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班级管理中“动车组”理念的有效运用

2021-04-19许玉天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3期
关键词:动车组班级管理

许玉天

[摘 要] “动车组”通过一级一级“动力叠加”,使整车速度由此大幅提升。“动车组”在管理活动中带来最大的启示是:车头承担带领方向,管理全车运行的核心作用;各环节协同发力,确保动力协调一致。本文从“知彼知己”“细化愿景”“形成合力”“培养骨干”“优化关系”“及时疏导”等角度入手,介绍班级管理中有效运用“动车组”理论的做法。

[关键词] 班级管理;“动车组”;关键流程

一、知彼知己,力争班级“动车组”人人有座

高中阶段,班级学生的来源更为多元,其行为习惯、认知能力、意志品质、道德认识差异较大。班主任只有通过全范围了解学生,才能为有序开展班级管理奠定基础。特别是在运用“动车组”理念开展班级管理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程度、行为习惯养成、学业水平及能力,还要重点关注群体与个体的目标动向、学习力和执行力。鉴于此,便于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合理编排分组,合理设定相关班级团队活动项目,合理选定负责班级管理的人员,合理拟定班级活动时机。班主任要真正做到“知彼知己”,首先务必定位好自己的工作特长,如擅长结合活动开展励志教育、擅长整合家校力量激活学生的学习力、擅长通过充分发挥往届学长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景、擅长通过商量民主管理班级等,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学生成长提供可能。同时,班主任务必要深入了解学生。从多元收集梳理学生进行,筛选出学生的真实信息,特别要关注班级特殊群体与个体,如心理健康程度,学习的真实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班级“动车组”动力叠加奠定基础,才能保证工作的有的放矢。

二、细化愿景,确保班级“动车组”站点有序

“动车组”方向是明确的、一致的,班级“动车组”更要有明确的目标。这对班级管理提出了要求:明确目标,达成统一。高一上学期我通过设计系列化的班级活动,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特长、兴趣爱好,并结合初中、高中的学习成绩,关注高中后的学习力,尤其是学习主动性、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学习的韧性等因素,一起设定人生规划。引导学生结合时代特征和个人发展方向,架构自己的十年的奋斗目标,并积极邀请家长、老师参与进来,帮自己修订规划。人生规划形成后,再引导学生明确高中的奋斗目标,并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文字等具体化行动目标。特别注意,高中的奋斗目标要基本保持稳定,在文理科分组后基本保持规划不变,保持班级“动车组”的整体方向。此环节问题的焦点是:目标是否准确,愿景是否明晰。班主任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让这部分学生充分激活成功的信念,保持学习的韧性。为了形成“动车组”的动力叠加,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班主任要在大目标上定准位,引导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成绩中间的学生要具体化目标,班主任要重视方法与韧性的指导,确保动力十足;对成绩不佳的学生要找根源,班主任要树立信心,鼓励其走一步,再走一步,超越自己。同时,班主任要定期地引导学生,温习愿景,并为此目标添枝加叶。班级目标的统一为后期的班级“动车组”平稳运行,瞬时提速提供可能。

三、形成合力,加快班级“动车组”提速降速

“动车组”明确了行驶目的、行驶路线、行驶方式,要提速降速,必须要有充足的动力系统、高效的制动系统,并且形成合力。

首先,“车头”要在行,带得好。班主任是班级“动车组”的车头,也是的“动车组”中枢。班主任除了前期的架构,还要注意日常的管护,能围绕高考,围绕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实际,有韧性、高标准的预防、引领。车头能及时针对学生群体在共性的问题伏笔千里,及时通过序列化的活动激活动力。如针对高一新生不适应高中的学习,在开学初通过主题班会、往届学长学法交流理、科任教师答疑解惑、家长会等多层次梳理问题根源,引导学生改变、适应、超越。车头能针对学生群体突发问题开展归因,借助于班级管理制度、考核量化、奖励惩戒等制度,整合科任教师与家庭教育力量,借助于家长委员会、学生家长、班团干部适时开展有序的活动,保证学生与高考同频共振。

其次,“车厢”要在岗,执行得好。学生群体、班干部、科任教师、学生家长是班级“动车组”的车厢,也是“动车组”的主题。班级“动车组”能够跑得快,核心也在此。日常工作,各个车厢能各司其职,信息畅通、行动及时,如到校考勤、卫生保洁、作业收缴细化量化目标任务;特殊情况,有应急预案,应对策略,如针对班级突发情况、突发问题有人能及时出来反馈、协调应对。我的做法是:践行“事事专人管理,事事人人参与”的原则,力图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目标;将班级定时流动分组;落实生生互助行动;班干部采用“固定人员+临时参与”负责制。

四、培养骨干,落实班级“动车组”监督反馈

班级“动车组”起动了,监督反馈的环节就要到位了。班级“动车组”要畅通高效,监督反馈必须要保障有力。如何做到班级“动车组”监督反馈有力呢?

首先,得有制度保障。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形成操作性较强的一日作息表,结合学科特点与学情现状形成较为科学的学科预习、听课、练习、反馈、总结、纠错的常规,结合班级实情形成比较接地气的考核量化奖励办法,強化监督管理,践行量化考核,做到定时小结,定时反馈。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自下而上地形成日常要约,细化任务与时间分配,明确奖惩项目,定时开展自省;确保每天学习具体而有目标、充实而有质量,确保每天紧张而有活力、忙碌而有趣味,确保每天有执行、有反思、有跟进。

其次,选好和用好班干部队伍。“动车组”飞速而驰,有制动系统作为后盾的。班级“动车组”也要有制动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班干部队伍。班主任要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培养班干部,设置机会让学生广泛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班主任要通过多种方式,系统收集班级学生信息,保证日常工作的务实有效。特别形成班干部定时汇报沟通的习惯,通过这种方式定期开展反思自评,合理引导,防患未然。

最后,班主任要担当好问题处置员。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动车的力量之源,也是突发问题的核心处置员。在此环节中,班主任主要扮演帮助者和引领者两个角色。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业压力大,学生的情绪波动大,部分学生由于过度焦虑产生无力感、无助感,班主任要结合监督反思,分类梳理问题,并以多种方式、多种方法对个体与群体开展交流,确保孩子动力十足,确保其愿景分步展开,确保每个孩子各司其职,让这部分学生不给班级“动车组”减力。也只有这样,班级“动车组”才能在稳健中飞驰。

五、优化关系,促进班级“动车组”和谐融洽

班级“动车组”中关系是严重制约着其平稳有序运行的要素。高中阶段,班主任主要协调的管理仍为学生、教师、家长之间关系,但由于高中生生理与心理的发展,且自我认识的冲突更为强烈,映射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更为多样、复杂;尤其突出体现在胆汁类型的学生与黏液质类型的学生个体中,他们处置问题更加尖锐、突发。良好的生生、师生、亲子关系是班级和谐的基础,我的做法是:坚持谈心谈话,让学生悦纳自己,和谐学生个体心理;以班干部带动激活班内生生关系,以团队活动和谐师生关系,以家长委员会为切入点,和谐家校关系。班主任要重点关注因家庭变动、学业不稳定、青春期早恋等突发问题,特别关注学生上网、玩手机与家长矛盾冲突等问题,分步骤开展问题归因,循着高中生,学习节奏与时间,力戒简单粗暴,和风细雨,和谐人际关系,营造阳光、向上、和谐的班级人际氛围,助力班级“动车组”行稳致远。

六、及时疏导,保障班级“动车组”平稳有序

班级“动车组”在行进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班主任要防患于未然,正视问题,及时疏导。我在处理此环节时,重点关注了三个点:一是紧抓舆论,强化班里正能量的人和事;通过大量身边的典型人物引导学生,“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力”,脚踏实地,挑战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二是夯实心理辅导,充分利用一切,运用心理原理,对个体群体进行疏导干预,杜绝无谓说教,克服无为而治,让学生正视自己,平视高人,成为贵人;定期通过有趣味的体育活动和描摹心理绘本。及时引导宣泄不良情绪。三是充实班团队活动,高中时间紧,但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班内活动,让学生在高效的班级活动中放松身心,宣泄不良情绪,坚定必胜信念。人因思想而不同,人因思想而美丽。心理能量是班级“动车组”平稳有序前行的保障,班主任务必将心理疏导抓在手上,落实在日常的言谈中。

参考文獻:

[1]曹生财.班主任的好帮手[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6.

[2]刘建伟,刘燕茹.采用“动车组”模式打造一体化管理体系[J].标准科学,2011(3).

[3]王阳阳,杨黎明,王瑶.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广州市先烈东小学“双委制”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德育,2014(1).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动车组班级管理
动力集中电动车组综合控制柜热分析计算
“湖南造”首列CJ6动车组上线运营
首列WiFi全覆盖的和谐号动车组 上线运营
A Glance of China High Speed Train
“熊猫动车组”获量产资格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