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海关区石河镇出土石碑的简考
2016-01-28毕丹紫玉
毕丹紫玉
[摘要]石碑是把功绩勒于石土,以传后世的一种石刻。石碑一般以文字为其主要部分,上有螭首,下有龟趺。2012年7月19日,山海关区石河镇出土了龙首方趺的残断石碑一座。本文以此残断石碑的基本形制与主题内容为切入点,以相关资料为佐证,对石碑的建造年代及石碑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此碑应是一座功德碑,建造于乾隆时期。
[关键词]石碑 碑刻 龙纹 篆书
2012年7月19日,山海关区石河镇出土了一座残断石碑。该石碑龙首方趺,碑额刻小篆“德合无疆”四字;碑身仅存阴刻行楷“本”字和“立”字头的碑版;碑座为方形,四面雕仰莲缠枝纹。因石碑残断严重,重要碑版处不知去向,为石碑断代和建碑目的的了解造成极大困难。笔者以出土地点、碑首龙纹、碑刻文字、碑座形制等为线索,以相关资料为佐证,对石碑进行以下浅显分析。
一、石碑类别
古时碑,按建造目的大致可分为五种:寺庙碑、墓志碑、祠堂碑、记事碑、功德(也可称德政)碑。其结构分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碑首的正中称“碑额”,用于镌刻碑的名称;碑身文字处称“碑版”,用于记录说明建碑的目的。
山海关区石河镇石河东岸出土的这件石碑,碑额刻小篆“德合无疆”四字。“德合无疆”出自《易经》中的《坤卦》,原句:“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易经》中《坤卦》意蕴:“万物感觉不到强迫或被动,而是自生自长,自然演化。”“德合无疆”是说:“大地的法则是祥和、纯正、柔顺的遵循天道,并有坚定的行动;追随而不超越,包容而不排斥;正所谓地大物博。”这样的词意,假设用于墓志碑、祠堂碑来作为对某个历史人物所做贡献的肯定,那么史料应该有详细记载;但据已查相关资料,并未见。所以,便可以排除墓志碑、祠堂碑。
虽然石河附近曾有一座名为“灵神庙”的庙宇,但据郭泽民老师和当地百姓讲此庙宇规模甚小,笔者认为应无法承载“德合无疆”四字。又因寺庙碑的碑额多见于“普度众生”之类用词,故此碑应不属于寺庙碑。
这样一来,就剩下记事碑和功德碑两种可能性。如果是记事碑,那么碑身背面通常刻有较详细的事件记载。石河东岸出土的石碑碑身残断丢失,只有正面碑版中间一个行楷的“本”字和一个“立”字头,未见其他文字。所以此碑也不符合记事碑特征。
一一排除后,仅功德碑不存在出入。由此大致可以肯定,此碑乃一座功德碑。那么,这又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功德碑呢?
二、建造年代
石河东岸出土的石碑,只有碑首、无法辨析内容的碑身和碑座,无疑给断代带来极大困难。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试着通过碑首的龙纹、碑额,碑身的“本”字来推断出它的年代。
1。碑刻龙纹
几千年来,龙随着人类在历史上的发展不断地演变。每个阶段的龙,都有其明显区别。清代龙纹有仿古代风格,也有本时代的风格。以康雍乾为界,前后有相对明显变化;而康雍乾三个时期,也存在细微的差别,如表一所示。
此碑龙纹的龙角距离稍宽,角长而直且分叉;龙的头发较长,飘向脑后。龙的眼睛为凸雕手法并出现了锯齿状眉毛;龙口接近方形呈张口,上颚略短于下颚,舌随下颚伸出,舌尖上卷;龙须分成两束,呈羊须状。清代的龙身长度一般为头长的八倍,龙体盘曲程度大,有三波九折之美;龙鳞刻画均匀,背鳍整齐。民间使用三爪龙,形状不似明代“鹰爪”,而是拇趾与食趾相距较大,趾甲显得细小,没有了锋利之势。所以,清代龙爪给人以有形无力之感,被人们称为“鸡爪”。
根据上述特点并对照表格,不难发现此碑龙纹更接近乾隆时期的特征。不仅如此,碑额刻的篆字也为断代提供了相呼应的信息。
2.碑刻文字
在书法史上被称为“书道中兴”的清代,篆书的兴起和取得的成就是其重要标志之一。清代篆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追求线条婉转流畅,以平淡、柔和为尚;中期基本脱离之前的束缚,强调表现力;晚期以吴昌硕为代表,充满浓郁的笔墨趣味和金石味。
石碑上“德合无疆”四字,具有早期线条流畅、运笔柔和之感,却也能看出字里行间力求有别于前。其中“德”字的双立人旁和心字底,已明显区别于早期的笔画写法,却缺乏晚期的成熟、肯定之感。“合”字的口字底,“疆”字里的田字和传统意义中的小篆结构略有不同,但还未过多显现出苍古的金石味。这些也是比较符合清代篆书中期风格的。
三、类别断代
据《山海关志》记载,石河从明代到1984年不断发生水患。给当地百姓带来巨大损失,石河水患如表二所示。
综合以上所述,此碑应是一座功德碑,建造于乾隆时期。因出土于石河东岸,而石河又是水患多发之地,故此碑不排除镇河之目的。
因本人学识尚浅,在理解分析上难免存在不足和错误,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