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语动词名化的认知理据和转喻机制
2021-04-28傅敏
傅 敏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 310023)
一、引言
在现代语言学中,词类转换也称为“功能转换”或“零派生”[1]。在英语和汉语词汇中,都存在大量的词类转换现象,包括动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名词之间的相互转换等,其中动词与名词之间的转换是最普遍的转换类型,这在转类法构词中是最活跃的方法之一。在英语中,名词化是创造新词的常用手段[2]。动词和名词之间的词类转换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语言学家对此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Jespersen首先提出名词化并在语法研究的框架内进行讨论,解释英语名词化及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3]。Quirk讨论了动-名转换中转类词与原生词的语义关系[4]。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观察和研究认知的窗口,对语言的描述和解释必须基于人类的认知规律。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Dirven从认知的角度对词类转换的现象尤其是动词转化为名词的现象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词类转换过程主要存在于事件图示中,动词名词化是事件图示中一个参与者通过概念转喻机制被突显的过程,词类转换类构词都是转喻式的[5]。卢卫中认为,转喻是英汉构词的重要方式,由事件要素之间转指而构成的转喻词在汉语中大量存在[6]。
在聋人手语中,也存在大量的包括动词转换为名词、形容词转换为名词及名词与名词互转等词类转换现象,这些手语的构词都是,转喻式的[7]。在手语中,很多动词不是表示动作,而往往表示与动作相关的事物。本文基于概念转喻理论主要探讨中国手语中动词转换为名词的问题,考察手语转喻的认知理据和转喻机制,这将有助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手语动词名化现象。
二、概念转喻
在传统修辞学研究中,转喻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20世纪80年代,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许多认知语言学家讨论了认知特征和转喻的概念本质。Lakoff认为,转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包括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他把转喻视为一种关系的代称,即存在于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中各局部之间的关系。ICM是一个有组织的概念结构知识域,在同一个ICM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相邻的,部分可以代表整体,整体也可以代表部分[8]。Taylor认为,转喻是一种更基本的语义扩展决定是否存在某些实体之间的转喻关系是确定它们是否存在于相同的概念结构[9]。Langacker认为,一个人可以用转喻关系中的一个实体作为识别另一实体的参照点,从而引起读者或听众对该对象的注意[10]。Radden&K_vecses把转喻定义为:转喻可以看作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一个概念实体提供了理解另一个概念的心理基础。[11]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转喻有以下基本认知特征:1.转喻认知过程广泛影响人们的思维、语言、交流和行为,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2.转喻的认知过程发生在同一认知模型中[12]。在认知过程中通过转喻,人们可以从一部分了解整体,或者从一部分认识另一部分。相对突出原则是转喻的工作机制。转喻词所表达的实体往往是一个突出的实体,它充当一个认知参考点,接触其他不太突出的实体,从而激活目标概念实体[13]。
三、中国手语动词名化的认知理据
手语是一种典型的视觉语言,其视觉要素包括手形、方向、方位和移动等。在表达具体有形的概念时,通过双手的比划可以较易模拟。在聋人的认知过程中,凡是难以用眼睛看到的概念都要将其转化为与之相联系的视觉渠道更易感知的意象才能形象地表达。特别是一些事物外形具有相似的特征,没法通过模拟事物的外形来表达,必须借助事物凸显的特征来表达。比如很多运动用品的球类,外形都是圆的,聋人就通过打球的不同动作来表示,这就是手语中的转喻表达,把动词转换为名词,以行为转喻事物。
(一)动词触发的事件框架中不同元素的突显。认知语言学认为,动词名词化是在事件认知框中,基于概念转喻的一个以整体转喻部分的现象,即事件转喻事件的参与者。与动词具有“显著性”关联的语义角色被转指,是动词触发的事件框架中不同元素的突显[14]。名词作为一种语言单位,用来描述事物的一部分。在认知领域中,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之间移动,并连接彼此之间。这些运动的过程和它们之间的接触是指实体的动态属性。关于一个事件,“施事—动作—受事”是人类在认识外部世界时形成的最典型的认知框,因此,在事件中施事和受事是最有代表性的要素[15]。在事件认知框中,聋人可以用动作来指称相关联的事物。例如动词“翻译”本来陈述一种“关系”,名词化后指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如“手语翻译要了解聋人的心理特性”。动词“翻译”转指了与该动词具有“显著性”关联的语义角色,凸显了两个关联“事物”中的施事。另外,工具、结果、时间和地点等其他事件要素通过凸显,动词也同样可以转指。
(二)被转指的是最易被激活的事物。动词转换为名词,本质上是一种概念转喻。转喻是通过“参照点”建立与“目标域”的心理联系的过程,参照点和目标域一定在同一个认知框中。动词名化,参照点是事件的关系,目标域是与关系相关联的事物。在认知框中,当通过参照点与之建立心理联系的目标域有多个时,通常是最容易被参照点激活的那一个被转指。“施事—动作—受事”是一个最典型的事件认知框,因此,事件域认知模型是人类有效的认知方式之一,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不管是何种语言,概念转喻都能对语言研究不同层面的一些现象作出解释[16]。手语中,根据对《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所做的统计,在事件认知框中,动作所凭借的工具和动作所影响的结果是最容易激活的,其次才是受事和施事。这是因为在手语中,很多类似事物难以用外形来模拟,在概念上,动作所凭借的工具和影响的结果与动作的联系通常固定而紧密,聋人是可以凭借认知经验来推断和理解的。因此,工具和结果容易被激活,动词转指工具和结果的比例非常高。而转指受事的动宾式中,宾语与动词的结合非常紧密,动词和宾语的打法往往都是相同的,比如“瓜子”和“吃瓜子”的打法就是相同的,这也是手语中常见的“动宾一体”现象。
四、中国手语动词名化的转喻机制
通过手语动词名化的认知动机分析表明,动词名化的发生动机是由动词触发的事件框架中不同元素的突显,即与聋人的认知特点相关。在动词转化为名词的过程中,事物的概念完全或部分地代表了行动的概念。动词转换为名词是一个认知过程,其认知理据是“行为转喻事物”。在这类转换中,整个动作过程为事件框架中的其他概念参与者提供心理通道。手语中的动词转换为名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动作转喻施事。施事是指事件的发动者,是发出动作或发生变化的人或事物,是一个按照自己的意志实施某一动作的实体。在一组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施事是事件认知框中显著度比较高的实体。手语中的一些动词转换为名词使用的认知理据是以动作转喻施事,很多职业类的手语词汇都以从事该职业的典型动作来转喻工作的人。如下表所示:
表1 动作转喻施事的手语词汇示例
以上名词化的动词都是通过过程转喻施事,动词名化后指的是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而且动词转指的几乎都是与职业相关的人类实体。在这个事件框中,工作者参与某一个特定的专门性过程得到凸显,因此聋人会以过程为参照点和目标域建立心理联系,从而理解其含义。
(二)动作转喻受事。受事是一个内部发生状态变化的物体,是受动作支配的人或事物。受事是事件认知框中的重要角色之一。手语中的一些动词转换为名词使用的认知理据是以动作转喻受事,这里的受事主要指动作的对象。手语中有些水果的词汇用剥皮或吃的动作来表示,一些零食类的手语词汇也以吃的动作来表示。如下表所示:
表2 动作转喻受事的手语词汇示例
上述例子均是动作转指“受事”,这个“受事”通常都是一个受到过程影响并事先存在的实体。在动词名化过程中,施事和动作的关系隐而不显,受事和动作的关系得到凸显。
(三)动作转喻结果。“结果”是由过程而产生的一个实体,在一个过程发生之前是并不存在的。结果是除典型受事外的另一受事[17]。结果的元素通常涉及由动词引起的事件框架,这属于一件事的一部分。手语中的一些动词转换为名词使用的认知理据是以动作转喻结果,其中很多面点食品类和工艺美术品类的词汇都用制作的方式和动作来表达。如下表所示:
表3 动作转喻结果的手语词汇示例
以上例子均是动作转指“结果”,这实际上是一个过程的产物,而并非某一内部状态发生改变的实体。手语动词名化转喻模式的“结果”都是通过一段时间经过一个动作过程以后的产物,而不是一个本来就存在受到过程影响的实体,因为它在动作过程发生之前是不存在的。
(四)动作转喻工具。“工具”通常是一个无生命的物体,是施事用来影响受事的实体。手语中的一些动词转换为名词使用的认知理据是以动作转喻工具,其中很多乐器类均以该乐器弹奏的动作来表示,各种体育运动的球类也均以打球的动作来表达,各种战争需要的武器装备同样是以使用该武器的动作来表达。如下表所示:
表4 动作转喻工具的手语词汇示例
以上例子中的动词转指“工具”,在某一特定的过程中工具起着特定的作用。上述这些词汇,聋人在进行手语表达时,抓住使用工具时的典型动作过程,将其概念化为事物的特征,在事件框中与施事存在密切联系的“工具”得到突显,因此产生了以动作过程转喻工具的情况。
(五)动作转喻移动者。“移动者”是指空间位移的信息,与“受事”相比,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同的是“移动者”内部不发生状态的变化,只是其位置发生改变。手语中的一些动词转换为名词使用的认知理据是以动作转喻移动者。如下表所示:
表5 动作转喻移动者的手语词汇示例
上述例子的动词转指“移动者”,“移动者”的内部不发生状态变化,它的原型是某一个在空间中移动的物体。通过考察手语语料发现,手语中通过事件来转喻“移动者”的用法频率也较高。如“通知、劝告、申请”等,移动者往往都与言语信息有关,通过双手的移动来表示将话语中隐含的“信息”传送给听话人。
五、结语
动词名化是中国手语中一种非常常见的语言现象,任何语言现象都必须具有认知理据,因为语言并非一个自足的系统。以概念转喻为认知理据的中国手语动词名化,反映了人类认知中普遍的转喻思维模式。动词名化发生在事件认知框架下,一个事件域中包含了许多要素,这些要素之间可相互发生转喻关系,聋人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突显心理来认识一个事件整体,具有认知突显性的要素为其他要素提供心理通道。动词名词化在中国手语中被广泛使用,这种语言现象与聋人的经验和认知背景有关。聋人在观察和表达同一事物时聚焦点不同而造成了手语中的动词名化现象。基于突显观点和概念转喻理论的手语动词名化,主要有动作转喻施事,动作转喻受事,动作转喻结果,动作转喻工具和动作转喻移动者等几种形式。其中动作转喻结果和动作转喻工具这两种形式在语料中发现较多。对于手语教学来说,解释手语动词名化的认知理据和转喻机制,将有助于第二语言学习者了解手语的一些本质特征,理解和掌握手语词类转换规律,提高手语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