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4-23李佳郡李晓敏黄炜虹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农经农林国际化

闵 锐,李佳郡,李晓敏,黄炜虹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商学院,b.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瞩目成就密不可分,扎实有效的学科建设不仅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1-2],更见证了我国用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左右的人口,为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农民收入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高速发展阶段,亟需大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农经专业”)人才来经营、管理和改造农业。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学术和专业要求越来越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市场全球化的需求[4],与此同时,农业现代化除了需要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更需要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在农业的规划、生产、贸易、管理中的应用[5-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卓越农林新才。2019年“新农科”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安吉会议强调要“开创农林教育新格局,走融合发展之路”,通过改造传统农林专业,构建更全面的高等农林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农林发展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农林专业人才。《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指明,要支持我国高等院校与世界名校的交流沟通,加强国际间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高等院校农经专业正在转变方向,将培养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需求的国际化专业人才作为教学目标。农经专业承担着培养“会技术、懂经济、善管理”的高素质经济管理类“新农科”人才的历史使命,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农经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等新需求背景下迫切而紧要的议题。

一、农经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世界各国为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开始从经济层面到政治层面的不断改革调整,而在教育层面更加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2019年,我国新农科建设由“试验田”走向“大田耕种”,从宏观层面重点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等一系列改革,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①,“新农科”建设正在从理念转化为实际而具体的行动。在这一契机下,我国农林高校立足于区域农业特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农经专业高质量发展。《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强调,要加强农林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创新创业的全方位培养。为达成“新农科”建设之目标,农经专业有立足专业特色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需要。至此,农林经济管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与方向,从单一的农林经济管理技术型人才,逐渐转向为具备专业技能、国际化农林经济管理知识、较高政治觉悟和熟练国际交流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从2014年开始,我国与“一带一路”合作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在1亿美元的基础上平稳上升,促进国际贸易交流的同时,也为我国农产品市场深度发育、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和农业技术引进与推广等带来了新的机遇。农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粮食安全,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交流的重点,国际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农经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了新的高要求。继农业现代化之后,农业国际化成为对我国农业市场发展以及农经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指标[7]。国际化的专业人才需要长期的训练与积累,如何培养农经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如何提升国际化实力、以及如何改革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是国内农经专业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有利于加强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贸易自由化成为链接各国经济发展的纽带。处于国际竞争背景下的中国农业经济,对外贸易从整体上看一直为顺差状态,而自2014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却为持续逆差。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农产品生产方式普遍为小规模生产,集中销售成本高,容易受到集中生产大国的低价冲击。再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日益严重,对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化要求越发严苛[8],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的不足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大成因[9]。为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除了要完善农产品出口政策、不断向国际标准看齐来控制农产品出口质量之外,我国高等院校农经专业更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国际竞争力,提升其随机应变的能力,适应变化莫测的国际贸易环境来应对他国的变相打压[10]。

二、我国农经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

(一)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农经专业国际化人才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重点之一。近年来,我国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所处阶段,出台了不同的政策来全面推动国际化教育发展(见表1)。《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为了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展,我国要加快农林教育供给侧改革,为我国农林建设培养具有综合专业素质的领导型人才。在教育部发布的《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中也提出在农业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明确国际化教育发展方向,强化推动世界一流高等学校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提升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素质水平与创新能力,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教育政策体系不断更新迭代,体现了社会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紧迫需求,表明了政府对高等农林专业国际化教育改革的重视程度。

表1 近年来我国农林教育政策及中心思想

(二)国际化课程模式多元化发展

我国农经专业“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模式,培养出一大批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和推动我国农林产业国际影响力提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我国农经专业教育国际化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2014年颁布的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提出“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三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改革,建设200个左右一流涉农专业带动农林教育模式改革,建设500个农林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形成一批示范性成果。在国际合作方面,国内涉农高校逐步加强与国外高校农经专业的交流,如我国南京农业大学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有着长达20年的国际交流合作,共同建设国际性科研合作中心——“中国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和“中荷农产品供应链研究中心”,同时深化与德国的产业合作;中国农业大学2012年获教育部批准,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联合举办农林经济管理(农业商务方向)专业项目,成为本专业领域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三)人才培养国际交流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教育实力的持续提升,虹吸效应驱动大量海外留学生来华留学,我国高等院校(机构)留学生人数稳步上升。就来华留学生规模而言,2009年至2018年留学生在校生人数增加了261.60%,毕(结)业生人数增加了236.27%,授予学位人数增加了319.03%,(见图1)。《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建立‘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旨在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我国已与沿线24个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在23个沿线国家设立了60余所境外办学高校,如2017年共有31.72万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此外,在南南合作框架中,我国通过与非洲地区的涉农教育机构合作,引入大量非洲留学生来华接受农业高等教育。同时,教育部官网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包含农经专业在内的涉农专业共有1.14万人获得出国留学资助。国家留学基金委也在计划设立新农科人才培养项目,以加大“高精尖缺”的农业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

图1 来华留学生在校人数、毕(结)业人数及授予学位人数

三、我国农经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不健全

优秀的教师资源和优质的授课体系体现了高校教学实力,具国际化教育能力的师资结构有助于打造优秀的国际化人才。提升农经国际化人才是当前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包括国际化视野在内的教学能力、学科知识、外语水平、科研素养等综合素质方面,对农经专业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农经专业现有的国际化教学的本籍与外籍教师中,大部分都仅具备讲授外语课的能力,无法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教授。同时高校自身外教聘请渠道少,较难聘请到符合要求的高水平专业外籍教师。其次,受学校层次、经济实力等因素的制约,缺乏充分的国内外进修、交流与学习,国内高校教师国际化教学经验不足等现象尤为突出。最后,受目前高校对教师评价机制的的影响,教师更注重自身的科研,对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方面时间精力投入不尽到位。高水平人才引进不足、教学经费紧张和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经专业教师国际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错配

高校的课程体系构建,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农林教育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我国高等农经专业发展已显成效,但仍存在基础相对较弱的短板,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教育制度与实践体系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虽已意识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在详尽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进程等方面仍有待完善。目前高校的部分课程还未能适应国际变化和国内需求,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实践教学是课本知识的延伸,但许多实践课没有实操环境,或是实践课程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仅在课堂进行。这些问题使得实践课程一定程度上形同虚设、流于形式,与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及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等培养目标有所错位。

(三)培养方式与评估体系不完善

人才评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不仅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也是为现有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查漏补缺的重要途径,是农经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持续增质提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人才评估模式是以笔试成绩为依据的传统模式,以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作为对其国际化人才程度的评价标准。较为僵硬和片面化的评估方式,结果不免缺乏公正性,同时也会导致学生产生“应试”思维——只重视知识点的记忆而非掌握与应用。学生可能获取较好笔试成绩,但或许无法胜任处理国际事务的需要,这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性思考能力等要求背道而驰。还有部分已引进科学评估体系的农林高校,评估方式侧重统一标准而非学科差异性、侧重记录考核而非数据分析、侧重最终结果而非中期反馈。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形式到实质、全方位规范而科学地将培养过程与评价体系协同起来。

(四)国家引导与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优秀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高校的努力,更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发达国家的国际化教育政策日趋完善,高等教育国际化经过发展已形成全面成熟的产业链模式。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农林经济管理理念必然会有所改变。虽然农林教育的办学力度和资金投入,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与引导相较而言已大有改观,但教学投入力度与国际标准相比还相差甚远。政府财政拨款是我国公立大学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办学经费是维持高校教学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一流学科与一流专业建设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体系优化更是无从谈起。一方面,政府还未完善国际化教学实践方面的政策规范及经费投入,尤其是对农经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的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社会资本参与高校运营力度不足,无法有效弥补政府财政拨款不足的缺陷。加上资源“用脚投票”,易向更为强势的学科分配,农经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财力与政策保障有所不足。

四、完善我国农经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一流高校、培养一流人才的基础。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须坚持以“走出去”和“引进来”为主的培养进程。“走出去”指利用国家支持的政策和基金项目,鼓励农经专业教师出国参加进修、教学访问、学术会议等活动,学习和交流先进的教学知识和技术,结合本专业特色与优势,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尤其外派中青年教师或管理人员到各个国家进行交流。“引进来”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聘请国外的优秀人才,如国外教育专业管理人才、在国外任职的专业教授和海归博士。可聘请、邀请海外优秀学者来华授课、交流,以弥补国内农经专业教师队伍国际化元素不足。我国农经专业凭借自身的优势与发展潜力、日益提升的科研国际影响力,再加上我国政府与地方的人才计划发展前景,不仅有助于农经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提升该专业教育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也有利于运用国际合作方式吸引海外农经教师人力资源,为新形势下农经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更为优质的师资保障。

(二)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培养体系

高校应对农经专业的教学课程,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进。一方面,更新农经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课程理念,从传统的侧重知识性学习与考察,向学生的学以致用与处理实际问题能力转变,更为注重“培养怎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优化农经专业课程培养体系。首先,加大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同时加强实践平台的建设和资金投入;其次,制定系统的实践教学方案与实习实践进程,为我国农经专业输送人才、推动农业与农业经济发展为宗旨,细化实习实践教学工作;再次,与校外优秀平台进行对接,建立实习基地与实训基地,让学生进入农村、接触农业和农民生活。在提升实践的质量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通过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得到更全面的能力培养。在吸收国际上教学经验的同时,也将我国的教学传统和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实际情况作为前提。在原有的教学理念前提下,将国际化元素融入其中,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课程系统,使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建立以国际化为导向的评估体系

建立健全以国际化为导向的人才评估体系是培养农经专业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保障。其一,在改良评估方式时,应以国际化和社会适应性为核心,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国际化的职业道德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主,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综合评估;其二,在评估主体上,单一的教师评估过于片面,可以设置学生自我评价和校外第三方专家评估,这种多方评估能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公正,避免单一评估方式产生的偏差;其三,在评估反馈中,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即时、具体地传达到位。反馈的内容中不仅要有数据分析结果,还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保证学生综合实力的提高。在政府主导的同时,要及时追踪国际上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动,改进对人才的评估标准。使人才能够依据大环境的改变,调整自身的学习内容和研究方向,更好地发挥所长。

(四)加大政府调控力度,保障经费投入

资金是提升国际交流合作广度与深度、支持教师接受系统科学培训、吸引国内外优秀生源国际访学与合作交流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在增加各级政府财政对农经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经费拨款支持基础上,可适当创新高校资金管理机制,在优化配置与制度激励的作用下达到提升经费利用效率的目的。不仅能发挥政府对高校办学与专业建设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能以需求带动相关教育体制改革,更加激发农经专业国际化建设的活力。同时,政府可以增加高校合作项目、留学生交换项目、政府合作办学项目等计划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免税、项目、补贴等经济手段加强联动机制,即政府与高校、企业与高校、高校与高校的共建力度,争取国外一流高校与国际、国内企业的资源支持。从而最终建立以政府财政支持为主、社会多元化资金投入为辅的农经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资金体系。在落实监督方面,政府也应根据农经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改革原有的监督政策,以培养具有农林管理专业国际化能力的人才为主,监督与引导各大高校的农经专业国际化教学改革进程。

注释:

①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年度发布会,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

猜你喜欢

农经农林国际化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聚焦港口国际化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浅谈基层农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山西农经:运用电商新模式 推进农村新发展
试析对新形势下健全农经管理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浅析当前基层农经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