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4-25赖雪媛郭燕萍钟瑞茵张红艳
赖雪媛 郭燕萍 钟瑞茵 张红艳
1.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骨创烧伤康复病区,广东广州 510970;2.广东祈福医院微创骨科,广东广州 511400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1],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难治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征[2],脑卒中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多数脑卒中患者常遗留严重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运动、语言、认知等方面[3],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护理作为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4],重在改善患者的运动、语言、认知等功能,使在精神、心理和社会再适应,以便恢复患者的自主功能[5]。本研究探讨神经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验证神经康复护理模式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治疗的24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研究组中,男70例,女50例;平均年龄(55.62±4.95)岁。对照组中,男68例,女52例;平均年龄(56.34±5.10)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的诊断标准[6];②患者脑卒中疾病为首次发作,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③年龄20~80岁;④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无明显的意识障碍或治疗后意识清楚;⑤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明显意识障碍、痴呆或精神病患者;②合并有恶性肿瘤、严重心肝肾疾病者;③依从性低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包括监测患者生命状态,改善机体循环状况,加强并发症预防等,研究组采用神经康复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①心理康复护理:脑卒中多为突发,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情绪,表现为少言、淡漠、缺乏主动性,这种不良心理表现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在护理中,加强护患沟通,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进行全程卫生知识宣教,通过与患者交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疑问,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消除抑郁情绪,使其树立良好治疗信心。②饮食护理:患者消化功能减退,应给与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护理人员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饮食方案,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监督,以确保营养均衡摄入;此外,为预防便秘,应嘱患者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必要时指导患者食用缓泻剂等药物。③康复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稳定情况制定被动或主动的康复训练计划,大致分为三个阶段,a.早期训练。定时变换体位,每2小时翻身1次,避免患者出现血栓或压疮等并发症,体位是健侧在下患侧在上侧卧位或半侧卧位。帮助患者做患侧上、下肢各关节的被动屈伸、内收、外展、内外旋转等运动。有肢体近端逐渐活动到远端,每个关节每天运动3~4次,每次10 遍。b.中期训练。包括坐位及站位的平衡训练、行走训练、上下楼梯训练,使患者的肌肉功能得以有效恢复。c.后期训练。对患者双手协调情况及生活能力进行训练,一般通过折纸锻炼方式,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训练采用循序渐进模式。④认知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制定适宜认知功能康复训练计划,通过注意力训练、记忆里训练、计算能力训练、定向能力训练及推理、判断和执行力训练方式,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F)评分、Fugl-Meyer评分量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GQOL-74)对护理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NDF 评分:NDF 总分45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神经功能越差。Fugl-Meyer评分包含共济运动和平衡、完全或高度脱离共同运动的反射恢复及随意运动、部分脱离共同运动随意运动、完全以共同运动表现的随意运动、重新出现反射5个方面,总分100分,包括下肢34 分和上肢66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运动功能越好。GQOL-74 共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4个维度,各维度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的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比较
两组护理前的NDF、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NDF 评分低于护理前,Fugl-Meyer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的NDF 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分,)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例数 NDF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Fugl-Meyer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120 120 36.58±7.69 35.46±5.72 1.2801 0.2017 21.88±5.03*25.09±4.59*5.1639 0.0000 42.26±5.82 43.12±5.36 1.1907 0.2350 55.12±5.39*48.79±6.77*8.0130 0.0000
2.2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
表2 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
组别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功能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120 120 67.29±4.76 65.34±3.35 3.6699 0.0003 66.72±4.08 63.79±3.65 7.8641 0.0000 65.39±5.46 62.75±4.26 4.1760 0.0000 64.68±5.95 61.94±6.02 3.5461 0.0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运动功能障碍等,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7-8]。对脑卒中治疗中,除进行针对性治疗外,还同时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治疗[9-10]。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评定不再以功能状态和疾病改善作为结局,而是以患者的日常行为、生活能力、心理功能和精神状态的改善作为治疗目的[11]。神经康复护理模式是在现代护理模式中衍生出的[12],重在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功能和精神状态等,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及推广[13-14],这一护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针对患者的不同状况制定系列的护理措施等,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肢体功能训练指导及言语认知障碍护理,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5]。
本研究探讨神经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以验证该护理模式的有效性,同时为优化和规范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NDF、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NDF 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神经康复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与苏佳鉴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在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护理后,研究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神经康复护理模式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该模式重在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焦虑、抑郁等。一般而言,心理障碍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等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有研究证实,当患者处于良好情绪状态时,神经肌肉的调节将会达到最佳状态[16],重在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等,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神经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障碍情况,也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的改善,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