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诵读中华经典 培固文化之根

2021-04-26博罗县罗阳第五小学温怀竞

师道(教研) 2021年4期
关键词:罗阳校园活动

文/ 博罗县罗阳第五小学 温怀竞

博罗县罗阳第五小学于1994年创办,位于东江之滨、县城中心区。学校以小学校大教育、新六艺育新人为办学理念,秉承谦虚为学、实在为人校训,形成勤奋、开拓、文明、优秀校风,自觉、自律、自主、自重教风,乐学、善思、活泼、和谐学风。

2012 年以来,按照中宣部、国家语委关于开展“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活动部署,学校启动了以“诵读中华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2017年,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同时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学校开展了“诵读中华经典,打造六艺书苑,培育有根新人”主题活动,将经典诵读引向深入,进一步提升了办学特色和育人质量。

从学校顶层设计入手, 为经典诵读提供有力保障。

2012 年,学校制定五年发展规划(2012——2016),其中将打造经典诵读特色品牌项目作为五年发展规划的核心目标之一,与此同时,学校专门制定了《罗阳第五小学经典诵读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组织机构、活动目标、活动原则、诵读内容、诵读方式、保障措施等。2016年,学校制定《罗阳第五小学创建惠州市城市少年宫实施方案》和《罗阳第五小学创建广东省书香校园工作规划》,以上方案、规划均把经典诵读列为重要内容之一。2017 年,学校制定《罗阳第五小学创建文明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其中将开展经典诵读、打造六艺校园作为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目标任务之一。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近七年来,学校坚持将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列入长远发展规划,切实加大统筹领导、组织实施力度,从顶层设计方面为经典诵读活动的顺利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课程和教材编制入手, 让经典诵读成为特色校本课程。

设置诵读课程。 经典诵读短时间并不能看出效果,需要长期坚持,基于长远发展考虑,学校把经典诵读列入常规课程,从时间上予以保证。从2012 年开始,全校每天一节经典诵读课,每周一节诵读指导课,每周一节诵读展示课。经典诵读课规定为每天 14:30 至 14:50,由带班老师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诵读指导课结合各班课程设置,安排在周一至周五期间,各班时间没有统一,由语文教师指导。诵读展示课规定为每周五 8:00 至 8:30,全校师生齐聚操场,进行班级、年级、全校集体诵读展示。课程设置不仅保证了经典诵读时间,而且对营造浓厚的经典诵读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

编制校本教材。 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2013 年,学校组织语文骨干教师参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论语》《诗经楚辞鉴赏辞典》《全唐诗》《宋词三百首》《新华成语词典》《中国谚语大辞典》《中国歇后语大辞典》等,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编印了童趣盎然的校本经典读物——《经典读本》,一到六年级,每年级分上、下两册,共12册。每册包括古诗词、古文、词语集汇、现代诗篇等内容。古诗词主要从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编目中进行选编,考虑到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每首诗词后面加注了注释、译文和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古文部分在低年级选编易于背诵的《三字经》《弟子规》,中年级选编《论语》《孟子》等的节选内容,高年级安排了《出师表》《兰亭集序》《卖柑者言》等名家名篇。为更好地体现趣味性,寓教于乐,教材还选编了成语、谚语、歇后语等词语汇集以及儿歌、绕口令、儿童诗等现代诗篇。

进行诵读指导。 为了满足不同学段的学生需要,学校采取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在自编教材的基础上,分别给每个年级学生推荐了适合的课外诵读书目。此外,学校还探索出了几种很有针对性的诵读指导课类型,并在阅读课上教授,使学生在诵读能力和诵读效率上都有了质的提升。如读物推荐课:向学生介绍各种经典书籍,供学生选择。诵读方法指导课: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诵读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诵读汇报课:让学生畅谈诵读收获。它不仅有利于巩固和提高诵读效果,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还有利于相互启迪,共同提高。

从完善活动阵地建设入手,为经典诵读创设良好的环境。

以创建城市少年宫为契机,开辟经典诵读活动阵地。学校于2016年启动城市少年宫创建工作,先后开设了书法、国画、纸艺、工艺绘画、舞蹈、合唱、管乐、田径、乒乓球、篮球、击剑、足球、吟诵等课程,完善了图书馆、诗韵走廊、书法走廊、艺术走廊、阅读俱乐部、雏鹰才艺大舞台、故事会、校史室、管乐室、书法室等“一馆三廊十二室”,其中故事会工作室、阅读俱乐部、雏鹰才艺大舞台成了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主阵地。

以打造六艺书苑、 文明校园为契机, 让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 围绕打造“六艺书苑、文明校园”的目标任务,学校将经典诵读融入礼、乐、射、御、书、数新六艺园区及其配套校本课程建设之中,为学生创设一个既有传统文化气息,又具现代文化氛围的学习环境。如孩子们在乐园学习剪纸书画,泼墨挥毫,熏陶艺术气息;在礼园学习圣贤礼节,知书达理,学做美德少年;在御园展示才艺,谈古说今,展现儒雅学识。学生可以在疏柳亭上诵读、修身石旁挥毫,大舞台上展演,用自己的方式与经典对话,与圣贤同行。

从丰富活动形式入手, 不断拓展经典诵读的外延和内涵。

开展主题诵读活动,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学校坚持活动育人目标,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诵读活动。如三月开展“学雷锋,做美德少年”,四月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五月开展“诵中华经典美文、建文明书香校园”,六至七月开展“童心向党”,九月开展“浓浓尊师意、款款爱生情”,十月开展“向国旗敬礼、为祖国点赞”等主题诵读活动。从2012 年起,经典诵读活动也走进校园艺术节,学生在文艺节上或诵、或吟、或唱、或演、或舞,演绎不一样的中华经典。

开展诵读评比活动, 激励学生赶超先进。 学校每学期举办“与好书作伴、与经典同行”主题读书节。各班每学期举办与诵读有关的班队会活动不少于一次,内容有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我的诵读故事演讲比赛、读书卡展评、经典诗文接力等。学校大队部定期举行“经典诵读大赛”“经典诗文书写比赛”和“我爱古诗词”手抄报展评等。学校对学期末评选出的“阅读之星”“书香班级”等,给予表彰奖励,激励学生赶超先进。

开展经典“悦”读,促进家校共同进步。童年时光应当是多姿多彩、充满欢声笑语的。在诵读教育的实践中,学校时刻不忘张扬孩子的天性,让他们的童真童趣得以彰显,使传统意义上的“苦读”变成了“悦读”,让孩子们读得开心,读有所获。学校不但培养爱读、善读的孩子,还将读书的风气向家庭、社会散播,巩固学生的诵读效果,也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学校坚持每学期给家长发放《“亲子共读”倡议书》,请家长每天坚持和孩子(学生)一起分享20 分钟的诵读时光。坚持向学生发放读书卡,指导学生填写读书卡,并让家长对学生的诵读情况作出评价。将“亲子共读”作为课外诵读活动的重要内容,让融融亲情在朗朗诵读声中变得更加温馨和谐。

从积累总结提炼入手, 让经典诵读硕果飘香。

诵读经典,熏陶涵咏。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的性情变得平和,班级气氛特别融洽,生活常规明显进步,教育管理也觉得轻松了许多。让孩子们诵读经典诗文,接触最有人文价值的作品,这对开启他们的智慧、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经过多年实践,学生课内外诵读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琅琅书声成为校园最悦耳的和声,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说话、作文、诵读理解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明显提升。

经典指引,书香满园。诵读经典与弘扬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学校诵读经典的做法,也得到家长的肯定和社会的关注。经典诵读助力,学校先后获评广东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等。

猜你喜欢

罗阳校园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变 脸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罗阳:复古旗袍的第四代传承人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收获了一份精神——报告文学《国家的儿子》创作感悟
切实做好罗阳精神的价值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