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教多学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优化策略

2021-04-18李海峰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少教多学高中地理

李海峰

[摘   要]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在少教多学理念影响下,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教、高效率地教、创造性地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在课上积极主动地学、有深度地学、有兴趣地学。文章基于少教多学理念,结合教师实践,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少教多学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同时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提出在高中地理课堂渗透少教多学理念的优化策略,力图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在自由、互信的学习空间中,主动探索、乐于思考、实现有意义的自我建构。

[关键词]少教多学;高中地理;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6-0049-02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主体地位,同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少教多学正是基于我国教育现状和时代变革背景而发展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少教”并非减少教学时间和内容,而是要求教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且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其自主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能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多学”则是解放学生的身心束缚,鼓励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里独立思考,并在自主解答难题时,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在深刻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巩固。

一、精准提炼问题,激发探索兴趣

少教多学理念下,教师要通过少讲精讲引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积极思考,让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知识内容。教师在课上要讲得少一点,利用紧扣知识要点的中心问题和关键问题,激发学生展开独立的探索和思考,促使学生在挖掘、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少教多学理念下,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将学习转化为一种发自内心的探究活动,启发学生深入质疑和探索,让他们可以在思考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通过独立自主的感悟和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水平,实现对地理知识体系的建构。

例如,教学《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时,教师要抓住“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现状”,指导学生尝试自主独立分析珠江三角洲的优势区位条件,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集中注意力,形成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大致印象。“少教”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重点,科学规划教学设计,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使其高效率地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变”。“少教多学”并非是少投入、少讲解,而是要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结合自身的能力和学习基础,经过反复的探究思考,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对于“城市化表现和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等一些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无须再讲,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提炼,利用重点问题直接要求学生去探究“哪些因素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地区促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负面问题?”教师要用问题驱动学生联系整合新旧知识,主动发现问题,结合“环境形势严峻、生态破坏严重、人地矛盾加剧”等知识要点,让学生“想一想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明确学习的主线和思路,利用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始终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并内化新的知识,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问题,通过自主学习结合本节知识,总结制定出经济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教师在少教多学理念下要精心研读教材,通过精炼的问题设计,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难,启发学生带着兴趣自觉主动地学。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指引,让他们在问题的驱动下自主探究,使学习真正成为自己的事。

二、关注思维特点,推动合作学习

教师在少教多学理念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实行激励性措施,因为只有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观点,才能使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发言,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效果,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新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依靠自己的能力更深入地探究和理解知识。教师要表扬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讨论的学习行为,鼓励学生可以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习中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促使学生在自由民主的环境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不依赖教师的情况下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教学《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时,创设如下情境:请同学们先欣赏《企鹅的担忧》这幅漫画。利用图像的直观效应,激发学生联想。师:同学们,流汗的企鹅在担忧什么?生:全球变暖导致环境变化,威胁到企鹅的生存。引导学生探究全球气候变化的情况:你认为哪些因素能引起全球气候变化?教师要让学习成为自主、自发的活动,促使学生在独立提问、思考的过程中,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并在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凭自己的能力做出相应的判断。如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两种观点,他们认为“全球变暖有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教师可结合不同观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将学生分为人为原因小组和自然原因小组,组织持两种不同观点的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探讨,“同学们,你可以自主搜集资料,进一步证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吗?”这样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认清地球气候变暖的事实,并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办法。

教师在少教多学理念下要多运用肯定性语言,给予学生充分的激励,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析所学内容。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努力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空间,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促使他们能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

三、搭建展示舞台,发挥主体作用

少教多学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对讲授内容进行精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选取适合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手脑并用地动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问题,将地理知识转化为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在地理课堂中主动参与和探索。同时,教师要辩证地对待“少教”与“多学”,不仅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还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在讨论释疑中得出答案。

例如,教学《交通运输布局》时,教师要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尽量减少教学活动,由学生自主分析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并要求学生在讨论交流后,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能够根据运输对象的特点,选择正确的运输方式以及线路。因为,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交通状况和交通布局变化的知识,而且,高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所以教师在挑选出教学重点内容后,要放手让学生结合知识与生活经验,自己去思考和学习“现实生活中哪一种运输方式的运费低、运量大、投资少但运输速度慢?”“如果从武汉将50吨大米运往上海,你会选择哪种运输方式?”引导学生有目的性和有针对性地自主搜集资料,自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性活动,可设计“调查商贸中心”的课外活动,要求学生自主绘制地图,分析商业網点中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方式,促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了解各种运输交通路线的布局,以及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对生活产生的影响,让学生在生活中增长智慧,形成良好的人地协调观。学生能够将课内外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展开实践学习探索,了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现实生活中商业网点产生的影响,并将学习成果在课堂中进行展示,真正达到多学、乐学的目的。

教师在课堂中,要让学生成为提问的主人,鼓励学生在具有创造性的环境氛围中,思考、质疑和体验,因为,少教多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态度,学生的体验越多,对于知识的思考越多。教师在少教多学理念下要将学习的方法教授给学生,使他们在活跃热烈的气氛中学会合作学习和独立探究,并能结合已掌握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创造性地解决。

总之,民主和谐的环境是少教多学的发力点,教师要彻底摒弃灌输式的传授方法,让学习成为一种独立自主的行为,保证学生可以在充足的时间内展开自主思考、理解和学习。“少教”就是要注重启发式和鼓励式的教学,针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精准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思考习惯。所以,教师在少教多学理念下,要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适时点拨、引导,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努力上进的意识,引导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建华.以生为本,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8(16):80-81.

[2]  颜晓芬.巧剪云霞作霓裳:少教多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研究[J].知识文库,2017(10):121.

[3]  侯建成.“微叙述”:一种以生为本的教学观[J].地理教学,2015(9):15-18.

(责任编辑   谭斯陌)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少教多学高中地理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优化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