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八大以来毛泽东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1-04-23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领域文献研究

钟 声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

引言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飞跃。在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以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宝贵财富具有承前启后的伟大意义。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快速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形势下,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端的毛泽东思想及其核心创始人毛泽东,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全面把握十八大以来毛泽东研究的学术生态,分析研究前沿、热点的演进,有利于拓展毛泽东研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走向深入。

科学知识图谱是将knowledge domain(知识域)作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结构关系与发展进程的一种图像[1]。这种图像由边和节点组成,边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或属性,节点表示文献中存在的实体或概念,利用空间表征法,综合运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图形学、科学计量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来揭示科学知识的结构关系和发展进程[2]164,提供从“关系”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3]。

采用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方法,运用知识网络分析工具VOSviewer和CiteSpace绘制毛泽东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全景再现十八大以来毛泽东研究的演进历程、研究机构、热点,可以探求毛泽东研究的核心机构,发展脉络,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一、研究方案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CSSC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篇名(模糊)=毛泽东,2012—2018为时间跨度,文献类型为论文、综述、评论,检索时间为2019年4月15日,获得有效研究文献共1464篇。

(二)分析工具

VOSviewer(Visualization of Similarities Viewer,简称VOSviewer),由荷兰伊拉斯谟大学的凡·艾克和瓦特曼博士联合开发,核心功能是分析科技文献的合作网络、共被引网络、耦合网络,绘制的图谱主要通过节点的距离和密度强弱来共现,并且可以避免聚类标签的重叠[4]。绘制的知识图谱信息量大,视觉效果优良。CiteSpace是Citation Space的简称,可译为“引文空间”,由陈超美(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计算机与情报学教授)和他的团队共同研发,在科学数据、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背景下发展成熟,是信息分析领域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可视化软件,其核心功能是改变看世界的方式[5]4-5,提供引文空间的探测,其他知识单元之间的共现分析,如研究机构、作者、地区/国家的合作等等。

(三)数据处理

按要求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在CSSCI数据中将选中的有效文献,命名为“download_XXX”,保存为纯文本格式,通过CiteSpace软件提供的数据格式转换功能,将导出的文献转换为Web of Science数据格式,转换成功后的数据直接导入软件,在VOSviewer和Citespace中分别建立项目,按照需求进行各种参数的设置,绘制科学知识图谱,最后进行可视化分析。

二、结果

(一)文献时间分布

衡量某一研究领域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发表文章数量的时间变化,借助发文数量和年份建立坐标轴,能直观呈现毛泽东研究发文量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2012年到2014年出现了一个高峰期,2014年后呈下降态势,2015年到2018年进入平稳发展期。

(二)作者分析

2012—2018年间发文量4篇以上的作者,张明、刘正妙、胡为雄名列前三,合作关系结构总体松散,合作网络少,人数少,说明从2012—2018年间,在毛泽东研究领域中,缺乏合作,没有稳定的核心团队。从节点圆环颜色来判断,梁柱、陈晋、石仲全、徐俊忠、郑德荣、沙健孙、罗嗣亮、逢先知等是第一阶段的重要作者,为该领域奠定了重要的学术基础。张明、刘正妙、胡为雄、梁柱、陈晋、徐俊忠是中坚力量,发文均在8篇以上。尤其是张明、刘正妙,从2012—2018年,每年都有大量成果出现,成为该领域最重要的作者。吴怀友、杨明伟在后期有突出贡献。

从2012—2018年,发文1篇的作者为899人,占作者总数的79.07%,高于文献计量学洛特卡定律,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占所有作者数量的60%的标准[6]119,表明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的作者群体极为广泛。依据Price(普莱斯)提出的M=0.749(Nmax)1/2(核心作者计算公式),M为论文篇数,Nmax为所统计时间段内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发文数在M篇以上的作者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发表文献最多的作者是张明,发文23篇,按照上述格式,可以得出3.6篇的M值,由此可以认定发表文献有4篇及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我们分析所有符合条件的文献,结果表明,有1137位实际作者(除重合并后),43位核心作者,占作者总数的3.8%,核心作者发表文献共295篇,占总文献量的20.2%,未达到普莱斯50%的指标[6]121,表明毛泽东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

(三)研究机构分析

从时间演进来看,前10所高发文机构首次出现时间集中在2012年和2013年,根据本研究所选取的文献时间起点为2012年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在这一研究领域起步时间更早的正是这些高产机构。据圆环色彩来决断,湘潭大学、南京大学、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当前仍然具有相当的活跃度。从2012—2018年,7个时区都分布着许多研究机构,不过其密集程度随着时间的演进而逐渐变得疏落,尤其是2015年之后更加明显,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自2012年以来,关于毛泽东相关研究的研究新机构陆续涌现,不过此种趋势逐步变缓。近几年来,在该领域涌现的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河海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积累了相当的研究成果。新兴机构的涌现,并未对传统核心研究机构的优势地位带来冲击,其虹吸效应依然显著,持续为该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输入强大动力。居于核心地位的研究机构,如南大、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湘大等高校,均拥有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和良好的学术传承梯队。一批学术共同体围绕上述核心机构,基于课题项目合作或师承等方式得以形成。

(四)文献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分析

1.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能够精准地表达文献的中心内容,从而成为文献计量研究的重要指标[7]。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管窥文献的菁华与核心。根据VOSviewer的关键词统计,1464篇文献中共有关键词2388个,为了使分析结果更为精准,对关键词进行预处理:首先,专有名词缩写与原词合并,如“概论课”并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其次,词意完全相同合并,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入“民族复兴”;最后,对无实际意义的词进行删除,如“原因”“内容”等等。默认软件阈值,选择出现频次3次及以上,绘制出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摒除检索主题词:“毛泽东”,进行合并删除处理后,得到独立关键词共2358个。其中1882个关键词仅出现一次,249个关键词出现两次,出现三次的89个,三类共2220个,占总数的92.96%,大量低频关键词反映出毛泽东研究主题具有横向研究广泛,纵深研究欠缺的特点。

在CiteSpace软件中,经常利用高频次、高中心性的关键词来确定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8]。通过关键词出现的词频,毛泽东研究热点主要围绕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主题展开(如表1所示),并且围绕这些高频关键词形成了多中心的共现网络结构。居间中心性能测量“点”在知识图谱中其他“点对”的“居间”程度,可视为测量节点在网络中重要性的重要指标,在连接两个不同领域的节点中,中心性大于0.1的节点通常起到关键枢纽的作用,在研究中具有转折意义,在共现网络中具有重要的传输影响[1]93。中介中心性不小于0.1的关键词节点(见表2),除去检索主题词“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群众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关键词,具有比较高的中心度,在整个网络中具有显著影响力和突出地位,对该领域研究的演进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从而成为联合高频关键词的重要术语。

表1 高频研究主题

表2 高中介中心性主题

综上所述,毛泽东研究领域中的核心议题是马克思主义,它出现的频次及中介中心性都很高,是关键词共现图谱中最重要的节点,在共现网络中的媒介能力最强,成为沟通其它网络要素最为重要的纽带和桥梁。“社会主义”“群众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高频及高中心性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联系。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之渊源、理论之先导。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领导完成了“三大改造”,新中国由此跨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其后的20多年里,毛泽东坚定不移地把消灭“三大差别”作为早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及归宿点,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一纲四目”构想,选准时机打开国门,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做好准备。毛泽东的这些实践活动和理论探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无可替代的重大贡献[9]。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对其进行深化发展,更深入地发扬了毛泽东思想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价值取向。

从关键词共现网络来看,毛泽东研究领域中的研究方法是重大缺失。学者们专注于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却忽略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实践,事实上在理论研究中研究方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张明认为目前毛泽东研究领域存在大量的客观文本,但是因为缺乏新方法论的引入,所以新的理论生长点也难以构筑。他同时指出同质化、宏观化解读思路与“直接阅读”方法是研究难以向纵深挺进和实现精致化解读目标的主要障碍,并提出“异质性研究”“精细化解读”“症候阅读”等研究方法[10]。这些新研究方法的实践为毛泽东研究提供新的研究着力点,从而推动毛泽东研究的深层次发展。

2.研究前沿趋势分析

突发性探测是CiteSpace较于其它可视化软件独有的功能,即在CiteSpace中,如果某个聚类所包含的突发节点越多,那么该领域就越活跃,就更有可能成为研究的新兴趋势[1]131。表3的12个关键词,按照突变强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这些突变词词频的时间分布勾勒出的七年来毛泽东研究热点及趋势转向的基本图景,较为清晰地呈现了其演进脉络。

以突变起始时间为序,2012年到2014年,“探索”“延安文艺座谈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是陆续兴起的研究主题,剖析上述关键词之间的内在逻辑,发现该阶段研究侧重微观层面,注重探索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对当代理论发展的贡献与启示,挖掘时代理论热点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联系。2015—2018年,“抗日战争”“历史虚无主义”“论十大关系”“毛泽东年谱”“毛泽东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高强度突变研究主题,与前一阶段相比,该阶段的热点研究侧重点由微观转移到宏观,其中历史虚无主义是一个重要论题,也是此阶段思想政治领域的重要论题。总体来看,具有周年性纪念的事件往往会引发该年度短暂突变,但是难以形成持续性研究。

表3 关键词突变情况

通过分析从2015年后兴起并且一直持续到2018年的突发性关键词,发现学术界当前及以后一段时间内在毛泽东研究领域中研究前沿焦点的特点。第一特点是研究的复杂性与易变性。李泽厚先生曾指出“毛泽东比任何其他人物在中国现代留下了远为庞大的身影……他将是长久被人反复研究的对象。”[11]“长久”“反复”深刻指明了毛泽东研究的复杂性、易变性。毛泽东的政治象征地位与非替代性影响,使他及其思想过去、当前及未来都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国内外对毛泽东的研究伴随美苏冷战格局的结束,“后冷战”思维的影响日益弱化,但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及新的世界格局的变动和重构,毛泽东研究领域中的政治及意识形态层面的斗争再次甚嚣尘上,表现形式隐性化,危害剧烈化。十八大报告指出:歪曲、丑化并最终否定毛泽东,就构成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解构“中国道路”话语权与自信度的主要靶子[12]。关于毛泽东研究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学术界从政治层面及哲学层面均已达成共识。对于如同幽灵一般侵袭中国社会与学术界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学术界进行了积极有力的回应,一方面在历史发展的宏大谱系中综合透视毛泽东,进行理论顶层设计,将毛泽东研究打造成一项思想史议题,逐步实现对毛泽东研究从政治史向学术史、思想史的转型。另一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坚持有理、有力、有利、有节的原则,区分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不同特征,采取的不同方式,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国内外毛泽东研究领域中的历史虚无主义互为补充,相互支撑。国内外错误思潮密切配合、相互哄抬,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近年来,张戎、乔·哈利戴《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成为“(后)冷战”思维范式的代表。该著也引发了海外21世纪毛泽东研究围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大规模论战。这一论战促使海外毛泽东研究从学术理论上实现了由“意识形态偏好”向“客观历史性研究”的重要理论转型[13]。由此可见,国内外在毛泽东研究领域中的发展趋势大致相同,这也给毛泽东研究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研究带来重要启示。我们批判毛泽东研究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必须内外兼顾。

其次是研究的可预见性。毛泽东作为影响中国与世界的伟大历史人物,其生平事迹自然成为其研究领域的“风向标”。凡是与毛泽东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在重要的纪念性年份都会引发研究热潮。如延安文艺座谈会(2012年)、理论(2013年)、民族复兴(2013年)、廉政思想(2014年)、调查研究(2014年)、毛泽东年谱(2015年)、抗日战争(2015年)。此类研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挖掘出了相关的时代价值,但是研究不具有可持续性。

三、讨论

本研究以国内十八大以来,CSSCI数据库1464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绘制了毛泽东研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厘清了2012年到2018年之间毛泽东研究的主要研究力量、演进历程及发展动态。

十八大以来,毛泽东研究整体可分为两个阶段,2012—2014年为第一阶段,其中2013年出现一个高潮。2013年中共中央召开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中央有关部门举办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将毛泽东研究推向了高潮。2014年之后呈下降趋势,2015—2018年呈平稳状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研究领域的核心主题,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当代价值、社会主义建设等,发散形成一系列研究热点。十八、十九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的总结,有力促进了毛泽东研究领域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

李捷、田克勤、李慎明、梁柱、陈晋、石仲全、徐俊忠、郑德荣、沙健孙、罗嗣亮、逢先知等较早涉及毛泽东研究,奠定了该领域的重要学术基础,张明、刘正妙、胡为雄、梁柱、陈晋等学者是其中的领军人物。从作者及研究机构的学科专业背景与合作关系来看,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较强,但是并未形成核心研究团队。未来的研究需要更深入地整合研究资源,开阔学术视野,克服研究理论构建不足和碎片化的弊端,推动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等多学科研究力量,团结协作,务实创新,强化合作交流,开辟新视角、激发新思维、构建新理念,挖掘新兴交叉前沿领域,助推研究纵深发展,助产精品力作。

推动毛泽东研究迈向新高峰,一个方面,必须遵循学术研究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有意识地探索新的理论增长点,实现互联网+、大数据、一带一路、乡村振兴战略等热门领域与毛泽东研究的深度融合,激活新的研究增长点。如利用大数据与互联网+,进行网络数据分析,探测毛泽东研究领域的新兴趋势。在加强四个自信、四个伟大、中国模式等国家战略背景下,毛泽东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域等,都为毛泽东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攻关课题。另一个方面,要坚定政治立场,要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使命感,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开展研究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领域文献研究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2020 IT领域大事记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领域·对峙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