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维度的高职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实践探讨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为例

2021-04-23杨桂婷

现代交际 2021年6期
关键词:多维度机电专业课程

杨桂婷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工程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专业课程覆盖面很广,大多以工学结合为主,和具体岗位要求联系密切,知识点具体,实践性很强,技能要求高,每一门课程又有它独特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不同层面因素,如学校层面的教师思政素养、教学环境、教学活动,企业层面的企业师傅思政素养、企业文化的熏陶、职业精神的传递,学生层面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都会影响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本文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特点,构建了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框架,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研究过程。

一、基于多维度的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框架的构建

基于高职机电专业课程的特点,综合国家“智能制造2025”发展战略、企业用人要求、专业内涵、课程特色、学生成长规律五个层面考虑,从五个核心维度构建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框架,如图1所示。

实施主体:拟从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两个维度提升双导师思政教学能力的措施。实施文件:拟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两个维度,明确各专业课程的不同的“政治任务”。实施内容:拟通过从中国制造文化、道德信念价值观、职业情怀、工匠精神、校情校史五个维度深度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让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实现无缝对接。实施方式:拟从言传身教、工程案例、环境熏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四个维度探寻有效的思政元素融入途径,引发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价值共鸣。实施评价:拟从双导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两个维度,完善融入思政评价元素的教学评价体系。

图1 课程思政育人框架

多维度的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框架覆盖课程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具有系统性、连贯性。“多维度”的新视角,使提升双导师思政教学能力的措施更具针对性,思政元素挖掘更贴合专业课程特点,思政元素融入途径丰富而有效,教学评价体系融入思政评价元素更完善。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实践研究

对照多维度的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框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为典型案例实践研究。特别选取电力拖动、可编程控制技术与应用、电梯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四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程为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主阵地。

(一)双导师培养

重视双导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践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准则,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学团队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能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1.爱岗敬业,打造高素质专业教学团队

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深入开展机电“师德标兵”“十佳教师”和“学生心目中最美教师”等评选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造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专业教学团队。

2.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突出师德养成

每周组织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团队道德修养,要求团队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引导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立德树人,加强团队建设

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把团队成员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团队建设和管理全过程。

4.成立师德评价小组,制定评价机制

成立专门的师德评价小组,定期开展师德考评,制定并完善教师师德评价激励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明确实施文件中的思政培养目标

首先,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的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机械设备修理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与维修、自动生产线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电梯维保方向)、机电一体化设备销售和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和各个课程的特点可以在课程标准中确定各门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和要求,如电力拖动课程明确培养“爱国有社会责任,爱岗有职业精神、规范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可编程控制技术与应用课程主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有文化自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的创新性人才;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则将自信、敬业、诚信、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标准中。

(三)挖掘具有课程特色的思政元素

以《电梯控制》课程为例,首先,电梯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是相对比较艰苦的,需要挖掘吃苦耐劳,勤奋刻苦的工作态度;其次,电梯操作人员操作规范要求很多,这些规范都是与安全和生命息息相关,因此培养学生规范的职业道德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再次,电梯设备的管理隶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法律意识、法治意识的培养也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得到体现;最后,电梯的安装与维护都要求操作者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可编程控制技术与应用课程中讲述PLC诞生背景时嵌入中国改革开放政策40多年已经迈向中国造的新纪元;通过讲解“时间都去哪儿了”小故事,使学生不虚度光阴,不做低头族。

(四)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思政融入路径

采用“一平台、两课堂、四环节、多路径”的教学策略(如图2),实施“导、学、训、评”四流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安全规范操作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实现思政育人常态化。

(五)形成多维度、多层次、多类型的基于过程考核的教学学习评价体系

采取企业学校双导师制度和师生互评制度。教师教学评价由学生—系部督导—学院督导组成三层考核评价体系,从教学设计、教案、讲授、实操、辅导等方面考量考核双导师的教学质量,考核授课中是否将价值观培育、新闻热点、校史校情、职业素养等思政素材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双师评,“三合一”的过程评价模式,除常规的理论、实操考核外,增加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方面的评价项目,建立“团结协作”“精益求精”“改良创新”标兵评选制度,每月评选一次先进标兵,评选结果纳入课程最终成绩,鼓励学生互帮互助、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图2 教学策略

(六)特色与创新

1.校企合作专家走进课堂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邀请校企合作专家参与到实践教学过程中,以企业的角度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点评,让学生明白自己和企业的要求存在的差距,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促进校企双方共赢,实现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

2.思政教育全过程,润物细无声

通过“导”播放电路故障视频,引导学生要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学”,如电力拖动课程中借用中医的“望、闻、问、切”进行引导学生掌握故障排查方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训”,小组合作实训,引导学生安全规范操作;“评”,通过双导师评,强调团队协作,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融入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

三、基于多维度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成效

(一)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达成

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协作实操、小组自评、互评,教师和校企合作专家的实时点评、课后提升,学生对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已基本掌握,达到了即定教学目标。传统文化的引入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安全规范操作;双导师点评强调“规范操作和团队协作”,思政目标圆满完成。

(二)师生思政素养大幅提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多名学生主动担任志愿者参加敬老院献爱心、保护母亲河等活动、企业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得到家长、学校、社会的一致好评获;学生技能提升迅速,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斩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教学团队教师多次获得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奖项,主持3项省级课程思政课题,立项7门湖南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三)示范辐射效果显著

多维度思政育人模式在电力拖动、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中灵活运用,并且被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汽车维修与检测等其他专业借鉴,实现专业育人与思政育人的无缝衔接。与此同时基于MOOC,线上线下覆盖辐射,示范受益人的局限性被打破。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实践验证了“多维度的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师生整体的思政素养,并且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

猜你喜欢

多维度机电专业课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空间角与距离的多维度解法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多维度和谐共建育人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