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3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临床诊治分析*

2021-04-24范苑林张思明丘冬琴李小苑宋君凤

黑龙江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双侧浸润性原发性

范苑林,徐 泰,张思明,丘冬琴,李小苑,宋君凤

梅州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广东 梅州 514000

乳房是女性的重要的成对器官,在一侧出现癌变后,依照解剖学关系另一侧也会受到体内致癌因子影响而提高发病率。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其发病率的增长,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1]。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具体是指患者两侧乳房同时或异时双侧独立发生的原发性乳腺癌。目前,医学界对于双侧乳房独立发病的间隔时长尚存在争议[2]。随着疾病诊疗技术的提高,单侧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被明显提高,但双侧患者尚未明确。因此,本文选择了梅州市人民医院于2013年1月—2020年3月间收治的33名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3年1月—2020年3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3名女性患者,占同时期院内确诊患者数量的1.5%(共确诊乳腺癌2213例)。其中同时双侧乳腺癌与异时双侧乳腺癌的比例为29∶4,年龄区间为23~77岁,平均年龄为(46.03±10.92)岁。按照年龄分为40岁前(11例)与40岁后(22例)绝经前后发病比例为24∶9。

1.2 诊断方法

诊断标准:(1)部位:分为原发癌与转移癌两种,其中原发癌多位于外上象限乳腺实质内,而转移癌经过淋巴道或血液进行转移,因此常位于对侧乳腺内侧象限或近胸正中线的脂肪组织内;(2)组织学类型:双侧乳腺癌的核分化差异比较明显,组织类型不同;(3)原位性病变:临床上认为是原位癌或其进展成为的浸润癌;(4)生长方式:原发癌的生长方式多为单发、呈浸润性生长,转移癌为多发、呈膨胀性生长;(5)在首次治疗结束后5年以上,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证据,对侧多为原发性乳腺癌。多以6个月作为临界值,分为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ynchronous BPBC,SBPBC)、异时性双侧乳腺癌(metachronous BPBC,MBPBC)两种,而SBPBC中第一癌指的是癌灶直径较大侧的乳腺癌[1,3]。

1.3 病理学诊断标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对乳腺癌进行分级:浸润性癌分为I~Ⅲ级,导管原位癌依照低、中、高分化又分为I~Ⅲ级[4]。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与病理特征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与病理特征比较,见表1。

2.2 患者治疗方式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全乳切除和改良根治手术选择人数要远高于乳房重建、保乳手术人数,在后期进行辅助治疗时,大多数患者接受了规范的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见表2。

3 讨论

3.1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发病率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是一种较为特别的乳腺疾病,其在最初定义过程中,单指患者双侧为原发性恶性肿瘤,并不涵盖转移性肿瘤[5]。近些年随着国内外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发病率的增加,也进一步提高了医学界人士对其的重视程度,并依照发病特征又将其分为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异时性双侧乳腺癌两种[6-7]。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和异时性双侧乳腺癌近两年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全部乳腺癌发病率的2.1%~4.6%,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发病率接近于数据范围,进一步证明了其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对于有疾病家族史、基础疾病影响等于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特异性有关的诱病因子在本组年龄超过40岁的病例中体现不明显,可能与研究样本案例较少或分析方法有差异相关[8]。从整体病理分布来看,浸润性导管癌的数量远高于原位癌及浸润性特殊癌(髓样癌、黏液癌、乳头状癌)的分布数量,这可能与我院早诊率偏低有关。

表1 患者临床与病理特征比较

表2 患者治疗方式比较 例(%)

3.2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

在本次研究中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在23~77岁,中位年龄为46岁,与同时期单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段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在本次研究所选的33名病例中,年龄超过40岁的患病人数要明显高于年龄未至40岁的患病人数,其疾病恶化情况,肿瘤扩散范围也更为严重,二者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证明了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发病情况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依据索龙格,杨顺娥等[9]的研究表明,双侧原发性乳腺癌首侧发病年龄数要比单侧原发性乳腺癌发病年龄数高5~8岁,其发病高峰年龄段在34~49岁间,且大多数患者都是在绝经前被确诊,这也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说明近些年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逐渐呈现出低龄化趋势,但年龄段越低其患病概率还是没有高年年龄段的发病率高。

3.3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与疾病史和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有存在既往疾病史的情况,年龄超过40岁患者的人数为16名,年龄未超过40岁的患病人数为1名,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沈霖等[10]在分析国内486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后得出的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与患者病史呈正相关的结果相符[9]。另外周子君等[11]的研究结果表明,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患病率与患者生活习惯、饮食特点所属民族等方面也有所关系,但本次研究病历资料中并未收集该部分资料,暂不做讨论。

3.4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在本次研究中,不论是年龄超过40岁以上的患者还是年龄不足40岁的患者,以及患者第一癌与第二癌的病理特征比较,都是以浸润性导管癌居多,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浸润性导管癌为原发性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2]。有研究表明[13],浸润性导管癌与小叶癌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危险因子之一,当患者乳房一侧患浸润性导管癌或小叶癌时,其对侧的发病率也会明显增加,这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3.5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病理分期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可看出年龄超过40岁患者的病灶大小与年龄不到40的患者相当,但分期偏早。而且第一癌的病灶大小一般都要大于第二癌,这可能与患者自身自护意识提高有关,一些患者在得知自己一侧乳房出现原发性乳腺癌症状后,会积极参与配合治疗,并且及时复诊检查,因此对另一侧的保护度、关注度较高,相应控制了疾病的发病率[14]。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患者自护意识与发病率控制呈正相关,因此应在以后的疾病治疗中做好健康宣教、知识普及等工作,提高广大女性患者的乳腺自护意识,及时发现病症并尽早就诊治疗。肖宇等[15]的研究表明,病灶大小与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与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发病关联性较低,与本次实验研究结果一致。

3.6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与表皮因子受体间的关系

人表皮因子受体又为HER-2,是一种常用的乳腺癌参数变化指标,因为其与逆转录病毒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被发现,是一类乳腺癌原癌基因。其由1255个氨基酸构成,其中属于酪氨酸激酶区的就占有70.23%~75.69%,因此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与复制能力[16]。在目前的研究中,尚未发现HER-2能与细胞外蛋白配体直接结合,都是与其家族成员内的配体进行结合,如它异二聚体就是其中一种,当HER-2与配体结合过后,其活性会显著增加,并进一步激活细胞组织内的隐藏信号通路,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细胞分裂能力,获取更多的生长激素,进一步提高肿瘤扩散范围[17-18]。因此近几年医学界也将HER-2的表达列为影响双侧原发性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次研究也同样体现了上述研究结果,表现出患者HER-2阳性表达与另一侧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3.7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治疗

目前对于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疾病的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全身治疗,由于大多数患者在患病时都为双侧原发性,因此其临床治疗机理与单侧治疗大致相似,如果在检查过程中没有发现转移情况,在对对侧乳房进行治疗时,可将其看做一个新的肿瘤[19-20]。依照患者需要,可向其提供保乳、改良根治、乳房重建等不同类型手术,根据病理分期、分子分型,在手术后要继续配合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方法,进一步防止转移扩散。但这些预后方式效果都没有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明显。

由于乳腺癌属于一种全身性疾病,很多患者都是在发现乳房处有明显肿块后,才来就诊,因此病情发展已较严重,患者身体内可能存在远处转移的病灶,因此在结束手术治疗后,多数患者需要继续接受辅助治疗,清除体内残存肿瘤细胞,但其辅助治疗过程却比较痛苦,会为患者带来强烈的不适感[21]。因此需要配合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提升治愈信心,积极调整状态。

综上所述,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对患者生命健康危害较大,发病因素影响较多,应加强知识普及,帮助患者尽早发现、及时治疗,才能有效降低发病率。

猜你喜欢

双侧浸润性原发性
特殊浸润性表面构建及其抑制酸奶黏附的研究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学对照分析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浸润性乳腺癌能治好吗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