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生素C 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探析

2021-04-21刘涛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制剂

刘涛

山东省临沂市120 急救指挥中心,山东临沂 276000

肝硬化属临床上常见疾病, 是由一种或多种因病因长期形成的肝损害。 其特点主要是肝细胞变性和坏死,是由于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 继而使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这3 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导致了肝硬化。 它早期的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患者忽略,到了晚期在治疗就会有一定的难度。 一旦肝硬化发生,患者较容易出现肝性昏迷、出血、浮肿等表现[1-2]。 有研究指出[3],肝硬化患者,可予微生态制剂,调整肠道功能,帮助患者恢复肝功能。 而维生素C 也具有抗病毒和改善肝功能作用。为此,该文以2018 年1—12 月期间收治的共计122 例肝硬化患者为例,予以维生素C 联合微生态制剂,探析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均选自该院共计122 例肝硬化患者, 随机均分成甲、乙组。 其中甲组,男、女比例为35∶26;年龄20~70 岁,平均(54.53±5.23)岁;病程1~17 年,平均(7.86±1.13)年。 乙组男、女比例为37∶24;年龄20~68 岁,平均(54.98±5.17)岁;病程1~18 年,平均(8.12±1.09)年。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根据患者病史、表现、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为乙肝肝硬化; ②入选患者均为阳性DNA、HBV;③该次研究满足医学伦理要求;④肝功能减退,伴有门静脉高压者;⑤患者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书。

排除标准:①<20 岁且>71 岁者;②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③无法配合相关检查者;④临床资料不全者;⑤脏器或其他分泌系统疾病者;⑥严重合并症者;⑦精神障碍、意识障碍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保肝治疗,包括:利尿、保肝护肝治疗,输入血浆、白蛋白等。 并嘱咐患者卧床充分休息,食用富含蛋白、纤维且清淡的饮食。 其中甲组在此基础上, 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 即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国药准字S10950032),饭后0.5 h 温水送服,2~4 粒/次,2次/d,连用6 个月。

乙组在微生态制剂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国药准字H13022052)治疗,嚼服,2 粒/次,2 次/d,连用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DNA、HBV 转阴率,定量PCR 检测;②肝功能: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及TBIL(总胆固醇);③肝纤维化:化学发光法检测HA(透明质酸)、PCⅢ(Ⅲ型前胶原)、LN(层黏蛋白)水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肝功能、肝纤维化等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DNA、HBV 转阴率等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NA、HBV 转阴率

甲组,DNA、HBV 转阴40 例, 转阴率为65.57%(40/61)。 乙组,DNA、HBV 转阴51 例, 转阴率为83.61%(51/61)。乙组DNA、HBV 转阴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3,P=0.022)。

2.2 肝功能指标

治疗前,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乙组AST、ALT、TBIL 水平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liver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liver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指标时间甲组(n=61)乙组(n=61)t 值 P 值AST(U/L)ALT(U/L)TBIL(μmol/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42.65±20.53 46.82±10.17 125.43±10.29 38.98±5.65 59.72±10.74 29.86±5.26 143.12±19.86 31.59±8.45 126.09±10.23 31.72±5.41 59.48±10.87 21.65±5.49 0.129 8.996 0.355 7.249 0.123 8.434 0.898<0.001 0.723<0.001 0.903<0.001

2.3 肝纤维化指标

治疗前,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乙组HA、PCⅢ、LN 水平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s),ng/mL]Table 2 Comparison of liver fibrosi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ng/m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s),ng/mL]Table 2 Comparison of liver fibrosi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ng/mL]

指标时间甲组(n=61)乙组(n=61)t 值 P 值HA PCⅢLN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79.65±35.52 159.86±20.13 17.68±2.48 13.93±1.75 163.54±35.70 123.72±15.81 277.98±34.65 104.53±19.76 17.59±2.67 11.57±2.19 162.88±35.14 94.75±17.53 0.263 15.320 0.193 6.575 0.103 9.585 0.793<0.001 0.847<0.001 0.918<0.001

3 讨论

现阶段, 乙肝病毒依是全世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虽然已普及乙肝疫苗,但仍具有效较高的传染性和患病率[4-5]。 乙肝由HBV 引起,于肝脏细胞复制增生,激发机体免疫功能, 导致淋巴细胞吞噬病毒的同时吞噬肝脏细胞,造成肝细胞损伤,诱发肝细胞组织增生,进而形成肝硬化[6-7]。 随着病情的发展,机体肝脏门脉系统受到严重影响,引发一些并发症发生,如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最终诱发肝癌,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8]。

目前, 临床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以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为主,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进入人体后, 发生磷酸化反应,形成三磷酸核苷酸类似物,方可充分发挥抗乙肝病毒的作用[9]。 随着临床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深入研究,不少学者认为受疾病影响,患者肠道蠕动、胆汁分泌失衡,损伤肠道黏膜, 最终导致肠道菌群失衡。 一旦肠道菌群失衡,内毒素被大量释放,经肠道肝脏循环,导致肝脏功能损伤加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肝肝纤维化,有利于改善和控制病情,进而改善预后。微生态抑制剂的主要作用就是,纠正肠道功能紊乱现象,减少血清内毒素,有从而减轻对肝脏细胞的损害[10]。 学者梁汝等[11],以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例,在恩替卡韦分散片的基础上加微生物制剂,其联合组的DNA、HBV 转阴率高于常规组(75.00%)vs(67.86%),可见微生物制剂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12]指出,维生素C 具有较好的抗病毒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但其疗效与剂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该次研究中,甲组予以微生态制剂治疗,乙组予以维生素C 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 得出乙组DNA、HBV 转阴率高于甲组(83.61%)vs(65.57%)(P<0.05),与上述报道相近,表明维生素C 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肝硬化患者, 有助于提高患者的DNA、HBV 转阴率。乙组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 水平低于甲组(P<0.05)。这表明维生素C 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其应用效果高于单一应用微生态制剂患者。 观察组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LN 低于甲组(P<0.05)。 可见对于肝硬化患者,应用维生素C 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效果确切,有效降低患者机体血清HA、PCⅢ、LN 水平,从而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状态。

综上所述,对于肝硬化患者,应用维生素C 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效果确切,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制剂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2016中国农药制剂销售50强企业榜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