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小学生数学解题模型的策略研究

2021-04-27陈彩治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建构策略小学生数学

陈彩治

[摘  要] 模型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思想,在教学中融入这一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对各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和梳理,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更系统地学习和记忆知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十分有利的。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解题模型;建构策略

建构小学生数学解题模型,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解答问题,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围绕这一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解题模型的建构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更好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小学生解题中常出现的困难

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定性,且思想意识不够清晰,在做题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导致题目做错,如果不对小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其对数学科目产生反感心理。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思维情况等合理选择引导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模型思想,以模型为基础消除小学生的这些困难。

1. 看不清题目,因失误而做错题

在学习中,很多小学生往往会因为看不清题目而做错题,一些时候是因为他们着急于其他的事情,心思不在学习上,而无暇认真看题目导致做错,比如一些小学生着急出去玩而不仔细看题。还有一些小学生由于思维不细腻,在看题的时候容易粗心大意,导致题目被读错,从而做错。比如,有如下两个例题,

例1 A、B两地相距1000米,现有甲、乙两人,甲以每分钟500米的速度从A地向B地前行,与此同时,乙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从B地向A地前行,那么,请问甲、乙两人在多久之后能够相遇?

例2 A、B两地相距1000米,现有甲、乙两人,甲以每分钟500米的速度从A地向B地前行,与此同时,乙从离A地600米的地方出发,并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从出发点向B地前行,那么,请问二人多久之后能够相遇?

粗略看起来这两道题是相似的,但是从本质来看,例1涉及的是相遇问题,而例2涉及的则是追及问题,本质并不相同,但在做题过程中,很多学生会由于读题不仔细而做错。

2. 无法清晰理解题目是考哪些知识点

每一道题都有其自身所包含的知识点,出题者在出题的时候往往是基于某一个知识点而出相对的题目,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读题之后能够明白该题目考的是哪一个方面的知识,然后才能够准确作答。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往往不知道题目是考哪一方面知识,读过题之后会有一种浑浊不清的感觉,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作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学生对各个方面的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没有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罗列,或者构建知识框架、模型等,这也凸现出来解题模型构建的重要性。

3. 知识掌握不牢固而不会做题

如上提到的两个困难主要是因为学生读题不认真、失误或者思路不清晰而导致解题错误,除了这些情况之外,还有很多学生是因为知识点掌握不牢固而不会做题,这一现象很明显能够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够透彻,需要教师进一步强化教学。比如一些学生由于课堂上开小差,或者走神、不认真听讲而导致知识学习落后于其他学生,从而在做题的时候会感觉很陌生,不会做等。这需要教师做好对这些学生的引导,并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立模型思想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提升数学学科素养的作用

1. 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升学习的条理性

通过建立模型思想,学生能够将各个方面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在心中形成一幅知识框架图,这样在解题的时候就能够明确某一道题目考的是哪个方面的知识,涉及哪些内容等,从而思路会更为清晰,学习更具有条理性,这对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十分有利的。并且,通过模型思想的融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做题的时候画出对应的图形,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画图思想,以图来体现题目,从而更准确地解答。比如在解答例1和例2题目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画出对应的图形,标注题目中的已知信息,这样学生就不会弄混这两道题目,从而能够取得更好的解答效果。

2. 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拓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型思想指的是将模型融入学习中,借助于模型对知识进行详细体现,帮助学生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通常来看,模型思想所涵盖的细节性内容是较多的,且表现形式也不固定,比如有思维导图形式、树状图形式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某一章节知识画出对应的思维导图或者树状图,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以及思维习惯等作图,并尽量详细地对知识进行呈现,这样学生在作图的过程中思维能够得到拓展,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更能够明确问题的考查点,从而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另外,学生在做思维导图或者树状图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为系统、全面,且思想更为清晰灵活,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掌握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从而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建构小学生数学解题模型的策略

1. 优化教学方法,合理融入建模思想

小学生数学解题模型的建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需要教师做好长期准备,合理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并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地引导,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建模思维,提升解题的有效性。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多为学生讲解建模方面的内容,深化学生对建模的认识,并合理引导学生构建模型,从简单模型到难度模型,促进学生取得更好的建模效果。比如,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像图形元素、动画元素等,幫助学生提升学习的兴趣,将建模思想融入其中。如在学习过某一章节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教材目录,并通过目录来思考每一个章节的具体内容,在回顾过所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以圆形或者树形等形式将知识点呈现出来。

2. 创建生活化情景,渗透建模思想

小学生的思维还不是十分完善,而数学知识往往较为抽象,如果教师不做好教学方法的选取,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厌倦,为了更好地渗透建模思想,教师可以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将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引入到教学中,从而将复杂的问题形象化展现给学生,促进学生建模思想的提升。比如,“付整找零”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教师就可以将此作为依据创设如下的教学场景:交电费的时间到了,张阿姨拿着单据到缴费处去交电费,经过计算张阿姨家应该交96元的电费,而她拿了100元钱,收费员收了100元后找给她4元钱。这时收费员收的电费达到了654元,那么请问,截至现在收费员总共收了多少元的电费?通过这一生活现象的引入,学生能够提炼出数学模型,并依据这一模型得出如下的数学公式:654-96=654-100+4=558。这样学生就能够理解“多减要加”的原理,从而对学生建模思想的提升十分有利。

3. 加强实践,拓展建模思想

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对实践活动往往较为热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将实践活动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理解,拓展建模思想。比如,在讲解“统计”方面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如下实践活动:对年级中男女生的组成情况、年龄情况以及出生月份等进行调查,在调查之后采用统计图样式对结果进行展示。这样学生会主动开展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构建统计图,这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建模思想的增强,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提升学习的整体效果。

■四、结语

小学数学解题模型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需要教师做好全面性分析,并做好长期准备,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适当引入一些解题模型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解题模型的构建技巧,从而提升模型构建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学生在解题中经常会出现的困难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认真读题、认真思考,借助于模型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从而更好地解答题目。

猜你喜欢

建构策略小学生数学
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建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拒绝“花哨”,重拾“得体”
平面公益广告的视觉符号建构策略探究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