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可调式足下垂矫正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2021-04-19方艳艳蒋梅梅
方艳艳,胡 郁,蒋梅梅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4 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常并发精神机能、语言及运动等多种功能障碍,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困难,而且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 足下垂是STBI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站立与行走能力。如何有效预防足下垂,改善肢体功能成为当前护理工作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2]。 据此,我科基于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自行设计研发出一种多功能可调式足下垂矫正鞋(ZL201520097992.4),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多功能可调式足下垂矫正鞋的设计与使用
1.1 材料与制作该矫正鞋主要由脚垫、 按摩马达、脚托、腿托面、透气脚垫、固定带等组成(见图1)。 矫正鞋外面为无毒无味的PVC 材料,内面为柔软的帆布材料,足底面两侧各连接2根牵引带;鞋的前半部为敞开式,便于观察足趾血运,脚趾处呈凸块,可有效固定脚掌不外移;足跟两侧预留有活动空间,并根据脚掌的受力情况设计隔层内部的高度,隔层内设有用于缓冲脚底与地面碰撞的弹性件;另外脚跟、脚底中心以及脚趾处均设有弹簧,保护下肢同时挤压刺激脚底,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脚托及腿托部位设有按摩脚垫与腿垫,定时自动对脚掌与腿部进行振动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图1 多功能可调式足下垂矫正鞋
1.2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1.2.1 使用方法穿戴时,首先打开两侧松紧带,将患足放入矫正鞋内,系紧各固定带;根据患者足下垂、内翻程度逐渐调节两侧牵引带,待纠正足下垂、内翻后扣上牵引扣固定,按动马达开关按摩患者的足底。 另外,患者卧床时,根据其脚型调整系带,也可在床上自行提拉系带,对肢体进行被动运动,防止足下垂、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患者下床活动时,可在牵引带处设置拉绳,患者通过自身或者他人手抓住绳索做提拉运动,对患者的早日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2.2 注意事项①该矫正鞋可持续穿戴,但每4 小时需放松1 次,放松时间30 min,放松期间进行踝关节被动活动,并观察肢体牵拉情况。②根据患者肢体评估情况按摩患肢,2 次/d ,每次30 min。
2 多功能可调式足下垂矫正鞋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2.1 对象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4 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STBI 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STBI 临床诊断标准,且均经影像学确诊[3]。 排除其他脏器合并伤及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 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8~74 岁,平均年龄(54.3±3.1)岁;GCS 评分:(6.73±1.20)分;平均病程(4.6±3.4) d;左侧瘫痪8例,右侧瘫痪7例,交叉瘫痪2例。 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1~75 岁,平均年龄(55.6±3.2)岁;GCS评分:(6.77±1.10)分;平均病程(4.5±3.3) d;左侧瘫痪9例,右侧瘫痪8例, 交叉瘫痪3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干预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①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及肢体功能情况,采用良肢位、针灸等综合康复训练。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功能可调式足下垂矫正鞋进行干预。 患者入院第1天,由责任护士采用一对一、集体授课、观看录像等形式对患者或其家属讲解仪器的使用方法。 对文化水平及接受能力低的患者,每天适当延长宣教时间,并采取讲解、 视频与示范同步以及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两组患者均干预4 周。
2.3 效果评价(1)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 周后足功能、 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①足功能状况采用Maryland 足功能量表[4]进行测定,该量表包括疼痛和功能两部分。 总分100 分,90~100 分为优,75~89 分为良,50~74 分为中,<50 分为差。 ②下肢运动功能状况采用Fugl-Meyer 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5]进行测定。 量表总分为34 分,分值与运动功能成正比,评分越高说明下肢运动功能越强。 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数(the Scale of 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6]评定。 总分为100 分,根据日常生活对他人的依赖程度进行评分,得分越高,代表独立生活能力越强。 (2)观察两组患者足下垂、压疮、肌肉萎缩、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2.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足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干预4 周后,观察组患者Maryland 足功能得分、下肢FMA 得分及MBI 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足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 (分,±s)
表1 两组患者足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 (分,±s)
组别 例数 足功能得分 下肢FMA 得分 MBI 得分干预前 干预前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0 47.63±2.54 89.56±5.61 13.78±7.53 28.31±4.48 29.84±11.78 60.34±15.56对照组 40 49.57±3.18 71.93±3.68 12.56±6.53 15.65±7.28 28.98±11.65 41.58±13.78 t 值 0.173 5.393 0.213 7.537 0.195 6.847 P 值 0.445 <0.001 0.470 <0.001 0.446 <0.001干预后 干预后
3.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4 周后,观察组患者足下垂、足部压疮、肌肉萎缩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n(%)]
4 讨论
4.1 多功能可调式足下垂矫正鞋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下肢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STBI 患者因通常处于昏迷或肢体偏瘫状态,踝背伸肌肌力下降及下肢伸肌痉挛,导致足下垂或足内翻,若不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诱发患肢永久性肌张力增高、关节挛缩及异常步行,影响患者的平衡及行走能力[7],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障碍。有研究表明,按摩足反射区配合关节训练法可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8]。 本研究采用多功能可调式足下垂矫正鞋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Maryland 足功能得分、 下肢FMA 得分及MBI 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分析原因可能为新型多功能可调式足下垂矫正鞋各结构间环环相扣,并依照患者的体型、脚的大小随时进行调整,满足了不同患者的需求;另外,使用多功能可调式足下垂矫正鞋保证患者脚掌与腿部维持中立位,即脚掌与腿部成90°夹角,并按照一定间隔自动对脚背及小腿进行震动按摩,不仅能促进患肢肌肉运动和血液循环[9]、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而且能将踝关节维持在功能位,有利于提高下肢功能及生活能力。
4.2 多功能可调式足下垂矫正鞋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近年来,踝足矫形器被逐渐应用到颅脑损伤或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矫治中。 有研究证实踝足矫形器在预防足畸形和改善行走能力方面发挥很好作用[10-11]。目前临床上有很多护理方法可以预防足下垂,但往往临床效果欠佳[12-13]。国内外研究已证实采用足部或踝部矫形器可以有效预防足下垂,部分研究还提出控制足下垂最快、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应用踝关节相关矫形器[14]。但是目前踝关节相关矫形器存在单纯固定、限制活动等缺点,且穿戴矫形器后患者下肢容易发生内旋或外旋,易造成足内翻或足外翻。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足下垂、足部压疮、肌肉萎缩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分析原因可能为新型可调式足下垂矫正鞋足底面两侧各连接2根牵引带,通过牵引带能调节脚的垂直高度,可有效阻止因瘫痪肢内旋或外旋引起的非良肢位,起到预防或矫正足内翻或足外翻的作用;另外,鞋的内面为柔软的帆布材料,穿着舒适、吸汗透气,可防止与皮肤摩擦,且该鞋在脚跟位置处设有海绵垫,自动对腿部及足底穴位进行按摩,可降低小腿三头肌的张力、缓解痉挛、避免压疮,实现早期功能位的固定及适当功能锻炼的目的。
5 小结
多功能可调式足下垂矫正鞋能提高患者的下肢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足下垂、足部压疮、肌肉萎缩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本研究因样本量有限,研究结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