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如何在留学生汉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

2021-04-28孙洋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汉语教学

孙洋

摘  要:在新时代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递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高校教师,在教学与实践中应引导留学生热爱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讲好中国故事;高校留学生;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1)04-118-04

高校来华留学生是来中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因此在对留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高校教师,如何在教学与实践中引导留学生热爱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尤为重要。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在留学生汉语课堂及课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向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使留学生能够爱上中华文化,用汉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一、来华留学生概况

近年来,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越来越多海外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和专业知识。天津市作为文化名城吸引了大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留学生,笔者及团队力求在国际汉语教学中有所发展并创新,因此就天津一部分高校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采取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师生访谈、集体访谈等多种方式,就考察过程及结果进行了深度探讨、交流与分析。通过对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大学、天津渤海技术学院、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等高(职)校进行调研,笔者发现,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原因,一是因为专业课需要掌握汉语这门语言,二是喜欢这门语言,三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学生多数对于中国的饮食、电影、名胜古迹、书法及中国功夫等内容比较有兴趣,或者有较多了解,热爱中国文化并热衷于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因此“讲好中国故事”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中较容易得到认同。

在课堂教学及实践活动中,这些院校比较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传授汉语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其使用的汉语教材及学习平台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汉语学习及对中国当前国情及形势的了解。对于学生的社会实践课,内容及形式也较为丰富,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及生活需求。但是在專业实践课程中,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文化在专业中的融合了解相对缺乏。

二、对“讲好中国故事”在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中作用的研究与实践

笔者通过对多所院校进行走访、调研,发现这些院校在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中付诸了大量研究与实践,多数高校会在有形及无形中将传统文化浸润于来华留学生的教学中,例如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教师会基于教学内容的需要或实际教学情况提及关于中国饮食、节日、手工艺品等传统文化的内容。来华留学生也会通过参加国际文化交流社团与中国学生互动,了解与体验书法、剪纸、茶艺等知识,在实践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会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游览名胜古迹来欣赏中国的美景,体验中国人的智慧。该校还通过“鲁班工坊”,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国外。天津交通职业学院通过书法课程让留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引导留学生进行书法练习,体验汉字的魅力。举行中外学生联欢会,留学生观看中国学生表演的太极拳、武术等中国传统特色节目,留学生也会为中国学生表演具有本国特色的节目,进行文化的交融与互动。天津职业大学将留学生教育融入中国学生培养方案中,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以及学时安排与同专业的中国学生是一致的,使他们的专业学习植根于中国文化、中国标准和中国理念。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比较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授,注重“讲好中国故事”,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弘扬工匠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与柬埔寨国立理工大学共同建立“中柬职业培训中心”和“鲁班工坊”,并派师资团队赴柬埔寨指导工作,在完成日常培训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积极解决柬埔寨当地合作院校的技术难题,将中国人的“工匠精神”植根于柬埔寨民众心中,在柬埔寨讲好“中国故事”。二是感知企业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与西门子、天津滨海圣光皇冠假日酒店、中国联通天津分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搭建了一批高端的合作平台。留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全面感受中国文化和中国民情,切身听到“中国故事”。比如应用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留学生大多来自柬埔寨,17级春季的毕业生在天津滨海圣光皇冠假日酒店顶岗实习时,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体验地道的中国风俗、文化、民情,发挥了专业优势,并体验到了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文化知识。三是体验文化活动,讲好中国故事。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体验”系列课程和“天津中德澜湄活动周”系列活动,留学生通过体验“丝网版画”“灯工玻璃制作”和“掇绣”、学习分陶艺和纤维艺术等,不仅学习了中国传统技艺、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提高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四是学好汉语知识,“讲好中国故事”。汉语教师在留学生课堂教学中,除讲授基本的汉语知识外,还注重对留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此外,在留学生实训课程中,还渗透了行业文化。学校组织留学生参观学校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和三菱电机机器人实验实训中心等,教学过程参照生产过程,使留学生对汽车检测、物流综合实训的实际操作有初步的认识和掌握。理实一体的实训课程中参照行业标准,渗透中国行业文化,有助于留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完成工作任务。

三、“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

1.讲授传统文化内容,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历史悠久,形成了很多的历史故事,如“曾子孝母”的故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播放与曾子和其母亲相关的动画故事或成语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中国传统孝道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当课文中出现太极拳这一词汇时,教师除了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或者太极拳视频外,还可以向学生简单普及关于中国传统武术的小知识,引领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武术及内外兼修的作用,了解以孔孟儒家的“仁学”为伦理核心、以“和谐”为价值准则、以爱国、尚武崇德为人生理想的中华传统武术内涵。教师还可以示范太极拳的标准动作,邀请学生一起“动起来”,在太极拳的实践学习中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领学生深刻了解了中国传统“礼”文化,例如对做客、请客原则及注意事项的了解,除了请客吃饭外,中国传统礼仪还包括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通过讲述孔子关于“礼”的一些观点、看法和事例,引导学生深刻了解中国的传统礼节及礼仪。

在关于长城的课文中,通过讲授语言以及长城知识,引领留学生了解修建长城时的重重困难,感知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同时结合中国英雄人物——排雷英雄杜富国,讲述这位英雄人物的故事。杜富国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的故事,通过讲述他的英雄事迹,让留学生了解了中国人热爱祖国、舍己救人的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课堂传承创新,讲好中国故事

在讲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例如在汉字教学中,学到“仁”这个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来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字义,引领学生了解“仁”的思想。“仁”字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是“人”,右边是“二”,两个人,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交往,想要获得融洽的关系,就必须要“爱人”,要“仁爱”。还有“美”这个汉字,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面是“羊”,下面是“大”,在中国古代,羊和人的生存关系非常密切,羊不仅可以吃,还可用来交易,因此古代人一定会认为“羊大为美”。 这些有趣的汉字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风土民情,体会到中国人对于社会和人生的看法。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自己创造会话、精心制作与每堂课话题有关的精美海报或者录制小视频并上传至云平台,在讲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时,学生还能够熟读乃至朗诵与节日有关的诗词,这些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都会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成效。在课堂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游览名胜古迹,了解历史故事,体验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可以组织留学生进行与中国文化及语言知识相关的比赛,比如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进行知识竞猜或主题演讲比赛,组织留学生参加书法、剪纸、包饺子、古诗词朗诵比赛等,让学生在乐趣中得到成长。

3.丰富传播途径,讲好中国故事

留学生在中国生活的时候,饮食是最重要的,而中国地大物博,每个菜名都有一段故事,比如闻名海外的天津“狗不理”包子,每个包子皮都有十八道褶皱,皮薄馅嫩,非常美味。可为什么这么美味的包子要命名为“狗不理”呢?这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狗不理包子馆体验一下这种天津特色美食,在品尝过程中为学生讲解这段故事。这样学生身临其境,既体验了地道的美食,又听到了有趣的故事,了解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可带领学生去茶馆,点一壶茶,嗑上一盘瓜子,一边听相声。虽然学生不能完全听懂,但在那种氛围中感受到真实的中国民俗文化风情,才真正能够体会中国文化。瓷器是中國的名片,凝聚着中国文化的信息,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天津著名的旅游景点“瓷房子”就是由各种精美的瓷器堆砌而成,教师可带领学生去参观,身临其境感受中国瓷器的美,以及在这种美中所蕴涵的中国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可以有许多丰富的传播途径。比如通过媒体,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制作成精美的视频,上传到国外比较流行的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网站和app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宣传。例如李子柒的短视频内容,将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故宫”系列艺术品,将艺术品中融入与故宫相关的元素,吸引了很多外国人,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4.采用“他者视角”,讲好中国故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或者通过朋友讲述、网络视频等了解到真实的中国后,开始接纳中国文化,支持中国、自愿弘扬中国文化。比如“上了央视新闻”的美国视频博主郭杰瑞,他用一段段小视频记录在中国所见、所经历的一切,郭杰瑞没有说过一句他爱中国,也没有刻意贬低任何事物,只凭借客观事实的描述和中外文化的对比,就收获了无数人的喜爱,他凭借独特的见解,走进了央视的视线里。这些认同、热爱并自愿传播中国文化的“郭杰瑞”们,对中国国情、风土人情、中国文化等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用心去了解如今的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爱上中国。“外国人夸中国”是一件非常正面、积极的事情,但是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时刻注意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为世界上所有华人提供了“精神家园”,使之找到了自己的“基因”所在,有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海外学习者来到中国留学,国际汉语教师不仅要教授其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更要在教授其知识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留学生学习、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并愿意将其传播出去。

参考文献:

[1]总书记新闻舆论金句--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EB/OL].[2019-10-10].http://yuqing.people.com.cn/n1/2019/1010/c430404-31392647.html.

[2]李梦阳.引导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探究——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6):196-198.

[3]唐润华,郑敏.文化间性视域下出版业“讲好中国故事”的效果提升路径[J].新闻爱好者,2021(3):50-52.

How do College Teachers "Tell Chinese Stories Well" in Teaching of Chine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UN Yang

(Tianjin Sino-Germa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Tianjin 300350, 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telling Chinese stories, spreading Chinese voice, promoting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e, and transmitting Chinese spirit and Chinese valu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soft power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rol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determine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Telling Chinese Stories Well". In teaching and practice, college teachers should guid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love Chinese culture, promote Chinese spirit, and tell Chinese stories well.

Key Words:Tell Chinese Stories Well;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of Chinese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
医学留学生汉语教学“规约—开放”任务教学模式探讨
中职学校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研究
“后方法时代”的汉语教学顺应走向综合的必然发展趋势
浅谈跨文化交际理论对汉语教学实践的影响
论文化教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缺失
委婉语教学研究
波兰东北部地区汉语教学探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浅析中职汉语教学中助词“着、了、过”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