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建立职业年金的探索与实践

2021-04-22

市场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年金用人养老保险

贺 菲

为创新广西高校机构体制改革,解决高校“超编用人”的现状,深化“放管服”改革举措,推动广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财政厅联合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非实名用人制度试行办法》(桂教人〔2016〕53号),正式在广西高校推行非实名用人制度。2016年至今,列入人事机构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平稳推进非实名用人制度,逐步畅通公开招聘、增人增编、岗位设置、以岗定薪等用人渠道,通过非实名用人制度招聘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则称为“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在非实名用人制度规范化进程中,关于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的呼声愈加强烈,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差异性导致同工不同酬的矛盾愈加激烈。为此,对广西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制度的实践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广西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养老保险三大支柱之一,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多层级、多方位发展的重要维度,是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待遇的关键,起到了有效、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作用。广西高校非实名用人制度作为广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体制改革的重点,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已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体系,为削弱“身份”观念,为打破“同工不同酬”现况,其薪酬福利待遇及社会保险保障问题一直是自治区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及财政厅制定及指导实施非实名用人制度政策时所关注的重点,参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则是其中的难点。

(一)广西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制度的政策沿革

2015年1月,《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明确了职业年金的参缴范围为参加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明确了职业年金缴费基数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及4%的比例分别缴纳单位及个人部分;明确了职业年金待遇发放方式为退休后按月领取。

2016年12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教育厅、编办、财政厅、人社厅联合正式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非实名用人制度试行办法的通知》(桂教人〔2016〕53号),关于工资福利待遇方面明确了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与本单位在编在职的同级同类人员同工同酬,鼓励高校进行按劳分配、自主发放、建立约定工资福利待遇、探索优绩优酬的分配机制,体现“放管服”改革的核心目标。在文件中,仅提出高校只需依法为非实名控制数人员按时足额参缴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且特别强调高校实施非实名用人制度所需经费由学校统筹安排,弱化了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职业年金的政策强制性。虽然文件提高了机构体制改革“放管服”的程度,但缺乏政策支持和财力支撑,非实名控制数人员的福利待遇仍然存在“同工不同酬”的情况。

广西高校非实名用人制度试行几年后,自治区政府陆续出台了公立医院“聘用人员控制数”、公办中小学“聘用教师控制数”等改革系列文件,多渠道创新区内事业单位用人机制。为统筹事业单位各类控制数人员养老保险政策,优化人才引育环境,平衡非实名用人制度试行中关于待遇公平性的矛盾,自治区人社厅联合编办、财政厅、税务局等4部门于2020年初出台了关于事业单位控制数人员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的文件,指出:“公立高等学校‘非实名人员控制数’在职人员,从2020年1月1日起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制度正式建立。

至此,虽然广西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所需经费仍由单位自筹资金解决,但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同工同酬”的公平性得到了政策制度上的保障,保证了广西事业单位机构体制改革平稳顺利推进。

(二)广西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制度的现状分析

广西非实名用人制度试行时间较短,关于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相关政策文件出台时间较晚,面对改革新举措,各项福利待遇具体执行程序有待逐步完善。2020年初,广西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的文件出台后,区内已核批非实名控制数的高校中仅有7所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为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其他高校仍处于观望状态,在未为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转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前,继续为其参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且全区各高校都没有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出现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职业年金覆盖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政策宣传力度低,文件精神传达滞后,参缴执行力不足;其次,区内各高校和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在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及补缴程序和审核流程方面缺乏实操经验;最后,区内各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职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由各高校自行筹集,缺乏财政保障及上级部门监管。因此,出现了广西高校为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职业年金的程度较低的现状。

二、广西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职业年金的实践探讨

(一)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参缴流程的优化

广西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职业年金需建立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的前提下,应遵循按时参保、依法征缴、及时清退、平稳过渡、有序并轨的原则,保证广西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职业年金渠道和程序的顺畅。合理的参缴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参缴流程图

(二)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参缴流程的科学性探讨

1.职业年金参缴的合理性、规范性。高校在为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职业年金之前,明确参缴人员范围、参缴及补缴起始时间、缴费比例,做好职业年金单位缴纳费用的成本测算,制定完善的职业年金参缴方案。明确参缴各指数有助于高校及时参保、依法征缴,提高职业年金参缴的合法性;成本测算有助于高校合理调整支出结构与经费支持,及时追加本单位社会保险成本预算;制定参缴方案有助于高校科学合理安排工作执行时间、步骤及可行性分析,提高职业年金参缴的规范性。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参缴过程中遵循合法合规、科学可行的原则,将大大加强参缴流程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2.职业年金参缴的民主性、公开性。高校将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参缴方案推进行政审批程序,突出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参缴过程的民主性及公开性。首先,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参缴方案报呈学校办公会及党委会审议,由学校领导层及党委组织审核把关,确保参缴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及惠民性。其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参缴方案还需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民主决议并投票通过后执行,由教师、职工代表参与参缴方案的投票、决议,确保参缴方案的公开、透明、民主。最后,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参缴方案在全校范围内公示,在向全校教职工公正、公开、透明展示学校决策的同时,将在全校教职工之间起到扩大职业年金参缴宣传的效果。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参缴过程中遵循民主惠民、公正公开的原则,将大大强化参缴流程的民主性和和科学性。

3.职业年金参缴的便捷性、效率性。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参保缴费程序缺乏经验支持,参缴体系尚不成熟,导致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参缴过程中出现沟通不畅、程序繁琐、缴费重复等问题,因此职业年金参缴流程需加强沟通、简化处理、提高效率。首先,高校与社保经办机构加强沟通,促使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参缴及补缴程序趋于简化,提高参缴便捷性。其次,高校积极与社保经办机构对接协商,为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养老保险重复缴费部分进行清算清退工作,避免重复缴费给高校带来极大的财务负担,同时也提高职业年金参缴程序的效率性。最后,高校在为非实名控制数人员顺利参缴职业年金后,应及时办理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工作,保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的顺利并轨接续;同时为离职人员办理作为非实名控制数人员期间的职业年金补记工作,保障了离职人员参缴职业年金的合法权益。

广西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参缴流程的公正合理、公开透明、民主惠民、便捷高效,不仅保证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职业年金渠道和程序的畅通,还保证了职业年金参保缴费的及时性、合法性、稳妥性和有序性,做到科学高效地完成职业年金接续并轨工作。

三、广西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后续问题及困难

(一)职业年金投资运营程度及透明度不高,缺乏监督机制

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职业年金后,在社保经办机构建立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职工个人缴纳的职业年金做“实账积累”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按投资实际收益计息;为了减轻财政负担,财政全额拨款单位缴费部分则采取的是“记账方式”,职业年金单位缴纳部分进行“空账运行”,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前,才由同级财政拨付资金记实账。目前职业年金基金采取的半“实账投资运营”、半“记账空账运行”的模式,导致职业年金基金运营不充分、利用程度不高的情况发生,虽然职业年金基金投入市场进行投资运营存在风险,但职业年金做实账并按实际收益计息,才能保证职业年金基金的良性运作,才能起到建立补充养老保险机制的目的,保障非实名控制数人员的退休待遇。

另外,由于政府监督缺位,缺乏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监管机制,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的委托与代理关系存在代理风险。根据现行的职业年金运作方式,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由社保经办机构经办,税务局托收归集进职业年金基金归集托管账户进行统一管理,再委托给具有国家职业年金运营资质的投资运营公司进行运作,但实际上,委托方特别是职工本人对于职业年金基金整个投资运营过程可视化程度和透明程度非常低,职业年金基金的运作程度不够成熟,投资运营缺乏监管与公开机制,存在运作风险。

(二)职业年金经费由高校自筹,缺乏地方财力支撑

广西各高校属于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地方财政承担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所需费用。广西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职业年金的单位缴费部分所需费用则由高校自筹资金解决,地方财政不予拨款资助,这为广西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造成了根源性的阻力。首先,地方财政以“生均拨款”的方式拨付广西高校运转资金,高校属于公益性质事业单位,在没有盈利收益支撑的条件下,承担非实名控制数人员金额庞大的职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存在实质性困难。其次,职业年金作为职工薪酬福利待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高校吸引人才、留育人才的关键,随着高校“同工同酬、“绩效改革”、“非实名用人制度”等体制改革的有序推进,人才待遇的提高、高校学术平台的维持、多校区建设都给广西高校造成了很大的财务压力。这些因素都对广西高校筹集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缴纳资金造成极大难度,如果有地方财政的支持作为后盾,才能顺利、平稳地推进全区高校机构体制改革。

(三)职业年金参缴工作在高校与职工中出现双否定的局面

广西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参缴工作由于宣传不到位,财力不支持,运作不成熟等原因,极易出现单位参缴不积极,职工扣缴不理解的情况。首先,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职业年金的单位缴纳部分由高校自筹资金承担,由于高校经费有限造成政策落实不到位、参缴不积极的局面。其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职业年金的个人缴纳部分由单位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代缴,增加了职业年金个人缴费部分的扣款,造成职工每月实发收入下降幅度明显,职工对参缴职业年金表示不理解。最后,由于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的利息及收益必须要等到职工领取退休待遇时才能体现其价值,年轻的职工更希望自己的劳动价值以现金形式自行分配,而不愿多年后才享受职业年金作为养老金补充和储存的形式带来的收益。

四、完善广西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制度的建议

(一)分散投资风险,保障职业年金稳健增长

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个人账户都是职工“真金白银”缴纳,并做实账投入市场运营,承担着市场经济不稳定的风险。因此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应当遵守稳妥、谨慎、不冒进的原则,确保职业年金基金的风险分散、安全稳定、收益稳增和长效流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应会同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出台职业年金基金相应监督监管政策,委托具有符合国家运营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投资运营,并直接监管调控,完善损益兜底措施。在有效保证职工职业年金账户的安全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保障职业年金稳健增长。

(二)完善工资制度改革,实现工资数据并轨与统一

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已纳入自治区编制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岗位设置和聘用由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定,由于非实名控制数人员体量庞大、工作经历复杂、工资套改难度大,其个人工资数据仍未纳入自治区人社厅工资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这不仅影响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在职待遇的核准性,也会影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的缴费基数的精准性。另外,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职工退休后会从人社部门工资系统取数用于计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待遇及职业年金待遇,非实名控制数人员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体系后,由于缺少人社部门的工资数据,导致退休时无法计算养老待遇。政府部门应以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工作为契机,完善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工资体系,实现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信息数据的统一并轨。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

广西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职业年金最大的难点在于财政经费支持不到位,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不足,高校在社会保险单位缴纳方面压力巨大。虽然2019年起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20%下调至16%,大大减轻了单位的缴费负担,但由于职业年金属于单位自筹经费缴纳范畴,来自职业年金的缴费压力仍然存在。政府应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确保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参缴工作平稳推进。

(四)加大职业年金宣传力度,提高参缴积极性

在高校及非实名控制数职工之间加大职业年金的宣传力度,倡导职业年金参保缴费的利好。首先,参缴职业年金可以促成事业单位和非实名控制数人员享受个税优惠政策,保障单位支出和职工收入的稳定。其次,参缴职业年金以最终实现高校职工“同工同酬”的目的来提高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工作效能,有助于推进高校激励机制的运作。再次,职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机制进入市场进行投资运作,不仅有望弥补通货膨胀带来的养老保险金折损,还有可能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保值升值,充分保障非实名控制数人员的退休待遇。最后,加大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状况及年金待遇计算方法等信息的普及与宣传力度,强化职业年金基金运作的公开及透明程度,将大大提高高校及职工参缴积极性。

五、结语

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及参缴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得到广西各高校高度关注。高校要科学完善地制定非实名控制数人员职业年金参缴方案,要公平公正、民主惠民、便捷高效地完成职业年金参缴接续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单位和职工积极参缴。广西高校非实名控制数人员参缴职业年金工作不仅为高校教职员工谋福利、安民生,还为广西事业单位非实名用人制度的精准落实扣上最后关键一环,对推进广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体制改革和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到实处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年金用人养老保险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的协调发展
用人还需讲原则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退休领取年金时该如何计税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我国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超过5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