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性实验对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1-04-22李锦花

家长·中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初中化学

李锦花

【摘    要】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对于学生知识的消化、学习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就趣味性实验来说,它是将初中化学教学作为基点,响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要求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既是化学教学的创新尝试,也能够较好地满足新时期的教学要求,为学生化学学习和化学教学实效的提升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趣味性实验;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8-0096-02

【Abstract】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chemistry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which has extremely positi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 knowledge digestion and improvement of learning quality.Interesting experiments, it is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as a basis, in response to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quality education requirements gradually developed a new type of teaching mode, it is a try of chemistry teaching innovation, also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eaching in the new period, for the students chemistry learn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hemistry teaching actual effect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promoting.

【Keywords】Interesting experiment;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Teaching effectiveness

在初中教育领域中开设化学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枯燥性,部分学生缺乏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并未全身心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最终影响了化学教学实效。对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成了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工作者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近些年,趣味性实验凭借着自身的优势,逐渐出现在各个教育领域之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那么,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上运用趣味性实验提高教学有效性呢?具体路径如下。

一、巧设趣味导入,吸引学生注意

课堂导入犹如音乐剧的序幕,只有揭开了序幕,音乐剧才能正式进行。它是新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着后续教学的开展。具体来说,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全方位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对此,教师就可以通过趣味性实验进行新课导入,以此集中学生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探究化学知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准备。

例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改进,在导入环节为学生演示“水面滚火球”的实验。首先,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借助滤纸擦拭表面的油渍,直至干净,接着用棉花将钠裹住(棉花适量即可),最后将其放置在水槽之中。不一会儿,学生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棉花球在水面上剧烈燃烧、不断翻滚,好像一个“活泼”的“小火球”。这个时候,教师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十分集中,视线纷纷落在了这个“小火球”上。于是,教师把握时机,让学生了解金属和氧气反应的难易与剧烈程度不一样的道理,随后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即在氧气瓶中分别点燃以下几种金属,如镁带、铜丝以及铁丝等,让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小组合作中细致观察、认真探讨,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本节课的内容,进而明确这一知识点:氧气可以与很多常见金属发生反应,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索能力。

二、創造实践机会,彰显学生主体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趣味性实验,不只是教师演示,还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创造相应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从以往的旁观者逐步向参与者转变,从而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此,教师有必要给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参与到趣味性实验的设计和演示过程中,在亲身实践中强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使趣味性实验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环节,教师不应当全然不顾学生,而是要适当适时引导学生,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演示,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燃烧和灭火”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给学生讲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展开实验操作。首先,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如烧杯、白磷、红磷、试管以及漏斗等;其次,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热水,并且将一小块白磷放置在水中;再次,在两支试管之中分别放置体积相等的白磷和红磷;然后将漏斗倒扣在水中白磷上方;最后,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不一会儿,学生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热水和试管中的白磷,试管中的红磷都没有燃烧,而漏斗中的白磷却燃烧,出现“水火交融”的一幕。就这样,学生切实地感受到化学的神奇与魅力之处。在结束上述环节后,继续组织学生操作: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手帕,随后将其放在水中,接着借助坩埚钳夹起手帕,放在酒精灯上方点燃。这个时候,教师抛出引导性的疑问:“为什么手帕没有燃烧呢?”让学生积极交流、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手帕之所以没有燃烧,是因为手帕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趣味性实验当中,在彰显学生主体的同时,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把握。

三、设计课后实验,实现知识延伸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相对新颖的课程,在化学学习初始时期,学生就需要记忆大量的物质名称、化学符号等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记忆这些知识的過程实际上就是将物质符号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在上述过程中,如若教师没有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依旧采用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则极易导致学生对化学产生厌恶、抵触心理,丧失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最终不愿意再参与到化学学习当中,对整体教学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对此,教师就可以将趣味性实验作为切入点,为学生设置趣味性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将课余时间利用起来,在升华学生体验的同时,实现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例如:在教学“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这部分知识内容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的课后作业,即“自制豆腐”。首先,学生需要将家里的黄豆找出来,随后将其浸泡在水中,静置一天,等黄豆泡好后,将其放入豆浆机,打碎并过滤,最后在过滤好的豆浆中放入适量的盐,最后将其保存在正方体或长方体容器之中,一段时间后再打开,这样美味的豆腐就做好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告知学生水与黄豆的比例,即“1[∶]1”,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顺利做出美味的豆腐。这样的实验不仅极具趣味,还简单方便、易于学生上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不但切实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还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有利于趣味性实验重要价值和意义的体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趣味性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活跃氛围的营造、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以及教学效果的优化都有着极其积极的作用,作为新时期的初中化学教师,应当深刻地认识到趣味性实验的重要价值,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真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以此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可以从巧设趣味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创造实践机会,彰显学生主体以及设计课后实验,实现知识延伸三个方面出发,以此组织学生开展化学教学活动,则能够更加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创新初中化学趣味化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18).

[2]倪丽丽.初中化学趣味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9(06).

[3]凌金娇.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天下(综合), 2019(30).

[4]刘燕燕.关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23).

(责编  林  娟)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初中化学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