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社会文化发展与环境变迁
2021-04-22马怡宁
马怡宁
摘 要:在早期社会,整个石器时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内容起决定性作用,对史前文化的面貌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气候变迁带来的温度、湿度、降水、自然景观、海岸线、植被等一系列要素的变化波动,对早期社会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对末次冰盛期及其以后的气候演变,以及其对人类活动和文化的影响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梳理,讨论了气候变化给自然环境要素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分析这些要素在石器时代的各个阶段对早期社会文明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末次冰盛期;气候变化;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环境”是以人类自身为主体的外部因素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意识存在的,可直接影响到生物生存的因素。而“文化”即文明教化,是人类对环境适应下的产物。地理环境决定论者认为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从历史发展来看,地理环境不是决定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变化的唯一因素,但自然因素影响下的环境变化、气候变迁却是影响古代文化兴替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对末次冰盛期及其以后的气候变化,以及其对人类生存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影响进行探讨,进而认识环境变迁在早期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1 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
地球气候在第四纪经历了多次冷暖更迭,表现为冰期与间冰期的变化。240万年以来地球经历了多个气候旋回,第四纪更新世内出现的距今最近的一次冰河时期,称为末次冰期。距我们最近的一个极寒冷时段称为末次冰盛期。在距今1.8万年前后,末次盛冰期达到高峰,是末次冰期中最寒冷干燥的时期,这个时期全球约有24%的陆地被冰雪覆盖,海平面远低于现代的海平面。此时我国年均温零度等温线分布在辽东半岛—雅鲁藏布江一线,此线以西、以北气温低于零度,至中国最北部年均温在零下15摄氏度左右;此线以南,年均温高于零摄氏度,岭南的雷州半岛等地气温仍高于20摄氏度;东北和西北地区年均温较现今低10摄氏度以上,华北地区低10摄氏度,华中低8~9摄氏度,华南只低了1~4摄氏度;冬季北方较今低15摄氏度以上,华南地区较今低10摄氏度;1月零度等温线南移至南岭一带;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南退至雅鲁藏布江下游—川西高原—秦岭—淮河一线,降水减少最明显的地区出现在东北—华北和青藏高原,只有现在的20%~40%。我国自然带系统南移,北方大部分地区表现为草原和荒漠范围扩大,长江以南依旧以森林为主,西北地区为寒温带—温带荒漠。①从距今1.8万年的末次冰盛期向距今1.1万年的全新世过渡的地质历史时期为冰消期,在此期间全球气候发生了一系列突变。干冷和湿润相间波动。临沂石笋(发育年代距今1.7~11.4万年)δ18O微量元素变化特点记录了新仙女木事件等千年尺度气候波动的事件,气候在暖湿与干冷之间相间波动。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覆盖海岸线周围的大陆架海域也发现了有“新仙女木”事件沉积特点的记录。新仙女木事件在古里雅冰芯中出现于距今12200~10900年,表现为气温骤降12摄氏度,在距今10900~10800年骤升4.5摄氏度,末次冰期结束进入全新世。
这个阶段我国处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过渡的时期,石器制造技术显著进步,间接打击法剥片和修理石器的技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普遍流行。经过冰盛期及之后一系列气候突变事件,北方主要处于温带和寒温带,以后以荒漠草原为主,降水较少。此时我国华北地区出现的典型的细石器工艺和石器工具小型化的趋势,这与北方地区气候的变化有密切关系。细石器工具更小型,便于携带和使用,更适合更新世晚期北方的草原环境,也在此环境下产生了狩猎采集经济,用间接打击法制作的石叶可制成多种复合型工具,更提高了生产效率。南方地区气候暖湿,石器主要为砾石石器,个体较大,不具备机动灵活的特征,也与更新世晚期南方的森林植被环境、资源相对丰富、水源充足的气候条件相适应。此时南方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气温年均变化相对较小,虽然冬季气温较今日降低了约10摄氏度,但是降水依然充足,水资源和水生生物的利用,再加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蒸煮食物的需求,使陶器在这里出现,这与华南及附近地区发現最早期陶器遗存有密切关系,加上丰富的自然要素,资源利用率有了很大的提升。早期陶器遗存以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早期①、广西桂林甑皮岩第一期②和湖南道县玉蟾岩早期遗存为代表③,当时可能已经出现原始的稻作农业。处于晚更新世晚期的气候经历了约6次变化,干冷和湿润相间波动,此时的气候变化对原始的水稻和粟的栽培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2 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
新仙女木事件期间,气候表现为冷干。④之后进入全新世气候回暖,但全新世气候也存在明显的波动,早期全新世气候很不稳定,沿海地区海面从-100~-120米等深线附近回升,上升幅度100~200米,沿海堆积平原的大部分地区相继沉溺成为海域⑤,此时气候以干冷为主,逐渐向温良、较湿润转变。
公元前10000~7000年,我国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此时属于全新世初期,新仙女木事件结束后,气温回升,但总体仍然干凉,季风深入我国北方,致使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断增加,此时文化遗址较少,在华北、华南集中分布。例如华北地区的多分布于平原,比如北京东湖林遗址、转念遗址、河北于家沟、南庄头遗址等。华南地区主要是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等。
3 新石器时代中期阶段
气候在经历一系列降温事件后,在距今8500~8400年,δ18O达到了全新世最高,代表了一个急剧升温事件。早全新世的气候以干冷为主,逐渐向温良、较湿润转变,到中全新世大暖期,在距今7200~6000年处于稳定暖湿阶段,这个时期我国华南和长江流域的气温比现今高1~2摄氏度,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以及西部可能比现今气温高3摄氏度,青藏高原南部气温比现今高出4~5摄氏度,冬季气温上升的幅度更大。⑥此时,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植被类型为亚热带森林和热带雨林,黄河流域植被自东向西为亚热带森林—温带森林—草原。东北地区的植被主要为温带森林。季风深入内陆到达我国北部地区(距今约9000年)又逐渐退却至长江流域(距今约6000年),后又至华南地区(距今约3000年),季风深入的地区降水量也不断增加。距今约8000~7500年,我国海岸线与现今大体相当,之后出现一系列波动。由于河流输出的泥沙对海岸线变迁的作用,从苏北平原的长江三角洲的海岸线演变来看,在距今6000年左右海侵已经接近最大的范围。⑤
公元前7000~5000年,我国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此时气温不断升高,距今约8400年达到最高,稳定暖湿的条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季风减弱,最大降水带集中在长江下游。此时考古学文化分布范围扩大,在我国北方发现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和黍,在我国南方主要是水稻。运用孢粉、植硅体、植物大化石和炭屑等结合土地利用模型研究表明,我国北方的旱作农业从距今8000年前后开始逐步扩张,先期以黍种植为主,距今5000年前后,旱作和稻作农业、畜牧业均有大幅增加,逐渐转化为以粟、大豆和水稻为主的多样化农业。⑦
居住当时也有相应变化:与多水的环境性相适应,南方地区的房屋发展出干栏式结构,更好地满足南方湿润多雨的气候需要。这个时期原始农业、畜牧业、建筑、手工业和精神文化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进步。新石器时代的气候变化在距今5000年以前,总体上我国南方和北方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即由干凉向温暖湿润发展。
4 新石器时代晚期阶段
距今5300年前后,发生全球性的冰后期气候恶化,全球气温再次明显下降。公元前5000~3000年为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虽然气温明显下降,但是考古学文化遍布全国各地。黄河流域范围内的仰韶文化、北辛文化;长江地区的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北方文化区的红山文化、小珠山文化等。原因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对文化的影响会越来越小,文化自身的内部条件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气候对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距今约5200年时,气候恶化、气温骤降、海岸线变迁、海平面波动与海岸地貌的变化,对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影响较大,例如跨湖桥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的繁荣衰败与海平面的变动密切相关。周原地区的黄土和考古学文化研究结果显示:周原地区仰韶文化遗址数量削减时期正处于距今约6000~5000年的干旱期。①大汶口文化枣庄建新遗址孢粉分析结果显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气温有所下降,湖泊收缩,有干旱的特点。②红山文化发展至距今5500年后也渐趋衰微①,但是南方地区持续发展,农业文明受气候的影响较小。
5 新石器时代末期阶段
在距今4200年的全新世时期,中国的西部和东北部出现了干旱,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出现洪水,这源于此时发生在全新世的一次最强烈的降温事件。全新世晚期(距今4000~3000年)变冷开始显著,在距今2800~2700年,气温到达了一个极低值,而后温度下降呈波动状态,直至距今1000年结束,这个时期是全新世较为寒冷的新冰期。③
这一阶段在公元前3000~公元前2000年,我国处于新石器时代末期。随着早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气候因素对环境的影响虽然在逐渐减小,但是明显的气候剧变也会给文化的发展带来明显的影响。全国各地的考古学文化相对独立,都较多的保存着各自的特征和传统。此时,气候在距今约4200年时再次发生全球性的恶化,表现为气温强烈下降,显著变冷,而后达到极冷。这个时期深入我国内陆的季风减弱南撤,与此同时,中国西部和东北部出现干旱,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出现洪水。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与前期龙山文化相比,文化范围缩小,遗址数量骤减,文化面貌也大不如前④,这与降温和洪涝灾害直接相关。距今4200年左右的岱海地区温度比现代低约3摄氏度,足以使农业生产无法维持。老虎山文化是原始社会较为发达的农业文化,它以海岱地区为中心分布,处于农业和牧业交错地带。正是由于此次降温事件,人们改变了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或者以向生存条件合适的地区迁移的办法来适应气候变化,这是导致老虎山农业文化在海岱地区中断的原因之一。⑤长江中下游的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北方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都与其密切相关。在4000年前的降温事件持续的数百年时间里,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长期存在,导致人类维持生活的农作物减产甚至毁灭。这对于有着较为落后生产力的早期社会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地球环境的变迁影响着人类的发展,早期人类也在反复适应生态环境、反复改变生存策略,以使人类文明得以诞生。随着人类文明的兴盛,自然条件对文化发展的限制也会越来越小,但文化永远依赖和受制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發展永远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