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2021-04-22杨明
杨 明
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但城乡二元结构仍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因此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至关重要。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就是促进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等整体发展,优化配置城乡之间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从而实现城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不断融合的过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的一项重大策略,因此科学评价和指导我国及各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术界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十分丰富。Liu Y.等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城乡均衡发展的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格局变化①Liu Y.,Lu S.,Chen Y.Spatio-temporal change of urban rural equalized development patterns in China and its driving factors[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3(32):320-330.。李思佳从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角度选取指标,并使用均值标准化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小城镇发展对城乡一体化进行评价②李思佳.基于小城镇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水平评价体系构建[D].沈阳农业大学,2016.。王元凤从城乡发展水平和融合水平两个维度选取14个指标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并测度了浙江省城乡一体化水平③王元凤,钱龙.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与空间分布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11).。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可以分为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主客观组合赋权法三大类④马军伟,张国平.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测评的研究综述[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5,29(01).。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结果更为精确,因为可以大幅度的减少信息损失。组合赋权法有层次分析法(AHP)和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两种常用的方法。AHP法以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人的主观判断,使复杂的系统层次化;在AHP法基础上,ANP法对层次之间及内部元素的反馈与依赖进行分析,使指标权重更具有可靠性与合理性⑤完世伟.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经纬,2008(04).。均方差决策法适用于地区间的比较,即在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间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可以使用该方法⑥焦必方,林娣,彭婧妮.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的全新构建及其应用——长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评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总之,在一体化指标体系没有全国统一构建之前,可以使用均方差决策法对同一时期不同地区进行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比较,而分析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段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使用AHP法或ANP法。基于对测度结果准确性的考虑,本文将采用均方差决策法和ANP法对全国31个省市2018年的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并进行比较,然后采用ANP法对2013~2018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的两省一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
一、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本文秉持客观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目标层为城乡一体化总体评价,准则层为经济一体化、生活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9个因子层指标如下: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城乡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比(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人均现金消费支出比值)、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比(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比值)、城乡家庭设备及用品支出比(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购买家庭设备及用品支出的比值)、城乡交通和通信支出比(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用于交通通信支出的比值)、城乡文教娱乐支出比(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用于文教娱乐支出的比值)、城乡医疗保健支出比(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支出的比值)、城乡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比(农村与城镇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的比值)。
(二)指标数据的获取、无量纲化与修正
从2014年至2019年的各省市统计年鉴中搜集上述指标所需的原始数据,并采用城乡比值法对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处理之后的指标值越接近于0则表示城乡差距越大,越接近于1则表示城乡差距越小。本文经过无量纲化后得到的是我国各地区2013~2018年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为了反映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本文以各地人均GDP与北京人均GDP的比值作为修正参数,对各地的城乡比值求出修正值。具体公式如下:。其中,表示第t年第i省市的人均GDP;表示第t年北京的人均GDP;, 分 别 表 示 2013、2014、2015、2016、2017和2018年。
(三)权重的确定
本文在对2018年全国各省市城乡一体化水平作出评价排序即地区比较时,选择均方差决策法和ANP法确定权重;在分析2013年至2018年长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时,采用ANP法确定权重。
(四)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二、城乡一体化评价实证分析
(一)2018年我国各省市区城乡一体化评价
本文分别使用均方差决策法和ANP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出2018年全国各省城乡一体化水平评分并进行排序,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2018年全国各省市区城乡一体化得分及排名
由表1可以看出,均方差决策法和ANP法所计算出来的城乡一体化评分略有不同,前者较高,后者较低。但从排名结果看,两种方法下排名基本没有变化。如排名前9位的省份完全一致,排名倒数10位的省份基本相同,只是次序存在微小变动。两种不同的赋权方法对各省份城乡一体化评价结果是基本一致的。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上海、天津、北京、江苏、浙江,均是我国东部较发达地区省份,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均位列其中,另外两个地区(北京和天津)属于直辖市。而排名后5位的地区分别是:广西、甘肃、西藏、贵州、云南。均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省份,经济发展落后,城乡一体化水平也最低。中部地区的省份大部分都处于中游水平。这说明城乡一体化水平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与经济区位有很大的关系。
(二)长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监测
本文运用ANP法对指标赋权,对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2013~2018年长三角两省一市城乡一体化评分结果
将表2中的数据做成折线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2013~2018年长三角两省一市城乡一体化进程评分变化趋势图
从图一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2013~2018年长三角地区江苏和浙江的城市一体化发展水平比较接近,上海的城市一体化发展水平略高于江苏和浙江两省,表明长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小。从图中还可以清晰的看出,2013~2015年间上海的城乡一体化水平呈下降趋势,2015~2018年间呈上升趋势;江苏的城乡一体化水平在2013~2018年间一直呈上升趋势;浙江的城乡一体化水平在2016~2018年间呈缓慢上升趋势,这表明在2013~2018这六年期间江苏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成绩,发展质量较高;2016年后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基本收敛一致。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1.在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不同的评价目的使用的指标赋权方法也不同。本文认为在评价某一固定年份不同地区的城乡一体化水平时均方差决策法最适用,而ANP法更适用于分析某一特定地区某一时间段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2.从全国31个省份城乡一体化总体评分排名中可以看出城乡一体化水平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与经济区位有很大的关系。东部地区水平较高,西部欠发达地区水平较低,中部地区处于中游水平。
3.在2013~2018这六年期间江苏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成绩,发展质量较高;2016年后,长三角地区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基本收敛一致。
(二)对策建议
基于主要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要营造城乡交流的生活氛围,促进城乡生活一体化发展;要缩小城乡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差距,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促进城乡经济、生活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的重要突破口。
2.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应该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我国东中西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应该关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做好从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加强环保,促进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处于中游水平,应该改造传统产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市场化,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水平较低,应该发挥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旅游业,努力减小城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