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互通蓝图下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建设研究

2021-04-23臧金亮张向前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蓝图体系人才

臧金亮,张向前,2

(1.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2.华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福建泉州 362021)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亚洲各国需要的不仅仅是贸易的联通,更重要的是形成一个全方位多领域相互融合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亚洲区域经济的共赢[1]。因此APEC互联互通蓝图适时而出,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中,习近平主席9次提到亚太“互联互通”,他指出:“面临新形势,我们应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方位互联互通格局。”会议正式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2015-2025)》,确立了未来10年APEC互联互通从硬件、软件、人员交往三大领域将采取切实行动,实现无缝、全面联接和融合亚太的远景目标[2]。互联互通就是要求APEC成员国在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方面实现三位一体[3],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受到阻碍时,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4]。我国作为APEC成员国和互联互通蓝图的倡议者,在互联互通蓝图下亚太区域合作共赢中理应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基于此,人才问题便成为我国所首要面临的难题,为了解决高层次人才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需要从人才的引进、人才的培养、人才的使用、人才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挖掘,所以,对互联互通蓝图下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建设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1 互联互通蓝图下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概述

人才体系这一概念尽管在媒体上以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较多,但是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标准和统一的定义。基于此先将人才和体系分开来研究,然后再合并概念。人才也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和环境下通常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比如叶忠海[5]认为人才是指拥有一定特长、技能的人。罗洪铁等[6]认为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不断的取得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综合各种观点,本文认为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能力等为社会和人类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体系通常是指一定范围内或者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才体系不只是一个单一的体系,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含对人才的获取、培育、使用、保留等针对人才本身的环节,也包括对影响这各个环节运行的外部环境的掌握和控制。因此本文所指的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如图1所示,是指一个以人才的获取为核心,以人才的应用为目的,以人才的吸引和培育为途径,以人才的保留为支点,并借助对外部环境包括但不限于市场、经济、政策、机制等的影响,建设一支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的系统。

图1 人才体系示意图

从内部讲,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通过从国际上吸引和自主培育这样一内一外两条路径来获取所需要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人才的获取之后人才的使用是主要任务也是该人才体系的最重要目的,通过为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提供优质的科研创新环境等来最大程度发挥人才的作用,在人才的获取和使用过程中,对人才的保留一直贯穿其中,利用一切方法和途径来留住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比如相关政策支持等,尽量减少或者避免人才的流失。从外部讲,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这些环境因素是影响该人才体系能否高效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互联互通蓝图下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高效运行既需要各个环节无缝衔接的整体性,又需要内外联动,协调一致的统一性。

2 互联互通蓝图下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建设现状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来临,全球进入科技创新竞争时代[7],高水平科技人才地理流动作为全球化进程的重要部分,正影响和塑造着世界范围内人力资本市场和创新活动。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对吸引和挽留科技创新人才日益重要[8]。我国以APEC互联互通蓝图为契机,在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建设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2.1 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人才工程

从战略上国家重视对人才的吸引、培育、应用、保留,制定了一系列重大人才工程,如表1所示。这些重大人才工程覆盖全面而又重点突出,既强调创新又注意衔接,引领性与示范性并存[9]。随着这些人才工程的逐步落地,我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便有了建设和发展的沃土。在人才的获取和应用上,中央和地方联动,在政策上,连续的出台一系列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等的政策和措施;在实践上,密切配合贯彻落实和执行有关人才政策[10-11]。这使得从中央到地方的人才体系初具雏形。

表1 12项重大人才工程

2.2 制定了一系列人才专项计划

国家各部委为了吸引和培育人才,依据国情制定了一系列人才专项计划。这些人才专项计划覆盖领域广泛,囊括国际和国内两个平台,兼顾各年龄和阶层,使得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建设变得更加丰富和完善。截至2016年底,各地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5.39万人;出国留学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人员比例由2012年的72.38%增长到2016年的82.23%[12]。因此,各类人才专项计划在我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的建设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2.3 人才保障机制逐步完善

在APEC互联互通蓝图下,与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相配套的人才保障机制逐步完善。从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政策到人才的创新环境再到人才的评价和激励体系均已开始建设和发展[13],并且处于不断的迭代和优化之中。以高校人才引进为例,高等院校基本实现独立的人才引进和配置权,人才引进权开始从政府转移到学校,再从学校转移到学院,人才引进配置权和政策资源调动的自由度提升,人才引进层次逐渐丰富,从“在全国选人”到“在全世界选人”[14]。

在互联互通蓝图下我国目前所形成的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是以12项重大人才工程为基础,以各项人才专项计划为抓手,以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人才保障机制为保障的人才体系。

3 互联互通蓝图下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前所述,互联互通蓝图下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建设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一些成就,它使得现有的人才体系吸引和培育了大量人才,并且在人才的应用上也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该体系在建设中也存在如下几个明显的短板。

3.1 缺乏专门的人才基本法

我国目前在人才体系方面起指导和纲领性作用的是国家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虽然《纲要》在我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建设中起到了引领性作用,但是没有一部专门的人才基本法的支撑,容易在构建人才体系的过程中出现人才政策的趋同化甚至互相冲突,也对人才体系构建的连续性产生了挑战。这大大限制了人才体系规范化、结构化、科学化的进程。

3.2 人才政策“碎片化”

在具体的人才的吸引、培育和激励方面,各种人才政策层峦叠嶂,呈现“碎片化”状态。如表2所示,为了吸引和培育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各部门纷纷出台各种人才专项计划,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指导和监督,使得各个专项计划缺乏明确的功能定位和协调,导致部分人才专项计划之间出现互相重叠甚至互相冲突的现象,也因为各部门缺乏协调和沟通,导致专项计划在某些冷门领域或细节方面产生遗漏或忽略的现象。

表2 人才专项计划表

3.3 缺乏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

人才保障机制错综复杂,缺乏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人才评价方面,海外人才具有政策性优势,导致本土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热情被大大削减;其次,在高层次人才的创新环境的营造上缺乏有效的衔接,往往出现不能形成高效合作的团队以及缺乏人才的互动和融合等。最后,在海外引才方面,缺乏人才引进之后与之相应配套的人才的保留、应用和评价的长效机制。这容易造成高成本引才之后的人才的权责不匹配和人才的流失。

3.4 重视海外引才,轻视自主培养

在人才的获取方式上,重海外引进,轻自主培养。从中央到地方以及到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所都将弥补高层次人才的缺口放在海外引进上,却不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和优化提升,虽然现阶段我国本土人才与海外人才确实存在一定差距,高层次人才必须要海外引进,但是如果只重视海外引才而轻视本土人才的培养,那么很容易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甚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受制于人的危险境地。

3.5 创新型人才不足

互联互通蓝图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当前的重大需求,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15]。与此同时,世界级创新人才又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短板[16],从2017年中国企业创新动向指数也可以看出,创新人才的不足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创新[17]。因此,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企业层面,我国创新型人才的不足已成为互联互通蓝图下促进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中严重的缺陷,它不但使整个人才体系呈现出畸形状态,而且也阻碍人才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4 互联互通蓝图下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建设实施建议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互联互通蓝图下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建设虽然在我国现阶段的创新和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APEC互联互通蓝图以及更长远的目光来看该体系在建设中依然面临着上文提到的一些问题,为了使该体系建设更加完善以便为我国的自主创新和社会发展持续的贡献力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4.1 出台与人才有关的基本法律,完善人才法律体系

就有关人才问题出台基本的法律是国际上构建良好人才体系的成功经验[18],例如,美国为了吸引和管理人才,出台了《移民法》,并分别在1952年、1965年、1990年分别进行了适时的修订,为美国人才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只有通过专门的人才基本法,才能在人才政策的制定、人才保障机制的良好运行、人才的获取和应用等方面做到有法可依,保证各项措施的延续性、一致性和协调性。另外,我国目前现有的对人才方面有关的法律法规较为分散,构不成完整的法律体系。比如与人才的流动相关的法律规定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不具有体系化。因此应该在出台人才基本法的基础上对现有人才相关法律进行体系化整合。

4.2 调整有关机构职能,建立人才综合管理体系

面对一些与人才相关的机构之间出现职能的交叉和重叠,以及人才政策出现“碎片化”问题,甚至部分人才政策出现重复或者冲突的现象,除了重新审视和修订有关人才政策之外,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人才综合管理体系。该系统如图2所示,国家人才管理中心作为国家最高的人才管理机构依据国家的战略、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等进行人才政策等的制定和出台,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基金委等作为与人才相关的机构都要向国家人才管理中心进行汇报工作,并接受国家人才管理中心的监督和管理,地方人才管理中心作为国家人才管理中心的直属和派出机构,直接监督地方各级人才相关机构的政策的执行,并负责地方上各人才相关机构的沟通、协调和资源分配等事宜,并就地区差异性而对相关政策进行符合区域实际的微调并向国家人才管理中心报备。该体系通过统一领导、多级监督、实时沟通和协调等可以解决人才政策“碎片化”问题,并且可以为互联互通蓝图下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建设提供全方位、科学化的支持,提高人才管理的效率,节省人才管理的成本。

图2 人才综合管理体系

4.3 打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构建良好人才保障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才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生态环境的竞争[19]。所谓人才生态环境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直接或间接影响人才生存、发展、发挥作用的所有要素构成的系统及其所呈现的状态和相互关系[20]。打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就是要在人才的生存、发展、激励和评价等方面做到更科学、更具有人性化。我国应建立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的分级人才计划,以互联互通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多种方式满足人才对包括科研环境、人文环境、家庭情感等在内的各项需求,完善人才制度的可操作性,提高人才政策的温度与粘度,充分尊重人才个人价值,稳定人才的生活成本,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比如,在引进海外人才之后,除了要解决其个人基本生活,更重要的是为其配套相应的研究场所,为其搭配相应的研究团队,为其解决家庭其他成员的生活、学业等问题,总之,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和生活环境。当然,在人才的发展、评价等方面亦是如此,这就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多方主体联动,适时的沟通和协调,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

4.4 构建一体两翼、联培共享的人才获取机制

在APEC互联互通蓝图下,亚太区域一体化是发展的潮流和趋势[2,21],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一体两翼、联培共享的促进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获取机制刻不容缓。所谓的“一体两翼”的“一体”是指人才的获取,而“两翼”则是指人才获取的两种途径——海外引进和自主培养。“联培共享”则是指中国与其他APEC组织成员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实现强强联合,在人才资源方面实现共用共享。如图3所示,在一体两翼、联培共享的人才获取机制中,“一体两翼”为主,“联培共享”为辅,而在一体两翼中,“人才的自主培养”为主。“人才的海外引进”为辅。这是因为在APEC互联互通的蓝图下,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尤显得缺乏,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主创新的需要,我国积极的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这些海外引进人才在经济发展中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其“水土不服”、融入本土环境周期太长等情况也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人才的效用[22-23]。另外,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基数,以及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要战略都会使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呈现指数式的增长,因此,从海外引进的人才数量相对于这个增长要求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为了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受制于人,也为了在APEC互联互通蓝图下实现更好的发展,必须将“人才的自主培养”作为“一体两翼”中的主体对待。“联培共享”则是在该人才获取机制上起到补充和辅助的作用,借助于APEC互联互通的平台,我国应该与亚太区域内国家实现人才的联合培养,并在人才资源方面实现共享。具体来说,首先,需要抓住“APEC互联互通”各国家急需人才的领域联合培养人才,比如在语言、交通运输、建筑、医学、能源、环境工程、水利工程、生物医学、海洋科学、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加强合作和培养人才;其次,要充分发挥国际合作平台作用,例如发挥上海合作组织、东亚峰会、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中非合作论坛、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中非合作论坛、中巴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等现有双边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实现人才联合培养新内涵;最后,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日韩大学交流合作促进委员会、中阿大学校长论坛、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日大学校长论坛、中韩大学校长论坛、中俄大学联盟等已有平台,开展人才的“联培共享”。

图3 一体两翼、联培共享的人才获取机制

4.5 优化人才培育结构,适应创新需求

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应加强人才的创新性特质的激发,提高创新型人才的数量。从教育结构上说要建立多层次的创新人才培育结构,把培育少数全球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和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应用型大学及职业学校结合起来,使得人才在培育过程中既有理论支持又有实践沃土,以此提高人才的创新性。另外,在互联互通蓝图下,要鼓励和支持人才的国际间交流和学习,在不同的环境和制度下互相碰撞,从而提高人才的创新性,以增加我国创新型人才的数量。

5 结语

互联互通蓝图下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本文分别从法律支撑、管理机构、人才生态环境、人才获取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比如要建立和完善我国人才基本法的体系,要建立人才综合管理体系,要打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要转变重视海外引才,轻视自主培养的人才获取机制而以自主培养人才作为未来获取人才的主要途径。当然互联互通蓝图下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建设如何与APEC及其成员国协同一致,使我国的人才体系具有区域引导性以及在发展中如何打造亚太一体化人才体系是本文未曾涉及的,而这也将是互联互通蓝图下中国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建设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猜你喜欢

蓝图体系人才
蓝图
人才云
五年蓝图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