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县南樊镇贾李氏石碑楼碑刻研究
2021-04-22苏文芳
苏文芳
摘 要: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南樊镇西堡村贾李氏节孝石牌坊东侧建有一座石碑楼,是石牌坊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碑采用屏风式,构图精巧;题刻文风清丽,辞藻高雅;碑文的书法字体含篆书、隶书、草书、楷书,为书法精品之荟萃。碑刻内容不仅是歌颂李恭人节孝的,反映的更是一个家族的荣耀,承载的是一种文化现象。
关键词:石牌坊;石碑楼;碑刻;节孝;文化现象
在我国封建社会,宣扬封建道德礼教观念最多的当属节孝坊。节孝坊是经官府奏准为节妇孝子而立的牌坊,妇女丧夫守节、孝敬公婆、抚养子女且子嗣中有人取得了功名的方能授予“节孝坊”的荣誉称号。①节孝坊一般由州府上报朝廷,由皇帝赐予圣旨准建,节孝石牌坊流行于宋代,盛于清朝。节孝石牌坊是终生守寡妇女的一种荣誉,更是统治阶级宣扬道德价值观、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一种标志。
明清时期,统治阶级为了用封建礼教束缚妇女,对恪守贞节、操行高尚的“烈女”进行大肆表彰,建坊列传。本文所说的贾李氏石牌坊地处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南樊镇西堡村,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建成距今年已有215年的历史。因当时南樊镇的繁荣,被称为“小北京”,贾李氏石牌坊就是仿照北京的一座石牌坊而做,非常有特色。
根据县志记载,詹事府主簿贾凝端娶曲沃县李姓名门望族之女为继妻。贾凝端英年早逝,李氏矢志不渝,独撑家门,含辛茹苦把儿子贾钟琳培养成才。其子贾钟琳考中监生,贡授同知,先后出任湖北荆州知州、署安陆府知府。子贾钟琳亡故后,其孙宗洛在其言传身教下,品行端正,学业优良,年方20多岁就考中生员,出任山东盐运滨乐分司。李氏去世后,其孙宗洛痛不欲生,携子守孝3年,缅怀祖母之懿德。清嘉庆八年(1803),贾宗洛将祖母的功德事迹逐级呈报朝廷,嘉庆皇帝对李氏的事迹大奖,特下圣旨旌表,拨付专款,动用数百工匠于当年十二月在李氏所居的南樊镇西堡南北巷道上动工兴建这座节孝石牌坊。经一年多的紧张施工,于清嘉庆九年(1804)竣工,并举行隆重的落成揭表仪式,嘉庆帝特派时任资政大夫、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伯麟亲临宣读圣旨,当地地方官员和全镇數千人参加了仪式。②
贾李氏石牌坊为石质仿木斗拱结构,南北向,双面六柱五门三重檐,正门两端各开二合八字门。从基座到顶部均浮雕走兽、花卉、人物,牌坊夹杆石为圆雕石狮,其额枋,斗拱,阑额等部位都有形式多样、内容多样的装饰。石牌坊上刻画的各式各样的图案和文字集合了众多体现女性恪守妇道的元素与辞藻,装饰、建筑、雕刻都展现了当时较高的工艺水平。
贾李氏石牌坊的特色之处在于牌坊的东侧建有一座石碑楼(图1),是石牌坊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碑楼的石碑最后一整块题刻为李恭人族侄贾奎光所撰写的后记,落款为嘉庆十五年(1810),可见此石碑楼的建成比牌坊晚6年。此石碑楼坐东朝西,面阔3间,进深2米有余,歇山顶,正脊中竖兽驮宝刹,两端竖螭吻,四角高挑,檐下装有4组3层斗拱,其下为通栏横额,额间雕有人物、走兽、花卉等图案,其下竖有4根立柱,束腰须弥座垫底。石碑楼主间楹联:“卅载矢贞赠冰霜比洁,九重旌大节日月争光。”碑楼次间楹联:“苦节十闻九霄紫綍光珂里,徽音远播十斛明珠列锦屏。”
碑楼内的碑刻颇具特色,内嵌碑刻15通,主碑居中,额题“圣旨”,正题“旌表诰封中宪大夫詹事主簿贾凝端继妻李恭人节孝崇祀碑”,其余14通作屏风式石碑,正如碑楼次间楹联:“苦节十闻九霄紫綍光珂里,徽音远播十斛明珠列锦屏。”分别镶嵌于亭内南、东、北3面,前后2块为序和后记,其余12块为题字碑。每个石碑上各有6幅,分别题刻于仿木心屉线刻画的佛手、扇面钟形、悬磬形、柿子形、石榴形等艺术构图内,题字者为翰林院大学士、进士、达官贵人以及当地的邑令、教谕等,内容均为颂扬李恭人节孝教子的诗词。题刻文风清丽,辞藻高雅,特别是碑文内容均出自大家之手,书法字体含篆书、隶书、草书、楷书,或豪放洒脱,或端庄稳健,或龙飞凤舞,或清秀飘然,为书法精品之荟萃。
纵观这14通碑刻,分为四扇屏风式布局。第一扇屏风题刻为一至三号格扇心屉题赞图案(图2);第二扇屏风题刻为四至七格扇心屉题赞图案(图3);第三扇屏风题刻为八至十一号题赞图案(图4);第四扇屏风题刻为十二至十四号格扇心屉题赞图案(图5)。除第一扇第一格为序言,为一整块条幅形题刻,第四扇第十四格为后记,也为一整块条幅形题刻外,其余十二格每格均为由六幅不同艺术造型的题刻组成,除传统的方形、长方形、团扇、扇面形外,还有各种寓意美好的双桃形、钟形、悬磬形,柿子形,石榴形、玉圭形等。桃子寓意着添寿;石榴寓意着子孙繁盛;莲花寓意着品行高洁;荷叶寓意着和平;佛手果寓意着长寿;玉圭、玉璋、玉璧等玉器更是品行高洁的象征;钟磬都是礼乐文化的象征;折页、手卷样则极具文墨之风;尤其是第九格,柿子与如意形同时存在,寓意事事(柿柿)如意(图6)。这种布局风格的石碑楼极为少见,全国仅此一处。
石碑楼的序言、后记有对李恭人生平及立碑的记载。如第一扇屏风题刻第一格序言,题:“从来士以忠义称,女以节孝显。”指明这是个节孝石牌坊,是为“诰授中宪大夫贾凝端之继妻李恭人”而立的。贾凝端有庠生候选詹事府主簿,贾凝端亡故后,李恭人年二十余岁,“饮冰茹苦”抚子贾钟琳,贾钟琳任湖北荆州知府、署安陆府知府,子贾钟琳亡后抚孙贾宗洛,贾宗洛官山东同知。嘉庆九年(1804),她的孙子贾宗洛奉旨建节孝石牌坊。序言记载了李恭人在夫亡后育子,称“未几厥嗣温玉又逝,恭人影只形单,惟弱孙相依为命”,为母为师,教养孙子,“画荻和熊,母实兼师”,祖母守节抚孙子成立性至孝人,孙贾宗洛奉旨建节孝坊。“一时贤士大夫咸赠诗歌,乃孙文川将勒石,以垂久远”,道明贾李氏石牌坊的由来。第十四格为后记,为李恭人族侄贾奎光所撰写,称“太恭人系出曲沃望族,前明李庄简公裔孙女也……即今上膺圣主之旌表,广集仁人之赠言,不诚当之无愧哉”,亦是歌颂李恭人之高德。
中间12通为文人贤士歌颂李恭人的题刻,有七言、五言、四言,更有长赋,多赞李恭人系出名门、品行敦厚,多引用松柏、冬青、磐石、莲花等比喻其坚贞、高洁,并多次引用唐代柳仲郢幼年嗜学,其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其夜咀咽以提神醒脑“熊丸教子”的典故,①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太夫人以荻(芦苇秆)画沙地教导欧阳修写字的典故②,以及“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典故,比喻比拟李恭人教子有方,含辛茹苦,为母兼师,千秋彤管永垂方。
碑刻内容都是歌颂李恭人节孝的,体现了封建礼教对女性贞操节孝观念进行推崇,对忠贞守节妇女进行褒扬,这是明清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从一而终”这条道德枷锁束缚下,妇女只能终身侍候翁姑、养儿育女,倘若有改嫁的念头,则被视为忤逆不孝,严以家法惩罚。所以节孝石牌坊看似是一种荣耀,埋葬的却是无数守寡妇女漫长的青春和酸楚无奈。根据碑文记载,贾李氏李恭人自愿为丈夫守寡,抚育幼孤,是否是本人自愿也无从得知,但李氏兴旺了一个家族是不可抹灭的事实。正如贾李氏石碑楼第一扇屏风第二格双石榴题刻,称“立节匪易抚孤难,当者之心乃更苦”。这是比较人性化的了,能感受到李恭人立节不容易,抚育幼孤更不容易,当事人经历的悲喜困苦非其他人所能领会的。第十一格锦囊题诗“节孝育儿,代儿育孙,坚如松柏,心如止水,彤管留名”。第十二格雙石榴题诗“慷慨就义易,坚守苦节难”,只因“藐孤依膝下……呜呼两世孤,生存夫人手”,都在歌颂李恭人不随夫于地下,只为教养儿孙弱孤的大义。正是由于李恭人的事迹感人之至,吸引众多权贵贤达、文人墨客前来瞻仰,触景生情,纷纷赠赋题诗,其后代为永志纪念而专门建立此石碑楼,石碑楼成为石牌坊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贾李氏石碑楼题刻内容歌颂的是节孝理念,节孝其实是为了维护封建秩序和推行“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礼教思想,对中国女性追求自我价值和幸福生活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束缚甚至摧残。时至今日,妇女早已摆脱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的束缚,再也不会、也不愿意用扭曲的人性去换取饱含痛苦的荣耀。节孝建筑原有的功能和作用已缺乏存在的基础和意义,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遗存,它所体现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它本身。贾李氏石碑楼题刻采用屏风式布局,仿木心屉线式手法构图,构图精巧,将各种寓意美好的图案与诗词完美融合。题刻有五言、七言、四言、长赋,文风清丽,辞藻高雅;碑文书法字体含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云流水,书法荟萃。作为绛县南樊镇仅存的一座节孝石碑楼,其不仅歌颂李恭人的节孝,反映的更是一个家族的荣耀,展现了当时的工艺水平,承载了当时的一种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刘玉栋.古绛春秋:“小北京”南樊[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7.
[2]刘泽民.三晋石刻大全:运城市绛县卷:南樊贾李氏石牌坊暨碑楼:清嘉庆九年[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