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APP资源使用调查、整合测评与选择

2021-04-23谭敬德罗慧文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辅助学习者

谭敬德,罗慧文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引言

在移动终端不断发展,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学习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的缩写)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辅助学习工具。然而,面对井喷式的各类学习APP资源,学习APP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学习效果欠佳、没有达到学习者预期、同一类型学习APP过多、无法快速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学习AAP,等等。同时,面对市场上繁杂的学习APP,学习者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最适合个性化的软件[1],多数只能通过不断地尝试去寻找达到自我期望的学习APP。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笔者通过调查访谈,同时对以网页为载体的资源进行整合及测评[2],以期为学习者选择、使用学习APP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学习APP及其研究应用概况

(一)学习APP

学习APP专指手机(或智能移动终端)上学习类应用软件。现今,学习APP的数量增长迅速,各种学习课程的应用程序大量涌现,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学习APP通常分为搜题类、教辅类、综合平台类、在线培训类等。搜题类APP可以快速得到标准答案和解析过程;教辅类APP其核心功能就是比较系统的在线教辅题库;在线培训类APP是借助网络课程等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综合平台类APP具有跨学科、多角色特征,不仅有题库内容还有数据体系,它克服了前3类学习APP单一的特点。

学习APP使用率日益增加,这得益于:(1)学习APP可以实现实时快速更新,能够适合用户思维活跃的特点;(2)手机(或智能移动终端)随身携带、互动性强等特点能够满足用户碎片化时间学习和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

(二)学习APP研究应用概况

目前对于学习AP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学习或特定学习对象(如儿童)的设计应用研究、对比分析、用户评估和分类研究等方面。如宋晓玲的《面向移动终端设备的学习应用程序(APP)的设计研究》[3]、赵顺的《个性化自适应学习应用程序对提高班级学生学习质量的研究》[4]、娜达丽娅的《汉语词汇学习应用软件对比分析及思考》[5]、阚茜等的《汉字教学移动应用程序的设计与用户评估》[6]和谢悦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汉语学习应用程序类型研究》[7]等。但从学习者的角度,以学习APP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访谈,同时对以网页为载体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测评和资源选择的研究较为少见。

二、研究设计

为了调查学习APP使用现状以及了解学习者对于使用学习APP的想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研究对象为使用学习软件的用户。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选择和确定研究对象为使用学习APP的用户,利用网络进行问卷调查,对分层抽样的用户进行网上访谈。

(一)问卷调查

1.调查对象抽样。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按大学生4个年级分4个层次抽样,调查对象的来源及分布详细情况见表1。

2.调查内容。为探究学习APP的使用现状,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调查:(1)学习APP的拥有情况(个数/拥有年数);(2)学习APP的使用情况(一周使用次数/一周使用总时长/原因、针对方面、同一类型存在过的个数);(3)学习APP的更换情况(原因/ 方式);(4)学习APP的使用效果(效率/满意程度);(5)对软件资源提供方的满意程度。

3.调查问卷的编制和试测。本次问卷调查除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院校)外,调查的主要内容有用户学习APP的个数及使用情况、对学习APP的满意程度及使用效率的情况等方面,共计12题(其中结构化问题7题,半结构半开放问题4题,开放问题1题)。编制的问卷先通过小部分志愿者进行试测,根据试测情况对问卷再次修改,达到预期调查目标,然后利用网络发放调研问卷,对本科及以上学历使用学习APP的用户进行调查。

(二)访谈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问卷调查样本中选取部分样本作为访谈对象进行深入访谈与研究。调查对象的来源及分布详细情况见表1。

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针对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学习APP所花费时间的情况,谈谈学习APP的优势和不足,使用学习APP辅助教学效率高低的原因,对学习APP资源提供方的想法等方面。笔者根据实际访谈效果,进一步提出问题,以获取更为深入的调查资料。

表1 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样本来源及分布

三、学习APP使用现状分析

(一)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45份,回收144份,回收率为97.06%。回收的问卷中,有效问卷有138份,有效率为95.84%。

(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1.学习者拥有APP、使用时间和使用效率调查结果

多数用户(91人,占65.94%)手机中至少下载4个(及4个以上)学习APP,且几乎所有用户(137人,占99.28%)都曾应用学习APP辅助自己学习。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APP有着广泛的用户使用基础,它几乎已经成为用户最青睐的辅助学习工具。

从每周使用次数来看,44.93%(62人)的用户1周只使用1—2次学习APP,大部分用户(81人,占58.7%)一周使用学习APP的时间在2个小时及以下,37.68%(52人)的用户一周1—2次且一周内使用时长不超过2小时(如表2所示)。

表2 一周内学习APP使用频率与使用总时长的调查

用户在一周内使用学习APP的时长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使用学习APP的效率(见表3),且学习效率与是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APP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见表4)。可以认为,当用户使用时间越长,学到的内容更多,用户自我感觉更好;会认为自己找到了合适的学习APP。

表3 一周内学习时长与学习效率的调查

表4 学习效率与是否找到合适的软件的调查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用户使用APP辅助学习的次数较少且时长较短,但时长与效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由此可知学习APP辅助用户学习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目前学习APP在一部分用户身上并没有得到好的效果,33.33%用户感觉没有找到十分或比较适合自己的学习APP。而对于那一部分选择了找到比较或十分适合自己的学习APP的用户,我们通过访谈发现,有一部分访谈对象做出该选择的原因为使用学习APP比之不去学习可带来心理安慰,而不是学习APP真正适合自己。

2.从用户使用学习APP的情况分析

从使用年份来看,大部分用户(86人,占62.32%)已经使用学习APP至少两年(含两年)。伴随着拥有时长的增加,用户一周使用学习APP的频率也在增加,但是用户一周使用学习APP的时间却没有大幅增长。在一周内使用1—4次的用户更多是为了被动完成教师布置好的任务或为学校网络课程学习的需要(表5)。

而根据我们访谈发现,在自主使用学习APP进行学习时,学习APP要想发挥出作用的程度更多地取决于用户自身坚持的程度以及学习软件构造的学习情境[8]。

表5 一周内使用频率与使用原因的调查

3.学习APP使用类型及更换原因情况分析

关于如何选择APP(见表6),根据数据显示,大家对于选择学习APP的方式大多是依靠他人的推荐(94人,占68.21%)和在软件商店(75人,占54.35%)进行简单地寻找,而专业的测评文件仅占34.06%(47人)。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用户很难依据自身的需求在短时间内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学习软件,即使在他人推荐或是软件商店探寻后,仍需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探索软件的功能等。

表6 寻找学习APP的方式

对APP使用类型偏好,有85.51%(118人)的用户使用学习资源类的APP,有86.69%(120人)的用户使用学习辅助类的APP;且同一用户曾使用过多种不同类的学习APP。用户不断更换学习APP类型的原因主要在于学习需求的增加或改变(99人,占71.14%)、软件功能不完善(59人,占42.75%)和学校老师的要求(57人,占41.35),使用时间越长,受学习需求增加或改变等因素影响更换软件的比例越大。可见,用户对APP的需求类型多样,且因时因事不断地产生新的不确定的需求。

(三)基于访谈的分析

基于调查问卷的初步了解后,我们选择了小部分用户进行深度访谈,进一步调查分析他们对使用学习类APP的看法。

1.为什么会选择使用APP进行辅助学习?

“便捷”和“打卡功能”是最高频出现的词汇。“便捷”是指可随时随地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不受时空的局限;“打卡功能”是指APP拥有的打卡功能作为外部刺激,在完成打卡后采取奖励能作为推动力去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成就感。根据访谈发现,被访者使用APP进行辅助学习时却忽视了“学习”这一功能,也有同学提到学习的效果其实一般,但是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甚至于在习惯的影响下,大家不会过多地考虑使用一个APP的效果到底好不好,自己有没有学到知识,而只是机械的使用。

2.如何看待合适学习APP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呢?

在问卷中有36.9%(51人)用户表示已经找到比较合适自己的APP但又选择了学习效果一般。在访谈中我们也向这部分用户进行了提问。访谈中出现了以下几种回答:第一类表示已经找到适合自己的APP,但因为自制力太差等主观因素,最后学习的效果一般;第二类表示相较于书本学习,利用APP这种更新奇的学习方式能更激励自我进行学习并认为比较适合自己,但是整个学习效果还是一般;第三类表示由于手机类下载的学习APP基数大,但是也并不是每一个都很适合自己,所以整体感觉会认为学习效果一般。第四类表示学习APP的功能较为齐全,自己愿意使用,但知识并未内化,学习效果不佳。总体而言,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首先是主观的,其次就是客观上学习APP并没有能够更高程度上契合用户的需要[9]。

3.通过何种途径选择APP呢?

大部分用户表示其来源方式是经老师和同学的推荐后自己一味地接受,小部分用户会自发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APP软件,并通过百度、微博、测评论文等方式获取,在选择多个经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留下自我感觉最合适的。调查发现,大家在获取有关学习类APP信息的方式比较广泛但是并不专业;大家没有一个专门的途径获取一些自己需要的信息。

四、调查结果

互联网与智能移动终端催生移动学习的迅猛发展[10],学习APP成为当下普及的辅助学习工具[11]。特别是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学习APP更是承担了千万学生网络学习的重任,成为此时期的主流学习方式。但因用户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此暂不讨论学习者主观原因,只分析学习APP软件自身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其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学习APP用户使用基数大,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辅助学习工具,但用户普遍反映学习APP使用效率较为低下,难以达到预期目标。(2)用户使用APP辅助学习时,知识不易内化。(3)用户对APP的需求因时而变,多个APP才可满足某一学科的学习需求,众多APP的下载给手机空间带来极大的负担。(4)选择APP的途径较为单一,且没有针对性;需花大量的时间去比较探索,缺少快捷专业的方式去引导用户去选择。

(二)主要原因分析

(1)学习APP良莠不齐,部分学习APP有粗制滥造之嫌,没有对学习课程(学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课程资源设计没有按照教学设计要求进行,缺乏必要环节,如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分析和学习内容分析等,使得用户普遍反映学习APP使用效率较为低下,难以达到预期目标。(2)运用学习APP软件进行的学习大部分是快餐式、碎片化的学习,学习者的认知加工深度不够,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易产生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学习的知识难以内化于其认知结构之中。(3)大部分学习APP功能较为单一,较难满足某一学科的学习需求,只有多个APP共同运用才能满足学习需要。(4)学习APP的针对性弱,选择途径单一,缺乏根据学习者个性特征、具体学习目标和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的学习APP资源,难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五、解决对策

(一)加强学习APP基于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

移动学习应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学习APP须顺应发展趋势,不断完善自身,特别是要根据学习者个性特征、具体学习目标和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研发满足市场需求的学习APP。

学习APP应加强自身设计和研发,针对部分学习不够自觉的用户提出“固定学习功能”,即学习满足条件后方可离开学习APP,或是改变打卡机制和采取奖励政策,对满足打卡规则的学习者可解锁特殊的功能。针对知识不易内化,要求学习APP应更为充分地去了解用户的学习心理以及用户使用学习APP辅助学习的真实需求,针对用户特征做好学习资源的教学设计,更加高效地推出学习内容,促进用户的学习内化进程[12]。

(二)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与管理”

搭建学习资源“整合与管理”平台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管理。学习者能通过该平台关键词搜索找到大量多源资料,并提供这些学习资源链接、功能介绍和用户评价情况,进而延伸出一个根据用户反馈的软件测评模块[13]。这样有利于用户选择的针对性,使用的高效性以及提高软件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同时,还可以通过测评板块的反馈了解用户的学习需求,以便进一步更新、完善平台。

该平台的功能模块包括:(1)资源整合模块。该模块是一个开放性搜索界面,后台会根据用户提供的关键词按词条关联度自动搜索匹配到符合要求的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学习资料的超链接。用户可通过这些链接获取各个学习软件及网站的海量资源,无需下载多个软件,即点即学。(2)软件评测模块。该模块分为专家测评和用户测评,用户可在此找到专家和软件使用者的综合测评报告和心得,分析各学习软件优劣,选取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

结语

如何高效整合和提取处理学科信息是学习APP急需解决的问题。学习者在使用学习APP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普遍面临学习效率不高、对学习APP的需求大而多变、获取学习APP的途径单一且难以符合自己的需求。面对繁杂的各式学习APP资源时,重要的不是获取的方式,而是有效提取的能力。据此提出了“学习APP资源管理评测平台”设想,期盼能使学习App更加高质高效的辅助学习者的学习。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辅助学习者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倒开水辅助装置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莲心宝宝有话说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