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阅读助推历史深度教学

2021-04-25王兴伟

名师在线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深度高中历史

王兴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东盟中学,广西南宁 530000)

引 言

历史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不能过于死板,要在熟练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应将所学的历史知识融入自己的思想观念。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深度阅读有助于帮助学生增进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将所学历史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文化,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高中历史教学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深度阅读的概念

深度阅读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方式,它要求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对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不流于形式,而是通过深入剖析一个历史知识点的成因及其对社会影响,以及不同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形成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1]。可以看出,深度阅读与传统阅读方式最明显的差异在于知识点的因果关系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在深入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借助教材外的其他工具和材料进行辅助阅读,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分析,从而实现“修正—完善—深化”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

二、高中历史深度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引导学生抓住阅读的关键点

深度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的不同之处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抓住阅读的关键点是深度阅读的一个重要特征。从高中历史教学的角度来讲,每一篇课文内容的关键点包括引言、概念、图表和时间。首先,引言一般是一篇课文的总领和概括,涵盖了整篇历史课文的基本知识点。例如,人教版高中必修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节课的开头就用方框的方式点出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起源,也就是从尧舜禹到夏朝的更迭,然后才引出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让学生大致了解中国政治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其次,核心概念是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关键。例如,“禅让”和“王位世袭”这两种政治制度的概念及其区别就是高中生真正把握中国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变化过程的关键。再次,图表在文章中起到引导理解和加深认知的作用。本课中有很多插图,基本上与政治制度相关。这就要求学生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中找出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重点图表进行重点分析和理解,如西周分封示意图与春秋战国密切相关,学生要特别注意上面的分封位置及其后来的演化过程。最后,时间节点是串联历史知识的关键要素。所以在深度阅读过程中,学生还要牢记每一个时间节点,如夏朝是在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在记忆具体的时间节点时,学生要注意哪些时间是具体详细的、哪些时间是模糊的。这也是历史知识考查的重点内容。

(二)提高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

1.引导学生重视深度阅读

尽管历史教材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差异。在阅读历史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停留在语文阅读的思维和方法上,而应突出历史教材的特点并遵循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重视历史教材阅读。一方面,教师应在教学中从历史特点的角度阐述阅读的重要性,如历史知识较零碎,阅读有利于学生了解基本的历史知识,并将不同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加深理解。另一方面,阅读历史教材的过程也是穿越时空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并对未来国家社会的发展产生独立的思考,也能够独立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从而将所学的历史知识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发挥历史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2.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深度阅读能力

学生的历史深度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阅读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基本规律。在初级阶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整理一个包含整篇课文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知识点的学习大纲,并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围绕学习大纲进行深度阅读,厘清学习思路,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熟悉历史课文内容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整理提纲,然后让学生围绕自己所整理的提纲进行再次阅读。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成果展开互动交流,取长补短,优化自己的阅读效果。

三、灵活运用多样的阅读方法

(一)问题式阅读法

这种阅读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先提出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进行阅读,最后寻找问题的答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历史教材内容转化为核心问题,然后向学生阐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种阅读方法的关键在于问题质量。问题既要体现出学生所要学习的核心内容和目标,还要体现出一定的层次和深度,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递进,体现出高中历史学习的特点[2]。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把握和了解,结合教学目标和考试的标准、要求,设置阅读前置问题。在学生独立阅读后,教师可以随机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持学生对历史教材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采取包容的态度,学生只要能够独立阐述自己的观点即可。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设置不同的问题,以体现学生之间的历史学习差异性。

(二)线索式跨章节阅读法

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历史学科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一个历史知识点可能是下一个历史知识点的重要原因和因素,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的产生可能是多个前置因素导致的。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能局限于一个章节,而应采用跨章节阅读的方式,在不同的章节中寻找线索,围绕线索来进行整体阅读。可以作为历史阅读线索的因素有很多,学生在记忆朝代和其中的历史事件时,基本上以时间作为线索。除时间外,人物、政治制度、重大战役等也可以作为阅读的线索。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在不同的章节中找到关联的因素,以确定不同文章之间的阅读线索。

结 语

总之,深度阅读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所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深度阅读能力对于深化学生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重视历史深度阅读,并将阅读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历史深度阅读能力,以及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深度高中历史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