐渐淡化,除了极少数的乡村还保留了一些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特色内容,或者该特色内容可以转化为经济产值,其他的地方特色内容基本上消失殆尽,所以,民族文化的内容也开始消散,中国文学理论与民族文化彻底脱离。

三、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文化特征

1.具有极强的本土性

在中国文学理论中,也曾有过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融的场景,让二者相融的一个核心特点是具有极强的本土性。对于其他的文化来说,本土性就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其原因有二:第一个是本土性是民族文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所谓的民族文化,就是局限于某些民族中的文化内容,一般,每一个民族都具有一个主要的生存地域,该地域中,由于某个民族人民的聚落形成,就逐渐衍生出了相应的民族文化,所表达的内容主要是该聚落在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例如为人处世之道或者是信仰等,都是一个民族所独有的,也是基于某些生存环境而诞生出来的独特内容,其本身的特殊性非常明显。同时也意味着,民族文化的内容应该是仅仅局限于某些地域的,一旦其离开了自己所在的地域,或者是民族聚落不存在,民族文化也就随之而消亡。第二个是民族中代代相传的文化内容导致其具有本土性。基于聚落的产生,所以文化内容会在聚落中不断的传递,每一代长者都会将文化内容传递给下一代,虽然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发生改变,会出现丢失的情况,但一些核心的内容,却始终在传承,并且仅仅是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之中,也就是民族文化本土性的体现。

2.时代局限性明显

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互融合的,或者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是民族文化的综合和提炼,确保了内容的高度精品化,才凝聚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但品鉴民族文化,也能更好地体会到民族的内容。从先秦到现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流传这么长时间,重要的范畴至少有几十个,但就在现代文学出现的同时,这些范畴完全消失,没有一个留下来。主要的原因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此类内容被政治因素或者时代因素逐渐的掩埋,最终彻底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其他国家的文化内容也因此出现了很长时间的断代,现代文化理论的内容,仅仅是当前时代的,各国都是如此,而类似于古代的文化,如古埃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等都彻底消失了。当然,到了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中国的文学理论根本不是西方理论,被苏联的理论完全覆盖,真正引进西方理论应该是在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说,中国的现代文学理论内容是经过了多次转折的,最初学习了西方的内容,但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而出现了倾向于苏联文学的一面,最终又转回到了西方文学理论的内容,所以中国的现代文学理论发展是曲折的。此状况实际上是我们民族遭遇现代性与全球化这个历史平台所产生的调整和付出的代价。也就是说,民族文化内容是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很大的时代局限性,其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基于特殊的时代而出现,最终,也会因为时代的特性而彻底消失,意味着民族文化的内容受到时代的局限是非常大的,同时,民族文化的民族特色非常浓厚,根本不可能与时俱进,其与中国文学理论的分离就成为必然。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缺陷是,现有的文学理论已经不能非常好地解释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容断层非常严重,或者说已经出现了无数全新的分支内容,根本没有办法理清其中的头绪。中国的当代文学除了主流文学以外,还有网络文学等,其中很多的形式都是基于时代特性出现的,与民族文化无任何联系,即便内容是民族的,但是也不属于民族文化。所以,民族文化的内容应该彻底基于某一个时代的特定产物,一旦时代发生了改变,让民族文化生存的根基受到损伤,那么民族文化也就彻底消失了。

3.具有地域特色

民族文化最大的特色就是地域特色,其本身基于一个民族、一个地域而产生,所以内容中,带有自身的特殊地域特色。例如苗族的文化内容,就和云南的地域特色相关联,很多的内容都是遵从了云南当地的特色内容。所以,在民族文化中,每一项内容,都是基于一个地域而出现的。也代表了本族人民对于当地自然的尊敬和爱护,有着非常明确的自然思想在其中。但现代文学理论强调的是人文内容,和自然已经脱离,所以往往无法有效的融合民族文化。

4.思想局限性明显

民族文化的特征有很多,但是真正讓民族文化和中国文学理论彻底的脱离,是基于其思想方面的局限性。和现代文学理论中所强调的阐释学有关,现代文学理论中,阐释学有了很大的突破,其本身出现了时代解读的概念,允许时代的不同而有不同见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常情况下在某一个时期,一个文本会流行三到五种解释。每一种解释的本质是基于时代特性的,包含了人们的主流思想构成、社会的主体思想构成等等因素,每一种不同的艺术都主导了思想的诞生,基于某些特殊的思想而诞生的内容,所以,才有了如此多的阐述内容,而不是单独的一种阐释内容,是阐释学突破了独断论以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解释这个历史语境与某种阐释出现的关系。但在民族文化中不同,民族文化的内容就是依托于独断论而出现的,其代表的是单一的文化内容和单一的文化传承,不能使用其他的内容来进行民族文化的解读,和当前强调多维度解读的现代文化理论完全不符。所以,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学理论的相容性非常差。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文学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合了大量的西方文学理论内容,直到今天,中国文学理论内容主要以西方理论为核心,内容上倾向于西方文学思想,导致我国的民族文化内容逐渐衰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不得不从中国文化理论中独立出来,被称之为国学。而为了更好地保证我国的民族性以及自身的发展,中国文学理论内容必须做出改变,在融合西方思想的基础上,也要极强地本土性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民族文化的利用,从而形成中西一体的文学理论体系,因此,探究民族文化的特征成为其中的核心内容,意味着中国文学理论的又一次发展,代表了中国民族开始崛起。而不再继续受到西方的影响,从而提升了我国文学理论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陈晓军.文学人类学视野里的多民族文学交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研究前瞻[N].贵州民族报,2020-04-10(B03).

[2]南帆.探求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文化特征[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9(04):13-15.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公共图书馆在民族文献阅读与民族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昭通苗族花山节浅析
浅论民族文化对紫砂壶艺的发展与影响
从《大鱼海棠》看国产动画电影的文化回归
数字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世界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