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探究
——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021-04-23闫寒
书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作者:左停,齐顾波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5-0462-4
出版时间:2012年2月
定价:26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经济作为组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也得以快速发展,并整体处于稳定增长状态。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不但是国家考察区域省市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准,也是引导人们明确区域市场导向、合理优化配置资源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各省市须重视现阶段的农村经济发展,全面思考如何在新时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为增强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将分析我国现有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状况,并结合左停、齐顾波主编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探析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创新模式构建的有效策略,助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一书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严格遵循教学工作需求,创建整体内容结构框架,分别从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两点对现下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现代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进行研究与论述,是一本有利于指引人们更加深入地探究中国农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书籍。本书从发展差距、区域合作、个体区域发展到城镇一体化、产业集群化等问题将全书分为八个章节,让读者一眼就可以看出本书的研究重点,一定程度上帮助读者降低阅读难度,提高其阅读效率。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虽然将农村经济发展推到新高度,为农村的产业发展与民众生活带去更多的便利,但是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一书中不难看出,我国农村当下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存在不足,致使农村经济难以追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首先,劳动力严重缺乏,传统经济管理理念影响深远。农村地区因为历史发展的原因,各方面的发展均落后于城镇,经济、生活条件也远比不上城镇区域,所以,农村大部分青壮年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都选择进城务工,使得农村可用劳动力流失严重;同时,传统管理理念的深远影响使农村仍然是以传统手段开展经济活动,无法满足新农村的经济发展需求。其次,环境保护力度小,生产与管理环节的衔接性较差。一来,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农村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呈直线上升趋势,且传统生产种植形式也在无形破坏自然环境,农村管理者也未采取保护措施,以致于产生各种生态问题,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注重于农业生产,忽视了配置对应的管理体系,从而未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管理体制,使农业生产与管理环节脱轨,不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最后,经济发展基础差,管理方式陈旧,科技水平低。长期处于闭塞交通环境下,农村经济发展基本停留于原始状态,且陈旧的管理方式也使各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与现代技术手段难以得到推广,这对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益极为不利。
从上述内容可知,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应首要填补农村经济发展的不足,之后再从以下策略对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施优化改革:第一,以农村本地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创建新型经济发展结构,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一方面,针对农村主要劳动力外迁,政府与经济管理者可以在充分了解本地优势产业与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以当地特色为主题开展全新的经济活动,扩大就业机会,降低民众外出务工的规模;另一方面,应在统筹城乡整体资源的情况下,合理规划城乡资源配置,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第二,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并提升农村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产业生产与管理的相互融合。经济发展中,农村企业与政府应清楚认识实施环境保护措施的必要性,通过组建多元宣传与培训活动深化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此外,人们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时须注重生产与管理的融合发展,根据农村产业发展趋势建立健全对应的管理系统,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实施全面、科学地指导。第三,完善农村经济发展制度体系,强化农村经济发展基础,并加大投入资金、科技及人才资源等资本。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完善的经济发展体制,与当地龙头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的经济带动作用,使农村经济基础得到巩固与加强;同时,国家也应保持一视同仁的原则,平等对待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对农村加大资金、科技与人才资源的投入,优化农村经济管理方式,提高科技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