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细胞介素-33 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2021-04-18陈永俊综述马雁冰审校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结构域粒细胞细胞因子

陈永俊 综述,马雁冰 审校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云南昆明650118

IL-33 组成性表达于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非造血细胞上[1],在基质细胞上可诱导性表达。IL-33 在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病、伤口愈合及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2]。IL-33 有两种结构形态,一种为全长的不成熟状态(iIL-33),另一种为成熟状态(mIL-33)。iIL-33 定位于细胞核中,由270 个氨基酸组成,从N-末端开始,依次为螺旋-转角-螺旋的同源样结构域、染色质结合结构域、核定位信号和IL-1样的细胞因子结构域。iIL-33 的染色质结合结构域能与核小体上H2A 与H2B 的二聚体结合,影响核小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染色质的压缩;iIL-33 N-末端的第66 ~ 109 位氨基酸能与 NF-κB P65 的Rel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抑制P65 与同源DNA 作用,减弱P65 的反式激活效应,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1];另外,细胞核中的iIL-33 可与其可溶性ST2 受体(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ST2)的启动子区域结合,促进sST2 的合成[1]。当细胞遇到外界压力时,iIL-33 会释放至细胞外,经中性粒细胞丝氨酸蛋白酶、组织蛋白酶G 或弹性蛋白酶加工成mIL-33,其活性为 iIL-33 的 10~30 倍。随后,mIL-33被靶细胞膜上的异源二聚体受体ST2 识别,激活下游的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而sST2 可阻断mIL-33 与细胞表面的ST2受体结合,抑制下游效应分子的产生[3]。

机体除了对IL-33 的成熟形态和受体ST2 不同形态产生调控外,还对IL-33 的翻译和蛋白降解失活进行调节。研究发现,在肺部上皮细胞中,microRNA(miRNA)-200b 和-200c[4]、miRNA-487b[5]能够与IL-33 mRNA 3′端的非编码区域(untranslated regions,UTRs)结合,抑制 IL-33 合成,减少 IL-33 的释放量;当细胞发生凋亡时,其核内的IL-33 会被凋亡激活的半胱天冬酶Caspases-3 或Caspases-7 切割失活,逃逸的IL-33 在胞外也会被半胱氨酸氧化酶催化形成2 个二硫键,影响其与靶细胞上ST2 受体结合;为防止IL-33 促发严重的炎症反应,炎症相关的Caspases-1也会对IL-33 进行切割,抑制炎症[6]。本文就IL-33的功能及其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1 IL-33 的功能

IL-33 不仅可作为促炎因子调动机体的免疫应答,还能募集激活免疫抑制性细胞,调节机体免疫,维持免疫系统稳态。细胞处于应激状态时,会释放IL-33 至细胞外与肥大细胞相互作用,促进其分泌巨噬细胞募集因子Csf2 和Ccl3[7],募集的巨噬细胞到达炎症点,与IL-33 相互作用,提高MHCⅠ、MHCⅡ类分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5];分泌的 TNF-α 可提高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 ST2 受体的表达,NK 细胞与IL-33 相互识别后,可促进NK 细胞增殖和产生干扰素 γ(interferon γ,IFNγ),达到杀伤病毒、肿瘤的作用。同时,IL-33 可诱导天然2 型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 2,ILC2)分泌 IL-4、IL-5、IL-13,募集嗜酸性粒细胞与IL-33 相互作用,分泌趋化因子5[chemokine(C-C motif)ligand 5,CCL5][8]。IL-33 除了激活机体的先天性免疫外,还对机体的获得性免疫具有正向作用。IL-33 通过IL-33-ST2-MyD88-STAT1途径促进髓系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表达共刺激分子[9],促进抗原的交叉递呈,激活CD8+T细胞,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依赖T-bet 或STAT4 瞬时表达ST2 受体与 IL-33 结合,促进 T-bet、抗凋亡蛋白 BCL-2、IFNγ 的表达[10];激活的ILC2、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分泌的IL-4、IL-5 会促进B 细胞的增殖和抗体的产生,促进Th2 型免疫。随着“非我”物质的清除,机体会通过microRNA 及IL-33 的降解和信号通路的阻断(如sST2 可能阻断IL-33 信号通路)来抑制IL-33 的促炎效应,还会激活抑制炎症的免疫细胞来维持机体的稳态,如抑制炎症的2 型巨噬细胞(M2)、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和调节性 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等。IL-33会促进巨噬细胞的M2 型极化及MDSC、Treg 的募集。在Treg 中,IL-33 通过MyD88 通路,磷酸化Treg的GATA3,促进GATA3 和RNA 聚合酶Ⅱ募集在叉头盒蛋白 3(forkhead box protein 3,FOXP3)的启动子区域,提高 FOXP3 的表达量[10]。FOXP3 具有转录激活和转录抑制的双重作用,是维持Treg 抑制活性的关键分子,FOXP3 蛋白N-末端的第67 ~ 132 位氨基酸可与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HATs)和组蛋白脱乙酰基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s)相互作用[11],调控细胞的表观遗传,如 FOXP3可与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的启动子区域相结合,促进其乙酰化,从而提高CTLA-4 的表达[12];另外,FOXP3 可通过 NF-κB 的物理结合,抑制其下游的信号通路,也可与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竞争结合活化T 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ing T cell,NFAT),最终形成的 FOXP3 / NFAT 复合体,抑制炎症因子 IL-2 合成[11]。

2 IL-33 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2.1 促肿瘤发生发展作用 19 世纪,Rudolf Virchow首次提出肿瘤相关的炎症会促使肿瘤的产生。当炎症发生时,会募集许多活化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到达炎症部位,并释放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RNS)等物质,这些物质会氧化周围细胞的DNA 修复酶,增加细胞在进行自我复制过程中出现的DNA 突变、DNA 不稳定、表观遗传修饰错误的频率,诱导细胞产生对凋亡的抵制,导致肿瘤的产生[13]。有实验在研究结直肠癌患者样本时,发现IL-33 的含量与癌症的进展呈正相关,并证明IL-33 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机理有关[14]。AMERI 等[15]对 IL-33 与炎症进程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0.5%的1-氟-2,4-二硝基苯(1-Fluoro-2,4-dinitrobenzene,DNFB)进行腹腔注射致敏小鼠,随后1 周内进行3 次0.25% DNFB 的耳部注射,发现IL-33 开始是促进急性炎症的发生,20 d 后,IL-33 会激活 Treg,促进慢性炎症;在人类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患大肠癌的概率与IL-33 / Treg 的含量呈正相关。基于慢性炎症与肿瘤的关系,IL-33 可能在一部分肿瘤中会通过促进慢性炎症的产生抑制肿瘤免疫。

在胃癌中,癌细胞通过TNFR2-NF-κB-IRF-1 途径释放的促炎细胞因子TNF-α 能够诱导肿瘤相关的成纤维细胞分泌IL-33,促进胃癌由细胞上皮向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从而扩散至其他部位[16],该现象在神经胶质瘤中也可观察到,外源给予IL-33 会激活肿瘤细胞的JNK 信号通路,提高控制EMT 的关键转录因子,促进神经胶质瘤的转移[17]。IL-33 不仅能促进肿瘤上皮EMT,还能募集免疫抑制细胞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组织过表达IL-33 会提高Treg[18]、巨噬细胞、髓系来源MDSC[19]的浸润和诱导抑制性M2 的分化[20],并促进 MDSC 分泌精氨酸酶 1 抑制 T 细胞上CD3 分子的形成,从而促进肿瘤的逃逸。另外,肿瘤细胞或周围内皮细胞会分泌大量的IL-33,与肿瘤内部的细胞相互作用,刺激其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21]、基质金属蛋白酶 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和MMP9[22],促进血管的生成,为肿瘤的生长和迁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2 抗肿瘤作用 在肿瘤形成过程中,肿瘤细胞会形成一些肿瘤特异性抗原或增加一些蛋白的表达量,可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进行“自我”和“非我”的识别,对肿瘤细胞进行清除。在这些免疫细胞中,CTLs、NK 细胞、自然杀伤 T 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NKT)起到了主要作用[23]。随着肿瘤发展,肿瘤细胞与周围的免疫细胞、上皮细胞等营造了一个免疫抑制微环境,一方面,使部分免疫细胞丧失了免疫原性,另一方面,通过细胞因子、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抑制浸润于肿瘤组织内免疫细胞的活性。因此,打破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成为探究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方面。

IL-33 原位于细胞核,具有抑制炎症因子产生、促进染色体折叠等作用,当其在胞外含量增加时,可被机体作为危险信号分子识别,如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促进机体的免疫应答[24]。据统计,在一些上皮癌、原位导管癌、严重的宫颈上皮癌[2]、前列腺癌和肾癌[25]的患者中,IL-33的表达量低于正常组织,预示IL-33 在这些肿瘤中,可能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在IL-33 治疗肿瘤的研究中发现,IL-33 主要通过募集先天性免疫细胞浸润肿瘤,激活并维持 CTLs、NK[26]、嗜酸性粒细胞等的细胞毒性[27]来促进肿瘤免疫。QI 等[8]发现,在小鼠乳腺癌模型中,外源注射IL-33 能刺激嗜酸性粒细胞和CD8+T 细胞产生CCL5,募集NK 细胞至肿瘤微环境中,从而被IL-33 激活杀伤肿瘤;在黑色素瘤中,IL-33 会刺激肿瘤分泌趋化因子,间接募集嗜酸性粒细胞的瘤内密集,刺激嗜酸性粒细胞与肿瘤细胞相互接触并脱颗粒,达到抑制肿瘤增殖和转移的效果[27]。除了激活免疫系统以外,IL-33 还会促进肿瘤细胞的死亡,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现,低转移的肿瘤细胞通过自分泌IL-33 激活p38 MAPK 和mTOR 途径促进癌细胞的胀亡,而高转移的癌细胞不表达 IL-33 和 ST2[28]。

3 展 望

IL-33 在肿瘤免疫中具有双重作用,但作用机理尚未明确,可能与肿瘤的组织起源、IL-33 的剂量、肿瘤微环境、IL-33 的来源等有关。研究发现,结直肠癌[29]、胃癌[30]中的 IL-33 含量比正常组织高,且 IL-33的含量与这些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在4T1 乳腺癌中,IL-33 含量也比正常组织高,但外源给予或4T1 过表达 IL-33 均可抑制肿瘤的生长[26],这可能是由于IL-33 呈剂量依赖或是肿瘤之间形成的免疫微环境不同。在IL-33 调节的机体免疫中,Treg 与Th2 细胞在稳定表达的 IL-7 / IL-15 刺激下,依赖于GATA-3 /STAT5 进行组成性表达ST2,而仅有 T-bet 分子的Th1 和CTLs 不能表达ST2,无法与IL-33 发生作用[10],缺乏刺激分子可能是肿瘤微环境影响IL-33效应的原因。在淋巴细胞性脉络膜脑膜炎病毒研究中发现,IL-33 能增强 CTLs 和 NK 细胞的活力[31];在小鼠4T1 乳腺癌和B16-F10 黑色素瘤模型中,IL-33 也表现了同样效应[26]。表明在结直肠癌、胃癌等肿瘤微环境中,IL-7 及IL-15 等细胞因子可能通过促进Treg 及 Th2 细胞的 ST2 表达,与 CTLs 及 Th1 细胞竞争,使肿瘤免疫偏向了促肿瘤生长的Th2 型。

SLEDZINSKA 等[32]发现,当外源给予高剂量IL-2 时,可减弱Treg 的抑制效果,促进CD4+T 细胞获得细胞毒性,并提高IFNγ 和颗粒酶B 的表达;从过继转基因的B16-F10-CD4+T 细胞中发现,当用CD34 和 CD137 激动剂处理后,IL-33 和 IL-2 会促进CD4+T 细胞分泌Th1 型细胞因子IFNγ,促进CTLs 激活杀伤黑色素肿瘤,该杀伤效果无肿瘤特异性[33];IL-2 不仅是 CTLs 和 NK 细胞产生 IFNγ 的刺激剂,还可刺激巨噬细胞向抑制肿瘤1 型巨噬细胞(M1)分化,逆转M2 型分化[34]。表明IL-2 可能具有与IL-33 协同促进Th1 型免疫,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作用。基于CD4+T 细胞的分化与所处环境相关,IL-33 与其他细胞因子协同可能通过改造肿瘤免疫微环境,提高 CTLs 和 NK 细胞 ST2 表达,抑制 Th2 型免疫来促进肿瘤免疫。关于IL-2 或其他细胞因子(IL-12、IL-15)与IL-33 协同打破结直肠癌等肿瘤组织的微环境及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结构域粒细胞细胞因子
经方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发热案1则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蛋白质结构域划分方法及在线服务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重组绿豆BBI(6-33)结构域的抗肿瘤作用分析
组蛋白甲基化酶Set2片段调控SET结构域催化活性的探讨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泛素结合结构域与泛素化信号的识别