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其抗结核疗效及肝功能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2021-04-21朱继敏
朱继敏
(建水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云南 建水 654300)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1]。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此病。抗结核药物易引发肝功能损伤,部分使用抗结核药物的患者会因肝功能损伤过于严重而中止治疗,其临床疗效可受到严重的影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随着此病患者病情的进展,其肝功能损伤的情况会逐渐加重[2]。为了分析接受抗结核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其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其疗效及肝功能损伤发生率的影响,笔者对2018 年3 月至2019 年6 月建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5 例肺结核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8 年3 月至2019 年6 月建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45 例纳入本研究。其纳入标准是:经痰涂片结核分枝杆菌检查被确诊患有肺结核。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恶性肿瘤;存在多重耐药结核菌感染。根据是否合并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将其分为观察组(合并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68 例)和对照组(未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77例)。观察组68 例患者中有男性35 例,女性33 例;其年龄为29 ~68 岁,平均年龄为(42.1±6.4)岁。对照组77例患者中有男性39 例,女性38 例;其年龄为32 ~65 岁,平均年龄为(43.6±5.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结核治疗,所用的药物和用法是:1)利福平(由漯河南街村全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3790),口服,每次0.45 g,每日1 次;2)异烟肼(由珠海博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3438),口服,每次0.3 g,每日1 次;3)吡嗪酰胺(由河南省福林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2614),口服,每次1.25 g,每日1 次;4)盐酸乙胺丁醇(由湖南景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3022180),口服,每次0.75 g,每日1 次。治疗3 个月后停用吡嗪酰胺和盐酸乙胺丁醇,使用其余两种药物继续治疗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2)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肺结核病灶的吸收率和痰菌转阴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ALT、AST、ALP 的水平及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肺结核病灶的吸收率和痰菌转阴率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和肺结核病灶的吸收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肺结核病灶的吸收率和痰菌转阴率[n(%)]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引起慢性肝炎。此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等。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3]。肺结核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有研究指出,接受抗结核治疗的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常会因发生严重的肝功能损伤而无法继续治疗。这容易导致其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性,其中肝功能损伤严重者甚至会因发生肝功能衰竭而死亡[4]。发生药物性肝功能损伤是造成抗结核治疗中止的主要原因之一。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盐酸乙胺丁醇均为临床上治疗肺结核的一线用药。但使用这些药物对肝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严重时可造成肝功能衰竭[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ALT、AST、ALP 的水平及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这与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6]。这表明,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相比,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接受抗结核治疗后更容易出现肝功能损伤。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和肺结核病灶的吸收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这说明,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相比,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效果较差。由此可见,对于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需要选择疗效显著、对肝功能损伤小的治疗方案对其进行抗结核治疗,以防止其因发生肝功能损伤中止治疗,提高其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相比,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效果较差,且更易出现肝功能损伤。临床医生应对上述情况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