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本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4-25魏艳香

名师在线 2021年9期
关键词:学本法治道德

魏艳香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福建泉州 362700)

引 言

在教学实践中做好学本理念的渗透工作,使其落实在学科教学课堂中的各个环节,是为了优化教学结构,使学生切实居于学习主体地位,是对素质教育理念所号召的落实学生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培养目标的积极响应。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为了使学本理念真正地符合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和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对学本理念的内核进行细致的研究,并结合其具体的内容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环节与模式进行相应的创新,使其真正地符合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的教学逻辑,实现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

一、以学生参与兴趣为本,巧用数字媒体资源

以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为本是学本教育理念在课堂中渗透的起点。教师只有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实践参与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实现知识内化效率的提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1]。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媒体资源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作用。例如,在教学“网络改变世界”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网络在生活中应用的媒体资源。在观赏丰富多彩的图片与生动真实的视频资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建立起对网络实际应用意义的认知。而且,媒体资源对教学内容新颖的表现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其在后续的课程中更加高效地完成了探究实践。媒体资源的应用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提供了驱动力。

二、以学生学习个性为本,主导课堂任务分层

学生的学习个性是指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学生受以往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个性,就会阻碍班级学生的同步发展。为此,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个性为本,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做好课堂任务的分层工作,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笔者根据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学习状态与理解情况对学生进行了分层,并制订了相应的课堂任务引导学生的课堂自主实践。例如,在教学“集体生活成就我”一课时,理解能力较高的学生在笔者的要求下从自身的经验出发,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相对更为自主的探究活动;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则要对教师提供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完成自主探究活动。通过笔者设置的不同学习任务,学生在不同的引导条件下切实地投入自主学习,并独立思考出了人际交往过程中自己应有的态度,促进了学习水平和自身能力的提高。

三、与学生知识应用为本,应用时政新闻素材

以学生的知识应用为本这一具体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意在促成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深度学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实践应用能力。为了落实这一学本理念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深度提高,教师应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融入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时政新闻素材,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时政素材进行自主分析,以此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使学生能够切实地开展对知识的自主应用实践,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2]。

例如,在教学“公民的基本义务”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观看了一则近期的时政新闻。一位老人状告养女的新闻视频对教学内容中的赡养义务进行了具象化展示,具有符合学生生活的时效性。学生对这一时政素材进行自主思考,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并自发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以学生独立探究为本,提供自主探究条件

以学生的独立探究为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探究环境。自主探究活动能够使学生切实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使其成为知识获取的主人翁,在完成学习主体地位转变的同时,实现学习效益的深化。为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符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探究条件,辅助学生高效开展并完成自主探究实践。

笔者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采用任务驱动模式,使任务成为催发引导职能的媒介,能够使学生在探究任务的引导下相对自主地完成自主探究实践。例如,在教学“法不可违”一课时,笔者根据科学的探究流程制订了一系列相关联的课堂任务,并跟随教学流程依次布置给学生,组织学生针对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实践。在任务的引导下,学生对违法行为这一概念建立了由浅及深的认知,在丰富对违法行为的认知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法律意识,实现了课堂学习目标。笔者的任务布置以引导的方式为学生的高效自主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使学生学习了自主探究方法,提高了自主探究能力。

五、以学生自主实践为本,创设多元教学情境

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学习实践活动,既是使学生在实践中内化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又是推动学生成为课堂探究主体、实现教学结构变革的有效方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创设多元化教学活动情境的方式,促成以学生自主实践为本这一教学目标的落实,使学生在多元教学情境中通过实践的方式获取知识。

例如,在教学“促进民族团结”一课中,笔者在课前组织学生对自己感兴趣或喜爱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了资料收集与自主学习,并在课堂上创设了模拟展示活动情境,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前实践成果。在课堂上,学生展示了不同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内容,并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其中的节日特色、舞蹈特色等,更加具象地传达出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在这一活动情境中,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魅力,增强了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深化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结 语

通过对学本理念进行细致的分析,教师能够获得更加具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方向,以此真正地推动学本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真正落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猜你喜欢

学本法治道德
“道德即自然”新证——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道德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教育寻真
渗透“学本”思想 构建有效课堂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